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的机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155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机的机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升降机,尤指一种升降机的机心结构目前习用的升降机的机心结构,请参考附

图1的示意图所示,主要系由一四角管70与四个轨条71、72、73、74所组成,其中四角管70系焊接而成而又须分别与四个轨条71、72、73、74以焊接方式连结固定,或者另外在四角管70与四个轨条71、72、73、74预定部位攻螺牙孔再藉螺丝锁固,因而亦增加组配程序而浪费工时,且无形中亦提高了成本,另外升降机的升降台所连结的滑轮架系以四个轨条71、72、73、74为滑轨而上下滑移,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焊接不良或焊接部位松动而影响升降动作甚至影响安全性;另外,本创作者曾考虑以铝挤型取代四角管与四个轨条以免除焊接作业,但是,经查升降机的机心的高度体积庞大,若以铝挤型成型其精度品质不易控制,若精确度不够则容易导致上下升降动作的不顺畅甚至影响安全性,另外即使在铝挤型预留螺丝穿设的凹槽则因操作空间小使操作不方便,若铝挤型不预留凹槽则须另外加工定位孔,又增加制造程序与时间,再加上此种铝挤型的高制造成本亦无法令产品具有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焊接、不必另外装配滑轨,从而组立方便快速,相对降低成本的升降机的机心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机的机心结构,该升降机包括底座、机心、顶板、减速马达、传动链条、从动链条组、下链轮座、上链轮座、升降台及Π形滑轮架,其中该机心设于底座上方,且机心上方固设顶板,该顶板上方并固设前述上链轮座,而位于机心两侧的升降台则系内侧连结该Π形滑轮架,该Π形滑轮架具有三个侧壁,且该三个侧壁皆枢设有滑轮,且各由中间的侧壁另外藉连接件与前述从动链条组连接,其结构特征在于该机心由两外支架、两内支架、补强支架以及若干螺丝、螺帽所组成,其中该两外支架相互对称,各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第二弯折面、第三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第三弯折面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并由螺丝、螺帽分别与两内支架锁固连结;该两内支架相互对称,各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第二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且该两内支架系开口朝外,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前述内侧面以及第二弯折面各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藉由该两内支架的内侧面预设的穿孔可分别与补强支架的两弯折面锁固连结,而藉由该两内支架的第二弯折面则分别与两外支架的第三弯折面锁固连结;该补强支架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弯折面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并螺丝、螺帽分别与两内支架锁固连结。
藉由前述特征,令该两外支架的内侧面两侧与第一弯折面以及第二弯折面可做为升降机的升降台所连结的Π形滑轮架的三个侧壁所枢设的滑轮的滑轨,且两内支架系开口朝外,且分别由其第二弯折面与两外支架的第三弯折面抵靠,因此对外连通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可便利于螺丝与螺帽的组配操作,且亦可利用该两内支架的内侧面的中间预定部位锁固其他如感应开关等配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习用升降机的机心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机的滑轮支架的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于升降机的部分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于升降机的另一部份立体图。
如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的机心结构,其中该升降机系包括有底座1、机心2、顶板3、减速马达11、传动链条12、从动链条组13、下链轮座14、上链轮座(图未示)、升降台4、Π形滑轮架5等构件所组成,而前述机心2则设于底座1上方,且机心2上方固设顶板3,该顶板3上方并固设前述上链轮座(图未示),而位于机心2两侧的升降台4则系内侧连结前述的Π形滑轮架5,该Π形滑轮架5(请参考图4)具有三个侧壁51、52、53,且该三个侧壁51、52、53皆枢设有滑轮511、521、531,且各由中间的侧壁52另外藉连接件6与前述从动链条组13连接(参考图6),是以当减速马达11正逆转时即连动传动链条12并传动设于下链轮座14的链轮141,令该下链轮座14与上链轮座所啮合的从动链条组13亦可上下位移,相对亦令前述Π形滑轮架5可藉其三个侧壁51、52、53所枢设的各滑轮511、521、531沿着机心2做上下滑移,进而令Π形滑轮架5所连结的升降台4亦随之做升降的动作;其特征在于该机心2系由两外支架21、两内支架22、补强支架23以及若干螺丝61、螺帽62所组成,其中该两外支架21,系相互对称,乃各由内侧面210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211、第二弯折面212、第三弯折面213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第三弯折面213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2131,而藉由螺丝61、螺帽62分别与两内支架22锁固连结;
