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3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农药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商品名为cyazypyr,实验代号为DPX_HGW86,化学名称为3-溴-N-(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3-氯吡啶-2-基)_1H_吡唑-5-羧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氰虫酰胺属于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主要通过诱导昆虫鱼尼丁受体调控的胞内钙离子释放而表现出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水稻、蔬菜、棉花、甜菜等多种作物害虫的防治,尤其是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当前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且对其他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基于此,氰虫酰胺被国际上誉为新一代高效杀虫剂。但氰虫酰胺的缺点是其对植食性螨类和蚜虫基本无效。单甲脒(monoamitraz),化学名称为^(2,4-二甲苯基)-『_甲基甲脒盐酸盐,属于高效安全的甲脒类杀螨剂,具有触杀、拒食、趋避作用,也具有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昆虫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对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胆碱能突触会诱发直接兴奋作用,对叶螨科各个发育阶段的虫态以及对其他杀螨剂有抗药性的螨、介壳虫也有良好效果。此外,单甲脒有相当强的杀蚜活性,且对瓢虫、草蛉、食虫蝽象、食螨瓢虫、棉田蜘蛛、蜜蜂、家蚕等有益昆虫和天敌安全。因此,单甲脒可作为高毒农药的替代品用于防治柑橘、苹果、棉花等作物上的害螨和蚜虫。但是,单甲脒的缺点是对鳞翅目昆虫如棉铃虫、棉红铃虫、水稻三化螟和二化螟等的防治效果不理想,防治谱窄,使用剂量大,单独使用具有产生抗性的风险。为了克服氰虫酰胺在防治螨、蚜虫方面差的弱点,本发明人做了大量的复配和生物筛选实验,发现氰虫酰胺与单甲脒复配不仅保持了氰虫酰胺高效防治农作物害虫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单甲脒高效安全防治农业害螨的特性,对红蜘蛛、蚜虫和粘虫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经查新目前尚未见有关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杀虫剂氰虫酰胺[3-溴-N-(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_(3-氯吡啶-2-基)-111-吡唑-5-羧酰胺]和杀虫杀螨剂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现代农药生测技术,并运用SunYPfejohnsonER(1960)的共毒系数法筛选出以杀虫剂氰虫酰胺和杀虫杀螨剂单甲脒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在混合容器中按比例添加氰虫酰胺、单甲脒、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直至均相透明为止,即得本发明组合物。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重量比为1:0.110,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重量之和是组合物总重量的255%。本发明所述的溶剂是指水、甲醇、丙二醇醚、二甲苯、烷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80%。本发明所述的非表面活性剂是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30%。本发明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1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①对害虫具有明显的增效杀灭作用,并能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②克服了单一药剂防治谱较窄的局限性,扩大了防治谱,一次施药即可防治同时发生的多种害虫和害螨。③是高毒农药的优秀替代品种。在每亩有效成分用量为0.55g(有效成分浓度为50200mg/L)时,本发明组合物可有效防治蔬菜、棉花、果树和花卉等作物鳞翅目害虫、蚜虫和红蜘蛛,并可减少田间用药量,降低农本,有效地减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绝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器的250mL圆底四口瓶内,加入水25g、二甲苯45.0g、氰虫酰胺5.Og、单甲脒10.Og,搅拌溶解;待两种农药溶解完毕后,再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O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5.Og、烷基酚聚乙烯醚5.0g,继续搅拌,使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过滤,去掉不溶性杂质,即得15%氰虫酰胺单甲脒农药组合物。实施例28:按实施例1的方法复配下列不同含量的氰虫酰胺单甲脒农药组合物。<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根据国家农药质量行业标准如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1603-2001,农药热贮稳定性测定方法GB/T19136-2003,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GB/T19137-2003等,对本发明组合物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列于表1。表l.本发明组合物主要技术指标测定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实施例9:本发明组合物对黏虫(Mythimnas印arata)的联合毒力采用喷雾法将供试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再以清水稀释成5个浓度待用,设清水为对照。取鲜嫩的玉米叶剪成约50mm长的大小基本一致的片段,将剪好的叶片在配制好的供试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让其自然晾干后,放入事先垫有滤纸的培养皿(小90mm)中。