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128发布日期:2018-08-08 08:57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型纸,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



背景技术:

离型纸又称隔离纸、防粘纸、硅油纸,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离型纸由涂有防粘物质的纸制成,其型号要根据材质、厚薄、伸长率、单双面的差别而区分,防粘纸,也被称为硅油纸。由三层结构组成,第一层:底纸;第二层:淋膜:第三层:硅油,可以用在电子产品,汽车泡沫,印刷、食品、医用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与黏性物料一起使用,特别是胶粘带,湿法生产预浸料时,在预浸料的上下均放置离型纸,其中下离型纸随着预浸料的收卷存附其中,所以预浸料表面通常有一层离型纸保护,离型纸的作用是防止预浸料被污染,又可为在其表面划线提供方便,离型纸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单向预浸料的横向开裂,离型纸应满足:能粘住预浸料,但又易于使两者分离;不与树脂体系发生化学反应或污染树脂体系;在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离型纸的长度、宽度都应保持不变,以免引起离型纸起皱而使预浸料皱折;应具有足够的致密性,能防止水分通过它进入预浸料中。

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离型纸,不经过淋膜工艺,使用时防水和防油程度不够,而且不能进行热贴合,并且,绝缘性较差,使用起来不够安全,同时,纸张的张力和缓冲力不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包括纸体,所述纸体两端表面设置有绝缘油,所述纸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号淋膜层、一号防水膜、吸附层、干燥层、二号防水膜和二号淋膜层,所述吸附层和干燥层之间设置有蜂窝层,所述蜂窝层内部设置有阻燃层。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层为树脂材料制成的蜂窝层。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材质制成的吸附层。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防水膜和二号防水膜均为PVC材质制成的一号防水膜和二号防水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号淋膜层和二号淋膜层,达到热贴合和加强防水防油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了离型纸使用时的便捷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有效的加强了离型纸的防水性和防油性,大大的提高了离型纸的特性,同时,便于揭撕,有效的提升了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油、吸附层、干燥层、一号防水膜和二号防水膜,达到加强功能性和安全性的作用,绝缘油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有效的提升了离型纸使用时的安全性,加强了保护效果,一号防水膜、干燥层和二号防水膜能够在加强防水效果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透气性,保持气体干燥的效果,有效的提升了实用性,吸附层能够起到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减少了异味,保证了气体的清新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蜂窝层和阻燃层,达到加强张力和阻燃的作用,蜂窝层能够有效的加强离型纸整体的张力,有效的提升了整体的韧性,而且大大的增强了透气效果,阻燃层能够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加强了离型纸使用时的安全性,有效的提升了对明火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的蜂窝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纸体;2、一号淋膜层;3、一号防水膜;4、吸附层;5、干燥层;6、二号防水膜;7、二号淋膜层;8、绝缘油;9、蜂窝层;10、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包括纸体1,所述纸体1两端表面设置有绝缘油8,所述纸体1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号淋膜层2、一号防水膜3、吸附层4、干燥层5、二号防水膜6和二号淋膜层7,所述吸附层4和干燥层5之间设置有蜂窝层9,所述蜂窝层9内部设置有阻燃层10。

其中,所述蜂窝层9为树脂材料制成的蜂窝层。

其中,所述吸附层4为活性炭材质制成的吸附层。

其中,所述一号防水膜3和二号防水膜6均为PVC材质制成的一号防水膜和二号防水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淋膜离型纸,工作时,一号淋膜层2和二号淋膜层7,能够有效的提升了离型纸使用时的便捷性,有效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并且,有效的加强了离型纸的防水性和防油性,绝缘油8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加强了保护效果,一号防水膜3、干燥层5和二号防水膜6能够在加强防水效果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透气性,保持气体干燥的效果,吸附层4能够起到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蜂窝层9能够有效的加强离型纸整体的张力,阻燃层10能够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