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千斤顶及其串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2027阅读:2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菱形千斤顶及其串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特别涉及一种菱形千斤顶,以及多个千斤顶串联的 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菱形千斤顶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一种起重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起重场合, 目前菱形千斤顶只要是被用于顶起重物,即其通过顶部或底部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一般 重物只是在一个方向移动,菱形千斤顶一般是被放置在地面上,因此菱形千斤顶只需起重 的一端受力平衡就可保证千斤顶的顺利工作。但在有些建筑场合,菱形千斤顶需要在收起 时能够产生拉力,这样才能使菱形千斤顶在拆模时能够起到作用,而目前的千斤顶不能满 足这一要求,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再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伸缩缝双剪力墙进行浇筑时,需要多个千斤顶将模 板支撑住进行浇注,但由于每个菱形千斤顶都是独立调节的,因此需要将多个千斤顶进行 串联,并且在收紧时需要产生拉力,以利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时双向 受力的菱形千斤顶,以及这种千斤顶的一种串联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菱形千斤顶,其包括上顶头、下顶头、两个上左支撑臂、两个下左支撑臂、两个 上右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与上顶头连 接,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下 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下端与所述下顶头连接,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 撑臂的下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上左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的 上端通过一左铰接轴铰接,所述两个上右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一 右铰接轴铰接,所述左铰接轴、右铰接轴通过一丝杆连接。优选的,所述右铰接轴的两侧各设有一防滑螺母,所述两个防滑螺母位于所述丝 杆上。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菱形千斤顶的左铰接轴、右铰接轴通过一丝 杆连接,这样在旋转丝杆时,两个铰接轴将同时受力带动连接在铰接轴上的支撑臂旋转,使 上顶头和下顶头同时向外顶出,上左支撑臂和上右支撑臂的上端形成的相互啮合的齿状凸 起与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下右支撑臂的下端各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可保证上顶头和下 顶头受力均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菱形千斤顶的串联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菱形千斤顶的串联结构,包括多个菱形千斤顶,相邻的两个菱形千斤顶之间 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一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形状与所述菱形千斤顶上丝杆 头部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槽的壁上设有定位销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套筒,所 述连接套筒上设有螺杆固定销孔,与所述连接槽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头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丝杆头部与所述连接槽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销孔内,与 所述连接套筒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尾部插入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菱形千斤顶上丝 杆尾部与所述连接套筒通过销钉固定连接,所述销钉插在所述螺杆固定销孔内。上述方案中将多个菱形千斤顶的丝杆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这样多个菱形千斤顶 同时工作时,只需转动端头一个丝杆,其余丝杆将同时转动,且转动的幅度相同,这样就可 保证多个菱形千斤顶调节的高度相等,保证多个千斤顶升降幅度一致。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菱形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菱形千斤顶支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菱形千斤顶串联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菱形千斤顶包括上顶头1、下顶头2、两个上左支撑臂3、两个下左支 撑臂5、两个上右支撑臂4和两个下右支撑臂6,两个上左支撑臂3和两个上右支撑臂4的 上端与上顶头1连接,两个上左支撑臂3和两个上右支撑臂4的上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 凸起11,两个下左支撑臂5和两个下右支撑臂6的下端与下顶头2连接,两个下左支撑臂5 和两个下右支撑臂6的下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11,两个上左支承臂3的下端与两个 下左支撑臂5的上端通过一左铰接轴7铰接,两个上右支承臂4的下端与两个下右支撑臂 6的上端通过一右铰接轴8铰接,左铰接轴7、右铰接轴8通过一丝杆9连接,丝杆9穿过两 左铰接轴7和右铰接轴8上的螺纹孔并与两个铰接轴螺纹连接。在右铰接轴8的两侧各设 有一轴承10,两个轴承10位于丝杆上9上,轴承10可减少摩擦力。该菱形千斤顶的左铰接轴7、右铰接轴8通过一丝杆9连接,这样在旋转丝杆9时, 两个铰接轴7、8将同时受力带动连接在铰接轴上的支撑臂旋转,使上顶头1和下顶头2同 时向外顶出,该菱形千斤顶支撑起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上左支撑臂3和上右支撑臂4的 上端形成的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11与两个下左支撑臂5和下右支撑臂6的下端各形成相 互啮合的齿状凸起11可保证上顶头和下顶头受力均勻。再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菱形千斤顶串联连接的一种连接结 构。该菱形千斤顶的串联结构包括多个菱形千斤顶,相邻的两个菱形千斤顶之间设有一连 杆12,连杆12的一端设有一连接槽13,连接槽13的形状与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头部15的形 状相适应,连接槽13的壁上设有定位销孔,连杆12的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套筒14,连接套筒 14上设有螺杆固定销孔。多个剪式千斤顶连接时,与连接槽13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头 部15插入连接槽13内,丝杆头部15与连接槽13通过定位销17连接,定位销17位于定位 销孔内。与连接套筒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尾部16插入连接套筒14内,菱形千斤顶上 丝杆尾部16与连接套筒通14过销钉18固定连接,销钉18插在螺杆固定销孔内。上述连接方式中将多个剪式千斤顶的丝杆通过连杆连接为一体,这样多个剪式千斤顶同时工作时,只需转动一个丝杆,其余丝杆将同时转动,且转动的幅度相同,这样就可 保证多个剪式千斤顶调节的高度相等,保证多个千斤顶升降幅度一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菱形千斤顶及其串联结构进行了详细介 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 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 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菱形千斤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顶头、下顶头、两个上左支撑臂、两个下左支撑臂、两个上右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与上顶头连接,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下端与所述下顶头连接,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下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上左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一左铰接轴铰接,所述两个上右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一右铰接轴铰接,所述左铰接轴、右铰接轴通过一丝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铰接轴的两侧各设有一防 滑螺母,所述两个防滑螺母位于所述丝杆上。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菱形千斤顶的串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 求1所述的菱形千斤顶,相邻的两个菱形千斤顶之间设有一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设有一 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形状与所述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头部形状相适应,所述连接槽的壁上 设有定位销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上设有螺杆固定销孔,与 所述连接槽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头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丝杆头部与所述连接槽 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定位销孔内,与所述连接套筒相邻的菱形千斤顶上 丝杆尾部插入所述连接套筒内,所述菱形千斤顶上丝杆尾部与所述连接套筒通过销钉固定 连接,所述销钉插在所述螺杆固定销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菱形千斤顶,其包括上顶头、下顶头、两个上左支撑臂、两个下左支撑臂、两个上右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与上顶头连接,所述两个上左支撑臂和两个上右支撑臂的上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下端与所述下顶头连接,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和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下端形成相互啮合的齿状凸起,所述两个上左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左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一左铰接轴铰接,所述两个上右支承臂下端与所述两个下右支撑臂的上端通过一右铰接轴铰接,所述左铰接轴、右铰接轴通过一丝杆连接。该结构千斤顶可保证上顶头和下顶头受力均匀。
文档编号B66F3/46GK201762057SQ201029044070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曹阳, 李星, 顾晓峰 申请人:苏州第五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常熟通润汽车千斤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