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620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27559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自粘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包括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本体,所述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本体的一侧粘贴有丙纶无纺布层,另一侧通过改性自粘油紧密连接有隔离膜层。

但因聚乙烯丙纶的材质特性最佳实施温度为5℃~30℃,而且卷材贴合后24小时内不得遇水,施工时受到季节和地域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利用石灰沥青更加的耐候、耐温性能达到减少了季候和地域对施工的限制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上下表面均设有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靠近所述胎基层下表面的所述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的下表面设有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下表面设有隔离层。

因石灰在沥青中形成均匀的蜂窝状骨架,形成为一种耐热性高,抗老化性好的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防水卷材耐候、耐温性能好,能在潮湿基面上施工,从而减少了季候和地域对施工的限制,并且能与胎基层之间的粘连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胎基层为玻璃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玻璃纤维的高机械强度的特性增强了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所述胎基层上表面的所述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上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强了防水卷材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并有防腐性和抗老化性保护了防水卷材,增加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聚四氟乙烯涂层上表面设有凸起的纹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泥与防水卷材接触时,水泥进入纹理的凹陷中,当水泥凝固后牢固与聚四氟乙烯涂层粘附在一起,从而使防水卷材与水泥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纹理呈网格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了防水卷材与水泥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为聚乙烯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乙烯膜隔离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避免卷材收卷时防水卷材自我粘连,撕下聚乙烯膜并可以将防水卷材粘附于施工路面上,方便之后路面的浇筑,聚乙烯热塑性好,易加工,方便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胎基层成上下表面均设有凸起的网格状凸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涂覆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时,使部分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料进入网格凹陷处,从而使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和粘连更加紧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聚四氟乙烯涂层和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增强了卷材了耐温性,并使其可在潮湿的路面上施工,减少了季候和地域对施工的限制,带有自粘层使施工时更加方便有效,使各个层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层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纹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聚四氟乙烯涂层;11、纹理;2、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3、胎基层;31、网格状凸线条;4、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5、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带自粘层的防水卷材,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依次为聚四氟乙烯涂层1、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胎基层3、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4和隔离层5。其中胎基层3为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抗腐蚀性和机械强度,从而使胎基层3在高温环境下也能维持其自身形状,保证了涂覆在胎基层3的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的平整性,进而减少高温对防水卷材的防水性的影响,并利用玻璃纤维的机械强度增强了防水卷材的抗拉强度,减少了施工时对防水卷材的损害。胎基层3上下表面设有凸起的网格状凸线条31,施工时水泥或沥青部分进入网格状凸线条31构成的凹陷中,增大了胎基层3和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的接触面积,利用类似插接的结构使胎基层3和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黏连的更加紧密,减少出现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从胎基层3脱落的情况。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耐候性并具有较强的防水性,并使卷材进一步减轻了受到气候和温度的影响。

位于胎基层3上方的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与聚四氟乙烯涂层1黏连,利用聚四氟乙烯增强了防水卷材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并利用其较强的防腐性和抗老化性保护了防水卷材,增加了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由于聚四氟乙烯的摩擦系数较小,表面张力小,从而使聚四氟乙烯涂层1不易与道路建筑材料粘附,为了增强两者的连接结构的紧密性,在聚四氟乙烯涂层1上表面设有网格状的凸出纹理11(参见图2),当道路建筑材料凝固后牢固与聚四氟乙烯涂层1粘附在一起,从而使防水卷材与水泥连接更加牢固。

位于胎基层3下方的石灰乳化沥青防水涂层2与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4黏连,施工时,利用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4将防水卷材粘附于施工路面上,使其于路面贴合的更加紧密,防止防水卷材的移动从而影响到路面的防水性。利用隔离层5粘附于高密度聚乙烯自粘层4下表面,方便生产和运输中收卷而不会自我粘连,使用时将隔离层5撕下便可。为了方便生产加工,采用热塑性好的聚乙烯作为隔离层5的材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