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施用其的植物病害的防除方法

文档序号:318376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施用其的植物病害的防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施用该组合物的植物病害的防除方法,所述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至少I种喹啉化合物或其盐(组a)及选自由组l(b-l) 28(b_28)(组b)组成的组中的I种以上的杀菌性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大量的化学药物被用于植物病害防除。但是,由于具有类似骨架的同作用系的化学药物为防除同种病害而被频繁使用或过量给药等,而导致植物病原菌对化学药物的耐性化问题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近来消费者对减农药作物的需求及对减轻由化学农药导致的环境负荷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另外,在作为药物使用场所的农园中,以罐混(tank mixing)法混用2种以上药物进行处理时,对于相容性差的药物之间的组合来说,多存在各药物的效果降低的情况或使植物体发生药害的危险性。在上述情况下,期待即使对于对现有药物的耐性菌也有高效、有效成分量较低、且效果高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并且,为了预防植物病原菌的耐性化,也希望开发出由具有不同的基本骨架的、作用性不同的成分(化合物)形成的相容性好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已知通式(I)表示的喹啉化合物作为杀菌剂利用种子消毒、茎叶散布处理等施用方法对水稻的稻痕病(Pyricularia oryzae)以及番爺、黄瓜及菜豆的灰霉病(Botrytiscinerea)等显示防除效果(专利文献I 4)。但是,对于通式(I)表示的喹啉化合物与其他杀菌剂混合所产生的防除效果,尚属未知。专利文献I :国际公开(WO)第2005/07091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第2007-1944号公报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WO)第07/011022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第2007-2173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对通式(I)表示的喹啉化合物与其他杀菌剂成分的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通式(I)表示的喹啉化合物与特定的杀菌性化合物组合,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可得到无法由单独成分预料的、优异的防除效果(协同效果),并且,即使对现有耐性菌也显示稳定的预防效果,而且未发现药害的发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施用该组合物的植物病害的防除方法,所述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对各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多种病害谱,即使对于对现有药物的耐性菌也显示高植物病害防除效果,即使对病原菌栖息环境给予的有效成分量低也显示高活性,而且未发现对植物产生药害。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a)通式(I)表示的至少I种喹啉化合物或其盐(组a)及(b)选自由下述组(I) (28)组成的组(组b)中的I种
以上的杀菌性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的(a)及(b)作为有效成分, (a)通式(I)表示的至少I种喹啉化合物或其盐(组a), (b)选自由下述组(I) (28)组成的组(组b)中的I种以上的杀菌性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R1及R2相同或不同,为可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卤原子取代的C1 C6烷基或可被相同或不同的I 5个卤原子取代的苯基。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R1及R2相同或不同,为甲基、乙基、丙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苯基、氟苯基或氯苯基。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R3及R4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齒原子或C1 C4烧基。
