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拉丝纹理效果的抗静电型聚酯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51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拉丝纹理效果的抗静电型聚酯薄膜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科技产品时刻在想方设法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如采用表面具有拉丝纹效果的聚酯薄膜经过印刷、电镀等处理后形成具有高贵的拉丝纹金属质感,且表面有镜面光泽,可以令产品观赏性更强,更显尊贵。目前具有拉丝纹的聚酯薄膜的加工技术是在聚酯表面涂覆UV油墨,然后使用模具压印出拉丝纹理,或者使用专业的刷子刷出拉丝纹的效果,之后再进行固化。但是,由于上述拉丝效果是通过采用在表面涂覆油墨的技术手段,因此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表面纹理层脱落的现象。

此外,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薄膜材料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积累,造成吸尘和电击,甚至产生火花后发生爆炸等恶性事件。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散静电荷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抗静电剂自身没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属于表面活性剂范畴,它通过离子化基团或极性基团的离子传导或吸湿作用,构成泄漏电荷通道,从而实现抗静电的目的。有鉴于此,对于如何寻找到一种制作简单、能有效稳定实现拉丝纹理效果且具备优异抗静电功能的聚酯薄膜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简单、能有效稳定实现拉丝纹理效果且具备优异抗静电功能的具有拉丝纹理效果的抗静电型聚酯薄膜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拉丝纹理效果的抗静电型聚酯薄膜结构,其包括聚酯薄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上还分别设置有拉丝纹理层和抛光层,其中所述拉丝纹理层和抛光层其外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所述第一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01mm-0.03mm,所述第二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01mm-0.03mm。

优选地,所述拉丝纹理层的厚度为0.03mm-0.05mm。

优选地,所述聚酯薄膜本体的厚度为0.1mm-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聚酯薄膜结构其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好,抗紫外线和阻燃性好,并具有突出的抗冲击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以及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100℃-300℃范围内使用,而且其吸水率低易清洁,耐磨性强,无毒无味;同时本方案中的拉丝纹理是直接形成的第一表面上,其更加牢固,即节省了涂覆油墨层的加工步骤,从而杜绝了具有拉丝纹的表面出现脱落的现象;最后由于本方案中的上述薄膜结构具备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因此其整个薄膜结构具备优异的抗静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酯薄膜本体,2-第一表面,3-第二表面,4-拉丝纹理层,5-抛光层,6-第一抗静电层,7-第二抗静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拉丝纹理效果的抗静电型聚酯薄膜结构,其包括聚酯薄膜本体1,聚酯薄膜本体1包括第一表面2和第二表面3,第一表面2和第二表面3其上还分别设置有拉丝纹理层4和抛光层5,其中拉丝纹理层4和抛光层5其外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抗静电层6和第二抗静电层7,第一抗静电层6的厚度为0.01mm-0.03mm,第二抗静电层7的厚度为0.01mm-0.03mm。

优选地,上述拉丝纹理层4的厚度为0.03mm-0.05mm;聚酯薄膜本体1的厚度为0.1mm-1.2mm。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聚酯薄膜本体1的厚度优选的采用为0.1mm。

本方案中的聚酯薄膜是由聚酯树脂通过挤出机在220℃-300℃加热熔融后挤出,再通过成型模具加工成型得到的,该成型模具具有两个内表面,其中一面为镜面辊,另一面为具有细线状微结构的表面。在成型过程中的成型温度对于薄膜表面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经成型后的薄膜在一定的温度下冷却成半成品卷材或片材。成品的片材或卷材再经过后期的烫金、电镀或印刷等从而达到具有拉丝效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