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耳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7621发布日期:2020-12-08 13:1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耳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织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耳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其中,牛耳织带被广泛应用于鞋上,通过将牛耳织带缝合在鞋上作为鞋边扣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牛耳织带在实际应用时,一方面,使用者无法判断牛耳织带的磨损程度,常出现还在使用当中就断裂,导致无法继续使用的状况;另一方面,牛耳织带容易磨损坏掉、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耳织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无法判断牛耳织带的磨损程度,常出现还在使用当中就断裂,导致无法继续使用,以及牛耳织带容易磨损坏掉、使用寿命不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牛耳织带,该牛耳织带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上边的云边装饰织带、中间的耐磨警示织带和下边的弹性编织带,所述耐磨警示织带的两边分别与所述云边装饰织带和所述弹性编织带编织连接在一起;所述耐磨警示织带与所述弹性编织带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带孔,所述带孔由所述耐磨警示织带和所述弹性编织带共同编织形成,所述带孔的形状为梯形开口、v形开口或斜开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耐磨警示织带包括第一织带内芯,所述第一织带内芯对应所述带孔的一侧设置有耐磨防护层,所述耐磨防护层的内表面和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和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

可选地,所述带孔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由所述耐磨警示织带与所述弹性编织带相邻的经线和所述弹性编织带与所述耐磨警示织带相邻的经线交织形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和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之间设置有交织拉丝,所述交织拉丝均穿插在所述第一织带内芯和所述耐磨防护层之间,且在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的外侧还设置有网状混合纤维交织层。

可选地,所述耐磨防护层的外表面上均匀包覆有陶瓷纤维层,所述陶瓷纤维层的内部间隙中填充有绝热凝胶。

可选地,所述弹性编织带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上层弹性织带、下层弹性织带以及设置在上层弹性织带与下层弹性织带之间的涤纶织带,所述涤纶织带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和纬线的纱线均由涤纶高弹丝与pbt高弹丝混纺而成。

可选地,所述上层弹性织带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由氨纶纤维层及包覆于氨纶纤维层外表面的竹碳纤维层构成。

可选地,所述上层弹性织带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纬线由聚酯醚纤维层及包覆于聚酯醚纤维外表面的竹碳纤维层构成。

可选地,所述云边装饰织带包括第二织带内芯,所述第二织带内芯中的纬线呈蛇形管状结构盘旋并在转角处形成若干组间隔设置的云边,所述云边凸出于所述第二织带内芯的边缘外侧。

可选地,所述云边包括若干个云圈,所述云圈为“u”形的线圈结构,所述云边呈轴对称结构,每一组所述云边的云圈高度由中部向两侧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牛耳织带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牛耳织带缝合在鞋上作为鞋边扣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该牛耳织带的耐磨警示织带中,通过在第一织带内芯对应带孔的一侧设置耐磨防护层来保护第一织带内芯的磨损,减少了第一织带内芯受损的情况,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此外,通过在耐磨防护层的内表面和中心双层设置的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和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使用者可以根据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和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的颜色来判断该牛耳织带的磨损度,而且根据两个不同颜色的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和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可以确定更换的区间,以判定该牛耳织带是否需要更换,以及需要更换的时间区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牛耳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磨警示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编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云边装饰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云边装饰织带11—第二织带内芯12—云边

121—云圈2—耐磨警示织带21—第一织带内芯

22—耐磨防护层221—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2—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

