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8084发布日期:2021-12-22 13: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激发管内粉状药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技术是一种以物理爆炸为主的破岩方法,该技术主要利用二氧化碳在压力高于7.38mpa且温度低于31.1℃时,主要以液态二氧化碳分子存在,而当通电引发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也称活化器、加热器等)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使环境温度瞬间高于31.1℃时,致裂管中的液态二氧化碳将发生相变产生高压并破裂岩石。该技术具有爆破过程无火花、振动小、噪音小、飞石少等优点,在复杂环境下工程爆破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3.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是该技术的核心组件,其中激发管主要以高氯酸钾、草酸铵、水杨酸等粉状药剂作为主要原材料,需要通过混合均匀后并经装填在带有电点火头的激发管管壳中形成激发管成品。
4.激发管药剂的混合上料现在一般是通过人工混合上料这样就导致生产车间内混合大量粉尘,即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险,又存在粉尘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旨在解决激发管药剂的混合上料过程中大量粉尘进入空气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包括控制器、机架和至少两投料站,所述机架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真空上料仓、混合器和暂存罐;所述机架外侧设置真空泵、真空上料管和抽真空管道,所述真空上料管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真空上料仓,所述真空上料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各所述投料站;所述抽真空管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真空上料仓,所述抽真空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真空泵,真空泵用于通过所述抽真空管道向所述真空上料仓内施压,以使各所述投料站内的粉料进入所述真空上料仓内;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混合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混合器从所述真空上料仓接收预定重量的混合粉料,以使混合粉料在所述混合器内混合充分后送入所述暂存罐内。
8.优选的,所述机架外侧还分别设置除尘管道和袋式除尘器,所述除尘管道的其中一端连通所述袋式除尘器,所述除尘管道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各所述投料站;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袋式除尘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袋式除尘器吸取各所述投料站内飘浮的粉尘。
9.优选的,所述投料站开设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密封盖,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滤网。
10.优选的,所述真空上料管设置气动控制阀,所述气动控制阀用于开闭所述真空上
料管,以使所述真空上料仓内呈负压状态时所述真空上料管呈连通状态。
11.优选的,各所述投料站和所述真空上料管之间设置物料收集器,所述物料收集器的其中一端连通各所述投料站,所述物料收集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真空上料管远离所述真空上料仓的一端,所述物料收集器用于缓存粉料。
12.优选的,所述真空上料管设置玻璃视窗。
13.优选的,所述机架设置若干振动装置,各所述振动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混合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各所述振动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振动装置振动所述混合器,以使所述混合器内的粉料彻底混合。
14.优选的,所述暂存罐的出料口设置气动蝶阀。
15.优选的,所述暂存罐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为锥状端,所述气动蝶阀设置于所述暂存罐的所述锥状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投料站、真空上料仓、混合器和暂存罐的设置,使得粉料的整个混合上料过程全封闭作业,避免粉尘扩散至外部,有效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将避免了粉尘爆炸的风险。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去除真空泵和暂存罐的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
机架;11

