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及可拆卸卧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041发布日期:2018-12-05 18:4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及可拆卸卧铺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及可拆卸卧铺板。



背景技术:

为满足旅客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休息需要,火车和长途汽车等车辆上均设置有卧铺,需要使用大量的卧铺板以及用于制备卧铺板的复合板材。

目前,传统的卧铺板主要有钢木骨架结构、菱镁复合板和玻纤增强聚氨酯/纸蜂窝夹芯复合板。

钢木骨架结构的材料密度大,且木质材料消耗严重,基于环保和经济考虑,其使用量逐渐减少,逐渐被菱镁复合板和玻纤增强聚氨酯/纸蜂窝夹芯复合板替代。

菱镁复合卧铺板的面层为菱镁板,夹芯层为间隔的木板衬条或整体木块拼接板。菱镁板由菱苦土(主要成分为MgO)和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水溶液制成的氯氧镁水泥产品。菱镁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但密度较大(约为1.0g/cm左右),重量较大,回弹性较差,且容易出现酥脆、翘曲变形、返卤泛霜和渗水吸潮等质量问题。

玻纤增强聚氨酯/纸蜂窝夹芯复合卧铺板由玻纤增强聚氨酯上、下蒙皮面和纸蜂窝夹芯层组成,具有轻量化、避免渗水吸潮、阻燃性能和隔热性能好等优点。但玻纤增强聚氨酯/纸蜂窝夹芯复合卧铺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进行液体树脂喷涂,气味大、有机挥发物(VOCs)多,同时,所述卧铺板主要原料为树脂材料热固性聚氨酯材料,产品报废后回收利用困难,固体废弃物较多。

另外,现有的卧铺板还存在占地面积大,不利于拆卸、运输和保存等缺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具有轻量化、抗震和隔热效果好、力学性能佳且制备过程中无需喷涂液体树脂,绿色环保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卧铺板,所述卧铺板由前述复合板材利用侧面的凹槽和突起拼接而成,具有可拆卸、组合方式灵活多变、便于拆装、运输和保存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包括上蒙皮、芯材和下蒙皮,其中,所述上蒙皮为玻纤增强聚丙烯蒙皮,所述芯材为聚丙烯蜂窝芯材,所述下蒙皮为玻纤增强聚丙烯蒙皮。

所述上蒙皮中的玻纤选自连续纤维、长纤维、短切纤维、无碱纤维、中碱纤维、高碱纤维、高强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或耐酸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上蒙皮中的玻纤为连续纤维。

所述下蒙皮中的玻纤选自连续纤维、长纤维、短切纤维、无碱纤维、中碱纤维、高碱纤维、高强玻璃纤维、高模量玻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或耐酸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下蒙皮中的玻纤为连续纤维。

所述聚丙烯蜂窝芯材的蜂窝结构选自圆形或多边形;所述多边形选自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蜂窝芯材的蜂窝结构为正六边形。

所述芯材由聚丙烯材料经挤出、热熔粘接和定厚切割工艺制作而成。

所述上蒙皮的厚度为0.1~0.3cm,例如0.1cm、0.15cm、0.2cm、0.25cm或0.3cm。

所述芯材的厚度为1~3cm,例如1cm、1.5cm、2cm、2.5cm或3cm。

所述下蒙皮的厚度为0.1~0.3cm,例如0.1cm、0.15cm、0.2cm、0.25cm或0.3cm。

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为200cm、100cm或50cm。

所述复合板材的短边为120cm、60cm或3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板材通过如下方式制备:将上、下蒙皮与芯材叠加后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随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

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时间为100~300s。

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00~200℃。

优选地,所述压制的压力为1~3MPa。

优选地,所述压制的时间为120~300s。

优选地,所述复合板材的芯材侧面还设置有用于板材拼接的凸起和凹槽。

优选地,沿所述芯材的长边方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芯材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沿所述芯材的短边方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所述芯材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复合板材的底面还设置有拼接强化单元。

优选地,所述拼接强化单元包括固定点和可绕所述固定点旋转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固定点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长条形。

