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4857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电梯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新“位置超出防止机构”的无机械室电梯设备,使得能够在至少省略限位开关结构的情况下防止电梯轿厢的升降动作超出规定的位置。在电梯轿厢上设置至少3个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单元停靠检测器,并且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分别以不同的组合从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中选择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将遮住所选择的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的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光线的停靠检测板设置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的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内部。由此能够根据单元停靠检测器的组合来判断出是最下层、一般楼层还是最上层,所以能够取消限位开关机构,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停靠检测装置的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电梯设备通常由电梯轿厢、平衡重、主吊索、平衡用绳索以及尾缆等构成。此外,电梯设备还具有检测电梯轿厢在各个楼层的停靠位置的停靠检测装置。在停靠检测装置中,在电梯轿厢侧设置具有输出光的发光部和接收该光的受光部的停靠检测器,并且,在升降通道侧,在电梯轿厢在各个楼层的停靠位置设置检测板(以下称为“停靠检测板”),通过使停靠检测板遮住从停靠检测器输出的光来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置(检测停靠位置)。
[0003]具有上述停靠检测装置的电梯设备,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218842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设备。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8842号公报
[0007]发明概要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在具有上述停靠检测装置的电梯设备中,在电梯轿厢与升降通道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具有图8所示配置结构的停靠检测装置,以下对该停靠检测装置的配置结构进行说明。
[0010]图8所示的无机械室电梯设备具有:电梯轿厢8,其在一对轿厢用导轨3A、3B的引导下进行升降,该一对轿厢用导轨3A、3B在固定构件6A、6B的支承下竖立地设置在升降通道I的壁面2 ;卷扬机10,其在与电梯轿厢8邻接的位置设置在升降通道下部侧;平衡重5,其在一对平衡重用导轨4A、4B的引导下进行升降,该一对平衡重用导轨4A、4B设置在电梯轿厢8的侧面,并且在靠近该卷扬机10的位置处在固定构件6的支承下竖立地设置在壁面2上;以及主吊索(未图示),其悬吊该平衡重5和电梯轿厢8,且在卷扬机10上而被驱动。
[0011]在电梯轿厢8门侧设置有轿厢侧门槛14(以下称为“轿厢门槛”),该轿厢门槛14与设置在电梯门厅内的门厅侧门槛(以下称为“门厅门槛”)13隔开规定的间隔地对置设置。此外,在升降通道I内还设置有安全装置15、控制装置16和尾缆18等。
[0012]为了使轿厢8准确地停靠在各个楼层,需要设置停靠检测装置,该停靠检测装置通常采用如下的结构。停靠检测装置由停靠检测器21和停靠检测板22构成,该停靠检测器21具有安装在轿厢8的侧面的用于发出光的发光部以及接收来自该发光部的光的受光部,该停靠检测板22与停靠检测器21对置地安装在检测板支架23的端部,该检测板支架23安装在轿厢用导轨3B的固定构件6B上。
[0013]停靠检测装置通过由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来遮住从发光部发出的光而检测电梯轿厢8的停靠位置,将该信号发送到控制装置16,通过对卷扬机10的电动机、制动装置进行电控制而使电梯轿厢8停靠在规定的位置上。
[0014]此外,根据法律规定,为了防止电梯轿厢8的升降动作超出规定的位置,需要在电梯设备上安装用于防止电梯轿厢8的升降动作在最下层和最上层超出规定位置的“位置超出防止机构”。因此,作为上述“位置超出防止机构”,通常将被称为限位开关机构的构件应用于电梯设备上。
[0015]限位开关机构的结构如下:在安装在轿厢用导轨3B的固定构件6B上的限位开关支架12上安装有限位开关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开关支架12通过使检测板支架23在中途分支并延伸而形成。另外,在电梯轿厢8上固定有限位凸轮11,通过使该限位凸轮11按压限位开关9,能够在最下层和最上层防止电梯轿厢8超出规定的位置。
[0016]该限位开关9在设于最下层和最上层的检测板支架23上形成限位开关支架12,并在该支架上设置限位开关9,由此能够在最下层和最上层防止电梯轿厢8超出规定的位置。
[0017]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设备中,需要设置用于构成限位开关机构的限位开关支架12、限位开关9以及限位凸轮11等,所以存在会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为了设置限位开关支架12和限位开关9等而需要留出设置所需的空间,所以在设置安全装置15、控制装置16以及尾缆18等其他设备时,存在设置空间方面会受到限制的问题。
[0018]此外,在电梯设备的停靠检测装置中,需要安装用于构成停靠检测装置的检测板支架23 (有时还要安装限位开关支架12),此时,需要在设置现场进行包括对检测板支架的安装位置(高度和平面度等)进行对位的作业在内的安装作业,存在各个楼层的安装作业非常繁琐这样的问题。此外,在设置有尾缆18等长尺寸物体的情况下,还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止尾缆18等长尺寸物体在靠近停靠检测器21或者限位开关9的设置部位的场所与停靠检测板22发生缠绕。


【发明内容】

[001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的“位置超出防止机构”的电梯设备,使得能够在至少省略限位开关结构的情况下防止电梯轿厢的升降动作超出规定的位置。
[002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电梯设备,使得能够简化停靠检测装置的安装作业。
[0021]解决方案
