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9432发布日期:2022-09-03 08:2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tpu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又称热塑性聚氨酯橡胶,简称tpu,是一种(ab)n型嵌段线性聚合物,a为高分子量(1000~6000)的聚酯或聚醚,b为含2~12直链碳原子的二醇,ab链段间化学结构是二异氰酸酯。热塑性聚氨酯橡胶靠分子间氢键交联或大分子链间轻度交联,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这两种交联结构具有可逆性。在熔融状态或溶液状态分子间力减弱,而冷却或溶剂挥发之后又有强的分子间力连接在一起,恢复原有固体的性能。
3.目前,tpu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电子电器、工业及体育等方面,其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tpu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防寒、抗菌、防霉、保暖、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
4.遮光膜多用于遮挡光线,现有遮光膜多采用黑色遮光膜,cn107868275a公开了一种聚氨脂tpu黑色全遮光膜及其应用,所述聚氨脂tpu黑色全遮光膜由74%的聚氨脂tpu、18%的炭黑和8%的铜铬黑粉末制作的母粒吹膜而成,其厚度为0.8~5丝,宽度为500~3300cm,采用本发明制作的产品,手感特别柔软,防水透气性能好,能起到保温保湿,抵抗较强的太阳光及红外线照射,遮光好、耐水洗干洗且环保;但是,由于遮光膜需要长时间遮挡光线,而该聚氨脂tpu黑色全遮光膜在使用过程中吸热作用明显,黑色遮光膜容易因吸热而加速老化,降低了遮光膜的使用寿命,并且,tpu颗粒存放时间较长会出现板结、结块的问题,在制备遮光膜过程中,为了便于tpu颗粒的混合需要人工将结块的tpu颗粒打散,因此,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黑色遮光膜容易因吸热而加速老化,降低了遮光膜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制备遮光膜过程中,需要人工将结块的tpu颗粒打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包括:浅色遮光层及深色遮光层,所述浅色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深色遮光层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浅色遮光层的浅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浅色母粒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
8.所述深色遮光层的深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炭黑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双色遮光膜,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1:通过进料装置将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打散,分别搅拌混合后进行
烘烤;
11.步骤2:将烘烤后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分别投入螺杆挤出机的内层螺旋流道与外层螺旋流道,同时熔融挤出后通过吹塑机吹塑制得膜管;
12.步骤3:将所述膜管中部沿轴线方向对称切开后收卷,得到双色遮光膜。
13.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先选取两个搅拌装置,两个所述搅拌装置上均设置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装置输入端连通,所述搅拌装置输出端与烤料筒输入端连通,通过所述进料装置分别向两个所述搅拌装置内添加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并同时搅拌混合,待两个所述搅拌装置内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混合均匀后,将搅拌后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同时加入相应的烤料筒内进行烘烤。
14.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烤料筒烘烤温度为125℃-130℃,烘烤时间为35min-55min。
1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与所述吹塑机采用一体化设计。
16.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的加热温度为170℃-210℃。
17.优选的,在所述步骤3中,在膜管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刀,切割刀沿所述膜管中部轴线方向对称切开分为两组双色遮光膜,膜管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收卷装置,两个收卷装置分别对两组双色遮光膜收卷。
18.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
19.进料箱,所述进料箱上端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与所述进料箱内部连通,所述进料管上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管下端设置为圆管状;
20.第一筛板,所述第一筛板设置在所述进料管下端,所述第一筛板外周与所述进料管内壁固定连接;
21.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箱内,所述第二筛板右侧上表面设置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筛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箱上端,延伸至所述进料箱外部并设置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滑动杆与所述进料箱顶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上固定设置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进料箱上方,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进料箱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箱上表面固定连接;
22.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第二筛板下方,所述出料管上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出料管下端设置为圆管状,所述出料管上端外周与所述进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下端贯穿所述进料箱底壁,延伸至所述进料箱外部并与搅拌装置输入端连通;