223—交织拉丝224—网状混合纤维交织层225—陶瓷纤维层

2251—绝热凝胶3—弹性编织带31—上层弹性织带

32—下层弹性织带33—涤纶织带4—带孔

4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牛耳织带,该牛耳织带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上边的云边装饰织带1、中间的耐磨警示织带2和下边的弹性编织带3,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的两边分别与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编织连接在一起;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与所述弹性编织带3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带孔4,所述带孔4由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共同编织形成,所述带孔4的形状为梯形开口、v形开口或斜开口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包括第一织带内芯21,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对应所述带孔4的一侧设置有耐磨防护层22,所述耐磨防护层22的内表面和中心分别设置有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1和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牛耳织带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牛耳织带缝合在鞋上作为鞋边扣使用,在该牛耳织带中,将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相组合为一体,通过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使得该牛耳织带增强边缘层次感,更具有美感;通过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使得该牛耳织带增强了耐磨的程度,减少了受损的情况,延长了使用的寿命;通过所述弹性编织带3使得该牛耳织带能够拉伸及弯曲,以适应不同的鞋型。与此同时,在该牛耳织带的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中,通过在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对应所述带孔4的一侧设置所述耐磨防护层22来保护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的磨损,减少了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受损的情况,延长了其使用的寿命;此外,通过在所述耐磨防护层22的内表面和中心双层设置的所述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1和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使用者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1和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的颜色来判断该牛耳织带的磨损度,而且根据两个不同颜色的所述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1和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可以确定更换的区间,以判定该牛耳织带是否需要更换,以及需要更换的时间区间,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减少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共同编织形成所述带孔4,因此只要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不发生破损或断裂,所述带孔4就不会被破坏,实现该牛耳织带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带孔4可以稳定存在,避免了所述带孔4因为缝合线的断裂而被破坏,有利于充分发挥所述带孔4的交叉固定或定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牛耳织带的所述带孔4的两侧设置有连接部41,所述连接部41由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与所述弹性编织带3相邻的经线和所述弹性编织带3与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相邻的经线交织形成。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所述连接部41由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与所述弹性编织带3共同编织而成,提高了所述连接部41的稳定可靠性,进而保证了所述带孔4能够实现交叉固定或定位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牛耳织带的所述第一磨损警示荧光层221和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之间设置有交织拉丝223,所述交织拉丝223均穿插在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和所述耐磨防护层22之间,且在所述第二磨损警示荧光层222的外侧还设置有网状混合纤维交织层224。具体地,通过将所述耐磨防护层22设置为底衬层,在其上加设的所述交织拉丝223和所述网状混合纤维交织层224分别提高抗拉伸能力,能够始终紧密贴附在所述耐磨防护层22上,并为所述第一织带内芯21提供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牛耳织带的所述耐磨防护层22的外表面上均匀包覆有陶瓷纤维层225,所述陶瓷纤维层225的内部间隙中填充有绝热凝胶2251。具体地,通过所述陶瓷纤维层225和填充在其中的所述绝热凝胶2251能够分别起到耐热和绝热能力,防止在所述耐磨警示织带2与鞋带进行高速磨损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影响破坏内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牛耳织带的所述弹性编织带3包括由纱线编织而成的上层弹性织带31、下层弹性织带32以及设置在上层弹性织带31与下层弹性织带32之间的涤纶织带33,所述涤纶织带33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和纬线的纱线均由涤纶高弹丝与pbt高弹丝混纺而成。具体地,所述涤纶织带33中的纱线由涤纶高弹丝与pbt高弹丝混纺而成,涤纶高弹丝的弹性伸缩率较高,pbt高弹丝具有优越的弹性回复性能和弹力稳定性,而且弹性不受温度的影响,因此该牛耳织带可以非常轻松的被拉伸,拉伸后又可迅速的回复为原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该牛耳织带的所述上层弹性织带31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32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由氨纶纤维层及包覆于氨纶纤维层外表面的竹碳纤维层构成。

进一步地,该牛耳织带的所述上层弹性织带31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32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纬线由聚酯醚纤维层及包覆于聚酯醚纤维外表面的竹碳纤维层构成。

具体地,所述上层弹性织带31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32中均带有氨纶纤维,由于氨纶纤维材料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其伸展度可以达到600%,且释放外力后能迅速回复为原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牛耳织带的伸展度及回弹性能,使得该牛耳织带可以非常轻松的被拉伸,拉伸后又可迅速的回复为原样。此外,所述上层弹性织带31和所述下层弹性织带32的经线与纬线采用包含有竹碳纤维层的纱线,使得该牛耳织带还具有蓄热保温与热敷人体肌肤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牛耳织带的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包括第二织带内芯11,所述第二织带内芯11中的纬线呈蛇形管状结构盘旋并在转角处形成若干组间隔设置的云边12,所述云边12凸出于所述第二织带内芯11的边缘外侧。

进一步地,该牛耳织带的所述云边12包括若干个云圈121,所述云圈121为“u”形的线圈结构,所述云边12呈轴对称结构,每一组所述云边12的云圈121高度由中部向两侧依次递减。

具体地,在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中,所述第二织带内芯11中的纬线盘旋过程中在长度方向的边缘转角处形成所述云圈121,所述云圈121是“u”形的线圈结构,多个所述云圈121构成一组所述云边12,所述云边12呈轴对称结构,每一组所述云边12的云圈高度由中部向两侧依次递减,使所述云边12的外边缘呈弧形,整个所述云边装饰织带1的边缘有多个外边缘呈弧形的所述云边12间隔排列,能够避免该牛耳织带长度方向的边缘过于平整,增强边缘层次感。此外,任意相邻两组所述云边12之间的间隙均相等,任意两组所述云边12包含的所述云圈121个数均相等,使每组所述云边12的整体宽度相同,不仅能够使所述云边12的层次均匀,而且能够使该牛耳织带批量生产,根据需要的长度进行截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