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994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在高层建筑物中使用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物中的电梯的使用效率,采用了在运行方面对电梯的停止停止层进行限制的方法。专利文献1公开了该种电梯的例。在该公报所公开的电梯系统中,将建筑物的层分成多个区域,在该各区域中设置了只在该区域内升降的各层停止的电梯。同时,作为与各区域之间的联络之用,设置了快速电梯。
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高层建筑物的另一例电梯。在该公报中,为了实现电梯的高使用效率,组合使用了所谓的分区方式和中转方式。其中所谓的分区方式是,从基准层(地层)直至特定的区域不停车,在之后的区域内的各层停止。中转方式是以途中层为基准层的分区方式,作为该基准层的途中层称为中转层。
专利文献1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昭59-2073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发明专利特开2003-73043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由于只搭载使用层大致相同的层的乘客,所以途中层的停止少,能够降低乘客的焦躁感。可是,由于需要设置特快电梯和各分区内的各层停止电梯,所以升降通道的占地面积增大。
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电梯系统中,由于能够削减局部电梯的快速行驶区间的空间及速度,所以能够降低建筑物整体的电梯占地面积或设备成本、运行成本。可是,往返电梯需要搭载利用以地层为基准层的分区电梯的乘客以外的所有乘客,所以往返电梯的负荷增大。为了应对该负荷,减少利用者的等待时间,只要增加往返电梯的台数即可,但若增加电梯的台数,则电梯的占地面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以往技术的不良情况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增大电梯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确保主要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的电梯系统具有高输送能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只在预定的层之间运行的多台局部电梯和只向预定的层提供服务的特快电梯,多台局部电梯是在同一升降通道内配置有多台电梯轿厢的多轿厢式电梯或者双轿厢式电梯。
而且,在该特征的基础上,特快电梯优选只向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的两端的层提供服务,多台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优选除了两端的层外,其余楼层都不重复。此外,特快电梯可以是电梯轿厢具有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特快电梯可以具有多台,该多台特快电梯的服务层中,除了基准层外,其余层互不相同。并且,局部电梯可以是在同一升降通道内配置有多台电梯轿厢的多轿厢式电梯。
此外,在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多轿厢式电梯可以是通过绳索连结了二台电梯轿厢而成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可以将特快电梯的服务层设定为该多轿厢式电梯的中间层,并将该多轿厢式电梯的服务区间设定为奇数层,可以将电梯轿厢具有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使用,将通过绳索连结了二台电梯轿厢而成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使用,将特快电梯的服务层设定为局部电梯的服务层的中间层,并将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设定为偶数层。
并且,可以将电梯轿厢具有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使用,将在同一升降通道中配置有二台电梯轿厢的双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使用,双层电梯的服务层可以包括上下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层,双轿厢式电梯中的一个轿厢的服务层包括双层电梯的上下连续的服务层中的第一层,但不包括第二层,双轿厢式电梯中的另一个轿厢的服务层包括双层电梯的上下连续的服务层中的第二层,但不包括第一层。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只向预定的层提供服务的特快电梯以及只在该预定的层之间提供服务的多台局部电梯,将特快电梯的服务层至少设定为局部电梯的上下端层以及局部电梯的中间层中的任一层,多台局部电梯配置在沿配置有该局部电梯的建筑物的高度方向设定的各区间中,将配置在最上部的区间以及最下部的区间中的至少一个区间中的局部电梯的服务层数设置成比配置在其它区间中的局部电梯的服务层数少。