该两内支架22,系相互对称,乃各由内侧面220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221、第二弯折面222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且该两内支架22系开口朝外,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前述内侧面220以及第二弯折面222各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2201、2221,藉由该两内支架22的内侧面220预设的穿孔2201可分别与补强支架23的两弯折面231锁固连结,而藉由该两内支架22的第二弯折面222则分别与两外支架21的第三弯折面213锁固连结;该补强支架23,系由内侧面230与位于其两侧的弯折面231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弯折面231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2311,可藉螺丝61、螺帽62分别与两内支架22锁固连结;藉由前述特征,令该两外支架21的内侧面210两侧与第一弯折面211以及第二弯折面212可做为各降机的升降台4所连结的Π形滑轮架5的三个侧壁51、52、53所枢设的滑轮511、521、531的滑轨,且两内支架22系开口朝外,且分别由其第二弯折面222与两外支架21的第三弯折面213抵靠,因此对外连通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A),可便利于螺丝61与螺帽62的组配操作,且亦可利用该两内支架22的内侧面220的中间预定部位锁固其他如感应开关(图未示)等配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归纳具有下列增进功效1、不必焊接作业,组立快速方便,且两内支架22系开口朝外且分别由其第二弯折面222与两外支架21的第三弯折面213抵靠,因此对外连通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A),可便利于螺丝61与螺帽62的组配操作,且亦可利用该两内支架22的内侧面220的中间预定部位锁固其他如感应开关等配件。
2、不须另外装配滑轨,藉其两外支架21的内侧面210两侧与第一弯折面211以及第二弯折面212可做为升降机的升降台4所连结的Π形滑轮架5的三个侧壁51、52、53所枢设的滑轮511、521、531的滑轨。
权利要求一种升降机的机心结构,该升降机包括底座、机心、顶板、减速马达、传动链条、从动链条组、下链轮座、上链轮座、升降台及Π形滑轮架,其中该机心设于底座上方,且机心上方固设顶板,该顶板上方并固设前述上链轮座,而位于机心两侧的升降台则系内侧连结该Π形滑轮架,该Π形滑轮架具有三个侧壁,且该三个侧壁皆枢设有滑轮,且各由中间的侧壁另外藉连接件与前述从动链条组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机心由两外支架、两内支架、补强支架以及若干螺丝、螺帽所组成,其中该两外支架相互对称,各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第二弯折面、第三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第三弯折面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并由螺丝、螺帽分别与两内支架锁固连结;该两内支架相互对称,各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第一弯折面、第二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且该两内支架系开口朝外,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中前述内侧面以及第二弯折面各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藉由该两内支架的内侧面预设的穿孔可分别与补强支架的两弯折面锁固连结,而藉由该两内支架的第二弯折面则分别与两外支架的第三弯折面锁固连结;该补强支架由内侧面与位于其两侧的弯折面所构成而略呈
形体,并系由铁板一次冲压成形,且其弯折面并一体成形有若干穿孔,并螺丝、螺帽分别与两内支架锁固连结。
专利摘要一种升降机的机心结构,包括两外支架、两内支架、补强支架,其中两内支架开口朝外且分别由其第二弯折面与两外支架的第三弯折面抵靠,因此对外连通形成较大的操作空间,便于螺丝与螺帽的组配;两外支架的内侧面两侧与第一弯折面及第二弯折面可做为升降机的升降台所连结的Ⅱ形滑轮架的三个侧壁所枢设的滑轮的滑轨,不但精简构件,亦充分运用其结构空间,因此,不须另外装配滑轨,而且此种机心结构不必焊接,组立快速方便。
文档编号B66B11/00GK2374530SQ99225619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9日
发明者王兴旺 申请人:王兴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