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6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五层复合结构,依次分别为热封层、第一中间层、辅助层、第二中间层、电晕层;所述热封层的成份包括高压聚乙烯、线性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和开口剂;所述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制备材料相同,其成份包括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和茂金属聚乙烯;所述中间层的成份包括高压聚乙烯、线性聚乙烯、低压聚乙烯;所述电晕层成份包括高压聚乙烯、线性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和增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的制造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高压聚乙烯20%-50%、线性聚乙烯20%-50%、茂金属聚乙烯20%-50%和用于增加开口的开口剂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中间层和第二中间层制造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高压聚乙烯20%-50%、低压聚乙烯20%-50%、茂金属聚乙烯2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层制造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高压聚乙烯20%-50%、线性聚乙烯30%-60%、低压聚乙烯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层的制造成分质量百分比为:高压聚乙烯20%-70%、线性聚乙烯20%-50%、茂金属聚乙烯20%-70%和增粘剂0.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第一中间层、辅助层、第二中间层和电晕层中各层的厚度比分别为:热封层 20-30%、第一中间层10-25%、辅助层15-25%、第二中间层10-25%、电晕层2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有机微球形粒子;所述电晕层包含的线性聚乙烯质量百分比为50%。

8.一种以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为基础的镀铝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和铝膜层;所述铝膜层与所述薄膜的电晕层结合。

9.一种如权1-7任意一项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S1. 准备各层组分的原料配料,然后进行加热塑化,使原料融化,再将塑化后的树脂通过挤出机的螺杆向前挤出,按设计好的结构层次经过T型模头进行挤压叠合;

S2. 挤出来的树脂通过T型摸头后,流到主冷辊,由次冷辊冷却成型;

S3. 对成型的薄膜厚度进行检测厚度及控制厚度;

S4.对电晕层进行电晕处理,然后收卷和时效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未拉伸聚乙烯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加热塑化和T型模头的加工温度为165℃-25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