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板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41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板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板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板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的需要,作为电子产品重要 构件的软板制作得越来越薄,且越来越精细,这不可避免地提高了软板生产成本。参见文献 :Traut, G. R; Rogers Corp., CT; Manufacturing and integration techniques of microwave circuits; IEEE colloquium on, Page 4/1 4/4;published on 10th Oct, 1988。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保持产品良率对软板制作至关重要。
在软板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承载装置转移软板基材,如借助承载装置将上一个制程 已制作完毕的软板基材转移至下一个制程以加以制作。请参见图l,现有的承载装置io包括 承载部11和围合部12。围合部12与承载部11一体成型,其与承载部11围合形成容置槽13,容 置槽13用于收容软板基材14。将软板基材14搬离承载装置10前,操作人员需手持软板基材 14的相对两边的边缘,使其脱离承载部ll,然后再将其从容置槽13内取出。然而,由于软板 基材14很薄,这导致操作人员难以迅速手持软板基材14的边缘,因而浪费大量时间,且容易 人为弯折软板基材14,损伤软板基材14的精细线路,进而降低后续产品的良率,甚至产品报 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软板承载装置以提高软板生产效率和良率 ,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说明一种软板承载装置。
所述软板承载装置包括承载部和围合部。所述承载部具有承载面。所述围合部连接承载 部于承载面的边缘,其与承载部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承载部自承载面向其内部开设有至少 一凹槽组。所述至少一凹槽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
本技术方案的软板承载装置通过于承载部的承载面向承载部内部开设凹槽,以使操作人 员将软板基材搬离软板承载装置前,手指能自由进入凹槽,进而轻松接触到置于承载装置的 承载面的软板基材,从而避免了使用现有的软板承载装置时易人为损伤软板基材。因此,与 现有的软板承载装置相比,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软板承载装置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软板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现有承载装置承载软板基材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软板承载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软板承载装置展开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软板承载装置承载软板基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的软板承载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技术方案实施例提供的软板承载装置100包括承载部110、围合 部120、铰接件130和连接件140。软板承载装置100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为减轻重量,便于 搬移,软板承载装置100优选由力学性能较好的塑料制成,如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 、环氧树酯或聚碳酸酯。
承载部110为长方体,其具有承载面1101、第一端面1103、与第一端面1103相对的第二 端面1104。承载部110自承载面1101向其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1105。
承载面1101为矩形,其具有四条边,即第一边L1、第二边L2、第三边L3、第四边(图未 示)。其中,第一边L1平行于第二边L2,第三边L3平行于第四边,也就是说,第一边L1、第 三边L3、第二边L2和第四边依次首尾相连。第一端面1103与承载面1101相交于第一边L1,第 二端面1104与承载面1101相交于第二边L2。
凹槽1105由承载面1101向承载部110内部开设而成。优选地,多个凹槽1105相互平行, 且贯通第一端面1103和第二端面1104。凹槽1105介于第一端面1103和第二端面1104之间的长 度应大于软板基材的长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人员手指能不掀动软板基材而伸入凹槽1105。每 个凹槽1105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为便于后续操作人员手动将软板基材搬离软板承载装置 100,优选每个凹槽1105的横截面直径与手指尺寸匹配,即介于1厘米至2厘米,相邻两个凹 槽1105的间距为3厘米至5厘米,以使手指能自如地伸进和抽出凹槽1105内。当然,承载面 1101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如圆形,此时,对应地,第一端面1103和第二端面1104连接为一体 。此外,凹槽1105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为半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多个凹槽 1105还可由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组成。该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 的凹槽,且第二凹槽组中凹槽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凹槽组中凹槽的排布方向。
围合部120具有第一固定壁121、第二固定壁122、第一活动壁123及第二活动壁124。第 一固定壁121、第二固定壁122、第一活动壁123及第二活动壁124与承载部110围合形成一个容置槽101。
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定壁122分别垂直连接承载部110于承载面1101的第三边L3和第 四边。第一固定壁121与第二固定壁122相对且相互平行,并与承载部110—体成型。
第一活动壁123与第二活动壁124相对。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分别通过铰接件 130铰接于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定壁122之间。由此,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与 承载部110的夹角可灵活调节。
铰接件130用于将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铰接于承载部110,以调节第一活动壁 123和第二活动壁124与承载部110的夹角,此时铰接件130可以是活页夹、铰链或其它常见铰 接元件。当然,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也可以铰接于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定壁 122,只要其与承载部110的夹角可通过铰接件130调节即可。本实施例中,铰接件130为分别 贯通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的转动轴,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 定壁122,从而将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铰接于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定壁122之 间,且使得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分别抵靠于承载部110的第一边L1和第二边L2。
