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胶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93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喷胶复合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胶复合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

在无纺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将两层无纺布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使用到复合机,复合机是将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材料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520833953.6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布料复合机,包括机架、上料辊架、上胶台、复合加热压辊和出料辊架。上料辊架包括上架体和设置在上架体下方的下架体,上架体和下架体分别安装有输送辊,上胶台设置在上架体和下架体之间且位于复合加热压辊前侧,出料辊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输出辊,出料辊架设置在复合加热压辊后方,出料辊架后方设置有布料牵引机。

其中,一种布料从上架体传输至复合加热压辊,另一种布料从下架体传输至复合加热辊,并在二者传入复合加热压辊之前,上胶台对布料进行人工上胶或者用气缸带动胶刷往复运动上胶,两种布料最终被复合加热压辊压在一起,由于之前的上胶,两种布料经过压合,被紧紧的粘在一起,成为一种复合布料。由两种布料是分别从上架体和下架体传输过来的,上架体位于下架体上方,使用和安装都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更加便于安装和使用的喷胶复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种喷胶复合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压紧辊和分置在压紧辊两侧的上料机构,压紧辊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之间留供布料经过的间隙,第一复合辊与第二复合辊相对转动,在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之间位置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布料喷胶的喷胶机构,在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之间位置的下方设置有延伸至上料机构下侧的下料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料机构分置在压紧辊的两侧,两种布料分别从压紧辊两侧的上料机构进入压紧辊,两种布料分别绕过第一复合辊的顶部以及第二复合辊的顶部,喷胶机构向其中一种布料均匀的喷胶,由于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相对转动,使得两种布料均向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古河辊之间的间隙运动,由于之前其中一种布料已经被喷胶机构均匀的喷涂上胶,两种布料在经过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古复合辊之间的间隙时受到挤压,两种布料由于胶体的粘合作用,被紧紧的复合在一起,并随着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的相对转动,待符合的布料不断的进入二者之间的间隙,同时复合完毕的布料被传送出压紧辊,复合完毕的布料经由下料机构杯输送出喷胶复合机。由于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并列设置,上料结构又分置在压紧辊的两侧,使得上料过程非常简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上一下的对布料进行上料,两侧同时平行的对布料进行上料,更加便于操作,设备安装起来也更加简便,不用考虑现有技术中上架体的悬空安装固定结构。喷胶机构对布料进行喷胶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上胶台人工上胶或者用胶刷上胶,喷胶机构的上胶会更加均匀,且上胶速度有所提高,更加便于使用。综上,使得喷胶复合机达到更加便于安装和使用的效果。

较佳的,所喷胶机构与机架之间设有用于调整喷胶角度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转动中心线与压紧辊平行,转动机构连接有用于锁紧喷胶机构使其不随意转动的锁紧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复合布料种类的不同喷胶机构所使用的胶体的类型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胶体的密度和粘稠度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工况调整喷胶机构相对于布料的喷胶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布料的复合加工。

较佳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喷胶机构固接的转动轴,机架上设置有与转动轴外壁相适配的转动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的轴心线与压紧辊的长度方向平行,转动轴与转动通孔通过轴孔配合实现喷胶机构相对于机架的转动运动。当转动轴在转动通孔内沿着自身轴心线转动时,即带动与转动轴固接的喷胶机构转动运动,转动轴相对于机架转动的角度即为喷胶机构相对于压紧辊调整的喷胶角度,提高喷胶复合机的通用性。

较佳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轴外壁上设有的与转动通孔相邻的外螺纹结构,外螺纹结构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螺纹结构与转动通孔相邻,当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外螺纹结构上相对固定时,锁紧螺母与机架紧紧抵接,锁紧螺母与机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使得转动轴无法相对于机架转动,起到限制喷胶机构随意转动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压紧辊上方设有挡胶板,挡胶板与压紧辊之间留有供布料经过的间隙,挡胶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挡胶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胶机构喷出的胶体是自身带有黏性的液体,在启停喷胶机构时,胶体由于失去喷胶机构的动力,刚刚从喷胶机构喷出或残留在喷胶机构边缘的胶体会滴落在其他位置,若滴落在另一块布料上会导致,布料上的胶体不均匀,影响布料复合的效果。若滴落在压紧辊外壁上,在进行布料的复合工作时,布料会被胶体粘在压紧辊上,无法正常工作。挡胶板起到遮挡作用,避免喷胶机构的胶体滴落在不应该滴落的地方。由于在对不同型号的布料进行复合加工时的喷胶机构使用的胶体不同,调节组件可以使得挡胶板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按工人意愿调整位置,进一步提高喷胶复合机的通用性。

较佳的,所述挡胶板上表面边缘处设有凸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胶板的上表面用于遮挡喷胶机构滴落的胶体,凸边能够有效防止挡胶板上的胶体从挡胶板的边缘滑落至布料或压紧辊上,进一步加固挡胶板的挡胶作用。