维护平台;12

真空上料仓;13

混合器;14

暂存罐;
[0023]2‑
投料站;21

真空上料管;22

气动控制阀;23

物料收集器;24

玻璃视窗;
[0024]3‑
真空泵;31

抽真空管道;
[0025]4‑
袋式除尘器;41

除尘管道;
[0026]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8]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本发明提出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
[0033]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二氧化碳相变膨胀激发管粉状药剂自动上料混合装置,包括控制器、机架1和至少两投料站2,机架1内可拆卸设置依次连通的真空上料仓12、混合器13和暂存罐14;机架1外侧设置真空泵3、真空上料管21和抽真空管道31,真空上料管21的其中一端连通真空上料仓12,真空上料管21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各投料站2;抽真空管道31的其中一端连通真空上料仓12,抽真空管道31的另一端连通真空泵3,真空泵3用于通过抽真空管道31向真空上料仓12内施压,以使各投料站2内的粉料进入真空上料仓12内;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真空泵3和混合器13,控制器用于控制混合器13从真空上料仓12接收预定重量的混合粉料,以使混合粉料在混合器13内混合充分后送入暂存罐14内。
[0034]
具体的,真空上料管21为柔性管体,管径为30cm至100cm。
[0035]
具体的,真空上料仓12的容积为50l至500l。
[0036]
具体的,机架1设置两维护平台11,其中一维护平台11用于辅助工作人员对展开上料仓进行维护,另一维护平台11用于辅助工作人员对混合器13进行维护。
[0037]
具体的,暂存罐14用于储存预设时间段的混合粉料,避免进入下一工序的混合粉料离开暂存罐14时出现大量粉尘飘浮在空中。
[0038]
具体的,真空上料仓12、混合器13和暂存罐14自上而下设置,通过重力使粉料依次经过真空上料仓12、混合器13和暂存罐14。
[0039]
投料站2、真空上料仓12、混合器13和暂存罐14的设置,使得粉料的整个混合上料过程全封闭作业,避免粉尘扩散至外部,有效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将避免了粉尘爆炸的风险。
[0040]
机架1外侧还分别设置除尘管道41和袋式除尘器4,除尘管道41的其中一端连通袋式除尘器41,除尘管道41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各投料站2;控制器电连接袋式除尘器41,控制器用于控制袋式除尘器41吸取各投料站2内飘浮的粉尘。袋式除尘器41的设置可以吸取投料站2内因为加料和下料而飘浮的粉尘,进一步提高生产环境。
[0041]
具体的,机架1外还设置连接管,连接管的其中一端连通袋式除尘器41,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暂存罐14,连接管设置电控阀,控制器电连接电控阀,控制器用于在暂存罐14内静置粉尘时分别启动设置于连接管的电控阀和袋式除尘器41,以使暂存罐14内飘浮的粉尘
快速去除。
[0042]
投料站2开设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密封盖,进料口处设置滤网。
[0043]
具体的,滤网为滤盒,密封盖设置滤盒的盒口处,粉尘直接从盒口导入滤盒,再经过滤盒过筛后进入投料站2。滤盒的设置可以避免结块的粉尘从滤网上直接掉落。
[0044]
具体的,密封盖设置电机,密封盖面向滤盒的一侧设置转轴,转轴的其中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搅拌结构,电机用于控制转轴驱动搅拌结构转动,以使搅拌结构将结块的粉料搅拌成粉末。
[0045]
具体的,搅拌结构包括搅拌盘,转轴的远离密封盖的一端连接搅拌盘的其中一侧,搅拌盘远离转轴的另一侧设置毛刷,搅拌盘用于将结块的粉料压在滤盒的底部,以使毛刷水搅拌盘转动将结块的粉料粉碎。
[0046]
真空上料管21设置气动控制阀22,气动控制阀22用于开闭真空上料管21,以使真空上料仓12内呈负压状态时真空上料管21呈连通状态。
[0047]
各投料站2和真空上料管21之间设置物料收集器23,物料收集器23的其中一端连通各投料站2,物料收集器23的另一端连通真空上料管21远离真空上料仓12的一端,物料收集器23用于缓存粉料。
[0048]
具体的,物料收集器23的水平位置低于各投料站2,这样使得各投料站2内的粉尘通过重力进入物料收集器23。
[0049]
具体的,物料收集器23和各投料站2的连通处流量计和电控阀,控制器分别电连接各流量计和设置于各投料站2的电控阀,流量计用于检测投料站2内进入物料收集器23粉尘的数量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数量数据控制各电控阀,以使预设数量的各种粉尘进入物料收集器23内。
[0050]
真空上料管21设置玻璃视窗24。玻璃视窗24用于检测真空上料管21是否正常上料。
[0051]
机架1设置若干振动装置,各振动装置分别连接混合器13,控制器电连接各振动装置,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振动装置振动混合器13,以使混合器13内的粉料彻底混合。
[0052]
具体的,控制器用于控制混合器13向暂存罐14输送粉料时控制各振动装置振动,以使混合器13内粉尘彻底掉入暂存罐14内。
[0053]
暂存罐14的出料口设置气动蝶阀。控制器电连接气动蝶阀蝶阀,控制器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后控制气动蝶阀开启,以使静置后的粉料进入下一工序。
[0054]
暂存罐14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为锥状端,气动蝶阀设置于暂存罐14的锥状端。锥状端的设置便于暂存罐14内的分离向气动蝶阀汇集。
[005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