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121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
背景技术
摇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分析柜中的装置,主要用于安装仪器仪表或其他的开关等产品,起支撑作用。在气体预处理分析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分析柜内部的背板上会安装一些电气元件,例如端子,如果分析仪器也同样固定在安装背板上,就会使分析仪器的接线变得困难,维修时也非常困难。 如果利用一般的摇架,摇架的整体太大,有一半的摇架没有利用,既浪费摇架材料,又使机柜的空间变得狭小。因此,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在分析柜中使用半截摇架。—般的摇架,其上下的转轴都固定在机柜上,固定牢靠。对于半截摇架,贝1J需要一个摇架支座支撑摇架主体,这样,就可以将仪表安放在摇架主体上。一种典型的摇架支座具有支撑面、肋板和安装面,支撑面安装摇架主体的转轴,肋板支撑安装面和支撑面,摇架支座由安装面安装在分析柜的竖梁上,同时,支撑面位于肋板的一侧,安装面位于肋板的另一侧。使用时,半截摇架竖直安装,将仪表安装在摇架主体上,摇架主体可以绕转轴旋转,转出分析柜。现有结构的摇架,当摇架主体上安装的仪表增多时,摇架支座很容易变形,使得摇架发生严重的变形现象,不能保证分析柜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用于分析柜的摇架,承受较重的重量时能够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该半截摇架承受较重的重量时也能够可靠的工作。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包括摇架主体和摇架支座,所述摇架主体通过转轴安装在分析柜的上横梁和所述摇架支座之间,所述摇架支座包括支撑面、肋板和安装面,所述支撑面安装所述转轴,所述肋板支撑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支撑面形成的直角,所述肋板的两侧均具有安装面。优选地,所述摇架支座通过第一安装面与分析柜的竖梁连接,通过第二安装面与分析柜的纵梁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均具有多个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面具有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四个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面具有方形分布的四个所述安装孔。优选地,所述摇架支座为钣金件。优选地,所述上横梁具有挡板,所述挡板能够限制所述摇架主体转动预定角度。[0016]优选地,所述摇架主体转动的预定角度为120度。优选地,所述摇架主体的第一转轴与所述上横梁连接,第二转轴与所述摇架支座的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共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包括摇架主体和摇架支座,摇架主体通过转轴安装在分析柜的上横梁和摇架支座之间,摇架支座包括支撑面、肋板和安装面,支撑面安装转轴,肋板支撑安装面与支撑面形成的直角,肋板的两侧均具有安装面。使用时,先安装摇架支座,摇架支座通过其安装面安装在分析柜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转轴将摇架主体安装在上横梁和摇架支座之间,摇架主体可以绕转轴转动。摇架支座的安装面位于肋板的两侧,安装面的范围较大,摇架支座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承受较重的重量,当摇架主体上安装的仪表增多时,此半截摇架也能可靠的工作。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摇架支座通过第一安装面与分析柜的竖梁连接,通过第二安 装面与分析柜的纵梁安装。具体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均具有多个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第一安装面具有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四个安装孔;第二安装面具有方形分布的四个安装孔。优选的,摇架支座可以为钣金件。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截摇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半截摇架的摇架支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摇架主体I ;摇架支座2 ;支撑面21 ;肋板22 ;安装面23 ;第一安装面231 ;第二安装面232 ;安装孔24 ;转轴3 ;第一转轴31 ;第二转轴32 ;上横梁4 ;竖梁5 ;纵梁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该半截摇架承受较重的重量时也能够可靠的工作。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半截摇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的半截摇架的摇架支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包括摇架主体I和摇架支座2,摇架主体I通过转轴3安装在分析柜的上横梁4和摇架支座2之间,摇架支座2包括支撑面21、肋板22和安装面23,支撑面21安装转轴3,肋板22支撑安装面23与支撑面21形成的直角,肋板22的两侧均具有安装面23。