[0022]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在电梯轿厢上至少设置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该单元停靠检测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且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分别以不同的组合从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中选择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将遮住所选择的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的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之间的光线的停靠检测板与所述停靠检测器相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最下层、所述一般楼层和所述最上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门槛的下侧,所述最下层、所述一般楼层和所述最上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之间具有如下关系:所述一般楼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所述最下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所述最上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
[0023]发明效果
[0024]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通过单元停靠检测器的组合来判断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所以能够取消限位开关结构,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25]并且,通过将停靠检测板直接安装在门厅门槛的下侧,能够准确地确定与电梯轿厢侧的停靠检测器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能够简化安装调整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将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机械室电梯设备沿着横向剖开的剖视图。
[0027]图2是图1所示的轿厢门槛和门厅门槛附近的P部的放大图。
[0028]图3A是最下层的停靠检测装置的检测板与停靠检测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0029]图3B是一般楼层的停靠检测装置的检测板与停靠检测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0030]图3C是最上层的停靠检测装置的检测板与停靠检测器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0031]图4A是表示从电梯轿厢内侧观察到的最下层的门厅门槛侧的停靠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0032]图4B是沿着图4A所示的Al-Al方向观察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3]图4C是沿着图4A所示的A2-A2方向观察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4]图5A是表示从电梯轿厢内侧观察到的一般楼层的门厅门槛侧的停靠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0035]图5B是沿着图5A所示的Bl-Bl方向观察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6]图5C是沿着图5A所示的B2-B2方向观察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7]图6A是表示从电梯轿厢内侧观察到的最上层的门厅门槛侧的停靠检测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0038]图6B是沿着图6A所示的C-C方向观察到的停靠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9]图6C是沿着图6B所示的Q部的放大剖视图。
[0040]图7是将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无机械室电梯设备沿着横向剖开的剖视图。
[0041]图8是将现有技术的无机械室电梯设备沿着横向剖开的剖视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3]I…升降通道,2…升降通道壁,3A、3B…轿厢用导轨,4A、4B...平衡重用导轨,5…平衡重,6A、6B…固定构件,8…电梯轿厢,9…限位开关,10…卷扬机,11…限位凸轮,12…限位开关支架,13...门厅门榲,14...轿厢门榲,15...安全装置,16...控制盘,17...脚趾保护件,18…尾缆,19...固定螺栓,20...门框,21...停靠检测器,22...停靠检测板,24...门袋,25…门导轨,26…门导轨固定螺栓,27…门袋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中的各种变形例和应用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45]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采用与图8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图8相同的结构要素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要素,并且在此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0046]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升降通道I内的停靠检测器的设置位置与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电梯设备不同。如图1所示,设置在电梯轿厢8上的具有发出光的发光部和接收来自发光部的光的受光部的停靠检测器21在轿厢门槛14的前侧(与门厅门槛13对置的一侧)设置在轿厢门槛14的下部。
[0047]停靠检测器21的3个后述的单元停靠检测器朝向电梯门厅侧并排设置,上述单元停靠检测器之间隔开一定的间隔并排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为了能够同时安装在轿厢门槛14上而一体构成,但也可以单独分开设置。
[0048]停靠检测板22以与上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对置的方式,在门厅门槛13的前侧(与轿厢门槛14对置的一侧)设置在门厅门槛13的下部。需要说明的是,最上层的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与上述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不同(该部分在后述部分说明)。停靠检测板22具有能够遮住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中的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的光的遮光部。
[0049]图2是P所示部分的放大图。从图2可以知道,停靠检测板22为截面呈U字形的形状,不会在轿厢门槛14与门厅门槛13之间发生干涉,并且设置具有能够遮住来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的光的长度的遮光部22A、22B、22C。