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主要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电梯系统具有特快电梯和多个局部电梯,各局部电梯采用了在同一升降通道内配置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结构,所以电梯的占地面积小,并且能够确保高的输送能力。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电梯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1电梯系统3地层(最下层)4a~4i中转层6,6a,6d特快电梯7a~7e局部电梯10,10u,10d电梯轿厢11,13升降通道21建筑物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表示各种电梯的大致结构。升降通道11具有2台电梯轿厢10能够平行升降的大小。在图1(a)所示的普通电梯中,每个电梯轿厢10具有一个升降通道11,各电梯轿厢10可分别在各自的升降通道11内独立移动。在图1(b)所示的双层电梯中,以上下连接的电梯轿厢12为单位具有一个升降通道11,具有上下二层结构的电梯轿厢12能够独立地在各自的升降通道内移动。
在图1(c)所示的双轿厢式电梯中,在一个升降通道11内配置有可相互独立运行的二台电梯轿厢10,10。当然,此时,在采用了防止同一升降通道11内的二台电梯轿厢10,10发生碰撞等的措施的状态下,使相互的电梯轿厢10、10运行。图1(d)表示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在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中,成对的电梯轿厢彼此1A,1B;2A,2B;3A,3B之间用绳索连结,并且在连结二个升降通道11,11而形成的大升降通道13内朝一个方向循环运行。在该图1(d)中,在升降通道13内相互隔着间隔配置有三对电梯轿厢1A~3B。
在具有如此结构的各电梯方式(a)~(d)中,输送能力以及每一台电梯的占地面积各不相同。双层电梯与普通电梯相比,可以在同一升降通道11内配置有二倍的电梯轿厢,所以输送人数相对升降通道11面积的比率大。可是,若位于上侧的电梯轿厢10u因乘降而停止,则位于下侧的电梯轿厢10d也不得不停止。而且,电梯轿厢10u由于在下方设置了电梯轿厢10d,所以无法到达最下层,另一方面,电梯轿厢10d由于在上方设置了电梯轿厢10u,所以无法到达最上层。
因此,为了从建筑物的最下层移动到最上层,至少一层需要利用自动扶梯、楼梯或者其它电梯。其结果,无疑会给利用者带来不便。可是,由于能够一次输送大量的人员,所以适合在特定的二层之间进行往返输送。此时,例如可以设置成,前往10层的乘客在1层乘坐电梯,而前往11层的乘客在2层乘坐电梯。
如此,在二点之间进行往返输送并且不在途中层停止时,自乘坐的电梯轿厢不会因其它电梯轿厢的影响而停止,所以乘客的焦躁感少。因此,双层电梯适合于往返式使用。同时,如果与多轿厢式电梯或双轿厢式电梯等组合使用,则可以降低换乘时的无谓的等候时间,提高运行效率。
双轿厢式电梯具有与双层电梯基本相同的性能。可是,由于2台独立的电梯轿厢10能够在一个升降通道11内升降,所以,如果在电梯轿厢10的配车方法或服务层上下功夫,则与双层电梯相比,能够进一步防止电梯轿厢10的无谓的停止或暂停,能够增大输送能力。
在一个大升降通道13内配置有多台电梯轿厢1A、…的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中,在最上层和最下层设置了转向部。该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是用绳索连结了成对的电梯轿厢1A,1B,…而成的吊桶式电梯,虽然需要二倍的升降通道面积,但配置在上升通道或者下降通道中的电梯轿厢的数量与普通的电梯相比,分别能够增大3~4倍。因此,与普通的电梯相比,能够确保数倍的输送能力,其结果,电梯占地面积相对输送能力的比率降低。此外,由于多个电梯轿厢1A,…在升降通道13内移动,所以能够提高输送能力,并且大幅度地缩短等待时间。
并且,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与双层电梯或双轿厢式电梯不同,可以乘坐同一电梯轿厢1A,…从最下层一直移动到最上层。因此,不需要利用其它的输送机构,利用者的便利性高。但是,由于电梯不能超越运行,所以,当先行的电梯轿厢因乘客的乘降而停止的期间,后续的电梯轿厢也不得不停止。因其它电梯轿厢的停止而导致的自乘坐的电梯轿厢的停止次数,随着循环的电梯轿厢的数量增加而增加。该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适合于具有稳定的交通流,并且层间移动频繁产生的情况。
图2示意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系统1的一实施例中的电梯轿厢10的停止层。图2中的符号“●”表示电梯轿厢10的停止层,图2(a)和(b)均表示将特快电梯6和多个局部电梯7a~7d组合使用时的情况。图2(a)中的局部电梯7a~7d是多轿厢式电梯。电梯轿厢10在从地层3或者图2(a)中的每隔10层设置的中转层4a~4c、至上下相邻的其它中转层4a~4c或者最上层4d之间循环移动。特快电梯6只停止在地层3、中转层4a~4c以及最上层4d,而不在途中层停止。
