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72086发布日期:2018-06-12 19:59阅读:2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掘进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



背景技术:

掏槽方法对巷道等爆破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决定了爆破作业的掘进效率。特别是对于中硬岩体的爆破工程,掏槽方法更是起到重要作用,合理的掏槽方法有利于岩体的爆破成腔,并且易于爆破掌子面的辅助孔及周边孔,达到良好的爆破效果。

现有用于爆破工程的掏槽方法,其爆破自由面少,爆破后的炮孔不能完全起爆,难以取得理想的掘进进尺。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高效的掏槽方法进行破岩、加快掘进速度,是岩体掘进爆破工程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用于爆破工程的掏槽方法,其爆破自由面少,爆破后的炮孔不能完全起爆,难以取得理想的掘进进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从开挖掌子面的顶部及底板,测量中轴线并标识,所述中轴线为一条竖向直线,从开挖掌子面的侧墙中心点向所述中轴线垂直引出一条标识线,标识线与中轴线的交点即为一级掏槽孔的位置;

步骤2

以一级掏槽孔为中心绘制一大、一小两个矩形,小矩形嵌套于大矩形内部,两个矩形的长边均平行于开挖掌子面底板;

二级掏槽孔数量为四个,位于小矩形四个顶点处;

三级掏槽孔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位于大矩形四个顶点处,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大矩形两条短边的中点处;

步骤3

一级掏槽孔垂直于开挖掌子面钻孔,即为直孔;一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四个二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α角钻孔,α为锐角,即二级掏槽孔为斜孔,四个二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六个三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β角钻孔,β为锐角,且β>α,即三级掏槽孔为斜孔,六个三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一个一级掏槽孔、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互不相交;

步骤4

在四个二级掏槽孔分别放置一段雷管,在一个一级掏槽孔放置二段雷管,在六个三级掏槽孔放置三段雷管;起爆时,首先起爆二级掏槽孔,之后起爆一级掏槽孔,最后起爆三级掏槽孔。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2中,二级掏槽孔数量为四个:二级掏槽孔Ⅰ、二级掏槽孔Ⅱ、二级掏槽孔Ⅲ、二级掏槽孔Ⅳ分别位于小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

步骤2中,三级掏槽孔数量为六个:三级掏槽孔Ⅰ、三级掏槽孔Ⅲ、三级掏槽孔Ⅳ、三级掏槽孔Ⅵ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三级掏槽孔Ⅱ和三级掏槽孔Ⅴ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边中点处和右边中点处;

步骤2中,一个一级掏槽孔、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钻孔直径均为d,二级掏槽孔Ⅰ、二级掏槽孔Ⅱ、二级掏槽孔Ⅲ、二级掏槽孔Ⅳ与一级掏槽孔之间的距离均为5d;二级掏槽孔Ⅰ与二级掏槽孔Ⅱ之间的距离、二级掏槽孔Ⅲ与二级掏槽孔Ⅳ之间的距离均为3d;三级掏槽孔Ⅰ与二级掏槽孔Ⅰ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Ⅲ与二级掏槽孔Ⅱ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Ⅱ与二级掏槽孔Ⅰ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Ⅱ与二级掏槽孔Ⅱ之间的距离均为5d;三级掏槽孔Ⅳ与二级掏槽孔Ⅲ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Ⅵ与二级掏槽孔Ⅳ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Ⅴ与二级掏槽孔Ⅲ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Ⅴ与二级掏槽孔Ⅳ之间的距离均为5d。

作为优选方案:

步骤3中,65°≤α<β≤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通过直孔与斜孔相结合的布置方式科学布孔,能够获得高掘进进尺,显著加快掘进速度;

(2)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首先起爆二级掏槽孔,初步形成一个掏槽腔,之后起爆一级掏槽孔,有利于掌子面中心消除“鼓包”现象;

(3)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最后起爆三级掏槽孔,可以充分利用先前的爆破腔,进一步扩大掏槽腔,并且由于三级掏槽孔是斜孔,更利用岩渣的抛出,从而可达到良好的掏槽效果;