5.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R3及R4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甲基或乙基。
6.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R3及R4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7.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X为齒原子;Ci C6烧基;C2 C6炔基;可被选自由齒原子、可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卤原子取代的C1 C6烷基及C1 C6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I 6个取代基取代的芳基;可被选自由卤原子、可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卤原子取代的C1 C6烷基及C1 C6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I 6个取代基取代的杂芳基;氰基;或^羟基-C1 C6烷烃亚氨基,所述N-羟基-C1 C6烷烃亚氨基中的羟基的氢原子可被选自由C1 C6烷基及苯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n为O 2的整数。
8.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X为卤原子A C4烷基;C2 C3炔基;可被选自由氟原子、氯原子、可被I 3个氟原子取代的C1 C2烷基及C1 C2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I 2个取代基取代的苯基;呋喃基、噻吩基、噁唑基或吡啶基,所述呋喃基、噻吩基、噁唑基或吡啶基可被选自由氟原子、氯原子、可被I 3个氟原子取代的C1 C2烷基及C1 C2烷氧基组成的组中的相同或不同的I 3个取代基取代;氰基;或N-羟基-C1 C2烷烃亚氨基,所述N-羟基-C1 C2烷烃亚氨基中的羟基的氢原子可被选自由C1 C2烷基及苯基组成的组中的取代基取代,n为O 2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X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乙炔基、呋喃基、噻吩基、氰基、甲氧基乙烷亚氨基、 乙氧基乙烷亚氨基或苯氧基乙烷亚氨基,n为O或I。
10.如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Y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C1 C3烷基,m为0 2。
11.如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Y为氟原子、氯原子或甲基,m为0或I。
12.如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中, Y为氟原子或甲基,m为0或I。
13.如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其中, 组a的喹啉化合物(I)为 (a-1) 3-(5-氟-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2) 3-(5-氯-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3) 3-(5-溴-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4)3-(5-乙炔基-3,3-二甲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5) 3- (5,6- 二氟-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6)3-(3-乙基-5-氟-3-丙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7)3-(5-氟-3-甲基-3-丙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8)3-(3-甲基-3-三氟甲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9)3-[3-甲基-3-(2,2,2-三氟乙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10)3-(3-甲基-3-苯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ll)3-[3-甲基-3-(4-氟苯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12)3-[3-甲基-3-(4-氯苯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13) 3-(3,3,4,4-四甲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14) 