电子装置的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435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的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特别是指一种采用平衡技术扩展架构BTX(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规格的电子装置的机壳。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一般采BTX规格的电子装置的机壳1,包含一基座11,及一枢接于基座11上的框架12,基座11包括一底板111、一设于底板111左侧边的枢轴112、一设于底板111前侧的前板113,及一设于底板111后侧的后板114,该框架12的左侧面底缘枢接于枢轴112,使框架12可相对于基座11在一收合位置及一展开位置之间转动。此外,底板111上靠近右侧处设置有一电路板13,电路板13左侧设置有多数条内存(RAM)131,框架12前侧由上而下依序设置有一光盘驱动器(ODD)14、一软盘驱动器15(FDD),及一硬盘驱动器(HDD)16,而框架12后侧则设置有一电源供应器17。
由于框架12在收合位置时,其右侧部分位于内存131的上方,因此当内存131损坏需更换及重新安装时,需将框架12转动至展开位置,以方便对内存131进行拆装的动作。然而框架12本体及设置于框架12上的组件相加后的重量颇重,维修人员在转动框架12的过程中,易因疏忽使得框架12突然掉落而压伤手部,增添维修时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在组装时,使框架12位于收合位置处,则其右侧边分别位于前、后侧处的螺孔121会分别对应于基座11的前、后板113、114上的螺孔115,以螺锁方式即可使框架12固定于基座11上。然而螺锁方式会增添组装的工时,造成生产速度无法提升,以及造成实际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维修安全以及组装使用方便的电子装置的机壳,且节省了组装工时以提升生产能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技术方案该电子装置的机壳包含一基座,及一设置于基座内的框架。基座包括一底板、由底板两相对侧朝上延伸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及一设于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的一端枢设于第一侧板,其另一端可相对第二侧板在一锁定位置及一释锁位置之间枢转;框架包括一架底部、一由架底部一侧朝上延伸的第一架侧部,及至少一设置于第一架侧部上的第二定位件,框架以第一架侧部朝第一定位件方向置入基座中,当第一定位件枢转至锁定位置时,第一定位件可与第二定位件相接合,当第一定位件枢转至释锁位置时,第一定位件可与第二定位件相互脱离。
第一定位件枢接于第一侧板邻近顶端处,第一定位件具有多数个间隔形成于左侧边的定位钩,框架包括多数个间隔设置于第一架侧部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可分别与所述定位钩卡制的定位孔。
架底部具有一板体,及一设置于板体右侧且与第一架侧部相接合的连接段,板体底面前侧设置有一导引部,而底板具有二可与导引部相滑接的第一导轨。框架还包括一设置于板体左侧的第二架侧部、一设置于第一、第二架侧部顶端前侧的前顶板部,及一间隔设置于前顶板部下方的前底板部,且前底板部前侧设置有一导引件。
第一侧板设置于底板前侧,第一侧板具有一位于右侧的右侧部,及一位于左侧的左侧部,左侧部设置有一位于后侧面顶端可与导引件相滑接的第二导轨,又,底板具有一位于左侧部后侧的罩体。右侧部具有一设置于左侧边且朝后延伸的角片,及一枢设于角片上且与第一定位件相枢接的枢轴。第二侧板设置于底板后侧,第二侧板具有一由顶端朝前延伸且与右侧部顶面对应的顶片,顶片具有一与角片位置相对应的卡孔,且第一定位件具有一形成于自由端可与卡孔卡制的卡钩。
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机壳,借由基座的第一定位件的配置,定位钩可与框架的第二定位件卡制或脱离,使框架能相对于基座在锁定状态与释锁状态之间变换,并搭配第一、第二导轨分别与导引部及导引件相滑接,维修人员可轻松地调整框架朝左侧水平移动,以增加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第一定位件的定位钩与框架上的第二定位件相互卡制即可使框架组装定位于基座内,组装速度快并能减少组装的工时,以提升生产能力。