优选地,所述拼接强化单元沿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设置。

优选地,所述拼接强化单元沿所述复合板材的短边设置。

优选地,所述拼接强化单元沿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和短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可拆卸卧铺板,所述卧铺板由前述复合板材拼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玻纤增强聚丙烯/聚丙烯蜂窝复合板材代替国内目前使用的钢木结构、菱镁板、热固性聚氨酯/纸蜂窝类材料作为卧铺板,符合车辆内饰材料发展轻量化趋势和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具有很大的开发意义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有以下几点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板材,具有轻量化、抗震动、隔热、力学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车辆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满足车辆内饰材料对于功能性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板材,其组分中95%以上为热塑性材料聚丙烯,实现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性。与传统实心木板相比,其大量节约木质资源,减重35%以上,实现环保的发展目标;与热固性聚氨酯/纸蜂窝类卧铺板相比,大大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3)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板材在生产过程中无需液体树脂喷涂过程,极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其生产设备投入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4)本实用新型所述卧铺板通过板材侧面的凸起和凹槽可容易地实现卧铺板的拼接和拆装,灵活多变地组合出不同型号大小的卧铺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卧铺板还具有便于拆卸、运输和保存的优点。更进一步地,所述板材的底面设置有拼接强化单元,通过可旋转的加强筋可强化板材之间的拼接,增强卧铺板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复合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芯材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芯材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述复合板材的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3所述复合板材的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3所述复合板材的正视图;

图7为实施例4所述复合板材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

芯材 1;

上蒙皮 2;

下蒙皮 3;

蜂窝结构 4;

复合板材 5;

凸起 6;

加强筋 7;

固定点 8;

凹槽 9;

卧铺板 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由上蒙皮2、芯材1和下蒙皮3组成;

其中,所述上蒙皮2的厚度为0.1cm,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所述玻纤为连续纤维;

所述芯材1的厚度为1cm,材质为聚丙烯蜂窝材质,其蜂窝结构4为圆形;

所述下蒙皮3为0.1cm,其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材质,所述玻纤为连续纤维;

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为200cm,短边为120cm。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板材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先将上蒙皮2、下蒙皮3与芯材1叠加,形成三明治式结构;

随后将所述三明治式结构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时间为100s,温度为100℃;

加热完成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压制时的压力为1MPa,压制时间为120s。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由上蒙皮2、芯材1和下蒙皮3组成;

其中,所述上蒙皮2的厚度为0.3cm,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所述玻纤为长纤维;

所述芯材1的厚度为3cm,材质为聚丙烯蜂窝材质,其蜂窝结构4为正六边形;

所述下蒙皮3为0.3cm,其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材质,所述玻纤为长纤维;

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为100cm,短边为60cm。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板材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先将上蒙皮2、下蒙皮3与芯材1叠加,形成三明治式结构;

随后将所述三明治式结构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时间为300s,温度为200℃;

加热完成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压制时的压力为3MPa,压制时间为300s。

实施例3

如图1、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卧铺板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由上蒙皮2、芯材1和下蒙皮3组成;

其中,所述上蒙皮2的厚度为0.2cm,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所述玻纤为短切纤维;

所述芯材1的厚度为2cm,材质为聚丙烯蜂窝材质,其蜂窝结构4为正八边形;沿所述芯材的长边方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6,所述芯材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9;沿所述芯材的短边方向,所述芯材的一侧面设置有凸起6,所述芯材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凹槽9。

所述下蒙皮3为0.2cm,其材质为玻纤增强聚丙烯材质,所述玻纤为长纤维;

所述复合板材的长边为50cm,短边为30cm。

本实施例所述复合板材通过以下方式制成:

先将上蒙皮2、下蒙皮3与芯材1叠加,形成三明治式结构;

随后将所述三明治式结构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时间为200s,温度为150℃;

加热完成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型,压制时的压力为2MPa,压制时间为200s。

实施例4

如图1、4~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由实施例3所述复合板材5拼接而成的卧铺板10,所述卧铺板10由三块复合板材5沿其长边方向通过凸起6和凹槽9拼接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