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477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灰飞虱的农药,特别是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灰飞虱在我国稻、麦轮作区发生猖獗,导致其作为媒介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连年大暴发,造成水稻减产,稻米品质下降。
灰飞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越冬。晚秋稻子收割后,主要迁入麦田越冬,第2年麦子收割后再迁入秧田或早栽稻田中为害水稻,并传播条纹叶枯病毒。除气候、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等因素外,灰飞虱暴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对过去的特效药剂吡虫啉产生了抗药性,使得在稻田使用吡虫啉后仍有大量的灰飞虱存活下来,并迁移到麦田中越冬,成为第2年大发生的基数。每年5月上中旬,麦田中灰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但这一时期在麦田防治灰飞虱存在以下几个困难,第一、灰飞虱对麦子造成的危害较轻,难以引起农民的重视;第二、目前生产中用于防治灰飞虱的药剂大部分为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要求兑水喷雾使用,在麦田环境下,水源较远,取水困难;第三、此时麦子群体大,麦叶相互叠遮,郁蔽度高,而灰飞虱在麦子的中下部取食为害,即使是大水量喷雾,也难以将药液送至麦秆下部,灰飞虱虫体难以接触药剂。鉴于以上三点,麦田灰飞虱的防治往往无法有效的实施,且效果不佳。
目前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常规方法是在水稻秧田期防治从麦田迁入的灰飞虱成虫。由于成虫的抗耐药性远远高于低龄若虫,必须大幅度提高吡虫啉等药剂的用药量;而且此时灰飞虱源源不断地从麦田迁入秧田,防治压力大,在实际生产中是“三天防两头”,甚至是“一天防一次”,使得单位面积上的农药用量急速增加。这种超常的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将导致灰飞虱产生更为严重的抗药性,并且迁入秧田的灰飞虱在被药剂杀死前,往往已经直接或通过产卵传播了条纹叶枯病毒,因此仍难以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毒死蜱的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国际通用名称chlorpyrifos,美国Dow化学公司1965年开发成功,是迄今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药品种之一。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相对密度1.398,熔点42.5-43℃,25℃时饱和蒸汽压2.4×10-3Pa,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敌敌畏的化学名称为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国际通用名称dichlorvos,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的有机磷杀虫剂。纯品为无色至琥珀色液体,有芳香味,相对密度1.415,沸点为35℃(6.667Pa),40℃时饱和蒸汽压9.9Pa,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毒死蜱和敌敌畏都具有熏蒸、胃毒和触杀作用,对咀嚼口器害虫和刺吸口器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国内已有关于毒死蜱和敌敌畏复配成乳油制剂的专利申请。如CN1251261“一种复配式杀虫剂”和CN1256866“含毒死蜱和敌敌畏的杀虫剂乳油”,这两个专利申请都是乳油制剂,而且均未将麦田灰飞虱列为防治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抓住麦田防治灰飞虱的最佳时机,提供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其特征是由以下组份按其重量比组合而成组份重量比毒死蜱(chlorpyrifos) 1敌敌畏(dichlorvos)5-100稳定剂A 0.1-0.5
稳定剂B1-25着色剂 2-15载体 500-2000其中,所述毒死蜱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药,敌敌畏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油;所述稳定剂A为丁内酯、γ-丙内酯、δ-丙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B为1,2-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5]-戊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着色剂为大红粉、酞青红、酸性大红中的一种;所述载体为煤矸石、珍珠岩、蛭石中的一种。
本发明颗粒剂可以采用常用的吸附法制备(1)载体制备将载体进行破碎,过20目以上筛选。
(2)吸附造粒颗粒载体、毒死蜱、敌敌畏及稳定剂、着色剂分别计量后放入吸附混合机中吸附混合,其中毒死蜱原药在40-50℃熔融并用喷嘴雾化后加入吸附混合机,敌敌畏原油采取直接加入法。
(3)将造好的颗粒直接过20-60目筛挑选合格产品包装。
本发明颗粒剂的用途是作为杀虫剂在麦田环境下防治灰飞虱。
本发明颗粒剂的使用方法因该药剂有效成分含量较低,可以直接用手撒施,无需借助任何器械。一般在5月上旬左右,麦田灰飞虱进入低龄若虫高峰期直接撒施。一次施药7天至10天后,视虫情决定是否增施第二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为复配的颗粒剂,利用颗粒本身的重力,有效穿透相互叠遮的麦叶,到达麦株基部,并可利用麦田郁蔽的环境,充分发挥其熏蒸作用,提高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2)本发明颗粒剂直接用手撒施,避免了兑水喷雾作业,减少了农民劳动量,易于为农民接受和使用;
(3)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复配颗粒剂对灰飞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4)实践了防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的最佳方案,将灰飞虱控制、消灭于麦田低龄若虫期,大大减少、阻断迁入秧田的灰飞虱成虫数量,达到最有效地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颗粒剂组配的实施例20个,列示于表一至表四,从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颗粒剂的有效含量(毒死蜱、敌敌畏含量之和)范围为1~5%;表五是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和敌敌畏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对灰飞虱的共毒因子测定结果;表六至表十列举了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按照1∶10、1∶30、1∶40、1∶50和1∶80比例复配后对灰飞虱的LC50及共毒系数值,表十一至表十三是本发明颗粒剂不同有效含量的毒死蜱、敌敌畏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表十四至表十六是本发明颗粒剂用于麦田防治灰飞虱后对水稻本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
(一)、本发明颗粒剂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的定性定量测定首先进行两种单剂对试虫的毒力测定,获得单剂对试虫的LC50及其致信限;然后按Mansour等(1966)提出的共毒因子法,就毒死蜱、敌敌畏不同配比的混剂对试虫进行增效作用的“定性”筛选;最后用孙云沛等(1960)共毒系数法对增效作用的组合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共毒系数。结果如表五所示,说明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毒死蜱、敌敌畏混合对灰飞虱有增效作用,而在有些配比下则表现拮抗作用,两次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按照1∶10、1∶30、1∶40、1∶50和1∶80比例复配后对灰飞虱的LC50及共毒系数值如表六至表十所示。
(二)、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在南京高淳县小麦田进行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的防治试验。利用制得的有效含量为2%、3%和4%的颗粒剂,每亩用量分别为8000g、5000g、4000g。试验另设每亩单用48%毒死蜱EC80ml、80%敌敌畏EC100ml、10%吡虫啉WP40g的对照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处理。施药时间为2005年5月12日上午10点,此时田中小麦处于开花成熟期,灰飞虱为低龄若虫高峰期。颗粒剂直接均匀撒施;对照药剂按每亩用量兑水50kg,用工农-16喷雾器均匀喷雾。药后1、3、7d调查残留虫数。试验结果如表十一至表十三所示,表明不同含量的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其中,4%有效含量的颗粒剂表现最佳,药后1d、3d、7d校正防效分别为70.55%、77.84%、85.71%,药后防效显著地优于单用毒死蜱或敌敌畏,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性和持效性。
(三)、本发明颗粒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病效果2006年5月继续选用上述有效含量为2%、3%、4%的本发明颗粒剂在麦田进行灰飞虱防治,不同药剂施用地点相对隔开。6月27日和7月4日分别调查不同药剂处理区域,水稻本田条纹叶枯病病害发生情况。结果如表十四至表十六所示,表明本发明颗粒剂处理区域水稻本田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在2%左右,而空白对照区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在6%-10%。由此证明本发明颗粒剂在麦田防治灰飞虱取得较好效果,有效抑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抑制率可达70%以上。
表一 实施例1-5 表二 实施例6-10
表三 实施例10-15 表四 实施例16-20
表五 本发明颗粒剂对灰飞虱增效作用的定性测定