23.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所述进料箱上端,所述防护罩下端与所述进料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前侧设置进料口;
24.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防护罩内,所述第一电机固定端与所述防护罩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锥齿轮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25.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防护罩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第二锥齿轮及凸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凸轮外周与所述第一滚轮上端抵接;
26.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左侧,所述第三转轴上端与所述防护
罩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限位盘、第三锥齿轮、第二齿轮及第一转动盘,所述限位盘外周等间隔均匀设置四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间歇啮合,所述第一转动盘沿圆周方向设置四个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滑动孔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动盘上表面与下表面;
27.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盘后方,所述限位柱一端与所述防护罩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第三转轴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滑动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限位盘一端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限位槽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内壁相适配;
28.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孔内,所述滑动柱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盘上方并设置第二挡板,所述滑动柱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盘下方并设置敲击块,所述敲击块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圆台状,且四个所述敲击块直径逐渐增大;
29.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所述滑动柱上,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30.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转轴后方,所述第四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后端与所述防护罩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三齿轮及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
31.下压柱,所述下压柱设置在所述进料管正上方,所述下压柱与所述进料管同心,所述下压柱上端贯穿所述防护罩顶壁,延伸至所述防护罩外部并设置第三挡板,所述下压柱中心设置长条孔,所述长条孔贯穿所述下压柱前后侧壁;
32.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套设在所述下压柱上,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挡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防护罩上表面固定连接;
33.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位于所述下压柱后方,所述第五转轴垂直于所述下压柱,所述第五转轴后端与所述防护罩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前端贯穿所述长条孔,延伸至所述下压柱前方并设置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垂直于所述第五转轴,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摆动杆,所述摆动杆远离所述第五转轴一端设置第二滚轮;
34.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位于所述下压柱后方,所述第四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间歇啮合;
35.第四挡板,所述第四挡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柱前侧壁,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五转轴上方。
36.优选的,所述收卷装置包括:
37.收卷箱,所述收卷箱前后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所述收卷箱上端设置开口,所述收卷箱前后两端对称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与所述收卷箱上端内壁固定连接;
38.第六转轴,所述第六转轴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第六转轴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转轴后端延伸至后侧的所述固定板后方并设置第一链轮,所述第六转轴上设置收卷辊,所述双色遮光膜一端穿过所述开口缠绕在所述收卷辊上,所述收卷辊用于收卷双色遮光膜;
39.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收卷箱内,所述滑动板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收卷箱左右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40.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下表面,所述第五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收卷箱底壁固定连接;
