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165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片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叶片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般大型服务器主机或是计算机主机等,均会布设有通风管路或排气孔,以使主 机内部与外部的空气形成一对流,避免热源囤积在主机内部,导致主机内部闷热而影响电 子组件正常运作。而一般主机具有一出风口,并以多个叶片设置在出风口处,并通过风扇导 引气流排出至出风口。其出风口所架设的多个叶片也由早期固定式发展至现今可调整式的 叶片,更甚至将叶片设计成一软质片材,于出风口排放气流时,以气流推动叶片开启,此时 多个叶片呈一水平状态,并在各叶片间构成一通道,以供导引气流由通道的方向排放。若出 风口未排放气流时,则多叶片是呈一垂直状态,以此遮蔽住出风口 ,避免砂尘或异物跑入主 机内部。 然而,此种叶片组装在出风口的结构设计,是以二框架将多个叶片夹设固定。主要 以二件式的框架上设计有多对应的卡勾,当多个叶片组设在其中一框架上时,便以另一框 架的卡勾与装有附设叶片的框架相互扣持。但是,二框架的卡勾相互组设时,容易因为压入 的动作而不慎造成叶片掉落,且卡勾的数量繁多,在组装和拆卸上十分困难。另外,二件式 的框架于制作时,所需的材料使用较多,而且需要以较大的模具开模制作框架,明显增加其 整体的制造及重量。于安装时,二件式的框架更显笨重,且不易安装在主机的出风口处,更 容易因框架掉落而造成叶片断裂或损坏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叶片组件结构,
以改善二件式的框架不易组装多个叶片,而且因卡勾的数量繁多,几乎无法将二框架拆卸
等问题,并进一步减少二件式的框架的制作成本以及降低整体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框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墙,该二侧墙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滑动槽,该滑动槽具有一
第一扣接部; 多个叶片,各该叶片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一轴部,该些叶片沿着一第一方向以该 些轴部枢接在该侧墙上;以及 至少两个组扣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侧墙上,并且抵压在该些叶片的该 些轴部上,该两个组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扣接部,组设在该滑动槽内,且该组扣件沿着 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侧墙滑移,并以该第二扣接部扣合于该第一扣接部,且该第一方向与 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侧墙还分别具有一凸肋,该凸肋具有多个 轴孔,该些叶片的该些轴部枢设在该些轴孔内,且该两个组扣件分别装设在该二凸肋上,并 抵压在该些轴部上。[0010]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槽还具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二扣接部具 有一第一卡块,该第二扣接部的该第一卡块卡扣于该第一卡槽内。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还具有一第二卡槽,该第二扣接部设有
一第二卡块,该第二扣接部的该第二卡块卡扣于该第二卡槽内。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扣持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装 设于该框体上,且该扣持件压抵住该两个组扣件。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还具有至少一定位块,该组扣件具有 至少一定位槽,该扣持件的该定位块嵌入该组扣件的该定位槽内,以令该扣持件压抵住该 两个组扣件在该侧墙。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具有一扣孔,该扣持件还具有一侧板, 是由该定位块延伸,且该侧板具有一扣块,扣入该侧墙的该扣孔内,以令该扣持件与该框体 相互固接。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具有一插孔,该扣持件还具有一插接 部,插设于该插孔内,以令该扣持件与该框体相互固接。 上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扣持件,分别与该两个组扣件一 体成型,该扣持件还包括 —侧板,设置于该扣持件的相对二端,并且该侧板与该第二扣接部一体成型;以及 —扣块,设置于该侧板,并且该扣块扣入于该侧墙所设的一扣孔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框体,具有相互间隔排列的三侧墙,该三侧墙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滑动槽,且各该 滑动槽具有一第一扣接部; 多个叶片,各该叶片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一轴部,该些叶片沿着一第一方向以该 些轴部枢接在该三侧墙上;以及 至少四个组扣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三侧墙上,并且抵压在该些叶片的 该些轴部上,该四个组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扣接部,组设在该滑动槽内,且该四个组扣 件沿着一第二方向及一第三方向相对于该三侧墙滑移,并以该第二扣接部扣合于该第一扣 接部,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为相反方 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叶片组件结构的功效在于,组扣件沿着滑动扣装的方向 (即第二方向)垂直于多个叶片的组装方向(即第一方向),当非预期的外力由第一方向上 碰撞叶片时,组扣件以相异的第二方向防止叶片由第一方向上直接脱离框体。