注A-毒死蜱;B-敌敌畏;A+B为毒死蜱和敌敌畏的混配剂表六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1∶10混配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测定

注A-毒死蜱,B-敌敌畏,下同。
表七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1∶30混配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测定

表八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1∶40混配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测定

表九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1∶50混配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测定

表十 本发明颗粒剂中毒死蜱、敌敌畏1∶80混配对灰飞虱的共毒系数测定

表十一 2%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5.5)

注表中同一列不同字母分别表示在5%(小写)和1%(大写)水平差异显著(Duncan法),下同。
表十二 3%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5.5)

表十三 4%本发明颗粒剂对麦田灰飞虱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5.5)

表十四 2%本发明颗粒剂对水稻本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6.6-7)

表十五 3%本发明颗粒剂对水稻本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6.6-7)

表十六 4%本发明颗粒剂对水稻本田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南京高淳 2006.6-7)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其特征是由以下组份按其重量比组合而成组份 重量比毒死蜱(chlorpyrifos) 1敌敌畏(dichlorvos) 5-100稳定剂A 0.1-0.5稳定剂B 1-25着色剂 2-15载体 500-2000其中,所述毒死蜱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药,敌敌畏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油;所述稳定剂A为丁内酯、γ-丙内酯、δ-丙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稳定剂B为1,2-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5]-戊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着色剂为大红粉、酞青红、酸性大红中的一种;所述载体为煤矸石、珍珠岩、蛭石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其特征是有效含量范围为1~5%。
3.权利要求1的颗粒剂作为杀虫剂在麦田环境下防治灰飞虱的应用。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麦田灰飞虱防治的颗粒剂,由毒死蜱、敌敌畏、稳定剂、着色剂、载体按一定重量比组合而成,毒死蜱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药,敌敌畏为含量在95%以上的原油,稳定剂A为丁内酯、γ-丙内酯、δ-丙内酯,稳定剂B为1,2-丁二醇、2-甲基-2,4-戊二醇、[1,5]-戊二醇,着色剂为大红粉、酞青红、酸性大红,载体为煤矸石、珍珠岩、蛭石。复配的颗粒剂能有效穿透相互叠遮的麦叶,到达麦株基部,充分发挥其熏蒸作用,避免了兑水喷雾作业,利用复配剂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减少农药用量,将灰飞虱控制、消灭于麦田低龄若虫期,大大减少、阻断迁入秧田的灰飞虱成虫数量,达到最有效地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
文档编号A01P7/04GK101032253SQ20071002141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1日
发明者顾中言, 徐德进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