使用时,先安装摇架支座2,摇架支座2通过其安装面23安装在分析柜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转轴3将摇架主体I安装在上横梁4和摇架支座2之间,摇架主体I可以绕转轴3转动。摇架支座2的安装面23位于肋板22的两侧,安装面23的范围较大,摇架支座2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承受较重的重量,摇架支座2用于支撑摇架主体1,当摇架主体I上安装的仪表增多时,此半截摇架不容易变形,能够继续可靠的工作。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摇架支座2通过第一安装面231与分析柜的竖梁5连接,通过第二安装面232与分析柜的纵梁6安装。支撑面21可以位于肋板22的一侧,此时,肋板22的一侧具有安装面23,另一侧同时具有安装面23和支撑面21,使得肋板22不容易变形,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摇架支座2支撑的摇架主体I安装较多的仪表时,半截摇架不容易变形能够可靠的工作。具体的,安装面23与分析柜可以通过螺栓安装,第一安装面231和第二安装面232均具有多个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24。第一安装面231与竖梁5连接,其多个安装孔24可以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第二安装面232与纵梁6连接,其多个安装孔24可以分布成并列的两排。更具体的,第一安装面231可以具有四个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安装孔24 ;第二安装面232可以具有四个成方形分布的安装孔24。 需要说明的是,上横梁4为分析柜主视图中的水平梁,竖梁5为主视图中的竖直梁,纵梁6为垂直于主视图方式的水平梁。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摇架支座2可以为钣金件,由板材弯折焊接而成。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横梁4具有挡板7,挡板7能够限制摇架主体I转动预定角度。摇架主体I可以绕转轴3自由旋转,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设置挡板7,由于挡板7的限制,摇架主体I能够转动预定的角度。具体的,摇架主体I转动的预定角度可以为120度。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摇架主体I的第一转轴31与上横梁4连接,第二转轴32与摇架支座2的支撑面21连接,第一转轴31与第二转轴32的轴线共线。摇架主体I可以通过同一轴线上的两个短轴安装,也可以通过一根长轴安装。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包括摇架主体(I)和摇架支座(2),所述摇架主体(I)通过转轴(3)安装在分析柜的上横梁(4)和所述摇架支座(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支座(2)包括支撑面(21)、肋板(22)和安装面(23),所述支撑面(21)安装所述转轴(3),所述肋板(22 )支撑所述安装面(23 )与所述支撑面(21)形成的直角,所述肋板(22 )的两侧均具有安装面(23)。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支座(2)通过第一安装面(231)与分析柜的竖梁(5)连接,通过第二安装面(232)与分析柜的纵梁(6)安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231)和所述第二安装面(232)均具有多个与螺栓配合的安装孔(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231)具有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四个所述安装孔(24);所述第二安装面(232)具有方形分布的四个所述安装孔(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支座(2)为钣金件。
6.如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4)具有挡板(7),所述挡板(7)能够限制所述摇架主体(I)转动预定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主体(I)转动的预定角度为120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主体(I)的第一转轴(31)与所述上横梁(4 )连接,第二转轴(32 )与所述摇架支座(2 )的支撑面(21)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与所述第二转轴(32)的轴线共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柜的半截摇架,包括摇架主体和摇架支座,摇架主体通过转轴安装在分析柜的上横梁和摇架支座之间,摇架支座包括支撑面、肋板和安装面,支撑面安装转轴,肋板支撑安装面与支撑面形成的直角,肋板的两侧均具有安装面。使用时,先安装摇架支座,摇架支座通过其安装面安装在分析柜的指定位置,然后通过转轴将摇架主体安装在上横梁和摇架支座之间,摇架主体可以绕转轴转动。摇架支座的安装面位于肋板的两侧,安装面的范围较大,摇架支座比较稳定,不容易变形,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承受较重的重量,当摇架主体上安装的仪表增多时,此半截摇架也能可靠的工作。
文档编号H05K7/18GK202738345SQ20122042892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翁文成, 隗功曼 申请人: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