本实用新型 的组扣件可快速的组设在侧墙上,并且固定住多个叶片,以有效提升组装速度,且以较少的 组件解决现有技术的制作成本高及不易拆卸等问题。并兼具强化框体的组装结构强度,一 方面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大幅减轻整体框体的重量,另一方面使整体框体于结构强化下又 兼具安装、拆卸时的轻巧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扣件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墙具有滑动槽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扣件沿着第二方向组设于侧墙上
的示意图; 图6A至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扣持件组设于侧墙上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扣持件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墙具有滑动槽的示意图; 图IIA至图II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扣件沿着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
组设于侧墙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扣持件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扣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墙的示意图。射,附图标记10框体11侧墙111内侧壁面112滑动槽1121第一卡槽113第一扣接部114外侧壁面1141第二卡槽1142扣孔115插孔12开口13凸肋131轴孔14嵌槽20叶片21轴部30组扣件31第二扣接部311第一卡块312第二卡块32定位槽33限位肋40扣持件41定位块42侧板421扣块43插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l至图4所示。其中,图l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 例的组扣件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墙具有滑动槽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叶片组件结构,大致包括有一框体10、多个叶片20及至少 二个组扣件30。其中,框体10是由多个侧墙11围绕构成一矩形状,并在各侧墙11之间形 成一开口 12。此外,在框体10的二相对侧墙11的内侧壁面111处分别设有一凸肋13,且 各凸肋13表面开设有多个轴孔131。 并将多个叶片20分别组设于框体10上且相对于开口 12处,各叶片20皆为一轻 薄片体,并于相对二端分别设有一轴部21,使各叶片20 二端的轴部21分别组设于凸肋13 的对应轴孔131内部(如图1所示)。借由轴部21及轴孔131的结构设计,使得多个叶片 20可在框体10的开口 12处形成一旋转运动。 再将组扣件30组设于框体10的凸肋13上,借由组扣件30将多个叶片20的轴部 21抵压于轴孔131内,以防止各叶片20的轴部21脱离于轴孔131外。并且框体10还具 有至少一嵌槽14,嵌槽14与凸肋13相互对应,当组扣件30组设在凸肋13时,其组扣件30 的一端部嵌设在嵌槽14内。 此外,侧墙11还具有一滑动槽112,此滑动槽112开设在侧墙11上,并于滑动槽 112 —侧边设有一第一扣接部113。其第一扣接部113由滑动槽112的一侧边延伸而出,并 于第一扣接部113与滑动槽112之间构成一卡槽结构(如图4所示)。而组扣件30还具 有一第二扣接部31,第二扣接部31是由组扣件30延伸一呈水平状的卡勾结构(如图3所 示)。 请同时参阅图5A至图5C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扣件沿着第二方 向组设于侧墙上的示意图。当多个叶片20分别沿着一第一方向将轴部21装设在凸肋13 的轴孔131后(如图5A所示),便可将组扣件30装设在凸肋13上,并以组扣件30抵压在 这些叶片20的轴部21上。而且组扣件30的第二扣接部31同步装入于侧墙11的滑动槽 112内,使得第二扣接部31相对于滑动槽112具有一释放位置(如图5B所示)。另外,组 扣件30还具有多个限位肋33,多个限位肋33分别对应这些叶片20,借由限位肋33以限制 这些叶片20转动一角度,避免叶片20过度旋转。 当组扣件30相对于侧墙11且沿着一第二方向滑移时,其第二扣接部31由释放位 置移动到一扣持位置,使得第二扣接部31与第一扣接部113相互组扣(如图5C所示),以 此限制组扣件30垂直位移,并且防止组扣件30从凸肋13上脱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换言之,多个叶片20朝向凸 肋13组装的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组扣件30朝向扣持位置移动的第二方向。