41.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收卷箱左侧,所述底座右端与所述收卷箱左侧壁固定连接;
42.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一竖板垂直于所述底座;
43.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竖板垂直于所述底座;
44.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收卷箱左侧壁,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置第一花键轴;
45.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右侧壁,所述第二花键轴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同心,所述第二花键轴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板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轴与所述第一花键轴之间存在间隙;
46.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花键轴右端,所述花键套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花键轴左端,所述花键套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二花键轴相适配;
47.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花键轴上;
48.第七转轴,所述第七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花键轴后方,所述第七转轴后端与所述第二竖板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轴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二链轮及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传动连接;
49.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动板左端,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收卷箱前侧壁滑动连接;
50.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滑台;
51.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滑台与所述滑动块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前侧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台前侧壁铰接连接;
52.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滑台与所述花键套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滑台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花键套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花键套外壁,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花键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
53.齿条,所述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滑动板右端,所述齿条远离所述滑动板一侧带齿;
54.第八转轴,所述第八转轴设置在所述齿条右侧,所述第八转轴后端与所述收卷箱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转轴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啮合齿轮及第一皮带轮,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55.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收卷箱上端,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开口右侧,所述安装板前侧壁设置第九转轴,所述第九转轴后端与所述安装板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转轴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三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
56.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收卷箱上端,所述导向板位于开口左侧,所述导向板下端与收卷箱上端固定连接;
57.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导向板一侧,所述第十转轴平行于所述第九转轴,所述第十转轴后端与所述安装板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十转轴上设置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
58.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十转轴前端,所述固定杆垂直于所述第十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上端与所述第十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转轴下端设置切断刀,所述切断刀用于切断所述双色遮光膜。
5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双色遮光膜包括:浅色遮光层及深色遮光层,所述浅色遮光层设置在所述深色遮光层上表面。本发明中,通过深色遮光层能够将光线有效阻断,遮光效果好,浅色遮光层具有反光作用,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深色遮光层而使深色遮光层加速老化,延长了双色遮光膜整体的使用寿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制备方法,通过进料装置将制备原料自动打散,代替人工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通过制作双色遮光膜,利用深色制备原料制得深色遮光层能够将光线有效阻断,遮光效果好,利用浅色制备原料制得浅色遮光层具有反光作用,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深色遮光层而使深色遮光层加速老化,延长了双色遮光膜整体的使用寿命。
6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