[0050]在图2中,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并排设置,各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的截面均呈U字形状,在相向的边中的一方的边设置有发光部E,在另一方的边设置有受光部R。因此,在通过受光部R接收到来自发光部E的光时,输出规定的信号,在来自发光部E的光被遮住而使得受光部R接收不到该光时,输出与上述规定信号相反的信号。上述信号被发送到控制装置16中供控制装置16进行规定的控制使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信号用于停靠检测装置,所以被用于卷扬机10的电动机或者制动装置等的控制。
[0051]停靠检测板22中设置有遮光部22A、22B、22C,该遮光部22A、22B、22C具有能够在停靠检测板22固定于门厅门槛13侧的状态下进入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的各个发光部E与各个受光部R之间的长度,由此能够遮住各个发光部E与各个受光部R之间的光。如上所述,在图2中示出了 3个遮光部,但如后所述,3个遮光部中实际上只有2个遮光部被选择。
[0052]此外,在门厅门槛13的端部设置有金属线固定孔30,该金属线固定孔30对用于防止绳索与停靠检测板22发生缠绕的金属线进行固定。由停靠检测器21和停靠检测板22等构成的停靠检测装置在平面布置上设置在不会与位于金属线固定孔30外侧的分支支架29发生干涉且在轿厢侧电梯门和门厅侧电梯门打开时不会与卡合装置28发生干涉的位置上。
[0053]因电梯型号的不同,电梯门的打开方式也不同(有两扇门从中间打开的中分式或者两扇门朝向一边打开的旁开式),其平面布置的尺寸和位置会略有不同,但都将停靠检测器21和停靠检测板22设置在不会与轿厢8和电梯门厅的出入口周围的构件(例如轿厢门槛14、门厅门槛13、卡合装置28、分支支架29、金属线固定孔30等)或者升降通道I内的构成设备(例如安全装置15和尾缆18等)发生干涉的位置。
[0054]如上所述,使用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但在进行停靠检测时,基本上只使用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因此,构造成按照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来选择使用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21B、21C中的两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并且根据所选择的单元停靠检测器来采用不同形状的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22A、22B、22C。
[0055]例如,在最下层,如图3A所示,使用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A、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B、遮光部22A以及遮光部22B,在一般楼层,如图3B所示,使用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B、另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C、遮光部22B以及遮光部22C,在最上层,如图3C所示,使用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另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C、遮光部22A以及遮光部22C。因此,在使用停靠检测板22时,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分别使用与其相对应的停靠检测板22。
[0056]在将光被遮住时的信号设定为“O”、将光没有被遮住时的信号设定为“I”时,在最下层检测到的信号为“001”,在一般楼层检测到的信号为“100”,而在最上层检测到的信号为“010”。将上述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16,并且在控制装置16中对上述信号进行解析,由此能够判断出轿厢8停靠的楼层是最下层、一般楼层还是最上层。
[0057]由此,能够判断出轿厢8是否停靠在最下层或者最上层。因此,不需要使用由限位开关9或者限位凸轮11等构成的限位开关机构就能够形成“位置超出防止机构”。
[0058]在如此构成的电梯设备中,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以下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用于构成限位开关机构的限位开关支架12、限位开关9以及限位凸轮11等,所以存在会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并且,在设置限位开关支架12和限位开关9等时,需要为此留出设置空间,所以在设置安全装置15、控制装置16以及尾缆18等其他设备时,存在设置空间方面会受到限制的问题。
[0059]需要说明的是,图3A至图3C所示的单元停靠检测器21A至单元停靠检测器21C的分配方法可以自由设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但必须使用单元停靠检测器21A至单元停靠检测器2IC中的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
[0060]以下对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中使用的停靠检测板22的形状及其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0061]图4A至图4C表示最下层的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示出了底坑地板面PF与电梯门厅的门厅门槛13之间的情况。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方安装有作为脚趾保护板的脚趾保护件17。从底坑地板面PF观察时,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通过固定螺栓19安装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高度与脚趾保护件17相同。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下侧由检测板安装支架31固定,该安装支架31与固定螺栓19 一起构成两点支承。由此,能够牢固地固定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如此,进行两点支承的理由是需要将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自由端侧的长度设定为较长的长度,而随着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增长,如果仅仅依靠固定螺栓19,则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自由端侧可能出现晃动或者变形。需要加长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的必要性在后述部分中说明。
[0062]遮光部22A和遮光部22B在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宽度方向的侧端面弯曲,并且竖立地设置在电梯轿厢8侧,竖立设置的上述遮光部22k和遮光部22B进入到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和单元停靠检测器21B的发光部E与受光部R之间。
