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829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的轿厢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 所记载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中构成为,在门机械基座(doormachine base)的上端部、在门 机械基座的高度范围内配置门电动机,并通过进行循环的环状的驱动带,来连接由门电动 机直接驱动的驱动旋转体和被动旋转体。在该情况下,门机械基座的高度方向的宽度(高 度)变得比门电动机的外形尺寸大。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187681号公报在以往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中,无法使门机械基座的高度比门电动机的高度小。 因此,在降低轿厢顶棚以使升降路顶部尺寸变小、且增高出入口高度的情况下,当从出入口 的上端到顶棚的高度尺寸变得比门电动机的外形尺寸小时,门机械基座会比轿厢顶棚更向 上突出。因此,在安装时或维护时操作员乘在顶棚上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操作员要越过门机 械基座而进入,或者难以将顶棚与乘梯间的高度相配合而将重物搬入到顶棚上。这样,在现 有技术中,存在安全性和操作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门的重量较重、驱动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使门电动机尺寸变大。在 现有技术那样在门机械基座的高度范围内配置门电动机的情况下,必须增大门机械基座的 高度尺寸,而成为门机械基座进一步从轿厢顶棚突出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使电梯门的正面宽度(間口) 范围的门机械基座的高度为最小限度,提高电梯的安装以及维护的操作性,确保安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轿厢门,在轿 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上水平移动而开闭轿厢出入口 ;门机械基座,在上述轿厢出入口 的上方固定于轿厢主体,沿着上述轿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水平地延伸;门电动机,安装 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并被配置为在上述轿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的正面宽度范围的外 侧比上述门机械基座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驱动旋转体,由上述门电动机直接旋转驱动; 多个从动旋转体,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由上述驱动旋转体旋转驱动;驱动带,卷绕在 上述驱动旋转体以及从动旋转体之间,随着上述驱动旋转体以及从动旋转体的旋转而循 环;门轨,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在上述轿厢出入口的上方在正面宽度方向上水平地延 伸;门吊架(doorhanger),固定在上述轿厢门的上部,从上述轿厢门向上方突出;吊架辊, 安装在上述门吊架上,能够在上述门轨上沿着该门轨走行;以及带固定部,通过将上述轿厢 门和上述驱动带的一部分相互固定,而与上述驱动带的移动相应地驱动上述轿厢门。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外形尺寸较大的部件即电梯的门电动机配置在门的正面宽度 的范围外,能够使门的正面宽度范围的门机械基座的高度成为最小限度。由此,能够提高电梯的安装以及维护的操作性,并确保安全性。


图1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轿厢门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轿厢门装置的门电动机附近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V部的放大主视图。图6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符号的说明1轿厢主体;2轿厢出入口 ;11门轨12轿厢门;13门吊架;14吊架辊;15、16、15a、 15b带夹;17门滑履;18轿厢门槛;18a门槛槽;18b垂直端面;19幕板;20顶棚;21门机械 基座;21a垂直部;21b水平部;22门电动机;23螺栓;24电动机托架;25从动滑轮;26螺 栓;27驱动滑轮;28、29偏导滑轮(从动滑轮);30驱动带;40缺口部;50卡合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对于相互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 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 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轿厢门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轿厢门装置的门电动 机附近的局部俯视图。在轿厢主体1的前面设置有轿厢出入口 2。沿着轿厢出入口 2的正面宽度方向(图 1的左右方向)水平地延伸的门机械基座21,在轿厢出入口 2的上方固定在轿厢主体1上。 门机械基座21具有大致L字形的截面(参照图2),并具有垂直部21a,与轿厢出入口 2上 方的轿厢主体1的壁部相对;和水平部21b,从该垂直部21a的上端部向乘梯间侧水平地延 伸。