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093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别地研究了当电梯由于停电等而紧急停止时为救出被关入电梯轿箱中的乘客而使用的盘车手轮(日文手卷ハンドル)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电梯的曳引机具有曳引轮和用于旋转驱动该曳引轮的电动机。主钢丝绳卷绕在曳引轮(日文網車)上,轿箱安装在该主钢丝绳的一端上,配重安装在该主钢丝绳的另一端上。当利用电动机使曳引轮旋转时,轿箱升降移动。然而,一旦停电,电梯的新箱将停止在楼层之间,乘客会被关入轿箱内。对于设有自用发电设备的设施,可利用该自用发电设备发出的电カ驱动曳引机的电动机,通过恢复电梯的运行来使轿箱升降到最靠近的楼层,从而解救出被关入的乘客。另ー方面,对于未设有自用发电设备的设施,为在停电时进行紧急救援,通过利用盘车手轮使曳引机的电动机、曳引轮旋转来使轿箱升降到最靠近的楼层,从而解救出被关入的乘客。在此,说明利用盘车手轮使曳引机的电动机、曳引轮旋转的现有技木。图3是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0-351548的图9)中所示的技术。在图3中,10是曳引机,11是电动机,12是制动器,15是盘车手轮。当发生停电时,打开制动器12,将盘车手轮15连接到电动机11的旋转轴Ila的轴端上。然后,利用人力旋转驱动盘车手轮15而使旋转轴Ila旋转,从而升降轿箱。图4是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号WO 2004/000710的图2)中所示的技术。在图4中,20是曳引机,21是电动机,22是制动器,23是曳引轮,25是盘车手轮。当发生停电时,打开制动器22,将盘车手轮25的突起25a插入旋转部(与曳引轮23、电动机的旋转部一体连接的部分)的缺口内。然后,利用人力旋转驱动盘车手轮25而使旋转部(与曳引轮23、电动机的旋转部一体连接的部分)旋转,从而升降轿箱。另外,当盘车手轮25旋转规定角度吋,突起25a与背板24发生干渉。因此,若发生干渉,则重复以下动作,使制动器22工作并取下盘车手轮25,其后使盘车手轮25位于其他旋转位置并把突起25a插入缺ロ内,打开制动器22并再次使盘车手轮25仅旋转规定角度。图5是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0-63063的图I)中所示的技术。在图5中,30是曳引机,31是电动机,32是制动器,33是曳引轮,35是盘车手轮。盘车手轮35上具有小齿轮35a,曳引轮33上具有大齿轮33a。盘车手轮35以使小齿轮35a与大齿轮33a啮合的方式,由设置在曳引机的底座36上的手轮保持部件34可自由旋转地保持。当发生停电时,打开制动器32,利用人力旋转驱动盘车手轮35而使曳引轮33旋转,从而升降轿箱。[0016]在此例中,由于使用了齿轮33a、35a,因此,即便是人力,也能够轻易地使曳引轮33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特许文献I]日本特开2000-351548[特许文献2]国际公开号WO2004/000710[特许文献3]日本特开2000-6306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盘车手轮15与旋转轴IIa的轴端连接。若采用此构造,则在大型电梯等需要大转矩的情况下,利用手动不能使其旋转。另外,由于盘车手轮15与旋转轴Ila的轴端连接,因此,不能在该轴端上安装编码
取坐-nfr サ ο近年来,由于利用变换器(inverter)控制来进行电机控制,所以大多在旋转轴的轴端配备编码器,如果不在轴端安装编码器,就会产生问题。在图4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盘车手轮不安装在轴端,所以能够安装编码器,但存在在构造上不能连续旋转的问题。在图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可使用齿轮33a、35a来手动地旋转。然而,在使用齿轮33a、35a的情况下,由于需要保持盘车手轮35,所以设有用于将手轮保持于电梯曳引机30的底座36上的手轮保持部件34。若采用此构造,由于需要配置曳引机30的底座36,对于利用两个轴承把曳引轮夹于其间来保持该曳引轮的双支承构造而言不存在问题,但在把曳引轮配置于轴承外部的悬臂构造中就不能采用此构造。在采用把曳引轮配置于轴承外部的悬臂构造的情况下,用于保持手轮的手轮保持部件安装在曳引机上。