[0063]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的各个楼层中,停靠检测板22的安装部位相同,都安装在门厅门槛13上。这是因为,门厅门槛13是电梯设备安装时作为基准使用的部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很高的安装精度。此外,由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与固定螺栓19被设置成两者之间没有游隙,所以通过以门厅门槛13为基准安装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能够准确地将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安装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上。在这一点上,一般楼层和最上层的情况也一样。
[0064]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对置的由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21A至21C构成的停靠检测器21以能够确保其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之间的彼此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安装在轿厢8的下部。由于停靠检测器21本身不移动,所以不会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22A、22B发生干涉。此外,通过将单元停靠检测器21A至单元停靠检测器21C的宽度尺寸(发光部至受光部为止的距离)设置成在电梯轿厢8因偏载而在左右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时也不会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22A、22B发生干涉的尺寸,由此能够避免两者发生干涉。
[0065]如上所述,由于只需要在将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设置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后用固定螺栓19或者检测板安装支架31进行固定即可,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利用门厅门槛13对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进行固定,所以能够准确地求出安装位置。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能够缩短安装所需的时间。
[0066]在此,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因使用该停靠检测板22的楼层的不同而不同。最下层的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朝向建筑物的底坑地板面PF方向延伸规定的长度。加长向下方向的长度的理由是,即使在电梯轿厢8下降到比最下层的楼板面更低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将来自停靠检测器21的发光部E的光遮住而避免该光照射到受光部R。由此,能够切实地通过停靠检测器21检测出电梯轿厢8是否超出了规定的位置,能够避免电梯轿厢8与底坑地板面PF发生碰撞,从而能够确保安全。
[0067]以下与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电梯设备进行比较。在现有的电梯设备中,由于停靠检测板22设置在停靠检测板支架23 (停靠检测板支架23固定在轿厢侧导轨3B的固定构件6B上)的端部,所以在导轨3B的安装误差等的影响下,固定在固定构件6B上的停靠检测板支架23会产生游隙等。此外,由于必须将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对准固定在电梯轿厢8上的停靠检测器21的中心,所以需要在电梯轿厢8的上方对停靠检测板22进行调
M
iF.0
[0068]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的电梯设备中,由于只需要进行将停靠检测板22安装在门厅门槛13上的作业,所以能够提高安装作业性,并且由于不需要设置停靠检测板支架23,所以能够降低零部件成本。例如,在具有众多楼层的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在各个楼层安装停靠检测板22,则还需要安装与停靠检测板22相同数量的用于固定停靠检测板22的停靠检测板支架23,所以会导致零部件的成本增加。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设置停靠检测板支架23,所以能够降低零部件的成本。
[0069]以下对一般楼层的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进行说明。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基本相同,但长度比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短。由于其作用和效果等与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只对不同的结构部分进行说明。
[0070]图5A至图5C表示一般楼层的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方安装有作为脚趾保护板的脚趾保护件17。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通过固定螺栓19安装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高度与脚趾保护件17相同。由于没有必要通过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来检测电梯轿厢8是否超出了规定的位置,所以不需要像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那样加长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由于不需要通过停靠检测板安装支架31进行两点支承,所以能够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0071 ] 另外,遮光部22B和遮光部22C在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宽度方向的侧端面弯曲,并且竖立地设置在电梯轿厢8侧,该竖立设置的遮光部22B和遮光部22C进入到单元停靠检测器21B和单元停靠检测器21C的发光部E与受光部R之间。
[0072]在此,能够在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A至21C的组合中选择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B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C的组合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A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C的组合中的任一个组合。可是,由于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在各个楼层均要使用,所以建筑物的层数越多,则所需的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数量越多。