在水平部21b的正面宽度范围C的外侧,通过多个螺栓23以比水平部21b更向上 突出的状态固定有电动机托架24。电动机托架(motor bracket) 24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如 图3所示呈大致“ 二 ”字形,朝向轿厢主体1的一侧敞开,从轿厢主体1侧观察里侧以及侧 面闭合。在该里侧的内侧面上,通过多个螺栓26固定有门电动机22,作为由门电动机22直 接驱动的驱动旋转体的驱动滑轮(pulley) 27被安装在朝向轿厢主体1侧的方向上。在门机械基座21上设有作为第一从动旋转体的从动滑轮25以及作为第二、第三 从动旋转体的偏导滑轮28、29。在驱动滑轮27与从动滑轮25及偏导滑轮28、29之间卷绕 着作为循环体的环状的驱动带30。在门机械基座21上安装有沿着轿厢出入口 2的正面宽度方向延伸的门轨11。在 门轨11上,2个轿厢门12分别经由门吊架13而吊下。在各门吊架13上安装有沿门轨11 转动的2个吊架辊14。轿厢门12经由门吊架13以及带夹15、16与驱动带30连接。在各轿厢门12的下端部安装有多个门滑履17。门滑履(door shoe) 17插入设置在轿厢出入口 2下部的轿厢门槛18的门槛槽18a内。门电动机22被配置为比门机械基座21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且被配置在比将轿 厢门槛18的乘梯间侧的垂直端面18b向垂直方向延伸了的面(图2的A)更靠轿厢主体1 侧的区域中。另一方面,使从动滑轮25、28、29的轴比驱动滑轮27的轴靠下,并将这些滑轮25、 28、29、27配置在门吊架13通过的区域的背面侧。由此,能够缩小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幅 度(图1的B)。门电动机22为,为了成为进入门机械基座21与A面之间的尺寸,而成为轴长较短 的扁平构造,为了增大输出,未图示的内部的转子的外径较大而外形尺寸变大。具体而言, 例如门电动机22为,外形尺寸是一边为160mm的正方形、轴向的厚度为60mm左右。如果为 该构造,则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方向的宽度B能够以比门电动机的外形尺寸更小的150mm 左右来实现,因此门机械基座21的上端部能够配置为与顶棚20相同高度、或比顶棚20更 低。以往,有时幕板19与顶棚20的间隔比门电动机22的外形小。在这种情况下,在 本构造中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尺寸B比门电动机22的外形尺寸小,所以门机械基座21的 上端能够配置为与顶棚20相同高度、或比顶棚20更低。另外,如图1所示,在一方的轿厢门2上安装有卡合装置50。通过该卡合装置50, 能够与轿厢门2的开闭联动地进行乘梯间门(未图示)的开闭。接下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当通过门电动机22直接旋转驱动驱动滑轮27 时,驱动带30进行循环,同时从动滑轮25、28、29旋转。门吊架13通过带夹16与驱动带30 连接,通过驱动带30的循环,门吊架13以及轿厢门12沿着门轨11往返动作。由此,轿厢 出入口 2开闭。轿厢门12从门轨11吊下,在轿厢门12开闭时,轿厢门12的下端部通过与 门滑履17卡合的门槛槽18a引导。在这种轿厢门装置中,通过由偏导滑轮28、29来改变驱动带30的走行方向,由此, 仅使门电动机22在门机械基座21的上面突出。因此,能够减小轿厢门装置的高度尺寸,并 且避免对轿厢整体的高度尺寸产生影响。因此,能够减小轿厢整体的高度尺寸,能够减小升 降路顶部的高度尺寸。并且,不使用减速机构,而通过门电动机22直接驱动驱动滑轮27,所以不产生齿 轮造成的噪音,能够安静地进行轿厢门12的开闭。根据这种轿厢门装置,门电动机22配置在正面宽度的范围外。因此,操作员会乘 在轿厢上来进行门电动机22故障时的更换操作或驱动带30的张力调整操作。在该情况下, 门电动机22从门机械基座21的水平部21b向上、即从轿厢的顶棚20向上突出,并且门电 动机22朝向从轿厢上能够看到驱动滑轮27的方向,因此非常容易进行操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轿厢门装置中,将门电动机22以从门机械基座21的上端突出的方式配置在门机械基座21端部,并由偏导滑轮28、29改变驱动带30的走行 方向,由此仅使门电动机22在门机械基座21的上面突出。由此,在正面宽度范围内能够使 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尺寸B为比门电动机22的外形尺寸小的尺寸。由此,即使在根据将 升降路顶部的尺寸抑制为较低的需要而降低轿厢顶棚20的情况下,门机械基座21上面的 高度也能够在正面宽度范围内与轿厢顶棚20的高度相对应。因此,在安装中将重物从乘梯间通过台车等载到轿厢上时、或在维护中操作员乘到轿厢上时,不越过台阶即可,能够提高安装性、维护性。[第二实施方式]图4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5 是图4的V部的放大主视图。在使用重量较重的轿厢门12的情况下,当使用标准型门电动机22 (图4的双点划 线所示)时,有时驱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对每个电动机托架24更换为输出 较大的门电动机22来进行对应。此时,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尺寸B与门电动机22的输出 无关而成为相同宽度,能够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并且维持门机械基座21不从轿厢的顶棚20 突出的构造。并且,如图5所示,驱动带30为两端部不相互连接的1根带,并将该带的两端通过 带夹15a、15b固定在轿厢门12上而形成环状。在如上述那样改变门电动机22尺寸的情况 下,即使门电动机22的驱动滑轮27的位置改变、驱动带30的周长改变,通过将带夹15a、 15b的一方或双方的位置从标准位置(由双点划线表示)偏移,也能够简单地进行调整。