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棉绒面料及应用该面料的抗皱床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3161发布日期:2019-08-09 20:57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棉绒面料及应用该面料的抗皱床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棉绒面料及应用该面料的抗皱床单。



背景技术:

仿棉绒就是涤纶超细纤维,涤纶超细纤维是一种具有高品质、高性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它的单丝线密度比常规涤纶纤维低得多,这就赋予了它不同于常规涤纶纤维的优异的性能。

现有的仿棉绒一般由底层和绒毛层热压形成,底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经纱和纬纱均采用FDY。FDY也称全拉伸丝,在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获得具有高取向度和中等结晶度的卷绕丝。绒毛层采用微网扁平丝,微网扁平丝是经特殊工艺纺练而成的截面为扁平状的新型维卡纤维,集中了普通维卡纤维和麻纤维的优良性能,织物滑爽、手感弹柔,富含立体感、舒适宜人;并具有吸湿和散热快、更易于染色的特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仿棉绒在使用中经常作为床单实用,且床单在使用之后很容易出现褶皱及隆起,需要人经常的拉平,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仿棉绒面料,通过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的增加,分别提高了经纱和纬纱的抗弯曲能力,从而可以降低面料整体出现褶皱和隆起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仿棉绒面料,包括底层和绒毛层,所述底层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包括半光FDY,所述绒毛层包括微网扁平丝,所述经纱还包括一根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的玻璃纤维,所述纬纱还包括一根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的金属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玻璃纤维机械强度高,刚性较佳,缠绕到经纱的半光FDY上之后形成双股,可以提高纬纱方向的半光FDY的抗弯曲能力;由于金属纤维的断裂比强度较高,缠绕到纬纱的半光FDY上之后形成双股,可以提高经纱方向的半光FDY的抗弯曲能力。通过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的增加,分别提高了经纱和纬纱的抗弯曲能力,从而可以降低面料整体出现褶皱和隆起的可能性。且金属纤维有良好的导电性,可起到抗静电效果。

优选的,所述纬纱还包括一根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的阻燃纤维,所述阻燃纤维和所述金属纤维间隔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纤维,是指在火焰中仅阴燃,本身不发生火焰,离开火焰,阴燃自行熄灭的纤维;通过将阻燃纤维缠绕到纬纱的半光FDY上,可提高底层的阻燃效果,降低底层燃烧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经纱还包括一根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的蚕丝,所述蚕丝和所述玻璃纤维间隔缠绕在所述半光FDY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在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蚕丝本身特有的透气、透湿性能,使蚕丝被感觉更加滑,爽不温,温而不燥。因此通过将蚕丝缠绕到经纱的半光FDY上,一方面可降低褶皱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底层的抗皱效果;另一方面可提高底层的手感,使底层摸起来较为丝滑。

优选的,所述底层背离所述绒毛层一面设置有碳纤维面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碳纤维面料层具有的杀菌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大大降低面料上存在的细菌的量。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面料层背离所述底层一面设置有戈尔特斯面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戈尔特斯面料层具有的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使得该面料更加的保暖,同时也可以减小外界的水渗透到面料内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皱床单,使得床布在使用后产生的褶皱和隆起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可减少人去拉平的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皱床单,包括由上述仿棉绒面料制成的床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床布在使用后产生的褶皱和隆起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可减少人去拉平的频率。

优选的,所述床布边缘缝制有包边,所述包边可拆卸挂设有多个防皱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床布在使用之后,会出现较多隆起,再次使用时会感觉不舒适,使得在下次使用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拉平,较为麻烦。通过防皱球的设置,对床布起到拉平的效果,从而可减小隆起的程度,使得再次使用时无需花费较多时间,节约时间。

优选的,所述包边设置有钢环,所述防皱球包括钢球、包裹在所述钢球外的织布层、吊在所述织布层外的布绳、设置在所述布绳远离所述织布层一端且可穿过所述钢环的橡胶条、设置在所述橡胶条上的扣接组件,所述扣接组件可将所述橡胶条的两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球起到对床布的拉平作用,安装时,将橡胶条一端穿过钢环,并弯折,然后经扣接组件将橡胶条的两端连接,实现钢球的挂设。当需要清洗床布时,可通过扣接组件将橡胶条的两端分开即可,然后将橡胶条从钢环抽出,完成拆卸。

