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调节机构、支腿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808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平调节机构、支腿装置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平调节机构、支腿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起重机产品中,为了使水平支腿在伸出时尽量保持在水平状态,以减少阻力,一般都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在现有的一种水平调节机构中,将调节块、垫板、调节板、螺母和螺栓上下依次安装于调节座的纵向通孔内,其中,螺栓的螺纹端从下到上依次与螺栓和调节板上的螺纹孔配合,其端面可向上顶起垫板,进而推动调节块向上支撑伸缩支腿,以便将伸缩支腿保持在水平状态,调节完毕后,通过螺母将螺栓锁紧。上述方案中,螺母靠近调节座内部,操作困难。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时,通常无法保证螺母完全锁死,当车辆经过长时间的颠簸行驶时,容易造成螺栓或者螺母脱落,严重情况下,即将造成调节块和调节板脱落丢失,导致水平调节机构报废。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的水平调节机构进行改进,以便进一步适应使用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水平调节机构、支腿装置及起重机,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具有良好的防松效果。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平调节机构,该水平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纵向通道;横向设于所述调节座上的固定调节板,所述固定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纵向螺纹孔和第二纵向螺纹孔;固设于所述调节座上的弯板,所述弯板上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孔和第二纵向限位孔;调节螺栓,其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一纵向限位孔并与所述第一纵向螺纹孔相配合,用于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锁紧螺栓,其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二纵向限位孔并与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还包括可移动地套装于所述纵向通道内的活动调节块,所述调节螺栓的螺纹端端面支撑于所述活动调节块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调节块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螺栓的螺纹端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调节板设于所述调节座上邻近底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调节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纵向通道内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纵向螺纹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调节座外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上邻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安装孔,所述固定调节板插装于所述横向安装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弯板一体成型,或者为装配结构。[0014]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通道为圆形通孔。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包括第一支腿和可伸缩地套装于该第一支腿内的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腿的安装口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调节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口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栓朝向所述第二支腿为其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支腿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平调节机构,通过在弯板上设置第一纵向限位孔和第二纵向限位孔,由调节螺栓穿过该第一纵向限位孔并与固定调节板上的第一螺纹孔相配合,并由锁紧螺栓穿过第二纵向限位孔与固定调节板上的第二螺纹孔相配合,在使用过程中,先将锁紧螺栓拧松,释放弯板的变形量,再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以改变被支撑调节部件(例如伸缩支腿)的高度,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最后在调节完毕后,将锁紧螺栓拧紧,使弯板产生变形,弯板的变形将对调节螺栓产生一个侧向力,防止其产生松动,同时,弯板的变形将对锁紧螺栓产生一个预紧力,将锁紧螺栓锁紧,防止其松动,这样弯板的变形对调节螺栓和锁 紧螺栓都起到了防松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防松效果,另外,由于锁紧螺栓与调节螺栓位于同一侧,即均位于调节座的底部下方,操作非常方便,也更加直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腿装置设置有上述的水平调节机构,不仅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而且便于支腿顺利伸缩、快速维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支腿装置,不仅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调节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水平调节机构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本部分中对具体结构的描述及描述顺序仅是对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同时参考图I和图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另夕卜,下述中涉及的方位词(如上、下等)以图中所示情景为依据。如图所示,该实施例的水平调节机构主要包括活动调节块I、垫板2、调节座3、固定调节板4、弯板5、锁紧螺栓6和调节螺栓7等。其中,调节座3为矩形体,其内部设置有纵向通道32,调节座3上邻近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横向安装孔31,固定调节板4插装于横向安装孔31内,固定调节板4位于纵向通道32内的部分将纵向通道32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并且固定调节板4位于纵向通道32内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一纵向螺纹孔41,固定调节板4位于调节座3外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二纵向螺纹孔42。弯板5包括第一部分51以及与第一部分51大体垂直相连的第二部分52,第一部分51焊接于调节座3的侧面上,第二部分52位于纵向通道32的下方,第二部分52上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孔53和第二纵向限位孔54,第一纵向限位孔53与第一纵向螺纹孔41的轴向相同,第二纵向限位孔54与第二纵向螺纹孔42的轴向相同。垫板2和活动调节块I依次可移动地套装于固定调节板4上方的纵向通道32内。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穿过第一纵向限位孔53后,与固定调节板4上的第一纵向螺纹孔41相配合,该螺纹端的端面运动至第一纵向螺纹孔41的上方后与垫板2抵压接触。锁紧螺栓6的螺纹端穿过第二纵向限位孔54后,与固定调节板4上的第二纵向螺纹孔41相配合。