图1是一现有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前视图,说明一框架相对于一基座在一收合位置图2是该现有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前视图,说明该框架相对于该基座在一展开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框架的俯视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框架相对于一基座在一锁定状态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放大图,说明一第一定位件的定位钩卡制于第二定位件内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图,说明该框架相对于该基座在一释锁状态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较佳实施例,其中电子装置的机壳300采用BTX规格的设计,用以供一电路板20、一散热模组21、一光盘驱动器22、一软盘驱动器23、一硬盘驱动器24及一电源供应器25设置。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机壳300包含分别为金属材质的一基座3及一设置于基座3内的框架4。基座3包括一概呈矩形的底板31、一由底板31前侧朝上延伸的第一侧板32、一由底板31后侧朝上延伸的第二侧板33,及一枢接于第一侧板32的第一定位件34。第一侧板32区分为一高度较高且面积较大的右侧部321及一高度较低且面积较小的左侧部322,右侧部321左侧边顶端朝后凸伸形成一概呈L型的角片323,该角片323与右侧部321垂直的部分设置有一枢轴324,而第二侧板33顶端对应右侧部321的顶面位置处朝前延伸形成一顶片331,且顶片331对应该角片323位置开设有一卡孔332。
第一定位件34概呈长条杆状,其前端与角片323共同枢接于该枢轴324,使第一定位件34可相对于第二侧板33的顶片331在一定角度内向上枢转并受到顶片331顶抵。第一定位件34包括四间隔形成于左侧边的定位钩341及一形成于后端处可与卡孔332相卡制的卡钩342。此外,底板31靠近第二侧板33处间隔设置有二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311,而左侧部322后侧顶端处朝后凸伸形成一与第一导轨3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导轨325,又,底板31位于左侧部322的后侧处设置有一罩体312。
另一方面,电路板20是设置于右侧部321后方的底板31上,且部分位于左侧部322后方,电路板20位于左侧部322后方处间隔设置有多数条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内存201,散热模块21则设置于电路板20上并位于右侧部321后侧,而硬盘驱动器24则设置于罩体312与底板31所共同界定出的一容置空间内。
框架4包括一架底部41、一设置于架底部41右侧的第一架侧部42、一设置于架底部41左侧的第二架侧部43及四设置于第一架侧部42的第二定位件44。架底部41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板体411及一设于板体411右侧呈梯状的连接段412,板体411底面前端处设置有一与该二第一导轨311位置相对应的导引部413,该第一架侧部42由连接段412右侧朝上并朝前延伸形成且与第一定位件34位置相对应,而该第二架侧部43则由板体411左侧朝上并朝前延伸形成,第二定位件44为间隔形成于第一架侧部42且与所述定位钩341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
此外,框架4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一、第二架侧部42、43顶端靠近前侧处的间的前顶板部45,及一设置于第一架侧部42底端与第二架侧部43中间处且间隔位于前顶板部45下方的前底板部46,前底板部46前侧设置有一与第二导轨325位置相对应的导引件461。前顶板部45、前底板部46及第一、第二架侧部42、43共同界定出一供光盘驱动器22及软盘驱动器23容置的容置空间,而电源供应器25则设置于后侧的架底部41上。
如图4、图6、图7及图8所示,在组装时,框架4由基座3的左侧边朝基座3的右边水平滑置于底板31上并位于左侧部322后方,此时导引部413及导引件461分别滑接于第一、第二导轨311、325上,且第一定位件34的卡钩342卡制于顶片331的卡孔332内,同时定位钩341分别卡制于第二定位件44内,使第一定位件34相对于第二侧板33在一锁定位置,框架4则固定于基座3内。当维修人员将第一定位件34朝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使卡钩342脱离于卡孔332,同时使定位钩341分别脱离于第二定位件44,则第一定位件34相对于第二侧板33在一释锁位置,维修人员即可将框架4相对于基座3沿第一、第二导轨311、325配置的方向朝左侧水平移动拉出框架4。
