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681发布日期:2018-09-21 23:35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玻璃市场的不断开发,以及玻璃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PVB(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片夹层玻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要,而新研发出的SGP胶片(夹层玻璃离子聚合物中间膜)夹层玻璃正在逐步成为主流;SGP胶片夹层玻璃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其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在高压釜内进行恒温恒压处理并能快速冷却,冷却时间越短,其生产出的SGP胶片夹层玻璃产品的透明度就越高。因此,如何缩短高压釜的降温冷却时间是保证SGP胶片夹层玻璃产品质量的前提。

而传统的高压釜其冷却过程往往是通过单一回路的水循环降温装置来实现的,当高压釜需要降温冷却时,水循环装置将常温冷却水注入高压釜内的换热器中对高压釜进行循环冷却降温;由于釜内温度在恒温恒压是为130-150℃,因此,冷却水循环降温至常温需要90-120分钟,降温时间较长,往往使得生产出来的SGP胶片夹层玻璃的透明度达不到要求;并且由于需要较长的降温时间,因此高压釜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待机冷却后才能再次启动运行,大大降低了高压釜的生产效率。因此,市场亟需一种可以对高压釜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装置,以降低高压釜的冷却时间,提高SGP胶片夹层玻璃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压釜冷却降温时间过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冷却塔、冷水储罐、用于对冷水储罐内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机构以及均用于与高压釜连接的第一水循环管路和第二水循环管路,冷却塔与第一水循环管路连接,冷水储罐与第二水循环管路连接,制冷机构与冷水储罐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水循环管路包括用于与高压釜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进水管和用于与高压釜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回水管;冷却塔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连接,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阀;冷却塔的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连接,第一回水管上设有第一回水阀。

进一步地,第二水循环管路包括用于与高压釜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进水管和用于与高压釜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二回水管;冷水储罐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管连接,第二进水管上设有第二进水阀;冷水储罐的进水口与第二回水管连接,第二回水管上设有第二回水阀。

进一步地,第二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高压釜内的回水抽送至冷水储罐内的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位于冷水储罐与第二回水阀之间。

进一步地,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还包括设于高压釜上并用于检测高压釜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制冷机构包括冷水机组和均用于与冷水机组连接的冷冻水循环管路和冷凝水循环管路,冷水储罐与冷冻水循环管路连接,冷却塔与冷凝水循环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冷冻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冻水出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出水管与冷水储罐的进水口连接,冷水储罐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回水管与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冷冻水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水储罐内的水抽送至冷水机组的第二水泵。

进一步地,冷凝水循环管路包括冷凝水进水管和冷凝水回水管;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进水管与冷水机组的进水口连接,冷凝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进水阀;冷水机组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回水管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冷凝水进水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却塔内的水抽送至冷水机组内的第三水泵,第三水泵位于冷却塔与第三进水阀之间。

进一步地,制冷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冷水储罐内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上且位于冷水储罐与第二水泵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水循环降温装置,其中,冷却塔通过第一水循环管路与高压釜连接,冷水储罐通过第二水循环管路同样也与高压釜连接;当需要高压釜进行降温冷却时,冷却塔和冷水储罐内的水分别经第一水循环管路和第二水循环管路被注入高压釜对其进行循环冷却降温,并且,上述的两个降温循环过程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先后分开运行,即当采用冷却塔内的冷水对高压釜进行第一次降温并初步降低高压釜的温度后,再使用冷水储罐内的冷水进行对高压釜第二次降温以使其温度降至规定的温度,通过先后两级水循环对高压釜进行降温处理,相比一级水循环降温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循环降温装置的降温速度;并且,该水循环装置还设置了制冷机构对冷水储罐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使冷水储罐内作为冷却循环水的温度更低,这样,循环一次可以更多的交换出高压釜的热量,可以加快高压釜的冷却速度进一步地缩短冷却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工作时的流程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冷却塔 11—第一水循环管路 20—冷水储罐