6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6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63.图1为本发明中双色遮光膜结构示意图;
64.图2为本发明一种双色遮光膜制备方法步骤示意图;
65.图3为本发明中制备装置布局图;
66.图4为本发明中进料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67.图5为本发明中限位杆左视图;
68.图6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图;
69.图7为本发明中收卷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70.图8为本发明收卷装置布局图。
71.图中:1、进料装置;2、螺杆挤出机;3、吹塑机;4、膜管;5、双色遮光膜;6、搅拌装置;7、烤料筒;8、切割刀;9、收卷装置;10、进料箱;11、进料管;12、第一筛板;13、第二筛板;14、第一滑动杆;15、第一滚轮;16、第一挡板;17、第一弹簧;18、出料管;19、防护罩;20、第一电机;21、第一转轴;22、第一锥齿轮;23、第一齿轮;24、第二转轴;25、第二锥齿轮;26、凸轮;27、第三转轴;28、限位盘;29、第三锥齿轮;30、第二齿轮;31、第一转动盘;32、限位槽;33、限位柱;34、安装孔;35、限位杆;36、第二弹簧;37、滑动柱;38、第二挡板;39、敲击块;40、第三
弹簧;41、第四转轴;42、第三齿轮;43、第四锥齿轮;44、下压柱;45、第三挡板;46、长条孔;47、第四弹簧;48、第五转轴;49、电动伸缩杆;50、摆动杆;51、第二滚轮;52、第四齿轮;53、第四挡板;54、收卷箱;55、开口;56、固定板;57、第六转轴;58、第一链轮;59、收卷辊;60、滑动板;61、第五弹簧;62、底座;63、第一竖板;64、第二竖板;65、第二电机;66、第一花键轴;67、第二花键轴;68、花键套;69、第五锥齿轮;70、第七转轴;71、第二链轮;72、第二锥齿轮;73、链条;74、滑动块;75、滑轨;76、滑台;77、第一连接杆;78、第二连接杆;79、齿条;80、第八转轴;81、啮合齿轮;82、第一皮带轮;83、安装板;84、第九转轴;85、第三皮带轮;86、第二皮带轮;87、第一传送带;88、导向板;89、第十转轴;90、第四皮带轮;91、第二传送带;92、固定杆;93、切断刀;94、浅色遮光层;95深色遮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7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73.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74.实施例1
75.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包括:
76.浅色遮光层94及深色遮光层95,所述浅色遮光层94设置在所述深色遮光层95上表面;
77.所述浅色遮光层94的浅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浅色母粒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
78.所述深色遮光层95的深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炭黑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
7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浅色遮光层94设置在深色遮光层95上表面,深色遮光层95能够将光线有效阻断,遮光效果好,浅色遮光层94具有反光作用,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深色遮光层95而使深色遮光层95加速老化,延长了双色遮光膜5整体的使用寿命。
8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双色遮光膜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双色遮光膜,如图2-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81.步骤1:通过进料装置1将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打散,分别搅拌混合后进行烘烤;
82.步骤2:将烘烤后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分别投入螺杆挤出机2的内层螺旋流道与外层螺旋流道,同时熔融挤出后通过吹塑机3吹塑制得膜管4;
83.步骤3:将所述膜管4中部沿轴线方向对称切开后收卷,得到双色遮光膜5。
8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分别准备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浅色制备原料用于制备浅色遮光层94,浅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浅色母粒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深色制备原料用于制备深色遮光层95,深色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炭黑10~20份、tpu70~80份、爽滑剂5~10份、碳酸钙5~10份,通过进料装置1将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打散,分别搅拌混合后进行烘烤;接着,将烘烤后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分别投入螺杆挤出机2的内层螺旋流道与外层螺旋流道,同时熔融挤出后通过吹塑机3吹塑制得膜管4;最后,将所述膜管4中部沿轴线方向对称切开后收卷,得到双色遮光膜5,本发明中,通过进料装置1将制备原料自动打散,代替人工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通过制作双色遮光膜5,利用深色制备原料制得深色遮光层95能够将光线有效阻断,遮光效果好,利用浅色制备原料制得浅色遮光层94具有反光作用,避免光线直接照射深色遮光层95而使深色遮光层95加速老化,延长了双色遮光膜5整体的使用寿命。
85.实施例2
86.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步骤1中,先选取两个搅拌装置6,两个所述搅拌装置6上均设置进料装置1,所述进料装置1输出端与所述搅拌装置6输入端连通,所述搅拌装置6输出端与烤料筒7输入端连通,通过所述进料装置1分别向两个所述搅拌装置6内添加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并同时搅拌混合,待两个所述搅拌装置6内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混合均匀后,将搅拌后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同时加入相应的烤料筒7内进行烘烤;
87.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烤料筒7烘烤温度为125℃-130℃,烘烤时间为35min-55min。
