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阻燃拒水防油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50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阻燃拒水防油无纺布。



背景技术: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一起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但是常规的无纺布性能较单一,阻燃、防水、防油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阻燃拒水防油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阻燃拒水防油无纺布,包括棉布基层,所述棉布基层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第一塑料薄膜层,另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二阻燃层、混合纤维层、第二塑料薄膜层,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第二塑料薄膜层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与第三阻燃层为无机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厚度为15~25微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纤维层为由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水刺结合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第二塑料薄膜层的厚度相同。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第一塑料薄膜层与第二塑料薄膜层,使用时,在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第一塑料薄膜层与第二塑料薄膜层的作用下可以具有较好的抗菌、阻燃、拒水与防油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高效阻燃拒水防油无纺布,包括棉布基层4,所述棉布基层4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阻燃层3、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2、第一塑料薄膜层1,另一侧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二阻燃层5、混合纤维层6、第二塑料薄膜层7,其中所述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2厚度为15~25微米,这样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

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第二塑料薄膜层7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阻燃层8,其中所述第一塑料薄膜层1、第二塑料薄膜层7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阻燃层3、第二阻燃层5与第三阻燃层8为无机玻璃纤维材质制成,其中所述混合纤维层6为由涤纶纤维与粘胶纤维水刺结合组成。使用时,在第一阻燃层3、第二阻燃层5、第三阻燃层8、纳米银抗菌棉纤维层2、第一塑料薄膜层1与第二塑料薄膜层7的作用下可以具有较好的抗菌、阻燃、拒水与防油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