但是,如图6所不的曳引机50那样,利用电动机51驱动旋转的曳引轮53为悬臂构造,并且,在轴向长的情况、制动器52的制动盘52a的直径大的情况等情况下,为避免干渉,需要増大用于保持盘车手轮55的手轮保持部件54、盘车手轮55,存在不利于操作性和成本的问题。另外,在图6的构造中,设在曳引轮53上的齿轮53a与设在盘车手轮55上的齿轮55a啮合。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ー种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其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把盘车手轮安装在电动机上,即便旋转盘车手轮的カ很小,也能够实现紧急救援,并能够把编码器等机器安装在曳引机的电动机上。解决问题的手段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曳引轮和用于旋转驱动所述曳引轮的电动机的曳引机;贯穿形成在所述电动机的一方托架上的轴承孔;固定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位于所述电动机的外部壳体内且形成有所述轴承孔的托架侧的位置上的大齿轮;以及盘车手轮,所述盘车手轮具有能够紧密地插入所述轴承孔内的手轮轴;固定在所述手轮轴的基端侧上的手轮部;以及小齿轮,该小齿轮设在所述手轮轴的前端侧,当所述手轮轴插入所述轴承孔内时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实用新型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未将盘车手轮配置在电动机的旋转轴的轴端,所以能够在旋转轴的轴端安装编码器等机器。此外,由于使盘车手轮的小齿轮和电动机的旋转轴的大齿轮啮合来传递转矩,所以旋转盘车手轮无需很大的力,因此能够安全作业。此外,由于通过在电动机的托架上形成的轴承孔来保持盘车手轮的手轮轴,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此外,由于能够将用于保持盘车手轮的轴承孔和大齿轮相接近地配置,所以盘车手轮能够小型化,能够提高作业性并降低成本。

图I是表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图3是表示依据现有技术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图4是表示依据现有技术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图5是表示依据现有技术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图6是表示依据现有技术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图I和图2表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两图所示的电梯曳引机100由作为主要部件的电动机110、制动器120和曳引轮130构成。另外,紧急救援装置由盘车手轮150等构成。另外,图I表示盘车手轮150安装在曳引机100上的状态,图2表示盘车手轮150从曳引机100上取下的状态。电动机110的外部壳体111由圆筒状的框架112、用于堵塞该框架112的一端面侧的托架113a、以及用于堵塞该框架112的另一端面侧的托架113b构成。旋转轴114由固定在托架113a上的轴承115a和固定在托架113b上的轴承115b
可自由旋转地支持。转子116固定在旋转轴114上,定子117设在框架112的内周面上。齿轮(大齿轮)118固定在旋转轴114的、位于外部壳体111内且托架113a侧的位置,旋转轴114的轴心与齿轮118的旋转中心一致。并且,在托架113a上,在离开轴心的位置(离开旋转轴114的位置)贯穿形成有轴承孔119。制动器120由制动器主体121和制动盘122构成。制动盘122与曳引轮130形成一体。曳引轮130固定在电动机110的旋转轴114的靠托架113b侧的轴端上,与旋转轴114 一起旋转。曳引轮1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卷绕主钢丝绳的卷绕槽131。盘车手轮150由圆柱状的手轮轴151、固定在该手轮轴151的基端侧(在图I和图2中为左侧)上的手轮部152、以及设在该手轮轴151的前端侧(在图I和图2中为右侧)上的齿轮(小齿轮)153构成。 