连接件140用于连接固定壁及与该固定壁相邻的活动壁。即是说,第一固定壁121、第一 活动壁123、第二固定壁122与第二活动壁124可通过连接件140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围合固定, 并与承载部110配合,形成具有容置槽的结构,以承载软板基材。连接件140可以是本领域常 见的结构,如配套的固持杆和锁环、固持杆和绳子。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40包括具有钩状 物的固持件1401和卡位件1402。固持件1401—端固定于固定壁,卡位件1402固定于与该固定 壁相邻的活动壁。当固持件1401的钩状物环绕卡位件1402,即可实现将固定壁与所述活动壁 连接起来。当然,连接件140可为其它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将固定壁及与该固定壁相邻的活 动壁相连即可,或不设置连接件,而将固定壁和与该固定壁相邻的活动壁设成两者能直接啮 合的结构。
使用本实施例的软板承载装置100承载软板前,参见图4,需首先将连接件140的固持件 1401的钩状物与每个卡位件1402对应,g卩,使固持件1401的钩状物环绕卡位件1402,从而使 得第一固定壁121、第一活动壁123、第二固定壁122与第二活动壁124首尾相连固定,进而与 承载部110配合形成容置槽101。其次,将已制作完毕的多个软板基材200重叠地置于容置槽 101内,转移承载有软板基材200的软板承载装置100至需要的位置。然后,分离连接件140的 固持件1401的钩状物和卡位件1402,由此,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将与第一固定壁 121和第二固定壁122分离,再通过铰接件130转动,使得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与 承载部110的夹角变大。最后,操作人员手指伸入凹槽1105中,以通过凹槽1105与软板基材
6200之间的空隙而手持软板基材200的边缘,进而将软板基材200从容置槽101中搬移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软板基材200的尺寸小于承载部110的承载面1101的尺寸时,可以不用 将第一活动壁123和第二活动壁124与第一固定壁121和第二固定壁122分离,而直接将软板基 材200从容置槽101内搬移出即可。
本实施例的软板承载装置100通过于承载部110的承载面1101开设多个凹槽1105,使得操 作人员将软板基材200从软板承载装置100的容置槽101中搬出前,手指能自由进入凹槽1105 ,进而轻松接触到置于承载装置110的承载面1101的软板基材200,从而避免了使用现有软板 承载装置时易人为损伤软板基材。本实施例的软板承载装置100由于具有配套设置的活动壁 与固定壁,使得可通过分离和组合活动壁与其相邻的固定壁而反复使用该软板承载装置。因 此,与现有软板承载装置相比,使用本实施例的软板承载装置100操作更加方便,能显著提 高软板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软板承载装置100可以作如以下形式的变更
第一种,承载部110的承载面1101具有多条边,围合部120由多个如前述结构的固定壁和 活动壁组成,其中固定壁与活动壁间隔分布,每个固定壁与其相邻的活动壁采用连接件连接 ,从而使得所有固定壁与活动壁首尾相连,进而与承载部110配合形成具有容置槽的结构。
第二种,承载部110的承载面具有多条边,围合部120由多个如前述结构的活动壁组成。 所述每个活动壁铰接于承载部110的承载面的一条边的边缘,进而所述多个活动壁相互配合 而围合承载部110的承载面1101的所有边缘。所述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活动壁,从而使得多 个活动壁首尾相连,进而与承载部110配合形成具有容置槽的结构。
第三种,围合部120由前述结构的多个固定壁组成,此时不需设置连接件140。所述每个 固定壁自承载部110的承载面的每边边缘朝远离承载部110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承载部 110成一体,从而与承载部110配合形成具有容置槽的结构。
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软板承载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 案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本技术方案的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 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软板承载装置,其包括承载部和围合部,所述承载部具有承载面,所述围合部连接承载部于承载面的边缘,其与承载部围合形成容置槽,其特征是,所述承载部自承载面向其内部开设有至少一凹槽组,所述至少一凹槽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部自承载面向其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所述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均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且第二凹槽组中凹槽的排布方向垂直于第一凹槽组中凹槽的排布方向。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载部具有第一端面和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所述每个凹槽贯通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每个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且所述半圆的直径介于1厘米至2厘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至少一凹槽组中相邻两个凹槽的间距为3厘米至5厘米。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围合部包括多个与承载部一体成型的固定壁。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软板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铰接件,所述围合部包括多个固定壁及多个活动壁,固定壁与活动壁间隔排布,每个活动壁通过所述铰接件铰接于承载部,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活动壁及与该活动壁相邻的固定壁,以使所有固定壁与所有活动壁首尾相连,从而与承载部配合形成容置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板承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软板承载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铰接件,所述围合部包括多个活动壁,所述铰接件用于将每个活动壁铰接于承载部,所述连接件用以连接相邻的两活动壁,以使所述多个活动壁首尾相连,从而与承载 部配合形成容置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板承载装置。所述软板承载装置包括承载部和围合部。所述承载部具有承载面。所述围合部连接承载部于承载面的边缘,其与承载部围合形成容置槽。所述承载部自承载面向其内部开设有至少一凹槽组。所述至少一凹槽组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使用该软板承载装置操作方便,能显著提高软板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5K3/00GK101466200SQ20071020318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李文钦, 覃海波, 顾中改 申请人:富葵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