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524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生产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适用多个生产领域,包括铁路、地铁的隧道防水工程;公路、铁路涵洞的工程防水;各种市政工程、污水处理池、人防工程等地下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防潮工程。普通防水卷材铺设时,工序繁琐复杂,容易绷得太紧,不能适当的留出充分的余地;现有防水卷材缺少加强层的设置,在爆晒、雨淋的恶劣环境下,容易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防水卷材缺少加强层的设置,在爆晒、雨淋的恶劣环境下,容易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企业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所述的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为分层结构,包括聚酯胎基层、改性沥青层、绿页岩层、混合加强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高分子纳米层、脱离层和隔离层,所述的聚酯胎基层上侧设有第一改性沥青层,聚酯胎基层下侧设有第二改性沥青层,第一改性沥青层上侧设有绿页岩层,绿页岩层的上侧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层的上侧设有高分子纳米层,第二改性沥青层的下侧设有混合加强层,混合加强层设有金属加强丝和玄武岩颗粒,混合加强层下侧设有脱离层、脱离层的下侧设有隔离层。设置有绿页岩层、混合加强层,多层次、多材质的混合增强,大大提升了防水卷材的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使用满意度。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混合加强层的金属加强丝铝丝或铜丝,金属加强丝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比较稳定,抗拉伸能力大大增强。

所述的混合加强层玄武岩颗粒设置在金属加强丝网状结构的空隙内。

所述的高分子纳米层为一层纳米薄膜。

所述的改性沥青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所述的隔离层表面设有印刷膜。

本实用新型产品不开裂,同时具有自愈的性能;混合增强既可提高卷材的抗拉强度又能提高卷材的尺寸稳定性,低温柔性好,达到-25℃不裂纹;耐热性能高,100℃不流淌。延伸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施工简便,污染小等特点。适用于Ⅰ、Ⅱ级建筑的防水工程,尤其适用于低温寒冷地区和结构变形频繁的建筑防水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聚酯胎基层;2-第一改性沥青层;3-第二改性沥青层;4-绿页岩层;5-玻璃纤维网格布层;6-高分子纳米层;7-混合加强层;8-脱离层;9-隔离层;10-玄武岩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包括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所述的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为分层结构,包括聚酯胎基层1、改性沥青层、绿页岩层4、混合加强层7、玻璃纤维网格布层5、高分子纳米层6、脱离层8和隔离层9,所述的聚酯胎基层1上侧设有第一改性沥青层2,聚酯胎基层1下侧设有第二改性沥青层3,第一改性沥青层2上侧设有绿页岩层4,绿页岩层4的上侧设有玻璃纤维网格布层5,玻璃纤维网格布层5的上侧设有高分子纳米层6,第二改性沥青层3的下侧设有混合加强层7,混合加强层7设有金属加强丝和玄武岩颗粒10,混合加强层7下侧设有脱离层8、脱离层8的下侧设有隔离层9,混合加强层7的金属加强丝铝丝或铜丝,金属加强丝为网状结构,混合加强层7玄武岩颗粒10设置在金属加强丝网状结构的空隙内,高分子纳米层6为一层纳米薄膜,改性沥青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隔离层9表面设有印刷膜。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