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增强PVC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5848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带增强PVC管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管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PVC管(UPVC管)硬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熔融挤出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用作给排水、护套管等。现有的PVC管一般为简单的单层结构,因此抗冲击性能力、承压能力和阻氧性能较差,且存在着线性膨胀系数高、使用寿命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钢带增强PVC管,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PVC管的综合物理性较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带增强PVC管,包括内PVC管层、第一热熔胶层、钢带层、第二热熔胶层和外PVC管层,所述第一热熔胶层分布在内PVC管层和钢带层之间,所述第二热熔胶层分布在外PVC管层和钢带层之间,所述钢带层通过第一热熔胶层和第二热熔胶层夹在内PVC管层和外PVC管层之间,所述的钢带层是由钢带焊接而成的钢管结构,当一种钢带增强PVC管为冷水管时,所述内PVC管层和外PVC管层采用的是PVC-U管;当一种钢带增强PVC管为热水管时,所述内PVC管层和外PVC管层采用的是PVC-C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PVC管上增加了钢带层,并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加工,从而得到了一种抗冲击性能优异、 承压能力强、阻氧性能优异、低线性膨胀系数、使用寿命长的复合管道,使得PVC管道能够在市政给水、高层建筑给水、石油、化工、建筑、造船、通讯、电力和地下输气领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增强PVC管的剖视图;

图中:1-内PVC管层、2-第一热熔胶层、3-钢带层、4-第二热熔胶层、5-外PVC管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钢带增强PVC管,包括内PVC管层1、第一热熔胶层2、钢带层3、第二热熔胶层4和外PVC管层5,所述第一热熔胶层2分布在内PVC管层1和钢带层3之间,所述第二热熔胶层4分布在外PVC管层5和钢带层3之间,所述钢带层3通过第一热熔胶层2和第二热熔胶层4夹在内PVC管层1和外PVC管层5之间,所述的钢带层3是由钢带焊接而成的钢管结构,当一种钢带增强PVC管为冷水管时,所述内PVC管层1和外PVC管层5采用的是PVC-U管;当一种钢带增强PVC管为热水管时,所述内PVC管层1和外PVC管层5采用的是PVC-C管,所述的一种钢带增强PVC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内PVC管层的挤出:采用挤出成型设备,对内PVC管层进行挤出成型;b)一次冷却定型:对步骤a)挤出成型的内PVC管层,进行真空冷却定型;c)一次烘干处理:对步骤b)冷却定型好的内PVC管层,进行烘干处理;d)尺寸检测:对步骤c)烘干处理后的内PVC管层,进行尺寸检测;e)第一热熔胶层的挤出与复合:对第一热熔胶层进行挤出,并与步骤d)检测合格的内PVC管层进行复合;f)二次冷却定型:对步骤e)与内PVC管层复合 后的第一热熔胶层,进行冷却定型处理;g)二次烘干处理:对步骤f)冷却定型后的内PVC管层和第一热熔胶层,进行烘干处理;h)二次尺寸检测:对步骤g)烘干处理过的内PVC管层和第一热熔胶层,进行尺寸检测;i)PVC管导向:将步骤h)检测合格的半成品管材,用导向装置运到牵引至钢带焊接成型处备用;j)钢带预处理:首先对钢带进行放卷,然后对放卷后的钢带进行预处理;k)焊接成管:将步骤j)预处理后的钢带,进行焊接成钢管;l)焊缝后处理:对步骤k)焊接成钢管的焊缝,进行抛光处理;m)焊缝的检测:对步骤l)焊缝后处理过的钢管,进行焊缝检测工作;n)加热复合:将步骤m检测合格的钢管与步骤i)的半成品管材,进行加热复合;o)第二热熔胶层的挤出与复合:对第二热熔胶层进行挤出,并与步骤n)加热复合后的半成品管材,进行复合;p)外PVC管层的挤出与复合:对外PVC管层的进行挤出成型,并与步骤o)与第二热熔胶层复合后的半成品管材,进行复合;q)三次冷却定型:将步骤p)与外PVC管层复合好的半成品管材,进行冷却成型处理,从而得到钢带增强PVC管粗制成品;r)三次尺寸检测:对步骤q)冷却定型后的钢带增强PVC管粗制成品,进行尺寸检测;s)标识打印:对步骤r)检测合格的钢带增强PVC管粗制成品,进行标识打印;t)定长分切:对步骤s)进行标识打印后的钢带增强PVC管粗制成品,进行分切工作;u)端面封口:对步骤t)分切后的钢带增强PVC管粗制成品,进行端面热封处理从而得到钢带增强PVC管的成品;所述步骤j)的钢带预处理为化学清洗,所述化学清洗的流程为化学清洗:酸洗-水洗-中和-碱洗-水洗-中和-干燥。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