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装置及其扳机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7073阅读:3558来源:国知局
射击装置及其扳机组件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机组件及应用该扳机组件的射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射击装置制造过程中,安装扳机都是临时通过将各个零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安装的,在实际工艺生产上浪费太多时间,且在任务量大时因人为失误容易出现错装、漏装的现象,而造成射击装置的合格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机组件及应用该扳机组件的射击装置,旨在简化扳机组件的安装步骤,提高扳机组件的安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扳机组件,所述扳机组件为模块化结构,其内部包括固定座、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的开关、拉伸件、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的扳机,所述拉伸件的一端与所述扳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扳机可移动至触发或远离所述开关。

优选地,所述扳机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座的两个内壁连接,以使所述扳机在受到扣压力时以所述定位孔为圆心转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相对的两个内壁设有两个凹孔,所述扳机两侧分别设有垂直插入两个所述凹孔的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与两个所述凹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触发部和扣压部,所述扣压部向扣压方向凹陷且呈自所述触发部向外截面逐渐减小的月牙状。

优选地,所述触发部与所述拉伸件连接,所述开关与所述拉伸件分别位于所述触发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触发部设有通孔,所述拉伸件两端为环形结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触发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朝向所述扳机的一侧设有触发片,所述触发部可移动至所述触发片。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环绕所述扳机设置的保护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射击装置,包括盖体、握把、与所述盖体底部连接的弹夹、以及上述的扳机组件,所述扳机组件位于所述弹夹的后方,所述握把设置于所述扳机组件的底部后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扳机组件为模块化结构,其内部包括固定座、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的开关、拉伸件、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座内的扳机,所述拉伸件的一端与所述扳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扳机可移动至触发或远离所述开关。通过将所述扳机组件作为模块化结构,在射击装置安装时只需整体将扳机组件进行安装即可,简化了射击装置安装的步骤,提高了射击装置安装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扳机组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扳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射击装置的部分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扳机组件。

请参照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扳机组件10为模块化结构,其内部包括固定座11、收容于所述固定座11内的开关13、拉伸件15、以及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座11内的扳机17,所述拉伸件15的一端与所述扳机1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11连接,在所述扳机17可移动至触发或远离所述开关13。

所述固定座11设有一底部开口的凹槽,所述扳机17部分收容于所述凹槽内,另一部分从所述开口处露出,方便用户扣压所述扳机17以触发所述开关13,具体地,所述扳机17受到的扣压力大于所述拉伸件15的拉力时,所述扳机17会触发所述开关。本实施例中,用户扣压所述扳机17,所述扳机17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平移运动。所述凹槽的前端具有缺口,可通过所述缺口对所述扳机组件10进行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13可与现有的激光发射灯、点火器、扬声器等电子器件连接,通过扣压所述扳机17完成触发,实现对应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扳机组件10作为模块化结构,在射击装置安装时只需整体将扳机组件10进行安装即可,简化了射击装置安装的步骤,提高了射击装置安装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扳机17上设有一个贯通的定位孔171,所述定位孔171内穿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座11的两个内壁连接,以使所述扳机17在受到扣压力时以所述定位孔171为圆心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7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扳机17旋转所在的平面,所述扳机17受到扣压力后以所述定位孔171为旋转中心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11相对的两个内壁设有两个凹孔,所述扳机17两侧分别设有垂直插入两个所述凹孔的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与两个所述凹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是对上一实施例的补充,即通过在所述固定座11相对的两个内壁设置两个凹孔,所述扳机17两侧分别设有垂直插入两个所述凹孔的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与两个所述凹孔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所述扳机17受到扣压力时,以两个凸起所在直线与所述扳机17的交点为圆心做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扳机17包括相互连接的触发部173和扣压部175,所述扣压部175向扣压方向凹陷且呈自所述触发部173向外截面逐渐减小的月牙状。

用户手指施加扣压力的位置即为所述扣压部175凹陷一侧的表面。所述扣压部175从所述固定座11的底部开口露出,所述触发部173收容于所述固定部11内。通过用户扣压外露的所述扣压部175,从而使所述触发部173触发所述开关13。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扣压部175设计成凹陷状,使得在扣压过程中不易滑走,且贴合手指的弧度,提高扣压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触发部173与所述拉伸件15连接,所述开关13与所述拉伸件15分别位于所述触发部173的两侧。

所述拉伸件15的作用就是在用户不需要触发所述开关13时,避免所述触发部173接触所述开关13。本实施例中,所述拉伸件15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173设有通孔1731,所述拉伸件13两端为钩状结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固定座1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731与所述触发部173连接。

本实施例中,仅是所述拉伸件15的一种连接方式,并不视为对连接方式的限定,通过缠绕、胶水固定等方式均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所述开关13朝向所述扳机17的一侧设有触发片131,所述触发部173可移动至接触所述触发片131。

具体地,在所述扣压部175受到的扣压力大于所述拉伸件15的拉力时,所述触发片131接触所述触发片131从而触发所述开关13。

所述触发片131可以是一个按钮,通过所述触发部173给按钮施加压力来完成所述开关13的触发。或者,所述触发部173为电源,所述触发片131接触所述触发部173而获得电能,从而传递给所述开关13之后的环节,实现某种功能。以上仅仅是列举实际可能的情况,包括但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1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环绕所述扳机17设置的保护部111。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保护部111,避免产品在日常使用时碰撞所述扳机17而造成所述扳机17的损坏,影响所述扳机17的正常工作。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11包括两个对称的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固定座11位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块拼接而成,在其他元件安装完成后,将两个所述固定块11组合安装,实现所述扳机组件10的模块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射击装置,请参阅图3,所述射击装置包括盖体20、握把30、与所述盖体20底部连接的弹夹40、以及上述的扳机组件10,所述扳机组件10位于所述弹夹40的后方,所述握把30设置于所述扳机组件10的底部后方。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左为本申请的前方,右为本申请的后方。该扳机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射击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