另一方面,图2(b)的局部电梯7a~7d是双轿厢式电梯。与图2(a)相同,局部电梯7a~7d在从地层(大厅层)3或者每隔10层设置的中转层4a~4c、至上下相邻的其它中转层4a~4c之间或者最上层4d之间升降。并且,各局部电梯7a~7d具有可在上下方向独立移动的二台电梯轿厢10d,10u。位于下侧的电梯轿厢10d只停止在局部电梯7a~7d的服务区间的下侧的层,而位于上侧的电梯轿厢10u只停止在局部电梯7a~7d的服务区间的上侧的层。下侧电梯轿厢10d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上侧电梯轿厢10u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特快电梯6则只停止在地层3、中转层4a~4c以及最上层4d。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系统1中,在访问26层的办公室时,从地层3乘坐特快电梯6。然后,在20层的中转层4b换乘局部电梯7c,到达规定层26层的办公室。或者,如果访问层为29层等靠近中转层4c的楼层,则可以乘坐特快电梯6直接到达30层的中转层4c。然后乘坐下降方向的局部电梯7c,到达规定层29层。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局部电梯7a~7d的服务区间的上下端层上设置了换乘层,所以能够对利用各局部电梯7a~7d的换乘层即地层3、最上层4d以及中转层4a~4c的人数进行分散。即,可以减少从各中转层4a~4c乘入局部电梯7a~7d的人数。因此,可以减小局部电梯7a~7d的电梯轿厢10,从而能够节省电梯系统的空间。
如果将图2(a)所示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d使用,则在由一根绳索连接的电梯轿厢中的一个电梯轿厢1A停止在最下层时,另一个电梯轿厢1B停止在最上层。由此,可以同时从二处乘入电梯轿厢1A,1B,所以能够同时运送大量的乘客。此外,在上班时间等人流量大的时间段,二台电梯轿厢1A,1B这双方被利用的概率变高,电梯轿厢1A,1B的重量的不平衡减少,从而能量效率变好。
将图2(b)所示的双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d使用时,将各局部电梯7a~7d的最下层作为下侧的电梯轿厢10d的待机层,将最上层作为上侧的电梯轿厢10u的待机层。并且,将上侧的电梯轿厢10u和下侧的电梯轿厢10d的服务区间在上下相邻的地层3或者中转层4a~4c、最上层4d的中间分割。通过如此设定,电梯轿厢10d、10u的服务相互干扰的概率下降,能够进行节省空间且效率良好的输送。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将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则能够使大厅层3的面积实质上倍增,同时输送大量乘客,所以能够在不增加建筑物整体的电梯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输送能力。
图3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图3(a)所示的变形例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多台特快电梯6a~6d,并且各特快电梯6a~6d只在该电梯6a~6d的服务区间的最下层和最上层停止。即,电梯6a只在地层3和在10层设定的第一个中转层4a之间升降,并且只停止在地层3和10层的中转层4a。电梯6b只在地层3和20层的中转层4b之间升降,并且只停止在地层3和20层的中转层4b。其它特快电梯6c,6d也同样。
图3(b)所示的变形例与图3(a)所示的变形例同样,具有多台特快电梯6a,6b,各特快电梯6a,6b的服务区间不相同。但是,与图3(a)的变形例不同,将双轿厢式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a,6b使用。
特快电梯6a的下侧的电梯轿厢10d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该下侧的电梯轿厢10d停止在局部电梯7a的最上层和局部电梯7b的最下层。特快电梯6a的上侧的电梯轿厢10u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该上侧的电梯轿厢10u停止在局部电梯7b的最上层和局部电梯7c的最下层。
同样,特快电梯6b的下侧的电梯轿厢10d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该下侧的电梯轿厢10d停止在局部电梯7c的最上层和局部电梯7d的最下层。特快电梯6b的上侧的电梯轿厢10u的停止层用符号“●”表示。该上侧的电梯轿厢10u停止在局部电梯7d的最上层。并且,特快电梯6a,6b的停止层是中转层4a~4c、地层3、最上层4d中的任一个。
若如图3(a)所示设定电梯系统1的停止层,则向上层的中转层4c,4d移动的乘客,由于电梯轿厢10不停止而直接到达作为目的层的中转层4c,4d,所以移动时间变短。在本变形例中,如果将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则能够缓和电梯系统中的拥挤程度,并且进一步提高输送能力。