3-(5-氟-3,3,4,4-四甲基-3,4-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a-15) 3- (5-氟-3,3,4,4-四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6~氟喹啉、 (a-16) 3- (5-氟-3,3,4,4-四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8~氟喹啉、 (a-17) 3- (5-氟-3,3,4,4-四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8-甲基喹啉、(a-18) 3- (4,4- 二氟-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 _1_ 基)喹啉、(a-19) 3- (4,5- 二氟-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_1_基)喹啉或(a-20) 3- (4,4,5-三氟-3,3- 二甲基-3,4- 二氢异喹啉-I-基)喹啉。
14.如权利要求I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组b的杀菌性化合物选自下述组(I) (28)组(I)为选自下述(b-1-l) (b-1-9)中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b-1-l)腈嘧菌酯、(b-1-2)亚胺菌、(b-1-3)唑菌胺酯、(b-1-4)卩定氧菌酯、 (b-1-5)氟嘧菌酯、(b-1-6)醚菌胺、(b-1-7)肟醚菌胺、(b-1-8)叉氨苯酰胺、及(b-1-9)月亏菌酯;组⑵为选自下述(b-2-l) (b-2-25)中的三唑类化合物(b-2-l)硅氟唑、(b-2-2)戊唑醇、(b-2-3)腈苯唑、(b_2_4)己唑醇、(b-2-5)酰胺唑、(b-2-6)三唑酮、(b-2-7)氟醚唑、(b-2-8)丙硫菌唑、(b-2-9)戊叉唑菌、(b-2-10)氧唑菌、(b-2-ll)环戊唑醇、(b-2-12)环戊唑菌、(b-2-13)丙环唑、(b-2-14)环唑醇、(b-2-15)噁醚唑、(b-2-16)烯唑醇、(b-2-17)喹唑菌酮、(b-2-18)氟硅唑、(b-2-19)戊菌唑、(b-2-20)糠菌唑、(b-2-21)唑菌醇、(b-2-22)粉唑醇、(b-2-23)腈菌唑、(b-2-24)乙环唑、及 (b-2-25)双苯三唑醇; 组(3)为选自下述(b-3-l) (b-3-7)中的咪唑类化合物 (b-3-l)噁咪唑富马酸盐、 (b-3-2)氟菌唑、 (b-3-3)烯菌灵、 (b-3-4)烯菌灵-S、 (b-3-5)咪鲜胺、 (b-3-6)稻痕酯、及 (b-3-7)唑菌嗪; 组(4)为选自下述(b-4-l) (b-4-31)中的甲酰胺类化合物 (b_4_l)卩比喔菌胺、 (b-4-2)氟酰胺、(b-4-3)呋吡唑灵、 (b-4-4)啶酰菌胺、 (b-4-5)环酰菌胺、 (b-4-6)环氟菌胺、 (b-4-7)叶枯酞、 (b-4-8)双炔酰菌胺、(b-4-9)Bixafen、 (b-4-10)萎锈灵、 (b-4-ll)氧化萎锈灵、 (b-4-12)丙氧灭锈胺、 (b-4-13)硅噻菌胺、 (b-4-14)溴氟唑菌、 (b-4-15)氟联苯菌、 (b-4-16)噻唑菌胺、 (b-4-17)苯酰菌胺、 (b-4-18)噻酰菌胺、 (b-4-19)异噻菌胺、 (b-4-20)双氯氰菌胺、 (b-4-21)氰菌胺、 (b-4-22)氟卩比菌胺、 (b-4-23)氟卩比菌酰胺、 (b-4-24)氯环丙酰胺、 (b-4-25)唑虫酰胺、 (b-4-26)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I,3-二甲基-IH-吡唑-4-甲酰胺、(b-4-27)N-{2-[l,r -双(环丙基)-2-基]苯基}-3-( 二氟甲基)-1-甲基-IH-吡唑-4-甲酰胺、(b-4-28)3-( 二氟甲基)-N-(9-异丙基-1,2,3,4-四氢 _1,4_ 甲桥萘 _5_ 基)_1_ 甲基-IH-吡唑-4-甲酰胺、 03-4-29)3-(二氟甲基)4-[4’ -(3,3_ 二甲基丁炔-I-基)联苯-2-基]-I-甲基-IH-吡唑-4-甲酰胺、 (13-4-30)3-(二氟甲基)4-[4’-(3-甲氧基-3-甲基丁炔-I-基)联苯-2-基]-I-甲基-IH-吡唑-4-甲酰胺、及 (b-4-31) 3-( 二氟甲基)-1-甲基-N-[l,2,3,4-四氢-9-(1-甲基乙基)_1,4_ 甲桥萘-5-基]-IH-吡唑-4-甲酰胺; 组(5)为选自下述(b-5-l) (b-5-5)中的酰基丙氨酸类化合物 (b-5-l)甲霜灵、 (b-5-2)甲霜灵-M、 (b-5-3)苯霜灵、 (b-5-4)苯霜灵_M、及 (b-5-5)呋霜灵-M ; 组(6)为选自(b-6-l)苯噻菌胺及(b-6-2)异丙菌胺中的缬氨酰胺类化合物; 组(7)为选自下述(b-7-l) (b-7-3)中的磺酰胺类化合物 (b-7-l)氰霜唑、 (b-7-2)吲唑磺菌胺、及 (b-7-3)磺菌胺; 组(8)为选自(b-8-l)对甲抑菌灵及(b-8-2)抑菌灵中的亚磺酰胺类化合物; 组(9)为选自下述(b-9-l) (b-9-4)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b-9-l)百维灵、 (b-9-2)百维灵盐酸盐、 (b-9-3)乙霉威、及 (b-9-4)卩比D利苯卡布; 组(10)为选自下述(b-10-l) (b-10-8)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b-10-l)代森锰锌(代森锰锌)、 (b-10-2)代森锰、 (b-10-3)甲基代森锌、 (b-10-4)代森锌、 (b-10-5)代森联、 (b-10-6)福美锌、 (b-10-7)福美联、及 (b-10-8)福代锋; 组(11)为选自下述(b-11-l) (b-11-6)中的二羧酰亚胺类化合物 (b-ll-l)异丙定、 (b-11-2)腐霉利、 (b-11-3)克菌丹、(b-11-4)烯菌酮、(b-11-5)乙菌利、及(b-11-6)灭菌丹;组(12)为选自下述(b-12-l) (b-12-4)中的胍类化合物(b-12-l)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b-12-2)双狐羊胺乙酸盐、(b-12-3)双胍盐、及(b-12-4)多果定;组(13)为选自下述(b-13-l) (b-13-9)中的嘧啶类化合物、(b-13-l)嘧菌胺、(b-13-2)异嘧菌醇、(b-13-3)嘧菌腙、(b-13-4)嘧菌环胺、(b-13-5) 二甲基嘧菌胺、(b-13-6)氟苯嘧啶醇、(b-13-7)甲菌定、(b-13-8)磺嘧菌灵、及(b-13-9)氟B密菌胺;组(14)为选自下述(b-14-l) (b-14-5)中的吗啉类化合物(b-14-l)烯酰吗啉、(b-14-2) 丁苯吗啉、(b-14-3)十三吗啉、(b-14-4)吗菌灵、及(b-14-5)氣吗琳;组(15)为选自下述(b-15-l) (b-15-6)中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b_15_l)托布津、(b-15-2)甲基托布津、(b-15-3)苯菌灵、(b-15-4)多菌灵、(b-15-5)涕必灵、及(b-15-6)麦穗宁;组(16)为选自下述(b-16-l) (b-16-3)中的吡咯类化合物(b-16-l)氟噁菌、(b-16-2)氟氯菌核利、及(b-16-3)拌种咯;组(17)为选自下述(b-17-l) (b-17-5)中的有机磷类化合物(b-17-l)藻菌磷、(b-17-2)克瘟散、(b-17-3)甲基立枯磷、(b-17-4)异稻痕净、及(b-17-5)定菌磷; 组(18)为选自下述(b-18-l) (b-18-9)中的铜类化合物 (b-18-l)氢氧化铜、(b-18-2)铜、 (b-18-3)喊式氣化铜、 (b-18-4)喊式硫酸铜、 (b-18-5)喹啉铜、 (b-18-6)五水硫酸铜、 (b-18-7)无水硫酸铜、 (b-18-8)壬基苯酚磺酸铜、及 (b-18-9)十二烷基苯磺酸双乙二胺铜络盐; 组(19)为选自下述(b-19-l) (b-19-8)中的抗生素 (b-19-l)春雷霉素、 (b-19-2)有效霉素、 (b-19-3)多氧菌素A N、 (b-19-4)灭瘟素S苄基氨基苯磺酸盐、 (b-19-5)链霉素、 (b-19-6)游霉素、 (b-19-7)米多霉素、及 (b-19-8) 土霉素; 组(20)为选自下述(b-20-l) (b-20-3)中的有机氯类化合物 (b-20-l)百菌清、 (b-20-2)苯酞、及 (b-20-3)五氯硝基苯; 组(21)为选自下述(b-21-l) (b-21-5)中的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b-21-l)5-氯-7-(4-甲基哌啶-I-基)-6-(2,4,6_ 三氟苯基)[1,2,4]三唑并[I,5-a]嘧啶、 (b-21-2) 5-氣-N-[ (IS) -2,2,2- 二氣-I-甲基乙基]-6-(2,4,6- 二氣苯基)[I, 2,4]三唑并[l,5-a]嘧啶、 (b-21-3) 5-氯-N-[(IR)-I,2-二甲基丙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I,5-a]嘧啶、 (b-21-4)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胺、及 (b-21-5) 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 _7_ 胺; 组(22)为选自(b-22-l)表苯菌酮及(b-22-2)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基)-5-氯-2-甲氧基-4-甲基吡啶中的苯甲酰基化合物; 组(23)为选自下述(b-23-l) (b-23-9)中的乙二胺类化合物 (b-23-l)异丙基((IS) -2-甲基-I- {[ (4-甲基苯甲酰基) 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2)异丙基((IS)-2,2-二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3)异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4) 2, 2, 2-二氟乙基((IS)~2~甲基-1-{[ (4-甲基苯甲酸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5) 2,2,2- 二氣乙基((IS) -2, 2- 二甲基-I- {[ (4-甲基苯甲酸基)氛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6) 2,2,2- 二氟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7) 2,2,2- 二氣乙基{(IS) -I-甲基~2~[_ (4-甲基苯甲酰基)氛基]乙基}氛基甲酸酯、 (b-23-8)苄基((IS)-2-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及 (b-23-9)异丙基((IR) -2, 2, 2- 二氟_1_{ [ (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甲酸酯; 组(24)为选自下述(b-24-l) (b-24-3)中的异噁唑烷类化合物 (b-24-l)3-[5-(4-氯苯基)_2,3- 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 (b-24-2)3-[2,3-二甲基-5-(4-甲基苯基)异噁唑烷_3_基]吡啶、及 (b-24-3) 3-[2-异丙基-3-甲基-5-(4-氯苯基)异噁唑烷_3_基]吡啶; 组(25)为选自下述(b-25-l) (b-25-3)中的喹啉类化合物 (b-25-l)喹氧灵、 (b-25-2) [6-(1,1- 二甲基乙基)-8-氟-2,3- 二甲基喹啉-4-基]乙酸酯、及 (b-25-3) [6-(l,l-二甲基乙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甲氧基乙酸酯; 组(26)为选自(b-26-1) (2Z)-{[2-氟-5-(三氟甲基)苯基]硫} [3-(2-甲氧基苯基)_1,3_喔唑烧_2_亚基]乙臆及(b_26_2) (2Z) -{[2-氣-5-(二氣甲基)苯基]硫}[3-(2-甲基苯基)-I,3-噻唑烷-2-亚基]乙腈中的噻唑烷类化合物; 组(27)为选自下述(b-27-l) (b-27-3)中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 (b-27-l) 1-[ (2-丙稀基硫基)擬基]-2-(1-甲基乙基)-4-(2-甲基苯基)-5-氛基-IH-吡唑-3-酮、 (b-27-2) I-[(乙基硫基)擬基]-2-(1-甲基乙基)~4~ (2-甲基苯基)-5-氣基-IH-批唑-3-酮、及 (b-27-3) I-[(乙基硫基)擬基]-2-(1-甲基乙基)~4~ (2,6- _■氣苯基)-5-氣基-IH-吡唑-3-酮;以及 组(28)为选自下述(b-28-l) (b-28-28)中的其他杀菌 杀霉剂 (b-28-l) 土菌消、 (b-28-2)氟啶胺、 (b-28-3)哒菌清、 (b-28-4)三环唑、 (b-28-5)清菌脲、(b-28-6)噁唑酮菌、(b-28-7)咪唑菌酮、(b-28-8)氯化苦、(b-28-9)噻二嗪、(b-28-10)丙氧喹啉、(b-28-ll)螺噁茂胺、(b-28-12)苯锈啶、(b-28-13) 二噻农、(b-28-14)戊菌隆、(b-28-15)稻痕灵、(b-28-16)噻菌灵、(b-28-17)白藜芦醇、(b-28-18)嗪胺灵、(b-28-19)噻二唑素-S-甲基、(b-28-20)咯喹酮、(b-28-21)敌螨普、(b-28-22) 二甲氨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镍、(b-28-23)氯唑灵、(b-28-24)卩惡霜灵、(b-28-25)代森铵、(b-28-26)啶斑肟、(b-28-27)喹菌酮、及(b-28-28)亚磷酸。
15.如权利要求I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组b的杀菌性化合物选自下述组(I) (28)组(I)为选自下述(b-1-l) (b-1-9)中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b-1-l)腈嘧菌酯、(b-1-2)亚胺菌、(b-1-3)唑菌胺酯、(b-1-4)卩定氧菌酯、(b-1-5)氟嘧菌酯、(b-1-6)醚菌胺、(b-1-7)肟醚菌胺、(b-1-8)叉氨苯酰胺、及 (b-1-9)月亏菌酯;组⑵为选自下述(b-2-l) (b-2-18)中的三唑类化合物(b-2-l)硅氟唑、(b-2-2)戊唑醇、(b-2-3)腈苯唑、(b_2_4)己唑醇、(b-2-5)酰胺唑、(b-2-6)三唑酮、(b-2-7)氟醚唑、(b-2-8)丙硫菌唑、(b-2-9)戊叉唑菌、(b-2-10)氧唑菌、(b-2-ll)环戊唑醇、(b-2-12)环戊唑菌、(b-2-13)丙环唑、(b-2-14)环唑醇、(b-2-15)噁醚唑、(b-2-16)烯唑醇、(b-2-17)喹唑菌酮、及(b-2-18)氟硅唑;组(3)为选自下述(b-3-l) (b-3-5)中的咪唑类化合物(b-3-l)噁咪唑富马酸盐、(b-3-2)氟菌唑、(b-3-3)烯菌灵、(b-3-4)烯菌灵-S、及(b-3-5)咪鲜胺;组(4)为选自下述(b-4-l) (b-4-30)中的甲酰胺类化合物(b_4_l)卩比喔菌胺、(b-4-2)氟酰胺、(b-4-3)呋吡唑灵、(b-4-4)啶酰菌胺、(b-4-5)环酰菌胺、(b-4-6)环氟菌胺、(b-4-7)叶枯酞、(b-4-8)双炔酰菌胺、(b-4-9)Bixafen、(b-4-10)萎锈灵、(b-4-ll)氧化萎锈灵、(b-4-12)丙氧灭锈胺、(b-4-13)硅噻菌胺、(b-4-14)溴氟唑菌、(b-4-15)氟联苯菌、 (b-4-16)噻唑菌胺、(b-4-17)苯酰菌胺、(b-4-18)噻酰菌胺、 (b-4-19)异噻菌胺、 (b-4-20)双氯氰菌胺、 (b-4-21)氰菌胺、 (b-4-22)氟卩比菌胺、 (b-4-23)氟卩比菌酰胺、 (b-4-24)氯环丙酰胺、 (b-4-25)唑虫酰胺、 (b-4-26)N-[2-(1,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I,3-二甲基-IH-吡唑-4-甲酰胺、(b-4-27)N-{2-[l,r -双(环丙基)-2-基]苯基}-3-( 二氟甲基)-1-甲基-IH-吡唑-4-甲酰胺、 (b-4-28)3-( 二氟甲基)-N-(9-异丙基-1,2,3,4-四氢 _1,4_ 甲桥萘 _5_ 基)_1_ 甲基-IH-吡唑-4-甲酰胺、 .03-4-29)3-(二氟甲基)4-[4’ -(3,3_ 二甲基丁炔-I-基)联苯-2-基]-I-甲基-IH-吡唑-4-甲酰胺、及 (13-4-30)3-(二氟甲基)4-[4’-(3-甲氧基-3-甲基丁炔-I-基)联苯-2-基]-I-甲基-IH-吡唑-4-甲酰胺; 组(5)为选自下述(b-5-l) (b-5-4)中的酰基丙氨酸类化合物 (b-5-l)甲霜灵、 (b-5-2)甲霜灵-M、 (b-5-3)苯霜灵、及 (b-5-4)苯霜灵-M ; 组(6)为选自(b-6-l)苯噻菌胺及(b-6-2)异丙菌胺中的缬氨酰胺类化合物; 组(7)为选自下述(b-7-l) (b-7-3)中的的磺酰胺类化合物 (b-7-l)氰霜唑、 (b-7-2)吲唑磺菌胺、及 (b-7-3)磺菌胺; 组(8)为选自(b-8-l)对甲抑菌灵及(b-8-2)抑菌灵中的亚磺酰胺类化合物; 组(9)为选自下述(b-9-l) (b-9-4)中的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b-9-l)百维灵、 (b-9-2)百维灵盐酸盐、 (b-9-3)乙霉威、及 (b-9-4)卩比D利苯卡布; 组(10)为选自下述(b-10-l) (b-10-8)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b-10-l)代森锰锌(代森锰锌)、 (b-10-2)代森锰、 (b-10-3)甲基代森锌、 (b-10-4)代森锌、 (b-10-5)代森联、(b-10-6)福美锌、(b-10-7)福美联、及(b-10-8)福代锋;组(11)为选自下述(b-11-l) (b-11-6)中的二羧酰亚胺类化合物(b-ll-l)异丙定、(b-11-2)腐霉利、(b-11-3)克菌丹、(b-11-4)烯菌酮、(b-11-5)乙菌利、及(b-11-6)灭菌丹;组(12)为选自下述(b-12-l) (b-12-4)中的胍类化合物(b-12-l)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b-12-2)双狐羊胺乙酸盐、(b-12-3)双胍盐、及(b-12-4)多果定;组(13)为选自下述(b-13-l) (b-13-5)中的嘧啶类化合物(b-13-l)嘧菌胺、(b-13-2)异嘧菌醇、(b-13-3)嘧菌腙、(b-13-4)嘧菌环胺、及(b-13-5) 二甲基嘧菌胺;组(14)为选自下述(b-14-l) (b-14-5)中的吗啉类化合物(b-14-l)烯酰吗啉、(b-14-2) 丁苯吗啉、(b-14-3)十三吗啉、(b-14-4)吗菌灵、及(b-14-5)氣吗琳;组(15)为选自下述(b-15-l) (b-15-6)中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b_15_l)托布津、(b-15-2)甲基托布津、(b-15-3)苯菌灵、(b-15-4)多菌灵、(b-15-5)涕必灵、及(b-15-6)麦穗宁;组(16)为选自下述(b-16-l) (b-16-3)中的吡咯类化合物(b-16-l)氟噁菌、(b-16-2)氟氯菌核利、及(b-16-3)拌种咯;组(17)为选自下述(b-17-l) (b-17-3)中的有机磷类化合物、(b-17-l)藻菌磷、 (b-17-2)克瘟散、及 (b-17-3)甲基立枯磷;组(18)为选自下述(b-18-l) (b-18-7)中的铜类化合物 (b-18-l)氢氧化铜、(b-18-2)铜、 (b-18-3)喊式氣化铜、 (b-18-4)喊式硫酸铜、 (b-18-5)喹啉铜、 (b-18-6)五水硫酸铜、及 (b-18-7)无水硫酸铜; 组(19)为选自下述(b-19-l) (b-19-5)中的抗生素 (b-19-l)春雷霉素、 (b-19-2)有效霉素、 (b-19-3)多氧菌素B及D、 (b-19-4)灭瘟素S苄基氨基苯磺酸盐、及 (b-19-5)链霉素; 组(20)为选自下述(b-20-l) (b-20-3)中的有机氯类化合物 (b-20-l)百菌清、 (b-20-2)苯酞、及 (b-20-3)五氯硝基苯; 组(21)为选自下述(b-21-1) (b-21-5)中的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 (b-21-l)5-氯-7-(4-甲基哌啶-I-基)-6-(2,4,6_ 三氟苯基)[1,2,4]三唑并[I,5-a]嘧啶、 (b-21-2) 5-氣-N-[ (IS) -2,2,2- 二氣-I-甲基乙基]-6-(2,4,6- 二氣苯基)[I, 2,4]三唑并[l,5-a]嘧啶、 (b-21-3) 5-氯-N-[(IR)-I,2-二甲基丙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I,5-a]嘧啶、 (b-21-4)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_7_胺、及 (b-21-5) 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I, 5-a]嘧啶 _7_ 胺; 