需要说明的是,调节螺栓7和锁紧螺栓6优选内六角螺栓(即图中所示情形),以便于在需要调节时可通过内六角扳手进行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被支撑调节部件(如伸缩支腿等)位于活动调节块I的顶部,当需要将被支撑调节部件调节至水平状态时,先将锁紧螺栓6拧松,释放弯板5的变形量,再通过转动调节螺栓7,以改变被支撑调节部件的高度,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最后在调节完毕后,将锁紧螺栓6拧紧,使弯板5产生变形,弯板5的变形将对调节螺栓7产生一个侧向力,防止其产生松动,同时,弯板5的变形将对锁紧螺栓6产生一个预紧力,将锁紧螺栓6锁紧,即弯板5的变形对调节螺栓7和锁紧螺栓6都起到了防松作用。上述实施例中,弯板5的第一部分51设置的位置刚好挡住横向安装孔31,为了便于固定调节板4的安装,在第一部分51上还设置有尺寸稍大于横向安装孔31的容纳孔55。上述实施例中,调节座3和固定调节板4为矩形体,其他实施例中,调节座3和固定调节板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只要不影响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相应功能即可。上述各种实施例中,纵向通道32为圆形通孔,相应地,活动调节块I、垫板2等部件也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纵向通道32也可使是其他形状,例如矩形等,而活动调节块I、垫板2的部件的形状也作相应设置。上述各种实施例中,弯板5焊接于调节座3上,其他实施例中,弯板5与调节座3也可以一体成型或者为固定装配结构。上述各种实施例中,调节螺栓7螺纹端的端面通过垫板2和活动调节块I等为被支撑调节部件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螺栓7与被支撑调节部件之间的作用力传递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只要能实现对被支撑部件的调节即可,例如,调节螺栓7螺纹端的端面还可以直接与活动调节块I接触,进而实现对被支撑调节部件的支撑调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调节机构,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时以及在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时均非常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锁紧性能,另外,由于锁紧螺栓和调节螺栓均竖直设于调节座的底部下方,调节量更加直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该支腿装置包括第一支腿和可伸缩地套装于该第一支腿内的第二支腿,其中,所述第一支腿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腿的安装口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例如两个)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中,水平调节机构的调节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口的底部,而调节螺栓朝向所述第二支腿为其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由于该支腿装置设置有上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因此,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另外,也便于实现支腿顺利伸缩、快速维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设置有上述的支腿装置,该起重机不仅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而且提高了作业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座(3),所述调节座(3)上设置有纵向通道(32); 横向设于所述调节座(3)上的固定调节板(4),所述固定调节板(4)上设置有第一纵向螺纹孔(41)和第二纵向螺纹孔(42); 固设于所述调节座(3)上的弯板(5),所述弯板(5)上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孔(53)和第二纵向限位孔(54); 调节螺栓(7),其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一纵向限位孔(53)并与所述第一纵向螺纹孔(41)相配合,用于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 锁紧螺栓(6),其螺纹端穿过所述第二纵向限位孔(54)并与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42)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还包括可移动地套装于所述纵向通道(32)内的活动调节块(1),所述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端面支撑于所述活动调节块(I)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调节块(I)的底部与所述调节螺栓(7)的螺纹端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垫板(2)。
4.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板(4)设于所述调节座(3)上邻近底部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调节板(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纵向通道(32)内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纵向螺纹孔(41),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调节座(3)外并且该部分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4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3)上邻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横向安装孔(31 ),所述固定调节板(4 )插装于所述横向安装孔内(31)。
7.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3)与所述弯板(5 ) 一体成型,或者为装配结构。
8.如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道(32)为圆形通孔。
9.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支腿和可伸缩地套装于该第一支腿内的第二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腿的安装口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I至8任一项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调节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口的底部,所述调节螺栓朝向所述第二支腿为其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设置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腿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平调节机构、支腿装置及起重机。该水平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调节座上设置有纵向通道;横向设于调节座上的固定调节板,设置有第一纵向螺纹孔和第二纵向螺纹孔;固设于所述调节座上的弯板,设置有第一纵向限位孔和第二纵向限位孔;调节螺栓,其螺纹端穿过第一纵向限位孔并与第一纵向螺纹孔相配合,用于提供水平调节支撑力;锁紧螺栓,其螺纹端穿过第二纵向限位孔并与第二纵向螺纹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平调节机构,在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时以及在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时均非常方便,并且具有良好的锁紧性能,另外,由于锁紧螺栓和调节螺栓均竖直设于调节座的底部下方,调节量更加直观。
文档编号B66C23/78GK202704898SQ20122033514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李安强, 汪谦胜, 宋江泉 申请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