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小杂粮磨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机械,具体为一种小杂粮磨粉装置。
背景技术:
石磨是一种可将米、麦、豆等粮食粉碎,加工成粉、浆的设备,在我国许 多地区被广泛使用,它依靠上下磨盘之间的摩擦力将粮食碾碎成粉状,用石磨 碾制的粮食,由于石磨的转速低、石磨之间的温度也很低,因而粮食中的矿物 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成分得以保留,但是传统的石磨均采用人 力、畜力带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只能适用于小规模生产。随着本领 域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人们开始采用机器磨粉, 且以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磨粉机为主,由于在粉碎过程中,要产生较高的 温度,使得面粉的物化特性发生改变,而且为了减少磨粉机磨辊的磨损,往往 需要添加滑石粉,从而引起粮食污染问题,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总之无论 是机磨,还是石磨,均有利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机磨和石磨均存在上述各自不同确定缺点的问 题,提供一种小杂粮磨粉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小杂粮磨粉装置,包括固定架, 固定架上至少架设有两个大料斗,每个大料斗下方设置包含上磨盘、下磨盘和 磨底盘的石磨,上磨盘上方设有磨担,磨担上固定有出料口与上磨盘磨眼相对、进料口位于大料斗正下方的小料斗;磨底盘的出料口与相应振动筛连通,振动 筛外侧设置与其细料出口连通的面池,各振动筛的粗料出口与相应物料提升机 相通,每个物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下一级大料斗相对;该磨粉装置还包括位于 固定架一侧的粮池,粮池与相邻进料斗之间设置物料提升机。所述物料提升机 可采用现有多种结构形式,比如至少可为由电机驱动的内置螺旋式绞叶的输料 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由大料斗、小料斗、石磨、振动筛以及物料 提升机构成了磨粉装置的独立单元,该独立单元的数量可根据工厂规模及要求 确定,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独立单元串接在一起,可实现小杂粮的多级碾压磨制, 使得磨出的粉料更精细,而且将传统石磨与振动筛、物料提升机等机械化设备 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总之,与 传统石磨相比,该磨粉装置大大提高了产量、产值,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与现 代化机械制粉设备相比,粮食未受高温损害,磨粉中的矿物质、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得以保留,得到真正的绿色食品,该装置可用 于小型面粉加工厂、家庭型面粉加工作坊,也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架2-大料斗3-上磨盘4-磨底盘5-磨担6-小料斗7-振动筛8-细料出口 9-面池10-物料提升机11-粮池具体实施方式
小杂粮磨粉装置,如图l、 2所示,包括固定架l,固定架l上架设有四个大料斗2,每个大料斗下方设置包含上磨盘3、下磨盘和磨底盘4的石磨,上磨
盘3上方设有磨担5,磨担5上固定有出料口与上磨盘磨眼相对、进料口位于 大料斗2正下方的小料斗6;磨底盘4的出料口与相应振动筛7连通,振动筛7 外侧设置与其细料出口 8连通的面池9,各振动筛的粗料出口与相应物料提升 机10相通,每个物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下一级大料斗2相对;该磨粉装置还包 括位于固定架1 一侧的粮池11,粮池11与相邻进料斗之间设置物料提升机10。 如图所示,将小杂粮从左至右进行四级碾压磨制,具体工作过程是物料提 升机将粮池内的粮食输送至一级大料斗内,然后依次落入下料斗、磨眼,进入 上下磨盘之间,经过碾压后由磨底盘的出料口进入一级振动筛,磨好的细料由 振动筛的细料出口落入面池内,而粗料经粗料出口流出后经物料提升机输送至 第二级大料斗、第二级石磨以及第二级振动筛继续碾压、筛分,如此交替进行, 实现小杂粮的精磨。
权利要求1、一种小杂粮磨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上至少架设有两个大料斗(2),每个大料斗下方设置包含上磨盘(3)、下磨盘和磨底盘(4)的石磨,上磨盘(3)上方设有磨担(5),磨担(5)上固定有出料口与上磨盘磨眼相对、进料口位于大料斗(2)正下方的小料斗(6);磨底盘(4)的出料口与相应振动筛(7)连通,振动筛(7)外侧设置与其细料出口(8)连通的面池(9),各振动筛的粗料出口与相应物料提升机(10)相通,每个物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下一级大料斗(2)相对;该磨粉装置还包括位于固定架(1)一侧的粮池(11),粮池(11)与相邻进料斗之间设置物料提升机(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加工机械,具体为一种小杂粮磨粉装置,解决现有机磨和石磨均存在上述各自不同确定缺点的问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架设有若干大料斗,每个大料斗下方设置石磨及小料斗,石磨的出料口与振动筛连通,振动筛外侧设置与其细料出口连通的面池,振动筛粗料出口与物料提升机相通,每个物料提升机的出料口与下一级大料斗相对;还包括粮池,粮池与相邻进料斗之间设置物料提升机。与传统石磨相比,该磨粉装置大大提高了产量、产值,保障了产品的质量,与机械化制粉设备相比,粮食未受高温损害,其中矿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得以保留,该装置可用于小型面粉加工厂,也可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B02C7/18GK201316643SQ200820180728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王钟鸣 申请人:王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