如此一来,以组 扣件30滑移的第二方向垂直于叶片20组装的第一方向,可防止非预期的外力碰撞叶片20 而由第一方向上直接脱离于框体10。此外,上述将叶片20组装的第一方向垂直于组扣件 30滑移的第二方向,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亦可使第一 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构成一角度即可,借此防止叶片20从第一方向上脱离,而第一方向与 第二方向之间的最佳角度约为90度(即垂直角度),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若组扣件30自扣持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时,可使得第二扣接部31远离第一 扣接部113,以此将组扣件30自凸肋13上拆卸。 另外,滑动槽112还具有一第一卡槽1121 (如图4所示),而第二扣接部31对应第一卡槽1121处设有一第一卡块311 (如图3所示)。当第二扣接部31与第一扣接部113 相互组扣时,其第二扣接部31的第一卡块311卡入于第一卡槽1121内(如图6A所示),以 避免组扣件30受非预期的外力影响,而从扣持位置反向移动到释放位置。 除此之外,为加强防止组扣件30受非预期外力而水平移动至释放位置,可还进一 步在侧墙11的外侧壁面114处设有一第二卡槽1141 (如图4所示),而第二扣接部31对应 第二卡槽1141处则设有一第二卡块312 (如图3所示)。以此将第二卡块312与第二卡槽 1141相互卡扣(如图5C所示),以防止组扣件30由第二方向上反向位移,确保组扣件30 稳固的定位在凸肋13内。 再者,组扣件30还包括有一定位槽32 (如图3所示),开设在组扣件30的表面,定 位槽32最佳的开设位置是相邻于第二扣接部31侧边,但不以此为限。定位槽32提供一扣 持件40设置(如图2所示),并且固定住组扣件30。 扣持件40以可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框体10上,且扣持件40呈一杆状体,并于扣 持件40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定位块41,且定位块41组设在定位槽32内。并于定位块 41延伸一侧板42,侧板42上开设有一扣块421 (如图7所示)。而侧墙11的外侧壁面114 则有一对应的扣孔1142 (如图6A所示)。 当扣持件40装设在组扣件30上时,是以定位块41同时压入于侧墙11的滑动槽 112及组扣件30的定位槽32内(如图6A及图6B所示),并使侧板42的扣块421扣入于 侧墙11的扣孔1142上,借由扣持件40将组扣件30抵压在框体10的侧墙11上,而防止组 扣件30与框体10相互脱离。 如图8至图10所示。其中,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 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IO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墙 具有滑动槽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 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10是以相互间隔排列的三个侧墙11构成二开口 12,主要在框 体10中间的侧墙11表面开设有二个不同方向的滑动槽112(如图10所示),当多个叶片 20在二开口 12处装设后,可以四个组扣件30分别组装在框体10 二相对的侧墙11及中间 的侧墙11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框体10中间的侧墙11同时装设有二个组扣件30,并可 推抵其中一个组扣件30朝一第二方向移动,而另一组扣件30则朝另一第三方向移动,使得 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为一相反方向,以此将二个组扣件30同时组设在框体10中间的同一 侧墙11上(如图IIA至图IIC所示)。 此外,框体10中间的侧墙11还具有一插孔115,而扣持件40对应插孔115处则设 有一插接部43 (如图12所示),并使插接部43由定位块41上延伸。当框体10中间的侧墙 11上的二个组扣件30分别自释放位置移动到扣持位置时,插孔115露出于中间侧墙11表 面,并使扣持件40以插接部43直接插设在中间侧墙ll的插孔115,以此扣持件40将二个 组扣件30固定在中间侧墙11上。 如图1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 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实施例 中,其扣持件40装设在框体10时,是同时压抵组扣件30在侧墙11上,以避免组扣件30于 第一方向上脱离于框体10。然而,此扣持件40的设置仅为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并不以此为限。其亦可如图13所示,在框体10上不设置任何的扣持件40,仅以组扣件30装设在框 体10上。 如图14至图17所示。其中,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 组扣件的示意图。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墙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组扣件30与扣持件40可为一体成型所制成。