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变形石材蜂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5147发布日期:2019-01-02 22:06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变形石材蜂窝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蜂窝板,具体涉及一种抗变形石材蜂窝板。



背景技术:

石材蜂窝复合板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比普通天然石材更好的抗冲击性,每平方米仅重8~11Kg,是普通天然石材重量的1/7,抗压强度却是它的3~5倍,完全克服了天然石材重量大、易碎等缺陷,是安全环保的绿色建筑装潢产品,能广泛应用于高级大型建筑物的室内外墙面装修、楼层地板及天花板吊顶等装饰。

常规的石材蜂窝板采用石材薄板层和铝板粘接,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744510(申请号 200420096765.1)公开了一种铝蜂窝石材复合板,它由一作为表层的石质层、一铝质上层、一铝质蜂窝层、一铝质下层构成,石质层的下表面与铝质上层的上表面粘接相固定,铝质上层的下表面与铝质蜂窝层的上端面粘接相固定,铝质蜂窝层的下端面与铝质下层的上表面粘接相固定。

由于石材的线膨胀系数为0.8*10-5、 铝材的线膨胀系数为2.35*10-5,两种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板材容易变形,影响施工质量。

硅巢板是以硅为主原料,例如采用沙漠风积沙、河流淤泥废沙、煤矸石粉煤灰、各种尾矿矿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晶化为巢孔状并有微晶面层的板材,是行业内开发出的新型板材。硅巢板具有轻质高强、防火保温、稳定耐久、石材饰面等优良特质。目前还未见硅巢板用于复合板中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因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形的抗变形石材蜂窝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变形石材蜂窝板,由上至下依次为石材薄板层、第一铝板层、蜂窝芯层、第二铝板层和硅巢板层,相邻的两层之间由粘结剂层粘结固定。

作为优选的,第一铝板层上开设了通孔,通孔在第一铝板层上形成正方形阵列,第一铝板层上每100cm2开设9~36个通孔。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铝板层上也开设了通孔,通孔在第二铝板层上形成正方形阵列,第二铝板层上每100cm2开设9~36个通孔。

所述硅巢板层的厚度为15~5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传统的石材蜂窝板中,蜂窝芯的两侧都用铝板层包覆,本实用新型在底层铝板下方增加了硅巢板,从而由上至下依次为石材薄板层、铝板层、蜂窝芯层、铝板层和硅巢板层。不同于铝材,硅巢板与表层的石材薄板的膨胀系数接近,从而板材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变形,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铝板层上开设有密集的阵列通孔,保证石材薄板层、铝板层和蜂窝芯层能够完全粘接成一体,以及硅巢板层、铝板层和蜂窝芯层能够完全粘接成一体,且每层之间均无气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石材蜂窝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石材薄板层1,第一铝板层2,蜂窝芯层3,第二铝板层4,硅巢板层5,粘结剂层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抗变形石材蜂窝板由上至下依次为石材薄板层1、第一铝板层2、蜂窝芯层3、第二铝板层4和硅巢板层5,相邻的两层之间由粘结剂层6粘结固定。

石材薄板层1为面层,厚度为3~8mm。

第一铝板层2上开设了通孔,通孔在第一铝板层2上形成正方形阵列,第一铝板层2上每100cm2开设9~36个通孔。

石材薄板层1与第一铝板层2之间通过粘结剂层6粘结固定,由于铝板上通孔的存在,形成粘结剂层6的胶水或粘结剂有部分填充在通孔内,从而增加了石材薄板层1与第一铝板层2之间粘结面积,增强了石材薄板层1与第一铝板层2之间的粘结强度。

蜂窝芯层3设置在第一铝板层2与第二铝板层4之间。

与第一铝板层2相同的,第二铝板层4上开设了通孔,通孔在第二铝板层4上形成正方形阵列,第二铝板层4上每100cm2开设9~36个通孔。

硅巢板层5设置在第二铝板层4下方,通过粘结剂层6与第二铝板层4粘结固定。硅巢板层5的厚度为15~50mm。

硅巢板是以硅为主原料,例如采用沙漠风积沙、河流淤泥废沙、煤矸石粉煤灰、各种尾矿矿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经过高温晶化为巢孔状并有微晶面层的板材,是行业内开发出的新型板材。硅巢板具有轻质高强、防火保温、稳定耐久、石材饰面等优良特质。

本实用新型在底层铝板下方增加了硅巢板,不同于铝材,硅巢板与表层的石材薄板的膨胀系数接近,从而板材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产生变形,在昼夜温差大的地方不会影响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铝板层上开设有密集的阵列通孔,保证石材薄板层、铝板层和蜂窝芯层能够完全粘接成一体,以及硅巢板层、铝板层和蜂窝芯层能够完全粘接成一体,且每层之间均无气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