其 他构成、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三实施方式]图6是从乘梯间侧观察本发明的电梯轿厢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在门 机械基座21上,配置有用于检测轿厢门12的位置的门位置检测传感器31、和检测轿厢门 12的关门状态的关门检测器(关门开关)32。门位置检测传感器31以及关门检测器32被 配置为,在门机械基座21上,吊架辊14在开闭动作中通过的区域的里侧,吊架辊14的通过 区域与门机械基座21之间的区域。通过这样配置,不会防碍轿厢门12的开闭动作,且能够使门机械基座21的高度尺 寸成为最小限度。但是,该门位置检测传感器31以及关门检测器32的配置,在轿厢门12的关门状 态下会隐藏在门吊架13的背面侧,在进行检测位置的调整时无法进行目视确认,而难以使 工具接近固定螺钉。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门吊架13上部的一部分设置缺口部40。通 过该缺口部40,在轿厢门12的关门状态下能够目视门位置检测传感器31以及关门检测器 32的调整尺寸,并且能够使工具接近固定螺钉。
权利要求
一种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轿厢门,在轿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上水平移动而开闭轿厢出入口;门机械基座,在上述轿厢出入口的上方固定于轿厢主体,沿着上述轿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水平地延伸;门电动机,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并被配置为在上述轿厢出入口的正面宽度方向的正面宽度范围的外侧、比上述门机械基座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驱动旋转体,由上述门电动机直接旋转驱动;多个从动旋转体,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由上述驱动旋转体旋转驱动;驱动带,卷绕在上述驱动旋转体以及从动旋转体之间,随着上述驱动旋转体以及从动旋转体的旋转而循环;门轨,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在上述轿厢出入口的上方在正面宽度方向上水平地延伸;门吊架,固定在上述轿厢门的上部,从上述轿厢门向上方突出;吊架辊,安装在上述门吊架上,能够在上述门轨上沿着该门轨走行;以及带固定部,通过将上述轿厢门和上述驱动带的一部分相互固定,而与上述驱动带的移动相应地驱动上述轿厢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电动机固定在上述轿厢主体上,并被配置为在上述门轨的下方不比沿着该门轨 延伸的轿厢门槛的前缘向乘梯间侧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从动旋转体为多个,包括改变上述驱动带的走行方向的方向变换从动旋转体, 上述驱动带包括在多个上述驱动旋转体彼此之间沿着上述门轨水平地走行的水平走 行部、和在非水平方向上走行的非水平走行部,上述驱动旋转体的旋转轴高度位于比上述水平走行部更高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吊架辊的正面宽度方向的动作范围与上述门机械基座之间,配置有检测上述轿 厢门的位置的门位置传感器和检测上述轿厢门的关门状态的关门检测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位置传感器以及关门检测器与上述门吊架从乘梯间侧看重叠的部分的门吊架 被部分地切除,以便能够从乘梯间侧看到上述门位置传感器以及关门检测器而进行维护。
6.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电动机能够装卸地安装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上。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带具有两端部,该两端部分别通过驱动带固定部相对于上述轿厢门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变更将上述驱动带固定部固定于上述轿厢门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轿厢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门电动机配置在上述门机械基座与轿厢门槛前端之间,并被配置为,门电动机主 体成为乘梯间侧,安装在上述门电动机主体上的驱动旋转体成为轿厢侧。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的轿厢门装置,使电梯门正面宽度范围的门机械基座的高度为最小限,提高安装及维护的操作性。其具备轿厢门(12);门机械基座(21),沿正面宽度方向延伸;门电动机(22),在正面宽度范围(C)外比门机械基座(21)向上方突出;由门电动机(22)驱动的滑轮(27、25、28、29)及随着滑轮的旋转而循环的驱动带(30);门轨(11),安装在门机械基座(21)上,在正面宽度方向上延伸;门吊架(13),固定在轿厢门(12)上,从轿厢门(12)向上方突出;吊架辊(14),安装在门吊架(13)上,能够在门轨(11)上走行;以及带夹(15、16),将轿厢门(12)和驱动带(30)的一部分相互固定。
文档编号B66B13/06GK101830385SQ2010101205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9日
发明者染谷诚一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