换句话说,扣持件40 的相对二侧边分别连接有一组扣件30,并使扣持件40的侧板42与组扣件30的第二扣接 部31 —体成型。于组装时,仅需将一体成型的组扣件30与扣持件40沿着第一方向组入于 侧墙11的滑动槽112内。同时,侧板42的扣块421亦扣入外侧壁面114的第二卡槽1141 中。之后,再推动一体成型的组扣件30与扣持件40沿着第二方向前进,使其第二扣接部31 由释放位置移动到扣持位置,而将第二扣接部31与第一扣接部113相互组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叶片组件结构的功效在于多叶片沿着第一方向装设于 侧墙后,组扣件以第二方向滑移扣合至侧墙的滑动槽中,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相互 垂直的关系,进而防止非预期的外力碰撞叶片而由第一方向上直接脱离框体。并且组扣件 以滑动方式组设在侧墙上,并且固定住多个叶片,可有效强化叶片组件结构强度,并且组扣 件的结构设计可大幅降减轻框体的整体重量,并且大幅降低制作成本,于安装、拆卸时具有 快速的便利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框体,具有相对的二侧墙,该二侧墙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滑动槽,该滑动槽具有一第一扣接部;多个叶片,各该叶片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一轴部,该些叶片沿着一第一方向以该些轴部枢接在该侧墙上;以及至少两个组扣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侧墙上,并且抵压在该些叶片的该些轴部上,该两个组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扣接部,组设在该滑动槽内,且该组扣件沿着一第二方向相对于该侧墙滑移,并以该第二扣接部扣合于该第一扣接部,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侧墙还分别具有一凸肋,该 凸肋具有多个轴孔,该些叶片的该些轴部枢设在该些轴孔内,且该两个组扣件分别装设在 该二凸肋上,并抵压在该些轴部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动槽还具有一第一卡槽,该 第二扣接部具有一第一卡块,该第二扣接部的该第一卡块卡扣于该第一卡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还具有一第二卡槽,该第 二扣接部设有一第二卡块,该第二扣接部的该第二卡块卡扣于该第二卡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扣持件,以能够 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框体上,且该扣持件压抵住该两个组扣件。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持件还具有至少一定位块, 该组扣件具有至少一定位槽,该扣持件的该定位块嵌入该组扣件的该定位槽内,以令该扣 持件压抵住该两个组扣件在该侧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具有一扣孔,该扣持件还 具有一侧板,是由该定位块延伸,且该侧板具有一扣块,扣入该侧墙的该扣孔内,以令该扣 持件与该框体相互固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墙具有一插孔,该扣持件还 具有一插接部,插设于该插孔内,以令该扣持件与该框体相互固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扣持件,分别与该 两个组扣件一体成型,该扣持件还包括一侧板,设置于该扣持件的相对二端,并且该侧板与该第二扣接部一体成型;以及 一扣块,设置于该侧板,并且该扣块扣入于该侧墙所设的一扣孔内。
10. —种叶片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框体,具有相互间隔排列的三侧墙,该三侧墙分别开设有至少一滑动槽,且各该滑动 槽具有一第一扣接部;多个叶片,各该叶片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一轴部,该些叶片沿着一第一方向以该些轴 部枢接在该三侧墙上;以及至少四个组扣件,以能够拆卸的关系装设于该三侧墙上,并且抵压在该些叶片的该些 轴部上,该四个组扣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扣接部,组设在该滑动槽内,且该四个组扣件沿 着一第二方向及一第三方向相对于该三侧墙滑移,并以该第二扣接部扣合于该第一扣接 部,且该第一方向垂直于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三方向为相反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叶片组件结构,包括有一框体,并于框体具有相对二侧墙,多个叶片沿着一第一方向装设在侧墙上。于侧墙对应叶片处设置有一可移动的组扣件,并且组扣件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而扣合在侧墙,借以固定住多个叶片,以防止叶片受到非预期的外力的碰撞而脱离于框体,且以较少的组件解决现有技术的制作成本高及不易拆卸等问题。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497936SQ2009201741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许硕修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