盘车手轮150的手轮轴151的外径为可紧密地插入轴承孔119内的尺寸,小齿轮153的外径小于该轴承孔119的内径。因此,盘车手轮150的手轮轴151能够紧密地插入轴承孔119内。当手轮轴151紧密地插入轴承孔119内且该手轮轴151的前端侧的齿轮153位于电动机110的内部时,轴承孔119起到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手轮轴151的轴承功能。并且,盘车手轮150的小齿轮153与固定在电动机110的旋转轴114上的大齿轮118啮合。也就是说,为了使小齿轮153与大齿轮118啮合,需要用于保持盘车手轮150的构造(手轮支持构造)。在本例中,利用“盘车手轮150的手轮轴151紧密地插入轴承孔119内而使该轴承孔119起到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手轮轴151的轴承功能这样的手轮支持构造”,来支持该盘车手轮150。在未发生停电等的通常情况下,如图2所示,预先从曳引机100上取下盘车手轮150。此时,用盖(图中省略表示)覆盖轴承孔119,以防止灰尘进入电动机110内部或者人体等被卷入电动机110内部的事故。在由于停电或机器故障等而使电梯的轿箱停止在楼层之间,乘客被关入该轿箱内的情况下,为移动轿箱至最靠近的楼层,打开制动器120。若轿箱与配重之间严重不平衡,则由于轿箱会自然地朝向较重的一方下降,所以能够移动至最靠近的楼层。然而,在轿箱与配重之间取得了平衡的情况下,需要手动地移动轿箱。此时,取下已安装在托架113a的轴承孔119上的盖,把盘车手轮150的手轮轴151插入该轴承孔119内,并使盘车手轮150的小齿轮153与固定在电动机110的旋转轴114上的大齿轮118啮合。此时,由于轴承孔119起到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手轮轴151的轴承功能,所以能够在确保齿轮153和齿轮118的啮合状态的状态下使手轮部152旋转。该转矩经由手轮轴151、小齿轮153、大齿轮118和旋转轴114传递给曳引轮130,从而该曳引轮130旋转。结果,能够使轿箱移动至最靠近的楼层,能够救出乗客。在此情况下,由于齿轮153比齿轮118小,所以即便用于旋转盘车手轮150的力(人力)小,也能够轻易地使曳引轮130旋转,从而使轿箱移动。另外,由于轴承孔119起到可自由旋转地支持手轮轴151的轴承功能,所以用于支持盘车手轮150的构造在整体上变得简単。另外,由于盘车手轮150不与旋转轴114的轴端连接,所以能够在该旋转轴114的轴端上安装编码器等。[符号说明]100曳引机[0073]110电动机111外部壳体112 框架113a、113b 托架114旋转轴115a、115b 轴承116转子117定子118齿轮(大齿轮)119轴承孔120制动器121制动器主体122制动盘130曳引轮131卷绕槽150盘车手轮151手轮轴152手轮部153齿轮(小齿轮)
权利要求1.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曳引机,其具有曳引轮和用于旋转驱动该曳引轮的电动机;轴承孔,其贯穿形成在所述电动机的一方托架上;大齿轮,其固定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的、位于所述电动机的外部壳体内且形成有所述轴承孔的托架侧的位置上;以及盘车手轮; 所述盘车手轮具有手轮轴,其能够紧密地插入所述轴承孔内;手轮部,其固定在所述手轮轴的基端侧;以及小齿轮,该小齿轮设在所述手轮轴的前端侧上,当所述手轮轴插入所述轴承孔内时,该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构造简单并可把盘车手轮安装到曳引机的电动机上的电梯曳引机的紧急救援装置。电梯的曳引机(100)由电动机(110)、制动器(120)和曳引轮(130)构成。电动机(110)的托架(113a)上形成有轴承孔(119)。大齿轮(118)固定在旋转轴(114)上。当盘车手轮(150)的手轮轴(151)插入轴承孔(119)内时,盘车手轮(150)的小齿轮(153)与电动机侧的大齿轮(118)啮合,所以能够利用人力旋转手轮部(152),使旋转轴(114)旋转进而使曳引轮(130)旋转。由此,能够利用人力移动电梯的轿箱。
文档编号B66B5/02GK202400708SQ20112057998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
发明者丰川庆 申请人:株式会社明电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