88.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制备过程中需要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料装置1、搅拌装置6、烤料筒7、螺杆挤出机2、吹塑机3及收卷装置9,为了提高制备效率,需要设置两个搅拌装置6,搅拌装置6为现有的塑料烘干搅拌机,搅拌装置6均单独设置进料装置1,向其中一个搅拌装置6通过进料装置1加入浅色制备原料,然后向另一个搅拌装置6通过进料装置1加入深色制备原料,并将两个搅拌装置6同时开启,搅拌装置6开启后便能将内部的制备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分别加入两个烤料筒7中单独烘烤,烤料筒7为现有的注塑用立式烘料机,烤料筒7的烘烤温度为125℃-130℃,烘烤时间为35min-55min,对搅拌后的制备原料进行烘烤,能够提高各种原料之间的粘附性,有利于后序的挤压成型,并增加了双色遮光膜5的强度,搅拌装置6的输出端直接与烤料筒7输入端连通,搅拌均匀的制备原料能自动输送至烤料筒7内,实现了搅拌装置6与烤料筒7的自动化衔接,减少了人力成本,缩短了装置间距,提高了生产效率。
89.实施例3
90.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2与所述吹塑机3采用一体化设计;
91.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出机2的加热温度为170℃-210℃。
9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螺杆挤出机2与吹塑机3采用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制备装置的集成,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螺杆挤出机2的加热温度为170℃-210℃,能够使得浅色制备原料及深色制备原料充分熔融。
93.实施例4
94.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在所述步骤3中,在膜管4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切割刀8,切割刀8沿所述膜管4中部轴线方向对称切开分为两组双色遮光膜5,膜管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收卷装置9,两个收卷装置9分别对两组双色遮光膜5收卷。
9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在膜管4前后对称设置有且切割刀8,切割刀8能通过支架固定在膜管4前后两侧,然后利用切割刀8将膜管4切割为左右对称的两组双色遮光膜5,在膜管4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收卷装置9,利用两个收卷装置9便能对两组双色遮光膜5完成收卷。
96.实施例5
97.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4-图6所示,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
98.进料箱10,所述进料箱10上端设置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下端与所述进料箱10内部连通,所述进料管11上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进料管11下端设置为圆管状;
99.第一筛板12,所述第一筛板12设置在所述进料管11下端,所述第一筛板12外周与所述进料管11内壁固定连接;
100.第二筛板13,所述第二筛板13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箱10内,所述第二筛板13右侧上表面设置第一滑动杆14,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一端与所述第二筛板1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14另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箱10上端,延伸至所述进料箱10外部并设置第一滚轮15,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与所述进料箱10顶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14上固定设置第一挡板16,所述第一挡板16位于所述进料箱10上方,所述第一挡板16与所述进料箱10上表面之间设置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1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7另一端与所述进料箱10上表面固定连接;
101.出料管18,所述出料管18位于所述第二筛板13下方,所述出料管18上端设置为漏斗状,所述出料管18下端设置为圆管状,所述出料管18上端外周与所述进料箱1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8下端贯穿所述进料箱10底壁,延伸至所述进料箱10外部并与搅拌装置6输入端连通;
102.防护罩19,所述防护罩19罩设在所述进料箱10上端,所述防护罩19下端与所述进料箱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19前侧设置进料口;
103.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设置在所述防护罩19内,所述第一电机20固定端与所述防护罩19顶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输出端设置第一转轴21,所述第一转轴2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第一锥齿轮22及第一齿轮23,所述第一齿轮23为不完全齿轮;
104.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4一端与所述防护罩19右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4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第二锥齿轮25及凸轮26,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2啮合,所述凸轮26外周与所述第一滚轮15上端抵接;
105.第三转轴27,所述第三转轴27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1左侧,所述第三转轴27上端与所述防护罩19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7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限位盘28、第三锥齿轮29、第二齿轮30及第一转动盘31,所述限位盘28外周等间隔均匀设置四个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设置为半球形,所述第二齿轮30与所述第一齿轮23间歇啮合,所述第一转动盘31沿圆周方向设置四个滑动孔,四个所述滑动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滑动孔上下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动盘31上表面与下表面;