组(22)为选自(b-22-l)表苯菌酮及(b-22-2)3-(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甲酰基)-5-氯-2-甲氧基-4-甲基吡啶中的苯甲酰基化合物; 组(23)为选自下述(b-23-l) (b-23-9)中的乙二胺类化合物 (b-23-l)异丙基((IS) -2-甲基-I- {[ (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2)异丙基((IS)-2,2-二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3)异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b-23-4) 2, 2, 2-二氟乙基((IS)~2~甲基-1-{[ (4-甲基苯甲酸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5) 2,2,2- 二氣乙基((IS) -2, 2- 二甲基-I- {[ (4-甲基苯甲酸基)氛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6) 2,2,2- 二氟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7) 2,2,2- 二氣乙基{(IS) -I-甲基~2~[_ (4-甲基苯甲酰基)氛基]乙基}氛基甲酸酯、 (b-23-8)苄基((IS)-2-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及 (b-23-9)异丙基((IR) -2, 2, 2- 二氟_1_{ [ (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甲酸酯; 组(24)为异噁唑烷类化合物、即(b-24-l)3-[5-(4-氯苯基)-2,3_ 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 组(25)为选自(b-25-l)喹氧灵及(b-25-2) [6-(I,I-二甲基乙基)-8-氟-2,3-二甲基喹啉-4-基]乙酸酯中的喹 啉类化合物; 组(26)为噻唑烷类化合物、即(b-26-1) (2Z)-{[2-氟-5-(三氟甲基)苯基]硫}[3-(2-甲氧基苯基)-I,3-噻唑烷-2-亚基]乙腈; 组(27)为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即03-27-1)1-[(2-丙烯基硫基)羰基]-2-(1-甲基乙基)-4-(2-甲基苯基)-5-氨基-IH-吡唑-3-酮;以及 组(28)为选自下述(b-28-l) (b-28-28)中的其他杀菌 杀霉剂 (b-28-l) 土菌消、 (b-28-2)氟啶胺、 (b-28-3)哒菌清、 (b-28-4)三环唑、 (b-28-5)清菌脲、 (b-28-6)噁唑酮菌、 (b-28-7)咪唑菌酮、 (b-28-8)氯化苦、 (b-28-9)噻二嗪、 (b-28-10)丙氧喹啉、 (b-28-ll)螺噁茂胺、 (b-28-12)苯锈啶、(b-28-13) 二噻农、 (b-28-14)戊菌隆、 (b-28-15)稻痕灵、 (b-28-16)噻菌灵、 (b-28-17)白藜芦醇、 (b-28-18)嗪胺灵、(b-28-19)噻二唑素-S-甲基、 (b-28-20)咯喹酮、 (b-28-21)敌螨普、 (b-28-27)喹菌酮、及 (b-28-28)亚磷酸。
16.如权利要求I 13中任-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其中, 组b的杀菌性化合物选自下述组 组⑴为选自(b-1-l)腈嘧菌酯及(b-1-2)亚胺菌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组(2)为选自下述(b-2-l) (b-2-6)中的三唑类化合物 (b-2-l)硅氟唑、 (b-2-2)戊唑醇、 (b-2-3)腈苯唑、 (b_2_4)己唑醇、 (b-2-5)酰胺唑、及 (b-2-6)三唑酮; 组(3)为选自(b-3-l)噁咪唑富马酸盐及(b-3-2)氟菌唑的咪唑类化合物; 组(4)为选自下述(b-4-l) (b-4-7)中的甲酰胺类化合物 (b_4_l)卩比喔菌胺、 (b-4-2)氟酰胺、 (b-4-3)呋吡唑灵、 (b-4-4)啶酰菌胺、 (b-4-5)环酰菌胺、 (b-4-6)环氟菌胺、及 (b-4-7)叶枯酞; 组(5)为选自下述(b-5-l) (b-5-4)中的酰基丙氨酸类化合物 (b-5-l)甲霜灵、 (b-5-2)甲霜灵-M、 (b-5-3)苯霜灵、及 (b-5-4)苯霜灵-M ; 组(6)为缬氨酰胺类化合物、即(b-6-l)苯噻菌胺; 组(7)为磺酰胺类化合物、即(b-7-l)氰霜唑; 组(9)为选自(b-9-l)百维灵盐酸盐及(b-9-2)乙霉威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组(10)为选自(b-10-l)代森锰锌(代森锰锌)及(b-10-2)代森锰中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组(11)为选自下述(b-11-l) (b-11-3)中的二羧酰亚胺类化合物 (b-ll-l)异丙定、 (b-11-2)腐霉利、及 (b-11-3)克菌丹; 组(12)为胍类化合物、即(b-12-l)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组(13)为选自下述(b-13-l) (b-13-3)中的嘧啶类化合物 (b-13-l)嘧菌胺、 (b-13-2)异嘧菌醇、及 (b-13-3)嘧菌腙; 组(14)为吗啉类化合物、即(b-14-l)烯酰吗啉; 组(15)为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即(b-15-l)甲基托布津; 组(16)为吡咯类化合物、即(b-16-l)氟噁菌; 组(18)为铜类化合物、即(b-18-l)氢氧化铜; 组(19)为选自下述(b-19-l) (b-19-3)中的抗生素 (b-19-l)春雷霉素、 (b-19-2)有效霉素、及 (b-19-3)多氧菌素B及D ; 组(20)为选自(b-20-l)百菌清及(b-20-2)苯酞中的有机氯类化合物; 组(23)为选自下述(b-23-l) (b-23-9)中的乙二胺类化合物 (b-23-l)异丙基((IS) -2-甲基-I- {[ (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2)异丙基((IS)-2,2-二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3)异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4) 2, 2, 2-二氟乙基((IS)~2~甲基-1-{[ (4-甲基苯甲酸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5) 2,2,2- 二氣乙基((IS) -2, 2- 二甲基-I- {[ (4-甲基苯甲酸基)氛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6) 2,2,2- 二氟乙基((IS) -I- {[ (I-苯并呋喃-2-基擬基)氨基]甲基} -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 (b-23-7) 2,2,2- 二氣乙基{(IS) -I-甲基~2~[_ (4-甲基苯甲酰基)氛基]乙基}氛基甲酸酯、 (b-23-8)苄基((IS)-2-甲基-I-{[(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丙基)氨基甲酸酯、及 (b-23-9)异丙基((IR) -2, 2, 2- 二氟_1_{ [ (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甲基}乙基)氨基甲酸酯;以及 组(28)为选自下述(b-28-2) (b-28-6)中的其他杀菌 杀霉剂 (b-28-2)氟啶胺、 (b-28-3)哒菌清、 (b-28-4)三环唑、 (b-28-5)清菌脲、及 (b-28-6)噁唑酮菌。
17.—种防除植物病害的防除方法,施用权利要求I 1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
18.一种用于防除植物病害的方法,同时施用含有权利要求I 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a的喹啉化合物(I)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及含有权利要求I及14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b的杀菌性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或者在施用含有权利要求I 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a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或含有权利要求I及14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b的杀菌性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中的任一方后,施用另一方的所述组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所述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多种病害谱,表现出无法由单独成分预料的优异的防除效果(协同的防除效果)。本发明的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至少一种喹啉化合物或其盐(组a)、及选自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等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杀菌性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式(I)中,R1、R2为可被取代的烷基、可被取代的芳基等;R3、R4为H、可被取代的烷基等;X为卤原子、可被取代的烷基等;Y为卤原子、烷基等;n为0~4;m为0~6。
文档编号A01N43/84GK102665414SQ2009801631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小原敏明, 玉川靖, 田中治一, 石本洋, 高木麻由美 申请人: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