若如图3(b)所示设定电梯系统1的停止层,则由于双轿厢式电梯中的二台电梯轿厢的停止层已预先确定,所以处于同一升降通道11内的电梯轿厢10d,10u彼此的行驶被妨碍的概率降低,双轿厢式电梯的运行效率良好。此外,能够削减电梯系统1的占地面积。
图4表示又一变形例。在图4(a)中,局部电梯7a~7e的服务区间的至少一端设定在不同于中转层4a~4d的中间的层。特快电梯6只停止在地层3以及中转层4a~4d。在该图4(a)中,将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e使用,局部电梯7a~7e的服务区间为奇数层。
由于将服务区间设定为奇数层,所以,若由同一绳索连接的电梯轿厢中的一个电梯轿厢1A在中间的层停止,则另一个电梯轿厢1B也停止在中间的层。因此,在同一中转层4a~4d上,不同的二台电梯轿厢1A、1B可以同时提供服务,从而使电梯系统1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在上班时间等人流量多的时间段,停止在同一楼层的二台电梯轿厢的双方都被利用的概率变高,所以重量的不平衡减少,能量效率提高。
作为本变形例的替代方式,还可以将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将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e使用。此时,由于中转层4设定在连续的二层上,所以,如果将局部电梯7a~7e的服务区间设定为偶数层,则在中转层4a~4d换乘的乘客可以享受向上方或下方移动的二个不同的电梯轿厢1A,1B提供的服务。
此外,由于将局部电梯7b~7d的出发层设定为中间层,所以,尤其是在服务区间中包括地层(最下层)或最上层的局部电梯7a,7d等中,可能出现局部电梯7a,7d的服务区间过短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时,由于难以设置电梯轿厢台数较多的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所以通常使用普通电梯为好。
而且,在高层建筑物21中,有时低层部分用于商业设施,途中层到上方层用于办公区域。在上述建筑物21中,商业设施区域采用自动扶梯作为升降机构时,由于局部电梯7a的利用率低,因此,从设置面积等方面考虑,使用普通电梯是有利的。此时,若在作为商业设施区域和办公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层设置特快电梯6的停止层(在图4(a)中以符号“○”表示),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系统1的运行效率。
图4(b)表示在上述图4(a)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形的变形例。在该图所示的电梯系统中,将局部电梯7a,7b的服务区间扩大到夹着一个中转层4a,4c而相邻的中转层4b、最上层4d、地层3。即,延长局部电梯7a,7b的服务区间,使特快电梯6还停止在局部电梯7a,7b的服务区间的中间层。
由于能够使局部电梯7a,7b的出发层分散在三个场所,所以能够减少在中转层4a~4c等待的乘客的人数。因此,能够缩小电梯厅的面积,也能够缩小电梯轿厢10的面积。本变形例适合在各层的利用人数比较少,楼层高的建筑物21那样的超高层建筑物等中使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此外,由于在利用与中转层4a,4c接近的层即11,12层或31,32层时换乘次数减少、所以电梯系统1的使用者的便利性增加。
图5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图5(a)的电梯系统1,与图2(a)所示的电梯系统1相比,进一步具有停止层不同的特快电梯。一个特快电梯6b与图2(a)所述的特快电梯同样,逐一停止在位于局部电梯7a~7e的服务区间两端的层3,4e~4i。另一方面,新增加的另一个特快电梯6a只停止在各局部电梯7b~7e的服务区间的中间层4a~4d以及地层(最下层)3。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减少在中转层4a~4h等待的乘客的人数。因此,能够在缩小电梯厅的面积,还能够缩小电梯轿厢10的面积。
图5(b)表示图4(a)的电梯系统1的变形例。在图4(a)的电梯系统1中,将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e使用,将普通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但在本电梯系统1中,将双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a~7e使用,将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
在图5(b)中,符号“●”表示双层电梯的上电梯轿厢10u或者双轿厢式电梯的位于上方的电梯轿厢10的停止层,符号“★”表示双层电梯的下电梯轿厢10d的停止层,符号“▲”表示双轿厢式电梯的位于下方的电梯轿厢10的停止层。由于特快电梯6是双层电梯,所以地层(最下层)3以及中转层4a~4d具有上下连续的二层的高度。双层电梯6的上电梯轿厢10u运送利用局部电梯7b~7d的上层侧的乘客,双层电梯6的下电梯轿厢10d运送利用局部电梯7b~7e的下层侧的乘客。
