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960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特别是一种可达到结构稳固以及可高速水平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讲求住的品质,因此很多人只要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都会去购买别墅或透天厝,可避免跟一大群人同住在一栋大楼
内而降低生活品质。别墅或透天厝的设计通常都不会太高,大都是3至5层左右,且一楼通常为客厅或车库,房间则多半设立在2楼以上。若家中有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每天必须在屋内爬上爬下,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此部分建筑商会在盖别墅或透天厝时,于屋内再设计加装一电梯,以供其使用。别墅或透天厝不比高楼大厦,因此建筑商不会太注重电梯的设计,通常都是把电梯的升降马达支撑座固定在墙壁上,而没有多增加特别处理,再将升降马达定位其上,藉以控制电梯的升降。然而, 一般别墅或透天厝的墙壁面材质不是木质就是水泥,经长时间支撑重物或环境过于潮湿,很容易产生软化或剥落而造成升降马达支撑座结构不稳,使电梯发生故障,若刚好有人在使用电梯,可以预计到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此外,升降马达支撑座的设计一定要保持水平,这样才不至于让升降马达因为没有保持水平而荷重不平均,容易造成损坏。然而一般的升降马达支撑座一但固定于墙面上,若发现其未保持水平,要修改调整则必须要整座拆下现重新在墙面上打洞安装,非常费时费力,不符合经济效益。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以达到结构稳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以达到可结构稳固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于两两相对的每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装设有若干支撑樑柱,形成升降控制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端分别装设有水平调节单元,并两两利用一固定片配合若干固定元件将其分别与各支撑柱以及各支撑樑柱锁固为一体。
其中上述升降控制单元为马达。
在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加装有一加强片。在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之间加装有一加强片。上述固定片的形状为L形。
上述水平调节单元包含有一夹座; 一螺杆,其一端穿入夹座,另一端则穿入所述固定片,并通过调节螺帽将结构锁固; 一夹件,其固定于所述夹座上,并可夹固第一与第二支撑柱。
上述夹件是由四螺丝配合四垫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可达到结构稳固的功效,并且,若发现升降马达支撑座未保持水平,可直接通过水平调节单元及固定片设置到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保持水平,而无须将整座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拆下,于墙面重新测量打洞再安装,从而省下非常多的从略以及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图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图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l、图2及图3,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以及结构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控制单元3支撑结构改良,主要是在两两相对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4、5、 6、 7上装设有若干支撑樑柱8,形成升降控制单元3的支撑结构,以此让升降控制单元3控制电梯2于外框架体1的通道11内上下移动,其中,升降控制单元3是一马达,另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4、 5、 6、 7上端分别装设有水平调节单元41、 51、 61、 71,并且两两利用一固定片90、 91配合若干固定元件901、 911将水平调节单元41、 51以及水平调节单元61、 71分别与第一、第二支撑柱4、5、第三、第四支撑柱6、 7以及各支撑樑柱8锁固为一体,形成稳固的结构,且该固定片90、 91的形状呈L形。此外,各水平调节单元41、 51、 61、 71均由一夹座411、 511、 611、 711、一螺杆412、 512、612、 712、 一夹件413、 513、 613、 713、以及一调节螺帽 414、 514(水平调节单元、71上的调节螺帽图中未表示出来)组成。以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的结构组合为例,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是可先利用固定元件901将L形的固定片90的垂直面固定于其间,再将水平调节单元41、 51的螺杆412、 512—端穿入L形的固定片90的水平表面,再以调节螺帽414、 514将其锁固,此时,夹座411、 511上的夹件413、 513会分别将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夹住,再利用螺丝穿入垫片并锁固于夹座411、 511上,形成夹固但非固定锁死的结构。再者,可分别于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以及第三、第四支撑柱6、 7间加装有加强片92、 93,以加强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以及第三、第四支撑柱6、 7间结构的强度,使之不易弯曲变形。
请参照图4、图5,其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图。如图所示,当施工人员或屋主发现该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并非保持水平,如升降控制单元3以及支撑樑柱8形成左低右高的情况时,则仅需先将固定元件901松开,使得周定片90不再锁固于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上,再旋转调整位于水平调节单元41、 51下方的调节螺帽414、 514,使得调节螺帽 414、 514于螺杆412、 512上向上移动,也带动支撑樑柱8以及固定片90向上位移,直到升降控制单元3以及支撑樑柱8调整成水平为止,再锁紧固定元件901,形成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固定片90以及水平调节单元41、 51的固定结构,完成此次的水平调整。另外,由于该夹件413、 513是将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夹住,形成夹固但非固定锁死的结构,因此,在调节螺帽414、 514做水平调整时,夹件413、 513也会稍微上下移动,而不致将第一与第二支撑柱4、 5锁死,造成无法做水平调整。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如图所示,通过本实用新型两两相对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4、 5、 6、 7上装设有若干支撑樑柱8,形成升降控制单元3的支撑结构,从而让升降控制单元3控制电梯2在外框架体1通道11内上下移动的结构不借助壁面A将其定位,可避免别墅或透天厝墙壁面A因为长时间的支撑重物或者环境过于潮湿,产生软化或剥落而造成升降马达支撑座结构不稳,使整体结构更稳固。此外,若施工人员或屋主发现该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并非保持水平,可直接调整水平调节单元41、 51、61、 71以及固定片90、 91,直到该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保持水平,即不需要将整座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拆下,于墙壁面重新测量打洞再安装,省下非常多的人力及时间,非常符合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以及特定使用方式,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于两两相对的每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装设有若干支撑樑柱,形成升降控制单元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端分别装设有水平调节单元,并两两利用一固定片配合若干固定元件将其分别与各支撑柱以及各支撑樑柱锁固为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控制单元为马达。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加装有一加强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之间加装有一加强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片的形状为L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含有一夹座; 一螺杆,其一端穿入夹座,另 一端则穿入所述固定片,并通过调节螺帽将结构锁固; 一夹件, 其固定于所述夹座上,并可夹固第一与第二支撑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件是由四螺丝配合四垫片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于两两相对的每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装设有若干支撑梁柱,形成升降控制单元的支撑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支撑柱上端分别装设有水平调节单元,并两两利用一固定片配合若干固定元件将其分别与各支撑柱以及各支撑梁柱锁固为一体;以此使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控制单元支撑结构改良达到结构稳固以及可调整水平的功效。
文档编号B66B9/02GK201280370SQ200820188928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
发明者许文环 申请人:许文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