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80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连杆与螺杆间的径向间隙减小,以使螺杆与连杆间的同心度较佳的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
在制造业中冲压机械是一种不可缺的机器,凡举汽车的车体成型、铝门加工制作组配、金属制的饰片等皆需要使用到冲压机械,所以,冲压机械在现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阅

图1所示,是一般以往冲压机械(10)的连杆(11)与螺杆(12)的装配示意图,连杆(11)与曲轴(13)枢接在一起,在连杆(11)底端内形成有螺接孔(111),供螺杆(12)的螺纹部(121)螺接,如此,即可在曲轴(13)带动连杆(11)的作用下,螺杆(12)便会同时带动滑块(14)上、下移动而冲击工件。但是,随着使用的频繁及在使用中所产生的问题,冲压机械至今仍有不理想之处。
请再参阅图2所示,是螺杆(12)的螺接部(121)与连杆(11)的螺接孔(111)螺合时的螺纹与螺纹间的示意图,从图上可看出一般利用螺纹与螺纹方式螺接时,在螺纹与螺纹的一侧会彼此接触,而另一侧则形成间隙D(一般约在0.08至0.1mm),这是因为在螺接的时候为使螺接顺畅,所以,螺纹与螺纹不可呈紧密贴合,否则很难甚至将无法转动,因而有间隙D的产生。然而,可发现螺杆(12)螺置在连杆(11)之后,彼此间会发生左右摇动的情形(此可从任何两物品如螺栓与螺帽相互螺接完之后,握住其中一物品而摇动另一物品时,另一物品会有左、右移动的现象得知),且在螺接时是沿倾斜状螺旋前进,所以,会使螺杆(12)偏往一边行进,所以,螺杆(12)螺接完之后,由于有间隙D存在,使得螺杆(12)与连杆(11)螺接后,两中心并不一定会在同一直线上,而可能偏一角度。请再参阅图3所示,当在冲击工件的时候,间隙D位置会变到上面,因为螺接部(121)的螺纹抵住螺纹孔(111)的螺纹,才能使滑块(14)冲压工件(此可由依据牛顿第一定律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得知)。但是,上面已说明螺杆(12)与连杆(11)存在偏角且螺纹与螺纹间又有0.08至0.1mm间隙D存在,所以,在整个冲击过程中,螺杆(12)与连杆(11)螺接处会有左、右偏动产生,其原因除了是两者的螺接是沿着倾斜状螺纹螺合外,还由于连杆(11)是将曲轴(13)的回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推进的转接,所以随着回转的往复会受其惯性的侧推产生左、右偏动,如此,除会使螺杆(12)使用寿命减短外,还会造成冲压工件品质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利用在连杆与螺杆间设置由导位环与定位座所组成的保护装置,使得连杆与螺杆之间的间隙减小,且两者组配之后的同心度较佳,因此,在整个冲击过程中,螺杆与连杆间并不会有左、右摆动的形成,既可使螺杆寿命增长,又可使冲压品质提高。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保护装置,是在冲压机械适当位置枢设一曲轴,曲轴受齿轮减速机构带动,而在曲轴预定位置处则枢接一连杆,且连杆底端向上延伸设有容置室,供底端枢接在滑块顶端的螺杆固结,当曲轴转动而使连杆同时跟着旋转偏摆时,螺杆会带滑块上下滑移而冲击工作物;其主要特征在于螺杆位在连杆的容置室部位设有呈阶梯状的锁合部,保护装置设置在连杆与螺杆的锁合部外,保护装置是由导位环与定位座所构成,导位环固设在锁合部顶端上,其外径与容置室内径相同,而定位座则套置在容置室内并固结在连杆底端,其位在容置室内的部位形成有螺接部,螺接部外径也与容置室内径相同,而其位在连杆外的部位形成有枢合部,枢合部内形成有轴孔空间,以导引螺杆与轴孔空间滑配,以便借助导位环与定位座的定位作用,以使螺杆与连杆间隙减小,而使螺杆在冲击中不会形成左右偏动。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连杆与螺杆组合剖视图。
图2、3是以往连杆与螺杆螺接详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冲压机械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连杆与螺杆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连杆与螺杆组合剖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是在冲压机械(20)顶端适当位置枢设曲轴(21),曲轴(21)的动力来源是由与其啮合的齿轮减速机构(22)所提供的,而在曲轴(21)预定位置处枢接有连杆(23),连杆(23)底端向上延伸设有适当大小的容置室(231),以便供底端枢接在滑块(24)中心的螺杆(25)设置,当曲轴(21)转动的时候,连杆(23)会与曲轴(21)同时旋转偏摆,以使螺杆(25)也同时带着滑块(24)作上下滑移而冲击工作物。
