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

文档序号:328499阅读:1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属于人工制造冰霜,包括以水和生成碘化银的化学物质为原料经喷雾、冷冻等过程在树上制成。
关于人造雾凇的工作,国内有以清水为原料用喷雾器喷成雾同时用液氮强制降温,使其在树枝上冻结。这种方法必须使用液氮,而且在树枝上生成的是透明的冰凌而非雾凇。而国内外用碘化银作为冷云催化剂用于人工降雨,未见到用于人造雾凇。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它是以碘化银水溶胶为原料经雾化过程制成的。这种方法实现了人造雾凇的气象和技术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当气温在-3.5℃以下时,以碘化银水溶液胶为原料用喷雾器雾化喷向树枝,当树枝表面呈薄薄一层白色粒状雾凇后,再喷向第二棵树,顺次喷5~10棵树后再返回第一棵树作第二次喷雾,如此反复3~5次,雾凇结成3mm左右,人造雾凇即成。
碘化银水溶胶的浓度为0.01%~0.1%,液体温度为0℃以下,喷出的雾滴为5~20微米。
本发明的作用和优点是天然雾凇主要有两类晶状雾凇和粒状雾凇。后者是在-3℃~-20℃,过冷却雾滴在树枝等物体上碰冻而成。北方冬季寒冷,气温常常在0℃以下,但相对湿度较低,在未及冰面饱和时就不可能有任何形态的雾凇出现。我们无法改变湿度条件,但可以人工造雾,在负温条件下使它们与树枝碰冻凇结,实现人造雾凇。但是,如果使用清水造雾,由于其中缺乏成冰核,不易发生碰冻。即便使用致冷剂——如液氮强制降温冻结,在树枝上形成的只能是明冰面非雾凇。因此要借助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广泛使用的人工晶核的作用。使得在不太低的负温下(譬如-5℃-10℃)就能促使过冷雾滴冻结。人工晶核可以是气溶胶的形态,也可以是水溶胶的形态。在人造雾凇作业中,我们选用水溶胶的形态,因为它的作用更直接更快速。一株中等大小的松树,2人操作只需10分钟左右,消耗0.01%浓度的碘化银水溶胶15升,原料成本1.5元。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不冻伤树木可直接用自来水配制,方便外场作业。
本附图
为人造雾凇的生产工艺图实施例以1000千克清水先后加100克含水软化剂和表面活性剂的洗衣粉和70克的NH4I,经搅拌充分溶解后冷却至0℃以下,再加以含有70克AgNO3的水溶液,搅拌均匀即成0.01%浓度的碘化银水溶胶,以喷雾器将碘化银水溶胶雾化喷向松树,喷出的雾滴为10微米。当树枝表面出现薄薄的一层白色粒状雾凇后,再喷向第二棵松树,顺次喷十棵松树,再返回第一棵松树作第二次喷雾,如此反复三次,雾凇结成3mm左右,人造雾凇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包括以水和生成碘化银的化学物质为原料经喷雾、冷冻等过程在树上制成,其特征在于当气温在-3.5℃以下时,以碘化银水溶液胶为原料用喷雾器雾化喷向树枝,当树枝表面呈薄薄一层白色粒状雾凇后,再喷向第二棵树,顺次喷5~10棵树后再返回第一棵树作第二次喷雾,如此反复3~5次,当结成3mm左右,人造雾凇即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碘化银水溶胶的浓度为0.01%~0.1%,液体温度为0℃以下,喷出的雾滴为5~20微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人造雾凇的方法,它以碘化银水溶胶为原料制成,经冷却、喷雾等过程在-3.5℃环境温度将其喷向松树反复几次,即形成人造雾凇。本方法效率高、成本低、不冻伤树木,直接用自来水配制,有利于冬天现场作业。
文档编号A01G15/00GK1364406SQ0110224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
发明者夏彭年 申请人:夏彭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