[0073]因此,如果采用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A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C的组合,由于U字形状的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宽度尺寸较大,所以所需的材料费用增加。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B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C的组合,并使用与该组合相对应的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
[0074]另外,由于采用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B和单元停靠位置检测器21C的组合,所以按照该组合将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固定在门厅门槛13的下侧,由于只需要将一般楼层侧停靠检测板22设置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并通过固定螺栓19加以固定,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
[0075]接着参照图6A至图6C对最上层的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结构进行说明。附图标记20表示门框,其埋设于设置在升降通道壁2上的电梯门厅用开口的周围,该门框20的上方通过门导轨固定螺栓26固定在门导轨25上,并且与门袋固定用支架27连结。
[0076]而且,在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情况下,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下端部通过固定螺栓19安装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并且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以不会与轿厢门槛14和门厅门槛13发生干涉的方式朝向升降通道I的天棚方向朝上方延伸。该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上端部通过固定螺栓19固定在门袋24上,并且门袋24固定在门袋固定用支架27上。因此,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超过门框20的长度,并且其长度比最下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长。
[0077]而且,遮光部22A和遮光部22C在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宽度方向的侧端面弯曲,并且竖立地设置在电梯轿厢8侧,该竖立设置的遮光部22A和遮光部22C进入到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和单元停靠检测器21C的发光部E与受光部R之间。
[0078]如上所述,加长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的理由是,即使在电梯轿厢8上升到比最上层的楼板面更高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遮住来自停靠检测器21的发光部E的光而避免其照射到受光部R。因此,通过加长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在平衡重5因故下降而使得位于最上层的电梯轿厢8上升到比当前的最上层的位置更高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通过停靠检测器21检测出电梯轿厢8是否超出了规定的位置,由此能够避免电梯轿厢8与升降通道I的天棚面发生碰撞,能够确保安全。
[0079]另外,在加长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长度时,可能会导致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刚性下降而产生晃动。因此,使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延伸并固定在门袋24上,由此能够避免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产生晃动。此外,由于采用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和单元停靠检测器21C的组合,所以能够加长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横向宽度,能够通过提高截面系数来提高刚性。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抑制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变形和晃动,能够抑制最上层侧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22A、22C与停靠检测器21的发光部E和受光部R发生接触等干涉。
[0080]如上所述,在最下层使用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单元停靠检测器21B、遮光部22A以及遮光部22B,在一般楼层使用单元停靠检测器21B、单元停靠检测器21C、遮光部22B以及遮光部22C,在最上层使用单元停靠检测器21A、单元停靠检测器21C、遮光部22A以及遮光部22C。并且,在将光被各个停靠检测板22的遮光部22A至遮光部22C遮住时的信号设定为“O”、将光没有被遮住时的信号设定为“I”时,在最下层检测出的信号为“001”,在一般楼层检测出的信号为“100”,在最上层检测出的信号为“010”。将上述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16,并且在控制装置16中对上述信号进行解析,由此能够判断出轿厢8停靠的楼层是最下层、一般楼层还是最上层。
[0081]由此,能够判断出轿厢8是否停靠在最下层或者最上层。因此,不需要使用由限位开关9或者限位凸轮11等构成的限位开关机构就能够形成“位置超出防止机构”。
[0082]在如此构成的电梯设备中,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用于构成限位开关机构的限位开关支架12、限位开关9以及限位凸轮11等,所以存在会导致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此外,在设置限位开关支架12和限位开关9等时,需要为此留出所需的设置空间,所以在设置安全装置15、控制装置16以及尾缆18等其他设备时,存在设置空间方面会受到限制的问题。
[0083]此外,各个楼层的停靠检测板22的安装位置在门厅门槛13的前侧,并且固定在门厅门槛13的下侧。门厅门槛13是电梯设备安装时作为基准使用的部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很高的安装精度。此外,由于将各个停靠检测板22与固定螺栓19设置成两者之间没有游隙,所以通过以门厅门槛13为基准安装各个停靠检测板22,能够准确地将各个停靠检测板22安装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上。此外,由于只需要将最下层和一般楼层的停靠检测板22设置在门厅门槛13的正面的下侧并且用固定螺栓19或者检测板安装支架31进行固定即可,所以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并且,如上所述,由于利用门厅门槛13对停靠检测板22进行固定,所以能够准确地求出安装位置。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对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能够缩短安装所需的时间。
