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色彩效果的复合玻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956发布日期:2022-10-04 22: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复合玻璃板(100),包括通过热塑性中间层(3)相互连接的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其特征在于,复合玻璃板(100)具有至少一个功能膜(5),所述功能膜(5)包含至少一个金属层(6),并且热塑性中间层(3)是用至少一个热塑性薄膜(4b)形成的,其包含降折射率介质并且通过所述降折射率介质将热塑性薄膜(4b)在380nm-780nm之间的光学可见范围内的折射率降低至少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5)包括至少一个银层、铝层、铜层、钯层、铂层或金层作为金属层(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5)具有二至四个金属层(6),优选2、3或4个银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5)包括至少两个介电层(5a、5b、5c、5d、5d、5e),所述金属层(6)以夹心状嵌入介电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薄膜(4b)的折射率通过包含在其中的降折射率介质在光学可见范围内降低0.05至0.15。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折射率介质是具有在光学可见范围内<1.4,优选<1.3的折射率n的纳米颗粒。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折射率介质包含或包括金属氟化物纳米颗粒,特别是mgf2、caf2或中空sio2纳米颗粒。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塑性薄膜(4b)中包含基于热塑性薄膜体积中的总重量计至少1重量%的降折射率介质,特别是纳米颗粒。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折射率介质为平均直径为5nm至200nm的纳米颗粒。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薄膜(4b)是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薄膜或聚氨酯(pu)薄膜,优选pvb薄膜。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薄膜(4b)具有至少0.1mm至最大2mm、优选0.2mm至1mm、特别优选0.3mm至0.8mm的厚度。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3)由具有彼此不同的折射率的两个或更多个热塑性薄膜(4b)形成。13.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玻璃板(100)的方法,所述复合玻璃板(100)包括通过热塑性中间层(3)相互连接的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其中复合玻璃板(100)具有至少一个功能膜(5),所述功能膜(5)包含至少一个金属层(6),并且热塑性中间层(3)是用至少一个热塑性薄膜(4b)形成的,其包含降折射率介质并且通过所述降折射率介质将热塑性薄膜(4b)在光学可见范围内的折射率降低至少0.05,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提供至少一个含有降折射率介质的热塑性薄膜(4b);s2:在外玻璃板(1)、内玻璃板(2)上、在热塑性薄膜(4b)上和/或在载体薄膜上提供功能膜(5);s3:由具有功能膜(5)的外玻璃板(1)、内玻璃板(2)和热塑性薄膜(4b)、任选的载体薄
膜形成堆叠序列s4:在压力、热和/或真空的作用下连接堆叠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热塑性薄膜(4b)包含金属氟化物纳米颗粒,特别是mgf2、caf2或中空sio2纳米颗粒作为降折射率介质。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使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两个或更多个热塑性薄膜(4b,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玻璃板(100),其包括通过热塑性中间层(3)相互连接的外玻璃板(1)和内玻璃板(2),其特征在于,复合玻璃板(100)具有至少一个功能膜(5),其包含至少一个金属层(6),并且热塑性中间层(3)是用至少一个热塑性薄膜(4B)形成的,其包含降折射率介质并且通过所述降折射率介质将热塑性薄膜(4B)在380nm-780nm之间的光学可见范围内的折射率降低至少0.05。低至少0.05。低至少0.05。


技术研发人员:J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1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