106.限位柱33,所述限位柱33设置在所述限位盘28后方,所述限位柱33一端与所述防护罩19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33靠近所述第三转轴27一端设置安装孔34,所述安装孔34内滑动设置限位杆35,所述限位杆35远离所述限位盘28一端设置第二弹簧36,所述第二弹簧36一端与所述限位杆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6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孔34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5远离所述第二弹簧36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32内,所述限位杆35靠近所述限位槽32一端与所述限位槽32内壁相适配;
107.滑动柱37,所述滑动柱37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孔内,所述滑动柱37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盘31上方并设置第二挡板38,所述滑动柱37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盘31下方并设置敲击块39,所述敲击块39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圆台状,且四个所述敲击块39直径逐渐增大;
108.第三弹簧40,所述第三弹簧40套设在所述滑动柱37上,所述第三弹簧40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盘3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0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38下表面固定连接;
109.第四转轴41,所述第四转轴41位于所述第三转轴27后方,所述第四转轴41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27,所述第四转轴41后端与所述防护罩19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轴41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三齿轮42及第四锥齿轮43,所述第四锥齿轮43与所述第三锥齿轮29啮合;
110.下压柱44,所述下压柱44设置在所述进料管11正上方,所述下压柱44与所述进料管11同心,所述下压柱44上端贯穿所述防护罩19顶壁,延伸至所述防护罩19外部并设置第三挡板45,所述下压柱44中心设置长条孔46,所述长条孔46贯穿所述下压柱44前后侧壁;
111.第四弹簧47,所述第四弹簧47套设在所述下压柱44上,所述第四弹簧47一端与所述第三挡板45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7另一端与所述防护罩19上表面固定连接;
112.第五转轴48,所述第五转轴48位于所述下压柱44后方,所述第五转轴48垂直于所述下压柱44,所述第五转轴48后端与所述防护罩19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转轴48前端贯穿所述长条孔46,延伸至所述下压柱44前方并设置电动伸缩杆49,所述电动伸缩杆49垂直于所述第五转轴48,所述电动伸缩杆49一端与所述第五转轴48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9另一端固定设置摆动杆50,所述摆动杆50远离所述第五转轴48一端设置第二滚轮51;
113.第四齿轮52,所述第四齿轮52设置在所述第五转轴48上,所述第四齿轮52位于所述下压柱44后方,所述第四齿轮5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第四齿轮52与所述第三齿轮42间歇啮合;
114.第四挡板53,所述第四挡板53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压柱44前侧壁,所述第四挡板53位于所述第五转轴48上方。
11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深色制备原料与浅色制备原料的进料方式相同,以浅色制备原料的进料为例,将准备好的浅色制备原料依次投入进料管11,浅色制备原料顺着进料管11向下运动,并通过第一筛板12的筛分后落入进料箱10中,接着通过第二筛板13落入出料管18,最后从出料管18下端流向搅拌装置6输入端,在投料过程中,启动第一电机20,第一电机20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转轴21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2转动,第一锥齿轮22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带动第二转轴24及第二
转轴24上的凸轮26转动,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第一滚轮15外壁始终与凸轮26抵接,因此,凸轮26转动时能带动第一滚轮15进行上下往复运动,第一滚轮15带动第一滑动杆14进行上下往复滑动,第一滑动杆14带动第二筛板13在进料箱10内部进行上下往复滑动,从而带动第二筛板13上的浅色制备原料上下翻滚,一方面能够加快浅色制备原料的筛分,使得浅色制备原料快速通过第二筛板13,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二筛板13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减小了第二筛板13的堵塞概率,延长了第二筛板13的使用寿命,第一转轴21转动同时会带动第一齿轮23转动,第一齿轮23为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23转动时能够与第二齿轮30间歇啮合,当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30啮合时,第一齿轮23带动第二齿轮30转动,第二齿轮30转动带动第三转轴27转动,第三转轴27转动带动限位盘28、第三锥齿轮29及第一转动盘31转动,限位盘28转动能够使得限位杆35与限位槽32分离,第一转动盘31转动能够带动滑动柱37转动,从而变换滑动柱37的位置,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30每次啮合能够带动第一转动盘31转动45度,从而使四个滑动柱37变换位置,第三锥齿轮29转动时能够带动第四锥齿轮43转动,第四锥齿轮43转动带动第四转轴41转动,第四转轴41转动带动第三齿轮42转动,由于第四齿轮52为不完全齿轮,初始位置时,第四齿轮52上半圆带齿,第四齿轮52下半圆不带齿,第四齿轮52上半圆右侧带齿位置与第三齿轮42啮合,且摆动杆50的第二滚轮51在重力作用下处于最下方偏左位置,摆动杆50位于第四齿轮52中心线远离第三齿轮42一侧,第三齿轮42转动时,第三齿轮42与第四齿轮52啮合,第三齿轮42带动第四齿轮52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52带动第五转轴48顺时针转动,第五转轴48带动电动伸缩杆49转动,电动伸缩杆49转动带动摆动杆50顺时针摆动,摆动杆50在摆动过程中逐渐与第四挡板53下表面接触,并带动第四挡板53逐渐向上运动,第二滚轮