[0084]此外,由于只需要进行将停靠检测板22安装在门厅门槛13上的作业,所以不需要设置现有技术的停靠检测板支架23。由此,能够降低零部件成本。例如,在具有众多楼层的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在各个楼层安装停靠检测板22,所以需要安装与停靠检测板22相同数量的用于固定停靠检测板的停靠检测板支架23,从而会导致零部件的成本增力口。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设置停靠检测板支架23,所以能够降低零部件的成本。
[0085]此外,由于不需要设置现有技术中的限位开关9、用于安装限位开关9的限位开关支架12以及用于安装停靠检测板22的停靠检测板支架23等,所以能够相应地获得新的空间,该空间能够用来设置其他的设备。由此,能够获得一种电梯设备,其能够满足客户希望对电梯设备的型号进行标准化的新要求。
[0086]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取消限位开关机构和改变停靠检测板的设置位置,能够创造出新的空间。以下说明在该新的空间内设置其他设备的具体示例。
[0087]由于能够取消图8所示的安装在电梯轿厢8的右侧面的升降通道壁2上的停靠检测器21、停靠检测板22和限位开关9等,所以能够在该部分获得新的空间。因此,如图7所示,能够将本来位于电梯轿厢8的背面侧的尾缆18移动到原本用来设置停靠检测器21、停罪检测板22和限位开关9等的空间内。
[0088]此外,在将尾缆18移动后,在原本用来设置尾缆18的部位空出了新的空间。通过利用该空间,能够加大平衡重5的长度尺寸,由此能够增大平衡重5的重量。由于能够增大电梯轿厢8的重量,所以有利于在客户提出追加设置冷气或者将地板变更为钢板等选购规格的要求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由于能够将平衡重5的长度(导轨轨距)变更为与其他型号相同的长度,所以能够实现标准化,能够降低电梯设备的成本。
[0089]在新的空间内不仅能够设置尾缆18,而且例如还能够将控制盘16和安全装置15等移动到该空间。并且,在因移走控制盘16和安全装置15等而空出的空间内,能够设置尾缆18和底坑所需的梯子(未图示)等其他设备。
[0090]在本发明中,在电梯轿厢上设置至少3个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的单元停靠检测器,并且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分别以不同的组合从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中选择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将遮住发光部和受光部之间光线的停靠检测板设置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的电梯门厅的升降通道内部。由此能够根据单元停靠检测器的组合来判断出是最下层、一般楼层还是最上层,所以能够取消限位开关机构,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0091]并且,将停靠检测器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门槛的下侧,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和最上层的门厅门槛的下侧与停靠检测器相对应地固定停靠检测板。通过将停靠检测板直接固定在门厅门槛的下侧,能够准确地确定与电梯轿厢侧的停靠检测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调整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设备,其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的卷扬机使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电梯轿厢上下升降,由此将乘客运送到规定的楼层, 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轿厢上至少设置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该单元停靠检测器具有发光部和受光部,并且在最下层、一般楼层及最上层分别以不同的组合从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中选择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将遮住所选择的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的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受光部之间的光线的停靠检测板与所述停靠检测器对应地固定在所述最下层、所述一般楼层及所述最上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门槛的下侧, 所述最下层、所述一般楼层及所述最上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之间具有如下关系:所述一般楼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所述最下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所述最上层的停靠检测板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并排设置,在所述最下层使用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以及与所述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邻接的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在所述一般楼层使用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以及与所述中央的单元停靠检测器邻接的另一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在所述最上层使用两端侧的单元停靠检测器,与所述单元停靠检测器对置的所述停靠检测板的截面形状呈U字形状,在最下层,所述单元停靠检测器朝向底坑方向延伸并且通过支架固定,在最上层,所述单元停靠检测器朝向天棚方向延伸并且固定在门袋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梯轿厢的轿厢门槛的下侧设置所述单元停靠检测器,并且在所述最下层、所述一般楼层、所述最上层的电梯门厅的门厅门槛的下侧固定与所选择的所述2个单元停靠检测器对应的所述停靠检测板,并且,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3个单元停靠检测器的信号的组合来判断所述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了所述最下层和所述最上层。
【文档编号】B66B1/36GK104291173SQ20141033359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7日
【发明者】金山泰裕, 西野克典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