优选的,所述橡胶条远离所述布绳一端开设有卡接孔,所述扣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橡胶条靠近所述布绳一端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橡胶条一端的卡接球,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所述橡胶条的厚度相同,所述卡接球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钢球时,先将卡接孔所在的橡胶条一端穿过钢环,然后弯折,按压卡接球将卡接球穿过卡接孔,使卡接球卡在橡胶条的另一侧,实现钢球的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玻璃纤维和金属纤维的增加,分别提高了经纱和纬纱的抗弯曲能力,从而可以降低面料整体出现褶皱和隆起的可能性;

2、通过将阻燃纤维缠绕到纬纱的半光FDY上,可提高底层的阻燃效果,降低底层燃烧的可能性;

3、通过将蚕丝缠绕到经纱的半光FDY上,一方面可降低褶皱的出现,进一步提高底层的抗皱效果;另一方面可提高底层的手感,使底层摸起来较为丝滑;

4、通过防皱球的设置,对床布起到拉平的效果,从而可减小隆起的程度,使得再次使用时无需花费较多时间,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底层的经纱、纬纱编织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一中经纱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一中纬纱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防皱球与包边连接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底层;11、经纱;111、玻璃纤维;112、蚕丝;12、纬纱;121、阻燃纤维;122、金属纤维;13、半光FDY;2、绒毛层;3、碳纤维面料层;4、戈尔特斯面料层;5、床布;51、包边;52、钢环;6、防皱球;62、织布层;63、布绳;64、橡胶条;65、扣接组件;651、连接杆;652、卡接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仿棉绒面料,参照图1和图2,包括底层1和绒毛层2,底层1由经纱11和纬纱12编织而成,经纱11和纬纱12交织形成井字状,经纱11和纬纱12均包括54D/24F的半光FDY13,绒毛层2包括75D/144F的微网扁平丝。

参照图3和图4,经纱11还包括一根玻璃纤维111和一根蚕丝112,玻璃纤维111和蚕丝112间隔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经纱11的半光FDY13外,玻璃纤维111和蚕丝112均采用FDY150D/84F;纬纱12还包括一根阻燃纤维121和一根金属纤维122,金属纤维122采用银纤维,阻燃纤维121采用聚氯乙烯纤维,金属纤维122和阻燃纤维121均采用FDY200D/72F,阻燃纤维121和金属纤维122间隔且呈螺旋状缠绕在纬纱12的半光FDY13外。

参照图1,底层1背离绒毛层2一面缝制有碳纤维面料层3,由于该种碳纤维面料层3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故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在碳纤维面料层3背离底层1一面缝制有戈尔特斯面料层4,戈尔特斯面料是美国戈尔公司独家发明和生产的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可提高面料的防水透气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玻璃纤维111和金属纤维122的增加,分别提高了经纱11和纬纱12的抗弯曲能力,从而可以降低面料整体出现褶皱和隆起的可能性。

实施例二:

一种抗皱床单,参照图5、图6和图7,包括由实施例一中的仿棉绒面料制成的床布5,床布5边缘缝制有包边51,包边51开设有孔洞,孔洞固定设置有钢环52。包边51可拆卸挂设有多个防皱球6。防皱球6包括钢球(图中未示出)、织布层62、布绳63、橡胶条64和扣接组件65,扣接组件65包括连接杆651和卡接球652。织布层62包裹在钢球外,布绳63一端固定吊在织布层62外;橡胶条64可穿过钢环52,橡胶条64一端开设有连接孔,布绳63另一端穿过连接孔缠绕在橡胶条64上。

橡胶条64另一端还开设有卡接孔642。连接杆651固定设置在橡胶条64靠近连接孔一端,且连接杆651与橡胶条64的连接点在连接孔与卡接孔之间,连接杆651的长度等于橡胶条64的厚度,;卡接球652固定设置在连接杆651远离橡胶条64一端,且卡接球652的直径大于卡接孔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安装防皱球6时,将开设有卡接孔的橡胶条64一端穿过钢环52,然后弯折橡胶条64,使卡接球652穿过卡接孔并到橡胶条64的另一侧,完成防皱球6的安装。

当需要清洗床布5时,将开设有卡接孔的橡胶条64这端拔离卡接球652,再将橡胶条64从钢环52抽出,即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