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9723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
背景技术
强制风冷是电气柜内常用的冷却手段。通过风机将冷却风送到发热体表面,使冷却风与发热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使发热体冷却的目的。通常实现这种冷却目的所采用的手段为在每个发热体旁分别安装一个风机。但采用这种手段后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当同时存在多个发热体时,所需设置的风机过多;又如当发热体排布较密时,风机同样需要排布较密,气流流动容易紊乱,会降低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该冷却风流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该出风口上设置有分流板,该分流板的一端位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另一端与该风道内壁留有间隙。还包括导流板,该导流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的风道的外部。所述的导流板的一端固定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其中每个出风口处设置有一个分流板和一个导流板。所述的出风口的个数为2个。所述的分流板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边缘位置的交线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所述的分流板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吹入的冷却风之间呈45°夹角。所述的风道为长方体风道,所述的出风口为长方形出风口,所述的分流板为长方形板。所述的出风口的位置和间距根据发热体的位置和密集度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却风分流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可以根据发热体的布置进行相应设计,可适用于发热体排布密集的情况下的使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分流结构的立体图。图中I-风道;2_分流板;3_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将来自单一大风量风机的冷却气流进行分流,分别供给多个发热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风道I、分流板2和导流板3。其中风道I的两端通透,优选为长方体风道,风道I可以水平设置,包含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风道左侧为进风口,正对风机,使风机吹出的冷却风通过进风口全部吹入风道I中。通过风道I可以限制冷却风的流通路径,防止冷却风分散。风道I的侧面具有出风口,每个出风口位置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发热体,发热体正对出风口位置。出风口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出风口可以处于风道I的同一侧面方向或不同侧面方向,出风口的大小、形状、位置可以根据发热体的大小、形状、位置相应设定。出风口之间的密度(间距)根据发热体排布的密集度相应设置。所述的分流板3倾斜设置于所述风道I内部,导流板3的一端固定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相对另一端与所述风道I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使气流经分流板的阻挡,一部分风从出风口流出,另一部分风从空隙流出。所述的导流板3垂直设置于风道I的外壁上,导流板的一端固定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 边缘位置。导流板3的表面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截面在同一平面上。位于风道I内部的分流板2相对的开口的另一端与风道I的内壁间留有间隔,该间隔的大小根据冷却风的大小以及所需分流的大小进行设计。分流板2的其他端与风道内壁接触,最后使冷却风一部分从出风口流向发热体,一部分从上述的间隙流向下个出风口。分流板2的倾斜的方向为朝向风道的进风口方向,优选为分流板2表面与冷却风的来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分流板2的倾斜设置时要求冷却风在分流板2上分布均匀,使经出风口吹出的风均匀,即要求所述的分流板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边缘位置的交线与气流方向垂直。
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冷却风分流结构包括风道I、分流板2和导流板3。其中风道I为长方体风道,该风道I水平放置,左右两端通透,其中左端具有进风口,风道I具有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侧壁,冷却风从风机吹出后经风道I左端的进风口吹入风道I中。风道I的上部侧壁上设计有两个长方形的出风口,在每个出风口位置均设置有分流板2及导流板3,其中分流板2倾斜置于风道I内部,导流板3垂直设置于风道I外部。导流板3设置于风道I的出风口的右侧边缘处,右侧边缘为处于气流的下游,该导流板3选择为L型板结构,其中L型的短边固定于风道I的出风口的处于气流下游的右侧边缘下方,L型的长边与风道I的外表面垂直,且与风道出风口的右侧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长边朝向发热体方向,用于将气流引向待降温的发热体表面。分流板2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为朝向进风口方向,优选为进风口的冷却风方向与分流板2之间所成的角度为45°,同时为保证分流板2上各处风力均匀,分流板2与风道I前后两侧壁相垂直。分流板2的一端(即上端)与出风口的右边缘相接触,分流板2的另一端(即下端)与风道I下侧壁不接触,留有空隙。同时分流板2的其余两端分别延伸至风道I的前后两侧壁,与前后两侧壁均接触,保证分流板2的三个侧壁与风道I的上、前、后侧壁均接触,正对出风口位置的另一侧分流板2与风道I的下侧壁留有空隙,这样能保证分流后的冷却风一部分从出风口流出,另一部分从风道I下侧壁的空隙中流出,进入下一个出风口位置进行分流。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位置,搭配两个分流板2和两个导流板3,进行两路分流使用,也可以相应的设置更多个出风口,如三个、五个或者更多,相应搭配三个、五个或者更多个分流板2和导流板3,进行三路、五路或者更多路的分流使用。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却风分流结构能够将来自一个风机的冷却风进行分流,提供给多个发热体进行冷却。[001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该出风口上设置有分流板,该分流板的一端位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另一端与该风道内壁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该导流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的风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的一端固定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出风口处设置有一个分流板和一个导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的个数为2个。
6.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板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边缘位置的交线方向与气流方向垂直。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板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吹入的冷却风之间呈45°夹角。
8.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为长方体风道,所述的出风口为长方形出风口,所述的分流板为长方形板。
9.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的位置和间距根据发热体的位置和密集度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风分流结构,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包括风道,所述的风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分流板,该分流板处于风道内部,该分流板的一端位于处于气流下游的出风口的边缘位置,另一端与该风道内壁留有间隙,还包括导流板,该导流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的风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却风分流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可以根据发热体的布置进行相应设计,可适用于多个发热体排布密集的情况下的使用。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721943SQ20122038813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吕梁年, 程世宇, 王世慧, 李宁, 刘舒恒, 郭海荣 申请人:北京天诚同创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