21—第二水循环管路 30—制冷机构 31—冷水机组

32—冷冻水循环管路 33—冷凝水循环管路 34—第二温度传感器

40—高压釜 50—第一温度传感器 111—第一进水管

112—第一回水管 113—第一进水阀 114—第一回水阀

211—第二进水管 212—第二回水管 213—第二进水阀

214—第二回水阀 215—第一水泵 321—冷冻水出水管

322—冷冻水回水管 323—第二水泵 331—冷凝水进水管

332—冷凝水回水管 333—第三进水阀 334—第三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2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该高压釜40水循环降温装装置包括冷却塔10、冷水储罐20、用于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机构30以及均用于与高压釜40连接的第一水循环管路11和第二水循环管路21,冷却塔10与第一水循环管路11连接,冷水储罐20与第二水循环管路21连接,制冷机构30与冷水储罐20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以及用于为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的制冷机构30。其中,冷却塔10通过第一水循环管路11与高压釜40连接,冷水储罐20通过第二水循环管路21同样也与高压釜40连接;当需要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冷却时,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内的水分别经第一水循环管路11和第二水循环管路21被注入高压釜40对其进行循环冷却降温,交换了高压釜40内热量后,温度上升的回水随后又分别经第一水循环管路11和第二水循环管路21重新流回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内;上述的两个循环降温过程可以同步进行,即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内的水同步循环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其也可以先后分开运行,即当采用冷却塔10内的冷水对高压釜40进行第一次降温并初步降低高压釜40的温度后,再使用冷水储罐20内的冷水对高压釜40进行第二次降温以使其温度降至规定的温度;通过先后两级水循环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相比一级水循环降温其可以更为有效的提高水循环降温装置的降温速度,并且当其中的某一级水循环因设备故障不能正常运行降温工作时,另一级水循环仍可以正常的给高压釜40降温,从而保证高压釜40内的温度仍然能够被有效的降低,保证高压釜40的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该水循环装置还设置了制冷机构30用以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冷水储罐20内的冷水经第二水循环管路21进入高压釜40后会交换出大量的釜内热量,从而使水温急剧升高。因此,设置制冷机构30对温度升高后的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降温,可以快速的使冷水储罐20内循环回水的温度降至常温或是更低的温度,而该温度的具体范围则可以根据需要如高压釜40降温需求等进行调整,这样,采用冷水储罐20内的冷水对高压釜40进行一次水循环降温操作即可交换出更多的高压釜40内的热量,可以加快高压釜40的冷却速度进一步缩短高压釜40的冷却时间,从而提高该高压釜40的SGP胶片夹层玻璃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高压釜40运行恒温恒压生产过程结束后其温度一般为130℃~150℃,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对其进行降温处理,降温时间仅需要60min~75min,相比传统的降温装置,其节约了30min~45min的降温时间,降温效率提高了33%~37.5%。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冷却塔10是利用水作为冷却剂从高压釜40中吸收热量并将该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即,冷却塔10可以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如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的方式,将经第一水循环管路11进入高压釜40后交换出釜内热量的高温回水的热量散去,也就是说,市场上用于生产的常规冷却塔10自身就可以对温度较高的循环回水经进行降温处理,因此本实施例中无需再另外设置制冷设备来对冷却塔10内的高温回水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第一水循环管路11包括用于与高压釜40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一进水管111和用于与高压釜40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一回水管112;冷却塔10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管111连接,第一进水管111上设有第一进水阀113;冷却塔10的进水口与第一回水管112连接,第一回水管112上设有第一回水阀114。具体地,当采用冷却塔1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时,打开冷却塔10的出水口,使冷却塔10内的水流入第一进水管111内,同时开启第一进水阀113和高压釜40的进水口,这样冷却塔10内的水便经第一进水管111流入高压釜40内对高压釜40进行循环降温;釜内循环结束后,因交换了高压釜40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回水便会汇至高压釜40的出水口,此时,打开高压釜40的出水口和冷却塔10的进水口,开启第一回水管112路上的第一回水阀114,该高温回水便又会重新被输入至冷却塔10内进行散热冷却,冷却后便又可以重新进入下一轮水循环降温。如此循环往复,冷却塔10内的冷水不断的将高压釜40内的热量交换出来即可以达到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第二水循环管路21包括用于与高压釜40的进水口连接的第二进水管211和用于与高压釜40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二回水管212;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管211连接,第二进水管211上设有第二进水阀213;冷水储罐20的进水口与第二回水管212连接,第二回水管212上设有第二回水阀214。具体地,当采用冷水储罐2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时,打开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使冷水储罐20内的水流入第二进水管211内,同时开启第二进水阀213和高压釜40的进水口,这样冷却塔10内的水便经第二进水管211流入高压釜40内对高压釜40进行循环降温;在釜内循环结束后,因交换了高压釜40热量的温度升高的回水便会汇至高压釜40的出水口,此时,打开高压釜40的出水口和冷水储罐20的进水口,开启第二回水管212路上的第二回水阀214,该高温回水便又会重新被输入至冷水储罐20内进行散热冷却处理,冷却后便又可以重新开启下一轮水循环降温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冷水储罐20内的冷水不断的将高压釜40内的热量交换出来即也可达到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的目的。

