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634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运输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铸造起重机上副钩带小板钩 的吊钩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起重机在吊运钢包时,首先由主钩吊具一龙门钩的两个大板钩吊住钢 包的两个耳轴,起重机运行至指定位置后,再由副钩吊住钢包的钩鼻,副钩起 升使钢包倾斜,钢(铁)水从钢包中倒入指定地方。由于一般铸造起重机的副 钩为单钩,上钩与脱钩很不方便,需要人工辅助操作,不仅不安全,而且工作 效率低,同时滑轮及罩子经常与钢包碰撞,易损害吊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 装置,它是对现有铸造起重机的副钩装置进行改进,使其在起吊钢包时,可方 便快捷地上钩和脱钩,不用人工去辅助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安全问题,提 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的。
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包括现有铸造起重机的副钩装置与起升机 构钢丝绳缠绕连接、安装在滑轮轴上的动滑轮,以及与滑轮轴连接的单钩,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轴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可与滑轮轴一起转动的侧板,侧 板的端头用销轴连接小板钩。
所述的侧板由端盖压紧在位于动滑轮外侧的滑轮轴上。
所述的侧板沿单钩中心线呈对称的门式结构,侧板的两个端头用销轴分别 连接小板钩。
所述的在滑轮轴上安装的侧板以及侧板端头用销轴连接的小板钩,可在滑 轮轴的两端对称地设置两套,也可以在滑轮轴一端安装侧板以及侧板端头用销 轴连接的小板钩,另一端加配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现有铸造起重机副钩的滑轮组外侧增
加侧板以及侧板端头用销轴连接的小板钩,因此,铸造起重机在吊钢包时, 不用人工去辅助把副钩和钢包钩鼻进行上钩和脱钩,可方便快捷地自动操 作,解决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克服了滑轮及罩 子与钢包碰撞的缺点。


图1是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侧板与小板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 3所示, 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包括与起升机构钢丝
绳缠绕连接、安装在滑轮轴5上的动滑轮1,以及与滑轮轴5连接的单钩2, 整个吊钩装置可以随钢丝绳上下动作。所述的滑轮轴5上还安装有一个可与滑 轮轴一起转动的侧板3,侧板3的端头用销轴6连接小板钩4,侧板3带动小 板钩4可与滑轮轴5 —起转动(即侧板带动小板钩可相对于单钩单独转动)。
所述的侧板3由端盖7压紧在位于动滑轮外侧的滑轮轴5上。
所述的侧板3沿单钩中心线呈对称的门式结构,侧板3的两个端头用销轴 6分别连接小板钩4。这种门式吊具可左右使用,更方便操作。
为了扩大应用范围,所述的在滑轮轴5上安装的侧板3以及侧板端头用销 轴6连接的小板钩4,可在滑轮轴5的两端对称地设置两套。也可以在滑轮轴 一端安装侧板以及侧板端头用销轴连接的小板钩,另一端加配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 首先,铸造起重机的主钩吊具一龙门钩的两个大板钩吊住钢包的两个耳 轴,整个起重机运行至指定位置。然后,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小板钩4可方便 地钩住钢包钩鼻,在副钩起升的同时,侧板3带动小板钩4转动,使钢包倾斜, 钢(铁)水即从钢包中倒入指定地方。钢包恢复水平位置后,小板钩4可方便 地脱钩。最后,主钩吊具吊起钢包,起重机运行,再把钢包放回原位,完成一 个工作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包括与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连接、安装在滑轮轴(5)上的动滑轮(1),以及与滑轮轴连接的单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轴(5)上还安装有一个可与滑轮轴一起转动的侧板(3),侧板(3)的端头用销轴(6)连接小板钩(4)。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3)由端盖(7)压紧在位于滑轮外侧的滑轮轴(5)上。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3)沿单钩中心线呈对称的门式结构,侧板(3)的两个端头用销轴(6) 分别连接小板钩(4)。
4、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在滑轮轴(5)上安装的侧板(3)以及侧板端头用销轴(6)连接的小板钩(4), 可在滑轮轴(5)的两端对称地设置两套。
专利摘要一种铸造起重机的吊钩装置,涉及铸造起重机的副钩。传统的铸造起重机的副钩为单钩,在吊运钢包时操作不安全,工作效率低。本实用新型的吊钩装置,包括与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连接、安装在滑轮轴上的动滑轮,以及与滑轮轴连接的单钩,所述的滑轮轴上还安装有至少一个可与滑轮轴一起转动的侧板,侧板的端头用销轴连接小板钩,侧板由端盖压紧在位于动滑轮外侧的滑轮轴上。本实用新型在吊钢包时,不用人工去辅助把副钩和钢包钩鼻进行上钩和脱钩,可方便快捷地自动操作,解决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6C17/00GK201183709SQ20082007682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谷晋林, 顾翠云 申请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