51外壁也与第四挡板53下表面接触,第四挡板53带动下压柱44向上滑动,第四弹簧47拉伸,由于第四齿轮52为不完全齿轮,待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30结束啮合后,限位杆35重新插入限位槽32内,防止第三转轴27转动,提高了第三转轴27的稳定性,同时,第三齿轮42与第四齿轮52结束啮合,摆动杆50在重力作用下顺时针向下摆动,下压柱44在第四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便快速恢复原位,下压柱44向下运动与第二挡板38接触,下压柱44带动第二挡板38向下运动,第二挡板38带动滑动柱37向下滑动,滑动柱37带动敲击块39对进料管11内的浅色制备原料进行敲击,从而将结块的tpu颗粒打散,使得tpu颗粒顺利通过第一筛板12,避免结块的tpu颗粒将进料管11堵塞,四个敲击块39直径逐渐增大,先利用最小直径的敲击块39对进料管11内的结块tpu颗粒进行敲击,接着敲击块39的面积逐渐增大,循序渐进,逐一打散,能够节省第一电机20的功率,避免结块tpu颗粒较大而无法单次打散,提高了打散效果,第一转动盘31转动时,第二挡板38与下压柱44分离,在第三弹簧40的作用下,滑动柱37迅速恢复原位,使得敲击块39运动至进料管11上方,避免第一转动盘31转动时敲击块39与进料管11发生干涉,另外,防护罩19内壁设置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电动伸缩杆49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伸缩杆49伸缩,从而调节摆动杆50的摆动半径,电动伸缩杆49伸出时便能增大摆动杆50摆动半径,增大下压柱44行程,增大敲击块39的敲击深度,电动伸缩杆49缩回时能减小摆动杆50摆动半径,减小下压柱44行程,减小敲击块39的敲击深度,在进料管11内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能够检测进料管11内浅色制备原料的高度,即进料管11内浅色制备原料最高点到第一筛板12的垂直距离,根据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值,第一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电动伸缩杆49伸缩,从而自动调整敲击块39的敲击深度,使得敲击块39能正好全部进入进料管11的浅色制备原料中,提高了
装置整体的自动化程度。
116.实施例6
117.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所述收卷装置9包括:
118.收卷箱54,所述收卷箱54前后两端均设置为开放端,所述收卷箱54上端设置开口55,所述收卷箱54前后两端对称设置固定板56,所述固定板56上端与所述收卷箱54上端内壁固定连接;
119.第六转轴57,所述第六转轴57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56之间,所述第六转轴57前后两端分别与前后两侧的所述固定板5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转轴57后端延伸至后侧的所述固定板56后方并设置第一链轮58,所述第六转轴57上设置收卷辊59,所述双色遮光膜5一端穿过所述开口55缠绕在所述收卷辊59上,所述收卷辊59用于收卷双色遮光膜5;
120.滑动板60,所述滑动板60滑动设置在所述收卷箱54内,所述滑动板60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收卷箱54左右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121.第五弹簧61,所述第五弹簧61设置在所述滑动板60下表面,所述第五弹簧61一端与所述滑动板60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1另一端与所述收卷箱54底壁固定连接;
122.底座62,所述底座62设置在所述收卷箱54左侧,所述底座62右端与所述收卷箱54左侧壁固定连接;
123.第一竖板63,所述第一竖板6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62上表面,所述第一竖板63垂直于所述底座62;
124.第二竖板64,所述第二竖板6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62上表面,所述第二竖板64垂直于所述底座62;
125.第二电机65,所述第二电机65设置在所述收卷箱54左侧壁,所述第二电机65输出端设置第一花键轴66;
126.第二花键轴67,所述第二花键轴67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63右侧壁,所述第二花键轴67与所述第一花键轴66同心,所述第二花键轴67左端与所述第一竖板63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花键轴67与所述第一花键轴66之间存在间隙;
127.花键套68,所述花键套68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花键轴67右端,所述花键套68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花键轴66左端,所述花键套68内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花键轴66、所述第二花键轴67相适配;
128.第五锥齿轮69,所述第五锥齿轮69设置在所述第二花键轴67上;
129.第七转轴70,所述第七转轴70位于所述第二花键轴67后方,所述第七转轴70后端与所述第二竖板64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转轴70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二链轮71及第六锥齿轮72,所述第六锥齿轮72与所述第五锥齿轮69啮合,所述第二链轮71通过链条73与所述第一链轮58传动连接;
130.滑动块74,所述滑动块74设置在所述滑动板60左端,所述滑动块74与所述收卷箱54前侧壁滑动连接;
131.滑轨75,所述滑轨75设置在所述底座62上,所述滑轨75上滑动设置滑台76;
132.第一连接杆77,所述第一连接杆77设置在所述滑台76与所述滑动块74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77一端与所述滑动块74前侧壁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77另一端与所述滑台76前侧壁铰接连接;
133.第二连接杆78,所述第二连接杆78设置在所述滑台76与所述花键套68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78一端与所述滑台7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8另一端与所述花键套68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花键套68外壁,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花键套6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8上端固定连接;
134.齿条79,所述齿条79竖直设置在所述滑动板60右端,所述齿条79远离所述滑动板60一侧带齿;