更具体地,上述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可以同时开启运行,各自的冷水经对应的进水管注入高压釜40同时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冷却处理,然后交换了热量后温度升高的回水又经各自的回水管被输送回冷却塔10或是冷水储罐20进行散热冷却;此外,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也可以交替运行、间歇工作。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述的两种工作模式,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第二回水管21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高压釜40内的回水抽送至冷水储罐20内的第一水泵215,第一水泵215位于冷水储罐20与第二回水阀2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回水从高压釜40的出水口流出时虽然具有较大的流动动力,但是当其流经第二回水管212和第二回水阀214时,回水受到阻力而出现水头损失,从而使回水的流行动力不足,而难以使其顺利的流入冷水储罐20;或者,冷水储罐20的进水口的高度高于高压釜40出水口的高度,而水流只能从高处流往低处却不能直接自发的从低处流至高处。由于存在上述的两者情况,因此,需要在第二回水管212上安装第一水泵215,该第一水泵215能够对第二回水管212内的水流进行加压处理,以提高其在管内的流动动力,使其顺利流入冷水储罐20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与高压釜40的进水口之间、冷却塔10的进水口与高压釜40的出水口、以及冷却塔10的出水口与高压釜40的进水口之间也会存在上述的水流动力不足,或是两者安装高度配合不当的情况,因此,使用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进水管111、第一回水管112上安装相应的水泵为水流加压,以增大水流的流动动力,使水流能够顺利及时的流入对应的设备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还包括设于高压釜40上并用于检测高压釜40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0。本实施例中,在高压釜40上安装第一温度检测器,对高压釜40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检测得到的温度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或是决定采用冷却塔10还是冷水储罐20内的水来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事先设定一个第一预设温度,该第一预设温度高于高压釜的常温即高压釜40需要冷却到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0检测到高压釜40内的温度高于该第一预设温度时,采用冷却塔1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而当高压釜40内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但又高于常温时,则采用冷水储罐2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制冷机构30包括冷水机组31和均用于与冷水机组31连接的冷冻水循环管路32和冷凝水循环管路33,冷水储罐20与冷冻水循环管路32连接,冷却塔10与冷凝水循环管路33连接。本实施例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当采用冷水储罐2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时,冷水储罐20内的水会因交换了高压釜40的热量而温度升高,因此,本实施例设置制冷机构30用以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处理。具体地,该制冷机构30采用冷水机组31对水进行制冷,其冷冻水循环管路32用于使水流在制冷机构30和冷水储罐20内进行循环流动,以将冷水机组31制冷降温后的冷冻水输送至冷水储罐20内,同时将冷水储罐20内接收到的来自高压釜40的高温回水转送至冷水机组31进行降温冷却;由于本实施例采用冷水机组31制冷,即其使用的制冷剂为冷水,因此,本实施例设置了冷凝水循环管路33用于将为制冷机构30提供冷凝水的冷却塔10内的冷水输送给冷水机组31,同时将交换出制冷机构30内的热量而温度上升的冷凝回水又输送会冷却塔10,以使冷水机组31可以正常的运行对水进行冷冻降温。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冷机构30也可以不采用冷水机组31对高温回水进行冷冻降温,即不采用冷水作为冷却剂机进行降温,而采用空气等其他的冷却介质作为冷却剂来对高温回水进行降温,而此时则可以不设置提供冷却剂的冷凝水循环管路33,而只需设置冷冻水循环管路32保证冷却过后的冷冻水和待冷却的高温回水能够在冷水储罐20和制冷机组之间循环流动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冷冻水循环管路32包括冷冻水出水管321和冷冻水回水管322;冷水机组31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出水管321与冷水储罐20的进水口连接,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回水管322与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连接。具体地,当冷水储罐20内的水温上升到一定的温度,需要启动冷水机组31对其进行降温处理时,打开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使冷水储罐20内的水流入冷冻水回水管322内,同时开启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这样冷水储罐20内的高温回水便经冷冻水回水管322流入至冷水机组31内;待制冷机组降温制冷过程完成后,打开冷水机组31的出水口和冷水储罐20的进水口,使经降温处理后的冷冻水经冷冻水出水管321又回到冷水储罐20内,以用作高压釜40的冷却剂重新开始下一轮水循环降温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冷水储罐20内的高温回水经冷水机组31冷却降温,能够使及时的降低冷水储罐20内的回水温度,进一步地缩短高压釜40的降温冷却时间。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冷冻水回水管32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水储罐20内的水抽送至冷水机组31的第二水泵323。在本实施例中,冷冻水回水从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流出时虽然具有较大的流动动力,但是当其流经冷冻水回水管322时,会受到阻力而出现水头损失,从而使冷冻水回水的流行动力不足,而难以使其顺利的流入冷水机组31内;或者,冷水储罐20的出水口的高度高于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的高度,而水流只能从高处流往低处却不能直接自发的从低处流至高处。由于存在上述的两者情况,因此,需要在冷冻水回水管322上安装第二水泵323,该第二水泵323能够对冷冻水回水管322内的水流进行加压处理,以提高其在管内的流动动力,使其顺利流入冷水机组31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冷凝水循环管路33包括冷凝水进水管331和冷凝水回水管332;冷却塔10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进水管331与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连接,冷凝水进水管331上设置有第三进水阀333;冷水机组31的出水口通过冷凝水回水管332与冷却塔10的进水口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冷水机组31进行制冷,因此需要为冷水机组31提供冷凝水作为冷却剂,故而需要设置冷凝水循环管路33。当开启冷水机组31制冷模式时,打开冷却塔10的出水口,使冷却塔10内的水流入冷凝水进水管331内,同时开启冷凝水进水管331上第三进水阀333和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这样冷却塔10内的冷水便可流入至冷水机组31内进行循环换热;在冷水机组31内循环结束后,因交换了冷水机组31内冷冻水回水的热量而温度升高的冷凝水回水,便会汇至冷水机组31的出水口,此时,打开冷水机组31的出水口和冷却塔10的进水口,使冷凝水回水经冷凝水回水管332路又流回冷却塔10进行散热冷却,冷却后便又可以重新开启下一轮水循环降温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冷却塔10内的冷水不断的将冷水机组31内冷冻水回水的热量交换出来即也可达到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冷冻降温的目的。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冷凝水进水管33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冷却塔10内的水抽送至冷水机组31内的第三水泵334,第三水泵334位于冷却塔10与第三进水阀33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冷凝从冷却塔10的出水口流出时虽然具有较大的流动动力,但是当其流经冷凝水进水管331时,会受到阻力而出现水头损失,从而使冷凝水的流行动力不足,而难以使其顺利的流入冷水机组31内;或者,冷却塔10的出水口的高度高于冷水机组31的进水口的高度,而水流只能从高处流往低处却不能直接自发的从低处流至高处。由于存在上述的两者情况,因此,需要在冷凝水进水管331上安装第三水泵334,该第三水泵334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加压处理,以提高其在管内的流动动力,使其顺利流入冷水机组31内。当然,当采用冷却塔10内的水给高压釜40降温冷却却时,有需要时也可以开启第三水泵334以对经第一进水管111进入高压釜40内的水进行加压,使冷却塔10内的水能够顺利的流入高压釜40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制冷机构30还包括用于检测冷水储罐20内水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4,第二温度传感器34设置于冷冻水回水管322上且位于冷水储罐20与第二水泵323之间。在冷冻水回水管322上安装第二温度检测器34,用以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温进行实时的监测,并根据检测得到的温度值来决定是否需要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冷冻降温处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事先设定一个第二预设温度,该第二预设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并高于或等于室温,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冷水储罐20内的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启动制冷机构30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冷冻降温处理。