(4)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使用普通风钻等设备进行操作,简单方便、掏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的掏槽孔平面布局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一级掏槽孔,2-二级掏槽孔Ⅰ,3-二级掏槽孔Ⅱ,4-二级掏槽孔Ⅲ,5-二级掏槽孔Ⅳ,6-三级掏槽孔Ⅰ,7-三级掏槽孔Ⅱ,8-三级掏槽孔Ⅲ,9-三级掏槽孔Ⅳ,10-三级掏槽孔Ⅴ,11-三级掏槽孔Ⅵ,12-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直孔-斜孔相结合的掏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测量巷道的开挖掌子面。本实施例中的掏槽方法较适宜中等开挖面积的断面,如在五米宽、五米高的断面尺寸情况下较为适宜,但不局限于上述断面尺寸。

从开挖掌子面的顶部及底板,测量中轴线并标识,所述中轴线为一条竖向(即垂直于地面方向)直线,将掌子面对称地分为左右两部分。从开挖掌子面的侧墙中心点向所述中轴线垂直引出一条标识线,标识线与中轴线的交点即为一级掏槽孔1(即中心孔)的位置。

步骤2

如图1所示,以一级掏槽孔1为中心绘制一大、一小两个矩形,小矩形嵌套于大矩形内部,两个矩形的长边均平行于开挖掌子面底板。

二级掏槽孔数量为四个,位于小矩形四个顶点处。具体而言,二级掏槽孔Ⅰ2、二级掏槽孔Ⅱ3、二级掏槽孔Ⅲ4、二级掏槽孔Ⅳ5分别位于小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

三级掏槽孔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位于大矩形四个顶点处,其余两个分别位于大矩形两条短边的中点处。具体而言,三级掏槽孔Ⅰ6、三级掏槽孔Ⅲ8、三级掏槽孔Ⅳ9、三级掏槽孔Ⅵ11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上顶点处、左下顶点处、右上顶点处、右下顶点处,三级掏槽孔Ⅱ7和三级掏槽孔Ⅴ10分别位于大矩形的左边中点处和右边中点处。

本实施例中,一个一级掏槽孔1、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钻孔直径均为d,二级掏槽孔Ⅰ2、二级掏槽孔Ⅱ3、二级掏槽孔Ⅲ4、二级掏槽孔Ⅳ5与一级掏槽孔1之间的距离均为5d;二级掏槽孔Ⅰ2与二级掏槽孔Ⅱ3之间的距离、二级掏槽孔Ⅲ4与二级掏槽孔Ⅳ5之间的距离均为3d;三级掏槽孔Ⅰ6与二级掏槽孔Ⅰ2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Ⅲ8与二级掏槽孔Ⅱ3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Ⅱ7与二级掏槽孔Ⅰ2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Ⅱ7与二级掏槽孔Ⅱ3之间的距离均为5d;三级掏槽孔Ⅳ9与二级掏槽孔Ⅲ4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Ⅵ11与二级掏槽孔Ⅳ5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Ⅴ10与二级掏槽孔Ⅲ4之间的距离、三级掏槽孔Ⅴ10与二级掏槽孔Ⅳ5之间的距离均为5d。

步骤3

如图2所示,一级掏槽孔1垂直于开挖掌子面钻孔,即为直孔。一级掏槽孔1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四个二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α角钻孔,本实施例中65°≤α<85°即二级掏槽孔为斜孔。四个二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六个三级掏槽孔与开挖掌子面均呈β角钻孔,本实施例中65°<β≤85°,且β>α,即三级掏槽孔为斜孔。六个三级掏槽孔的纵深方向与开挖掌子面底板方向相平行。

一个一级掏槽孔1、四个二级掏槽孔和六个三级掏槽孔的孔底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互不相交。

步骤4

在四个二级掏槽孔分别放置一段雷管,在一个一级掏槽孔1放置二段雷管,在六个三级掏槽孔放置三段雷管。

起爆时,首先起爆二级掏槽孔,初步形成一个掏槽腔;之后起爆一级掏槽孔,有利于掌子面中心消除“鼓包”现象;最后起爆三级掏槽孔,进一步扩大掏槽腔,达到良好的掏槽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