与先前技术相比较,由于硬盘驱动器24是设置于罩体312与底板31所界定的容置空间内,减少了硬盘驱动器24的配重,使得维修人员可轻松地拉动框架4朝左侧移动,以方便对于电路板20上的内存201进行拆装的动作。此外,框架4是借由导引部413及导引件461分别与基座3的第一、第二导轨311、325相滑接,因此,维修人员在移动框架4的维修过程中不需担心手部会被压伤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当第一定位件34的定位钩341与框架4上的第二定位件44相互卡制时,框架4即组装定位于基座3内,组装速度快并能减少组装的工时以提升生产能力,而且实际使用时更为方便。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电子装置的机壳300,借由基座3的第一定位件34的配置,定位钩341可与框架4的第二定位件44卡制或脱离,使框架4能相对于基座3在锁定状态与释锁状态之间轻易变换,并搭配第一、第二导轨311、325分别与导引部413及导引件461相滑接,维修人员可轻松地拉动框架4朝左侧水平移动,以方便对电路板20上的内存201进行拆装的动作,并增加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第一定位件34的定位钩341与框架4上的第二定位件44相互卡制即可使框架4组装定位于基座3内,组装速度快并能减少组装的工时,以提升生产能力,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所诉求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所作的变动,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实用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机壳包含一基座,包括一底板、由该底板两相对侧朝上延伸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及一设于该第一、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定位件,该第一定位件的一端枢设于该第一侧板,其另一端可相对该第二侧板在一锁定位置及一释锁位置之间枢转;及一框架,包括一架底部、一由该架底部一侧朝上延伸的第一架侧部,及至少一设置于该第一架侧部上的第二定位件,该框架以该第一架侧部朝该第一定位件方向置入该基座中,当该第一定位件枢转至该锁定位置时,该第一定位件可与该第二定位件相接合,当该第一定位件枢转至该释锁位置时,该第一定位件可与该第二定位件相互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枢接于该第一侧板邻近顶端处,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形成于左侧边的定位钩,该第二定位件为一可与该定位钩卡制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枢接于该第一侧板邻近顶端处,该第一定位件具有多数个间隔形成于左侧边的定位钩,该框架包括多数个间隔设置于该第一架侧部的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可分别与所述定位钩卡制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架底部具有一板体,及一设置于该板体右侧且与该第一架侧部相接合的连接段,该板体底面前侧设置有一导引部,该底板具有二可与该导引部相滑接的第一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括一设置于该板体左侧的第二架侧部、一设置于该第一、第二架侧部顶端前侧的前顶板部,及一间隔设置于该前顶板部下方的前底板部,该前底板部前侧设置有一导引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设置于该底板前侧,并具有一位于右侧的右侧部,及一位于左侧的左侧部,该左侧部设置有一位于后侧面顶端可与该导引件相滑接的第二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右侧部具有一设置于左侧边且朝后延伸的角片,及一枢设于该角片上且与该第一定位件相枢接的枢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板设置于该底板后侧,该第二侧板具有一由顶端朝前延伸且与该右侧部顶面对应的顶片,该顶片具有一与该角片位置相对应的卡孔,且该第一定位件具有一形成于自由端处可与该卡孔卡制的卡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位于该左侧部后侧的罩体。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包含一基座及一框架。基座包括一底板、一第一与一第二侧板,及一设于第一、第二侧板间的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一端枢设于第一侧板,另一端可相对第二侧板在锁定位置及释锁位置之间枢转;框架包括一架底部、一第一架侧部,及至少一设于第一架侧部上的第二定位件,框架以第一架侧部朝第一定位件方向置入基座中,当第一定位件枢转至锁定位置时,第一定位件可与第二定位件相接合,当第一定位件枢转至释锁位置时,第一定位件可与第二定位件相互脱离。本实用新型能提升维修安全性及组装方便性,以节省组装工时并提升生产能力。
文档编号H05K5/00GK2930200SQ20062006107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宋志成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