请参阅图5所示,螺杆(25)位在连杆(23)的容置室(231)部位设有呈阶梯状的锁合部(251),锁合部(251)的顶端设有一小段螺纹(2516),且此部份在锁合部(251)的直径是最小,在锁合部(251)底端处设有一段预定长度的螺纹(2517),此部份在锁合部(251)的直径最大。保护装置(30)设置在连杆(23)与螺杆(25)的锁合部(251)间,保护装置(30)是由导位环(31)与定位座(32)所构成的,导位环(31)套置在锁合部(251)顶端处,并以螺固元件(50)(本实施例是举螺帽为例)螺置在螺纹(2516)上,而使导位环(31)限制定位在锁合部(251)上,而定位座(32)顶端套置在容置室(231)内,并使用数个锁固元件(60)(本实施例是举螺栓为例),将其锁固在连杆(23)底端上。导位环(31)呈环体状结构,其外径与容置室(231)内径相同,而定位座(32)位在容置室(231)内的部位形成有螺接部(321),供锁合部(251)的螺纹(2517)螺置,其外径也与容置室(231)内径相同,而其位在连杆(23)外的部位形成有枢合部(322),枢合部(322)内形成有轴孔空间(323),以导引螺杆(25)并使其与轴孔空间(323)滑配。如此,借助保护装置(30)的导位环(31)与定位座(32)的轴孔空间(323)的导引定位作用,使得螺杆(25)在冲击中不会发生左、右偏摆。这种设计方式在实际的操作上可获得下列优点其一,以加工装配而言,连杆(23)的容置室(231)、导位环(31)及定位座(32)均得由车床的车削作业而制成,所以,导位环(31)与定位座(32)枢套在容置室(231)内,其所能获得的同心度,以目前产业界的能力而言,此法确属最精确,因其与容置室(231)仅属一维度-Z轴向的对中,且导位环(31)与定位座(32)的表面加工精确,以目前产业界的能力而言,导位环(31)、定位座(32)的螺接部(321)与容置室(231)之间隙约在0.03mm左右,而螺杆(25)与定位座(32)的枢合部(322)的配合所产生间隙也在0.03mm左右,所以,在冲击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改善以往因采用螺合方式而导致径向间隙较大并偏心,使得螺杆左、右偏摆情形的产生。
其二,以车床的车削作业而言,并不需再经任何精密研磨加工的必要,即可达到使导位环(31)、定位座(32)与连杆(23)的容置室(231)及螺杆(25)间的紧密配合的程度,其制作可谓再简易不过了。
其三,基于连杆(23)与螺杆(25)组合之后两者间隙减小而不会有左、右偏摆形成,使得冲压品质大大提高。
此外,请再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大体上是与上述实施例构造相同,不同之处是在于保护装置与连杆(23)是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而不需要再单独设置保护装置(30),它是在连杆(23)内部中心处由上而下形成有第一容室(232)、螺接部(233)及与第一容室(232)内径相同的第二容室(233),而螺杆(25)的锁合部(251)则配合连杆(23)的设计方式,也由上而下设有一段适当长度的螺纹部(2515)和枢套部(2514),在螺纹部(2515)顶端也螺固有定位环(40),定位环(40)外径与枢套部(2514)外径相同。所以,在螺杆(25)的螺纹部(2515)螺置在螺接部(233)时,借助定位环(40)与锁合部(251)的枢套部(2514)的定位作用,使得本实施例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构造,是利用保护装置的导位环与定位座的作用,来减少连杆与螺杆间的间隙,使得在冲压过程中不会有左、右偏摆的情形产生。
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它是在冲压机械中枢设曲轴,曲轴借助齿轮减速机构带动,曲轴上枢接有连杆,连杆底端向上延伸设有容置室,供底端枢接在滑块顶端的螺杆固结,当曲轴转动时,连杆同时跟着旋转偏摆,螺杆带动滑块上下滑移而冲击工作物,其特征在于螺杆位在连杆的容置室部位设有呈阶梯状的锁合部,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连杆与螺杆的锁合部外,保护装置是由导位环与定位座所构成,导位环固设在锁合部顶端上,其外径与容置内径相同,定位座套置在容置室内并固结在连杆底端,其位在容置室内的部位形成有螺接部,螺接部的外径也与容置室内径相同,而其位在连杆外的部位形成有枢合部,枢合部内形成有轴孔空间,螺杆与轴孔空间滑配。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装置与连杆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它是在连杆内部中心处由上而下形成第一容室、螺接部及第二容室,螺杆锁合部也配合连杆的设计方式,也由上而下设有一段螺纹部与枢套部,连杆的螺纹部与螺接部螺接,并穿过螺接部而位在第一容室内,枢套部与第二容室滑配。
专利摘要一种冲压机械的连杆与螺杆间的保护装置,它是在螺杆位在连杆的容置室部位设置锁合部,保护装置设置在连杆与螺杆的锁合部外,保护装置由导位环与定位座所构成,导位环固设在锁合部顶端,定位座套置在容置室内并固结在连杆底端,定位座位在容置室内的部位形成有螺接部,并且其位在连杆外的部位形成有枢合部,枢合部内形成有轴孔空间,螺杆与轴孔空间滑配,使螺杆与连杆径向的间隙减小,而使螺杆在冲击中不会产生左右偏动。
文档编号B30B15/00GK2150040SQ9320084
公开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21日
发明者纪金怀 申请人:纪金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