根据本变形例,由于将局部电梯7b~7e的出发层设定为中间层,所以,即使将双层电梯作为特快电梯6使用,将双轿厢式电梯作为局部电梯7b~7d使用,也能够在不增加电梯系统1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输送能力。此时,由于双轿厢式电梯的出发层是中间层,所以能够明确划分上电梯轿厢10和下电梯轿厢10的服务区域。即使先行的电梯轿厢10在上下客时,后续的电梯轿厢10也不会被迫停止,所以电梯系统1的效率提高。
并且,在上述各实施例以及变形例中,还可以可变地设定特快电梯6的停止层。例如,当局部电梯7a~7e中的任一个发生故障或者因维修作业而停止服务时,使特快电梯6在停止了服务的局部电梯7a~7e的服务区间中的所有层停止。由此,可以避免因局部电梯7a~7e的停止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
在上述各实施例和变形例中,作为多轿厢式电梯,说明了由绳索连结了对称配置的二个电梯轿厢10,10而成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但也可以是独立驱动各电梯轿厢10,10的多轿厢式电梯。此时,也能够缩小电梯的占地面积。因此,根据上述各实施例和变形例,能够在不增大电梯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确保高的输送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只在预定的层之间运行的多台局部电梯和只向预定的层提供服务的特快电梯,所述多台局部电梯是在同一升降通道内配置有多台电梯轿厢的多轿厢式电梯或者双轿厢式电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快电梯向所述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的两端的层提供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台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中除了两端的层外,其余楼层都不重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快电梯是电梯轿厢采用了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台所述特快电梯,该多台特快电梯的服务层除了基准层外互不相同。
6.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只向预定的层提供服务的特快电梯以及只在该预定的层之间提供服务的多台局部电梯,所述特快电梯的服务层至少为所述局部电梯的上下端层以及所述局部电梯的中间层中的任一层,所述多台局部电梯配置在沿配置有该局部电梯的建筑物的高度方向设定的各区间中,配置在最上部的区间以及最下部的区间中的至少一个区间中的局部电梯的服务层数比配置在其它区间中的局部电梯的服务层数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轿厢式电梯是通过绳索连结了二台电梯轿厢而成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所述特快电梯的服务层是该多轿厢式电梯的中间层,且该多轿厢式电梯的服务区间是奇数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具有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作为所述特快电梯使用,通过绳索连结了二台电梯轿厢而成的吊桶式循环型多轿厢式电梯作为所述局部电梯使用,所述特快电梯的服务层是所述局部电梯的服务层的中间附近的层,且所述局部电梯的服务区间是偶数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具有二层结构的双层电梯作为所述特快电梯使用,在同一升降通道中配置有二台电梯轿厢的双轿厢式电梯作为所述局部电梯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梯的服务层包括上下连续的第一和第二层,所述双轿厢式电梯中的一个电梯轿厢的服务层包括双层电梯的上下连续的服务层中的第一层,但不包括第二层,双轿厢式电梯中的另一个电梯轿厢的服务层包括双层电梯的上下连续的服务层中的第二层,但不包括第一层。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系统,其在高层建筑物中,在不增大电梯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确保输送能力。电梯系统(1)具有只在预定的层之间运行的多台局部电梯(7a~7d)和只向预定的层提供服务的特快电梯(6)。多台局部电梯是在同一升降通道内配置有多台电梯轿厢(10)的多轿厢式电梯或者双轿厢式电梯。可以在不增大电梯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大输送能力。
文档编号B66B9/00GK101028901SQ20071000721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关健太, 萩原高行, 寺本律, 藤野笃哉, 早野富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