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灌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5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渗灌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灌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渗灌技术是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中最为先进的一种,但是现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沿用人工控制给水的方式,使得渗灌技术虽然具有节省水源的功能,但该功能不能得到大面积的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灌自动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贮水装置2、开口于贮水装置2下部的输出管道4;所述的贮水装置2中设有水位监测传感器1,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传感器1输出端连接,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出端与水泵7的控制端连接,水泵7通过输水管道9与贮水装置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还有所述的水位监测传感器1包括设置在贮水装置2内部的上水位监测传感器、下水位监测传感器。
所述的贮水装置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网3。
所述的输出管道4上设有水表5、过滤器6。
所述的贮水装置2侧壁设有套管10,水位监测传感器1设于贮水装置2内部并通过套管10与给水控制机构8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操作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如图示,其中包括贮水装置2、开口于贮水装置2下部的输出管道4;所述的贮水装置2中设有水位监测传感器1,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传感器1输出端连接,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出端与水泵7的控制端连接,水泵7通过输水管道9与贮水装置2连通。
水位监测传感器1包括设置在贮水装置内部的上水位监测传感器、下水位监测传感器。
贮水装置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网3。
输出管道4上设有水表5、过滤器6。
贮水装置2侧壁设有套管10,水位监测传感器1设于贮水装置2内部并通过套管10与给水控制机构8电连接。
给水控制机构8选用上海永嘉仪表厂生产的JYB(714)晶体管液位继电器。
其余结构如前述。
权利要求1.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贮水装置(2)、开口于贮水装置(2)下部的输出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水装置(2)中设有水位监测传感器(1),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传感器(1)输出端连接,给水控制机构(8)的输出端与水泵(7)的控制端连接,水泵(7)通过输水管道(9)与贮水装置(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位监测传感器(1)包括设置在贮水装置(2)内部的上水位监测传感器、下水位监测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水装置(2)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过滤网(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管道(4)上设有水表(5)、过滤器(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水装置(2)侧壁设有套管(10),水位监测传感器(1)设于贮水装置(2)内部并通过套管(10)与给水控制机构(8)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灌自动控制装置。包括贮水装置、开口于贮水装置下部的输出管道;所述的贮水装置中设有水位监测传感器,给水控制机构的输入端与水位监测传感器输出端连接,给水控制机构的输出端与水泵的控制端连接,水泵通过输水管道与贮水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控制使渗灌技术不易大面积推广的问题,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操作便利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25/16GK2705007SQ2004200161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李志宏, 高林森, 范风翠, 李敏, 王桂荣 申请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