较佳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设在机架上的滑轨,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平行且与压紧辊的长度方向垂直,滑轨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挡胶板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在滑轨上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由于滑块与挡胶板固接,使得挡胶板可以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移运动,实现挡胶板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滑块与滑轨的配合使得挡胶板的滑移运动更加顺滑,保证挡胶板运动时位置更加稳定、不发生偏移。

较佳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排列的进料辊和张紧辊,布料绕过进料辊的底部后绕过张紧辊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布料进入压紧辊后要实现复合,在两种布料进行复合之前,进料辊和张紧辊的配合保证布料被平整且张力稳定的输送至压紧辊,进一步提高复合后布料的质量和平整度。

较佳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之间位置下方的复压辊以及设置在上料机构下方的引导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复压辊将经过第一复合辊和第二复合辊挤压后的复合布料进行二次挤压,提高复合布料的复合稳定度,引导辊引导布料从上料机构的下方位置从喷胶复合下料,充分的利用空间,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喷胶机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喷胶角度;挡胶板起到挡胶作用,保证复合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复合布料的平整、均匀度;保证挡胶板运动时位置更加稳定、不发生偏移;充分的利用空间,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安装;使得喷胶复合机达到更加便于安装和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喷胶符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为了体现复压辊和引导辊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了布料进入喷胶复合机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2、压紧辊;21、第一复合辊;22、第二复合辊;3、上料机构;31、进料辊;32、张紧辊;4、喷胶机构;5、下料机构;51、复压辊;52、引导辊;6、转动轴;61、外螺纹结构;62、锁紧螺母;7、挡胶板;71、凸边;72、滑轨;7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喷胶符复合机,如图1所示,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压紧辊2,压紧辊2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之间留有供布料经过的间隙(参考图3),第一复合辊21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3,上料机构3为三个竖直方向上平行的辊,位于最下方的是进料辊31,位于上方的两个棍都是张紧辊32,在第二复合辊22的右侧设置有与左边的上料机构3对称的同样的上料机构3(参考图2)。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的端头分别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第一复合辊21顺时针转动,第二复合辊22逆时针转动,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相邻的边缘均由上至下转动。

在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之间位置的上方设置有喷胶机构4,喷胶机构4用胶管连接有胶桶。胶桶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喷胶机构4上成排的设置有若干喷枪,喷枪均匀的排列在喷胶机构4上,喷胶机构4朝向第一复合辊21倾斜,喷枪将胶体喷至第一复合辊21的上方。喷胶机构4与机架1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转动机构包括与喷胶机构4固定连接的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侧穿入机架1上的转动孔内,转动轴6可在转动孔内沿着转动轴6的轴心线转动。转动轴6的端头与转动孔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外螺纹结构61,外螺纹结构6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锁紧转动轴6的锁紧螺母62。锁紧螺母62与机架1紧紧抵接时,二者产生的摩擦力使得转动轴6无法转动。需要调节喷胶机构4的喷胶角度时,调节锁紧螺母62再调节喷胶机构4即可改变角度。

在压紧辊2上方设置有滑轨72,滑轨72上滑移连接有滑块73,滑块73固接有长度与压紧辊2相适配的档胶板,档胶板的上表面边缘四周设置有凸边71。图1中的挡胶板7挡在第二复合辊22上方,避免喷胶机构4喷出的胶体滴落至第二复合辊22上方。

如图2所示,在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之间位置的正下方设置复压辊51,复压辊51包括两个相邻并列设置的辊子,两个棍子之间留有供复合完毕的布料经过的间隙(参考图3)。在下料机构5下方设置有三个引导辊52,用于将布料引导至机架1的右侧进行下料。复压辊51和引导辊52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下料机构5。

其中,如图3所示,两种布料分别从左右两侧的上料机构3上料。以左边的上料机构3为例,布料经过进料辊31的下方然后从张紧辊32的左侧经过,绕过第一复合辊21的顶面进入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之间的间隙内,另一种布料从右侧的上料机构3上料,同理,此处不再赘述。喷胶机构4对第一复合辊21的上方进行喷胶,即喷到了绕在第一复合辊21布料的上方。两种布料均被传送至第一复合辊21和第二复合辊22之间的间隙内,并在此处进行挤压,经过压紧辊2的挤压,并在胶体的作用下,两种布料被复合在一起,复合完毕的布料继续向下传输,经过两组复压辊51,再缠绕过三个引导辊52,最终从喷胶复合机的右侧下料输出。喷胶机构4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喷胶角度;挡胶板7起到挡胶作用,保证复合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复合布料的平整、均匀度;保证挡胶板7运动时位置更加稳定、不发生偏移;充分的利用空间,使得整个设备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和安装;使得喷胶复合机达到更加便于安装和使用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