然后在皿中接入粘虫3龄幼虫,每皿10头,每浓度3次重复。处理完毕,盖上皿盖,置于恢复室内培养,定期观察,于72hr后检查记录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并根据机率值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和致死中浓度(LC5。)。采用Sun&Johnson(1960)提出的共毒系数(CTC)法评价联合作用。一般地,CTC大于120时表示具有增效作用,CTC处于80120之间表示具相加作用,CTC小于80时表示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的计算公<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混剂理论毒力指数(rr/)本发明组合物对黏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见表2。可见,在氰虫酰胺与单甲脒在1i:2、i:4、i:8、i:io、i:o.i、i:o.25、i:o.5的混配组合中,除i:ii:o.i毒力表现出相加作用外,其余混配组合对黏虫均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增效作用。表2本发明组合物对黏虫的毒力测定结果(72hr):i、<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CM12Y=5.1610+1.4517x0.99890.895跳57CM14Y=4.5386+2.3108x0.97971.221147.07CM18Y=3.7972+2.1004x0.96671.773122.52CM110Y=2.9799+2.1414x0.99912.30998.69CM10.1Y=5.7932+1.8747x0.99920.655116.88CM10.25Y=6.3130+2.0257x0.99050.523跳62CM10.5Y=6.1115+1.9711x0.95960.569167.50实施例10:本发明组合物对棉红蜘蛛(Tetranychusurticae)的联合毒力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本发明组合物对棉红蜘蛛的毒力,结果见表3。可见,在氰虫酰胺与单甲脒i:i、i:2、i:4、i:8、i:io、i:o.i、i:o.25和i:o.5的比例混配组合中,除i:o.i、i:0.25和i:o.5组合表现出相加作用外,其余组合对棉红蜘蛛均表现为增效作用。表3、本发明组合物对棉红蜘蛛的毒力测定结果(48hr)供试药剂有效成分回归方程相关系LC50CTC重量比(Y=a+bx)数(r)(mg/L)氰虫酰胺(c)———>500—单甲脒(M)—Y=3.7521+2.1434x0,99111.79—C:M1:1Y=4.0294+2.0931x0.97341.59165.79C:M1:2Y=4.1559+2.0159x0.90991.52149.83C:M1:4Y=4.2390+1.8769x0,95471.50142.08C:M1:8Y=4.1640+2.4331x0.97141.41136.70C:M1:10Y=4,6537+1.9907x0.99961.19159.75C:M1:0.1Y=2.0202+1.9124x0.97994.7590.51C:M1:0.25Y=2.1012+2.1545x0.98893.8495.83C:M1:0.5Y=2.2901+2.5535x0.93412.89108.29实施例11:本发明组合物防治蚜虫(Aphisfabae)的温室盆栽试验采用温室盆栽喷雾法评价了本发明组合物对蚜虫的防效,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蚜虫的防效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详见表4。表4、本发明组合物、对照药剂对豆蚜的温室盆栽防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实施例12:本发明组合物对棉铃虫(Heliocoverpaarmigera)的防效2009年6月20日在山东济宁棉田二代棉铃虫卵盛孵期喷药,棉花品种为鲁棉11号,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对棉铃虫的防效明显好于对照药剂,详见表5。表5、本发明组合物、对照药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山东济宁,2009.6)<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同行数字后相同字母者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权利要求一种含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杀虫剂氰虫酰胺[3-溴-N-(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羧酰胺]和杀虫杀螨剂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为农药有效成分,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重量比例为1∶0.1~10,氰虫酰胺与单甲脒的重量之和是组合物总重量的2~55%,按比例添加溶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至均相透明,即得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用溶剂是水、甲醇、丙二醇醚、二甲苯、烷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80%;所用非表面活性剂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30%;所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二丁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氰虫酰胺和单甲脒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农业害虫和害螨具有防治增效作用。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杀虫剂氰虫酰胺[3-溴-N-(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羧酰胺]和杀虫杀螨剂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对害虫害螨的毒杀作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表现出高效杀虫杀螨活性、对哺乳动物和天敌昆虫的毒性低、用药量和农用成本低以及药剂间无交互抗性等特点,适于防治农业害虫害螨。文档编号A01P7/02GK101790983SQ20101002206公开日2010年8月4日申请日期2010年1月14日优先权日2010年1月14日发明者唐德秀,喻快,林雪梅,欧晓明,裴晖,马俊凯申请人:湖南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