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18662发布日期:2020-03-31 16:03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复合板是以环氧树脂作为粘合剂,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作增强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其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石棉成分,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有良好的加工性,因此适合应用与高性能电子绝缘要求较高的设备中。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目前生产的玻璃纤维复合板通过多层压合制成,玻纤布粘接处间仅通过侧面粘合连接,由于玻纤布表面较为粗糙,导致层间连接稳定性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开胶现象;同时由于玻纤复合板受撞击破碎后易产生大量碎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在玻纤层设置多个嵌入式结构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设备粘合紧密性,改善开胶现象,在板外层设置丝网结构,防止复合板撞击破碎后碎屑飞溅,提高使用安全性,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包括玻纤布层和隔音层,所述玻纤布层设置于该隔音层底部,且所述玻纤布层底部和所述隔音层顶部均设置有耐火层;

所述玻纤布层包括复合玻璃纤维毡,所述复合玻璃纤维毡底面与所述耐火层粘接,且该复合玻璃纤维毡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

所述隔音层底部设置有呈“井”字交叉分布的纵向拉筋和横向拉筋,所述纵向拉筋和所述横向拉筋通过焊接相连,且所述纵向拉筋顶部与所述隔音层相接。

采用上述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将纵向拉筋和横向拉筋连接形成的“井”字形交叉结构,同时将玻纤布层上的凸块扣合于该交叉结构内,从而通过纵向拉筋和横向拉筋对玻纤布层进行定位锁紧,在玻璃纤维复合板两侧面受到相反作用力时,通过凸块卡入隔音层内,从而提高玻纤布层与隔音层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玻纤布层与隔音层产生相对滑移,增加设备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耐火层内侧均设置有丝网,该丝网为钢丝编织制成,且所述丝网边沿与所述耐火层边沿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拉筋和所述纵向拉筋交叉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空格,所述凸块与所述矩形空格一一对应,且所述凸块与所述矩形空格抵紧接触。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耐火层外侧均固化有防水涂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层与所述玻纤布层之间空隙通过酚醛树脂粘合并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层为聚酯纤维材质,且所述隔音层内部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与所述纵向拉筋通过焊接相连。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纤布层设置多个凸块结构,通过横向拉筋、纵向拉筋组成的交叉结构与该凸块结构相配合,提高玻纤布层与隔音层的粘接稳定性,防止玻纤布开胶甚至产生偏移,从而提高设备粘合紧密性,在板外层设置丝网结构,防止复合板撞击破碎后碎屑飞溅,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玻纤布层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纵向拉筋和横向拉筋的配合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耐火层;101、丝网;2、玻纤布层;201、复合玻璃纤维毡;202、凸块;3、隔音层;301、纵向拉筋;302、横向拉筋;4、防水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复合板,包括玻纤布层2和隔音层3,玻纤布层2设置于该隔音层3底部,玻纤布层2为玻璃纤维布粘合制成,且玻纤布层2底部和隔音层3顶部均设置有耐火层1,耐火层1为轻质混凝土混合膨胀珍珠岩和氧化铝粉制成。

玻纤布层2包括复合玻璃纤维毡201,复合玻璃纤维毡201底面与耐火层1粘接,且该复合玻璃纤维毡201顶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块202,该凸块202与复合玻璃纤维毡201均为玻璃纤维材质。隔音层3底部设置有呈“井”字交叉分布的纵向拉筋301和横向拉筋302,纵向拉筋301和横向拉筋302通过焊接相连,且纵向拉筋301顶部与隔音层3相接,隔音层3为聚酯纤维材质,且隔音层3内部设置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与纵向拉筋301通过焊接相连。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耐火层1内侧均设置有丝网101,该丝网101为钢丝编织制成,且丝网101边沿与耐火层1边沿平齐,通过丝网101对耐火层1内部的板材进行束缚,防止板材受到撞击破损后碎屑飞溅,横向拉筋302和纵向拉筋301交叉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矩形空格,凸块202与矩形空格一一对应,且凸块202与矩形空格抵紧接触,从而通过凸块202抵紧该矩形空格,以提高玻纤布层2和隔音层3的粘接贴合稳定性,两组耐火层1外侧均固化有防水涂料层4,防水涂料层4为丁二烯与苯乙烯单体共聚而成的丁苯乳液,通过在耐火层1外侧设置防水涂料,提高板材外侧的防水和耐老化性能,隔音层3与玻纤布层2之间空隙通过酚醛树脂粘合并填充。

采用上述结构,将纵向拉筋301和横向拉筋302连接形成的“井”字形交叉结构,同时将玻纤布层2上的凸块202扣合于该交叉结构内,从而通过纵向拉筋301和横向拉筋302对玻纤布层2进行定位锁紧,在玻璃纤维复合板两侧面受到相反作用力时,通过凸块202卡入隔音层3内,从而提高玻纤布层2与隔音层3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玻纤布层2与隔音层3产生相对滑移,增加设备结构强度;

通过在玻纤布层2设置多个凸块202结构,通过横向拉筋302、纵向拉筋301组成的交叉结构与该凸块202结构相配合,提高玻纤布层2与隔音层3的粘接稳定性,防止玻纤布开胶甚至产生偏移,从而提高设备粘合紧密性,在板外层设置丝网101结构,防止复合板撞击破碎后碎屑飞溅,提高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