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底板垂直的对重导轨固定板,焊接在底板上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组成十字形,将底板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安装绳头组合的圆孔和第一穿绳孔,另一部分设置第二穿绳孔和轿厢导轨固定板,对重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对重导轨的安装孔,轿厢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轿厢导轨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将曳引机固定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转移电梯的受力加载,降低电梯布置对土建的要求,并节省井道空间,同时电梯的布置简洁,安装方便,节省材料;实现曳引机通过底座固定导轨式,对重绳头板与曳引机底座合一,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电梯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种曳引机固定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别墅电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别墅电梯曳引机固定平台。
【背景技术】
[0002]别墅电梯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它也可以安装在非单一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内,作为单一家庭进入其住所的工具,但是建筑物内的公众或其他居住者无法进入和使用。目前无机房别墅梯曳引机,钢梁布置于井道顶部的方式结构繁杂,安装工作量大,浪费材料。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安装方便,降低电梯布置对土建的要求,节省井道空间。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垂直的对重导轨固定板,焊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组成十字形,将所述底板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安装绳头组合的圆孔和第一穿绳孔,另一部分设置第二穿绳孔和轿厢导轨固定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对重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对重导轨的安装孔,所述轿厢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轿厢导轨的安装孔。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实用新型将曳引机固定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将电梯的全部重量都加载在3根导轨上,转移电梯的受力加载,降低电梯布置对土建的要求,并节省井道空间,同时电梯的布置简洁,安装方便,节省材料;
[0009]2、本实用新型实现曳引机通过底座固定导轨式,对重绳头板与曳引机底座合一,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电梯的工作量。
[0010]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的放置方位图。
[0013]图中标号说明:
[0014]1、底板,2、对重导轨固定板,3、轿厢导轨固定板,4、第一加强筋,5、第二加强筋,6、第三加强筋,7、第一穿绳孔,8、第二穿绳孔。【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6]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底板I垂直的对重导轨固定板2,焊接在所述底板I上的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5和第三加强筋6组成十字形,将所述底板I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安装绳头组合的圆孔和第一穿绳孔7,另一部分设置第二穿绳孔8和轿厢导轨固定板3。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对重导轨固定板2上设置有固定对重导轨的安装孔,所述轿厢导轨固定板3上设置有固定轿厢导轨的安装孔。
[0018]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曳引机固定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底板(I)垂直的对重导轨固定板(2),焊接在所述底板(I)上的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5)和第三加强筋(6)组成十字形,将所述底板(I)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安装绳头组合的圆孔和第一穿绳孔(7),另一部分设置第二穿绳孔(8)和轿厢导轨固定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导轨固定板(2)上设置有固定对重导轨的安装孔,所述轿厢导轨固定板(3)上设置有固定轿厢导轨的安装孔。
【文档编号】B66B11/04GK203820256SQ20142019971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吕长恩 申请人:苏州歌拉瑞电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