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699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具体是指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我国现行技术规范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强制执行条款要求,严格控制电梯轿厢面积,确保电梯不超载,额定载荷1000kg,电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过3.4m2,为了便于常规使用,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
1.6m (宽)X 1.4m (深);而额定载荷800kg,电梯轿厢面积不允许超过1.9m2,为了便于常规使用,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1.4m(宽)X 1.35m(深),电梯轿厢为后对重方式,而医疗急救用的急救单架长度均为1.9m。其不足之处是急救担架根本无法载入额定载荷IOOOkg或800kg传统上一般的电梯轿厢内,除非电梯轿厢深度尺寸加大到1.9m,而这样电梯轿厢面积超过我国现行技术规范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的有关强制执行条款要求。如果电梯轿厢做成细长形,这样电梯轿厢造型常规使用时更不方便,势必会造成电梯土建井道平面内尺寸会严重偏离常规,以及土建井道面积会严重增大,浪费土建面积,直接增加使用成本。这里就出现了使用的需要和电梯轿厢面积严格不允许超标的矛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包括电梯轿厢,还包括直角尾箱,所述直角尾箱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连接处,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或后壁设有安全门,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直角尾箱通过安全门连通。优选的,所述安全门数量为2扇,所述安全门分别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优选的,所述安全门为向内开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不改变传统电梯轿厢后对重方式的优点;既能适应运输又在轿厢内准备了急救单架,需要急救时打开安全门取出折叠单架,又能保证电梯轿厢面积不会超标,而且土建井道尺寸不会偏离常规,堪称电梯轿厢设计
又一典范。对土建井道平面尺寸不偏离常规,特别是常用IOOOkg和800kg的土建井道几乎不变。不浪费土建面积,不增加土建成本。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能适用运输和提供急救单架又能满足运输的需要,赢得需要抢救病人的抢救时间,其社会经济效益的价值是巨大的。该技术适用于任何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住宅电梯的新梯涉及、以及现有的1000kg、800kg旧电梯改造成多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的设计要求。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不改变原乘客电梯、住宅电梯后对重方式,在电梯轿厢左后壁和侧壁腾出可利用空间,不改变原电梯轿厢I节本机构,仅在电梯轿厢I后壁和侧壁增加一个直角尾箱2,其它任何结构、尺寸和电梯规格设计、制造安装上都无需改变,直角尾箱2固定在原电梯轿厢I后面,其电梯轿厢I和直角尾箱2的箱体地板处在同一平面,直角尾箱2高度小于1.2m,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或空间位置的大小将其高度设计调整,原电梯轿厢I左后壁和左侧壁一扇或二扇1.2m高以下做成安全门3,电梯轿厢I与直角尾箱2接通,其安全门3向内拉开,取出急救担架4,保证急救单架能够顺畅运输。平时安全门3关闭,直角尾箱2封闭,电梯仅能使用原电梯轿厢1,不能使用直角尾箱2,电梯常规运行时,面积不会超标,符合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电梯轿厢面积安全规范要求。其安全门3向电梯轿厢I内拉的内开式一扇或二扇安全门。使用时:使用尾箱时2,安全门3开启,直角尾箱2与电梯轿厢I接通,取出急救单架4,又保证急救单架4进入电梯轿厢1,安全门打开后电梯自动转换电梯轿厢I内指令信号,切断厅外指令信号,厅外显示“特殊服务”或“检修”,电梯进入专用运行,充分利用等待急救单架的时间,由于电梯轿厢I运载了急救单架,此时使用面积为1.9X0.6 = 1.14m2,最大总重量一般不会超过150kg,载人电梯轿厢I面积永不会超标,符合GB7588-2003《电梯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规范》中的电梯轿厢面积安全规范要求。使用该隐藏急救单架乘客电梯轿厢电梯时,其成本和土建要求成本增加少,1000kg、800kg几乎无成本增加。既保证了电梯常规使用的方便,又保证了急救使用的方便,而且平常电梯使用更快捷,可以充分赢得急救生命的时间,体现了国民小康生活的高水准。使用该隐藏急救单架乘客电梯轿厢时,由于乘客、住宅电梯的新梯推广和现有旧梯改造,预计全国可改造电梯市场拥有量约80万台和大量的新梯建造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用于额定载荷1000kg、800kg隐藏急救单架乘客电梯轿厢基本代替原1600kg传统医用电梯,基本达到同样的医用电梯功能,但采用隐藏急救单架乘客电梯轿厢,大幅度降低了电梯土建井道平面面积,既大幅度降低了电梯土建成本,同时由于降低了一个电梯载重规格档次,所以也就大幅度降低了运行成本。例如:1.0m/s的电梯:1000kg主机功率是Ilkw,1600kg 主机功率是 18.5kw,省电节能 η = (18.5-11) 11 X 100% = 68.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包括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直角尾箱,所述直角尾箱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连接处,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或后壁设有安全门,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直角尾箱通过安全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门数量为2扇,所述安全门分别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门为向内开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具体是指一种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包括电梯轿厢,还包括直角尾箱,所述直角尾箱设于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和侧壁连接处,所述电梯轿厢的侧壁或后壁设有安全门,所述电梯轿厢与所述直角尾箱通过安全门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隐藏急救单架型乘客电梯轿厢,不改变传统电梯轿厢后对重方式的优点,其成本和土建要求成本增加少,既保证了电梯常规实用的方便和美观,又保证了急救使用的方便,可以充分赢得急救生命的时间,体现国民小康生活的高水准。
文档编号B66B11/02GK203064958SQ2013200866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赵成军 申请人:重庆华森天澳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