下面以分别采用冷却塔10和冷水储罐20内的水分先后两级水循环来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为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的工作流程,如图2和表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先采用冷却塔10对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该降温处理过程为外循环降温模式;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0检测到高压釜40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而高于常温时,则采用冷水储罐20内的水对高压釜40进行降温处理,该降温过程为内循环降温模式;此外,当第二温度传感器34检测到冷水储罐20内的水温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启动制冷机构30对冷水储罐20内的水进行制冷,该过程为制冷机构30制冷模式。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高压釜40启动;

步骤S102,高压釜40待机;

步骤S103,判断高压釜40是否运行;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04,反之,则执行S102;

步骤S104,高压釜40运行升温升压;

步骤S105,判断高压釜40恒温恒压过程是否结束;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06,反之,则执行S104;

步骤S106,外循环降温模式运行;打开第一进水阀113、第一回水阀114和第二水泵323,关闭其他阀门和水泵;

步骤S107,判断高压釜40温度是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08,反之,则执行S106;

步骤S108,内循环降温模式运行;打开第二进水阀213、第二回水阀214和第一水泵215,关闭其他阀门和水泵;

步骤S109,判断高压釜40温度是否降到常温;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110,反之,则执行S108;

步骤S110,内循环降温模式停止运行,执行步骤S102;

步骤S201,判断冷水储罐20内的水温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02,反之,则执行S104;

步骤S202,判断外循环降温模式是否正在运行;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201,反之,则执行S203;

步骤S203,制冷机构30制冷模式运行;打开第三进水阀333和第三水泵334,关闭其他阀门和水泵。

表1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个运行步骤下阀门和水泵的启闭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其可以运行外循环降温模式、内循环降温模式和制冷机构30制冷模式,而这三种运行模式的开启和关闭,仅需通过对冷却塔10、高压釜40、冷水储罐20以及冷水机组31之间的连接管路上的阀门的启闭和水泵运行的切换进行配合控制就可实现。使得本实施例的高压釜水循环降温装置不仅可以缩短高压釜40的降温冷却时间、提高冷却效率,其还可以实现降温过程的全自动运行,整个降温过程可以做到无需人工参与,有效地节约了人工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