135.第八转轴80,所述第八转轴80设置在所述齿条79右侧,所述第八转轴80后端与所述收卷箱54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转轴80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啮合齿轮81及第一皮带轮82,所述啮合齿轮81与所述齿条79啮合;
136.安装板83,所述安装板83设置在所述收卷箱54上端,所述安装板83位于所述开口55右侧,所述安装板83前侧壁设置第九转轴84,所述第九转轴84后端与所述安装板83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转轴84上从后往前依次设置第三皮带轮85及第二皮带轮86,所述第二皮带轮86通过第一传送带87与所述第一皮带轮82传动连接;
137.导向板88,所述导向板88竖直设置在所述收卷箱54上端,所述导向板88位于开口55左侧,所述导向板88下端与收卷箱54上端固定连接;
138.第十转轴89,所述第十转轴89设置在所述安装板83靠近所述导向板88一侧,所述第十转轴89平行于所述第九转轴84,所述第十转轴89后端与所述安装板83前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十转轴89上设置第四皮带轮90,所述第四皮带轮90通过第二传送带91与所述第三皮带轮85传动连接;
139.固定杆92,所述固定杆92设置在所述第十转轴89前端,所述固定杆92垂直于所述第十转轴89,所述第十转轴89上端与所述第十转轴89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十转轴89下端设置切断刀93,所述切断刀93用于切断所述双色遮光膜5。
140.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收卷装置9对称设置在膜管4左右两侧,收卷装置9使用时,先将双色遮光膜5一端穿过收卷箱54上端的开口55,缠绕在收卷辊59外周,然后启动第二电机65,第二电机65转动带动第一花键轴66转动,第一花键轴66转动通过花键套68带动第二花键轴67转动,第二花键轴67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69转动,第五锥齿轮69转动带动第六锥齿轮72转动,第六锥齿轮72转动带动第七转轴70转动,第七转轴70转动带动第二链轮71转动,第二链轮71通过链条73带动第一链轮58转动,第一链轮58转动带动第六转轴57转动,第六转轴57转动带动收卷辊59转动,从而对双色遮光膜5进行收卷,随着收卷辊59上缠绕的双色遮光膜5厚度的增加,收卷辊59上缠绕的双色遮光膜5逐渐向下压动滑动板60,滑动板60向下滑动带动滑动块74及齿条79向下运动,滑动块74向下运动时通过第一连接杆77带动滑台76沿滑轨75从右往左滑动,滑台76通过第二连接杆78带动花键套68向左滑动,齿条79向下运动带动啮合齿轮81逆时针转动,啮合齿轮81带动第八转轴80转动,第八转轴80带动第一皮带轮82转动,第一皮带轮82通过第一传送带87带动第二皮带轮86转动,第二皮带轮86转动带动第九转轴84转动及第三皮带轮85转动,第三皮带轮85通过第二传送带91带动第四皮带轮90转动,第四皮带轮90转动带动第十转轴89及固定杆92转动,固定杆92带动切断刀93向靠近导向板88方向运动,当收卷辊59上收卷的双色遮光膜5到达预设厚度时,切断刀93与开口55处的双色遮光膜5接触,并在与导向板88抵接后将双色遮光膜5切断,同时,花键套68与第一花键轴66分离,第二花键轴67停止转动,收卷辊59也停止转
动,不再进行收卷,工作人员便可以将收卷好的双色遮光膜5取下,取下后滑动板60恢复原位,切断刀93与导向板88分离,花键套68重新与第一花键轴66配合,通过设置收卷装置9,能够自动对双色遮光膜5收卷,并根据双色遮光膜5厚度变化完成固定厚度的双色遮光膜5的收卷,保证了每卷双色遮光膜5厚度的统一性,并且双色遮光膜5收卷到达固定厚度时,切断刀93能将双色遮光膜5自动切断,不需要人工切断,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与切断时的安全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外,花键套68还能与第一花键轴66自动分离,停止收卷工作,避免将收卷完成的双色遮光膜5取下时,第二电机65未关闭而带动收卷辊59继续转动造成伤人事故,进一步提高了收卷装置9的安全性。
141.实施例7
142.在实施例1-6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
143.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烤料筒7内壁;
144.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壁,用于检测所述保温层内壁温度;
145.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烤料筒7外壁,用于检测所述烤料筒7外壁温度;
146.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烤料筒7外部;
147.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烤料筒7外部,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148.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149.步骤一: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烤料筒7的实际烘烤效率:
[0150][0151]
其中,η0为烤料筒7的实际烘烤效率,c0为烤料筒7材质的比热容,t1为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保温层内壁温度,t2为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烤料筒7外壁温度,θ0为所述保温层的厚度,γ0为所述保温层的导热系数,θ1为所述烤料筒7的壁厚,γ1为所述烤料筒7的材质的导热系数,q1为所述烤料筒7的额定功率;
[0152]
步骤二:基于所述步骤一的计算结果,所述第二控制器将所述烤料筒7的实际烘烤效率与预设烘烤效率进行比较,当实际烘烤效率低于预设烘烤效率时,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提示。
[015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烤料筒7内壁设置有保温层,能够防止烤料筒7内部的热量流失,提高热量利用率,以便制备原料得到快速烘烤,烘烤开始后,烤料筒7快速到达烘烤温度,待烤料筒7工作预设时长后,此处预设时长为45min,此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保温层内壁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烤料筒7外壁温度,然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烤料筒7的实际烘烤效率,接着第二控制器将计算的实际烘烤效率与预设烘烤效率进行比较(预设烘烤效率为50%),当实际烘烤效率低于预设烘烤效率时,第二控制器控制报警器自动发出报警提示,提高了烤料筒7的自动化程度,此时,工作人员根据报警提示
便可以及时对烤料筒7进行检修,从而确保烤料筒7的实际烘烤效率不低于预设烘烤效率,为生产提供了保障。
[015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