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8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本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
培基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室内培育木本植物栽培方式是将植物种植在容器中,随着植物的生长,根系渐密,会出现种植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木本植物的生长与景观效果。室内种植土壤的盐渍化是由于存在于室内的种植土壤由一定的遮蔽物覆盖,使自然雨水无法浇灌室内的种植土壤,从而也就不能产生雨水的淋溶作用。与此同时,因为有遮蔽物的覆盖,植物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加速了无机盐向表层土壤的上升,使盐分富集,种植土壤中的无机盐浓度高于植物体内无机盐浓度,在渗透作用的作用下植物最终因脱水而死亡。上述缺陷,目前尚未有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虽然定期更换表层种植土是常用的方法,但会造成水和肥料营养元素的浪费。为此,根据木本植物生长发育需求和木本植物栽培理论、技术,研发一种能够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绿化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室内植物生长过程中消除种植土壤的盐渍化现象,既保证了室内植物的健康生长,又能够美化环境, 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经对现有的文献检索发现,关于消除室内盆栽木本植物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至今还未有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室内种植木本植物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本发明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包括碎石层、无纺布层、风化花岗岩层和有机质层。首先,在栽培床底部铺放碎石,形成碎石层;然后在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无纺布,形成无纺布层;又在所述无纺布层上铺设风化花岗岩,形成风化花岗岩层;最后在所述风化花岗岩层上方增加所述有机质层,即得到所述栽培基质。所述碎石层、无纺布层、风化花岗岩层和有基质层的厚度比例为 50-60 0.75-1 100-125 10-15。所述碎石层铺设直径为20_30mm的碎石,起到去毛细管作用,防止盐分随毛管上升聚集土壤表层,并利于植物的排水。所述无纺布层以聚丙烯为原料,规格80-100g/m2,起到隔离作用,防止风化花岗岩下移,控制植物根系在栽培基质承载台的上部生长。所述风化花岗岩层为全风化花岗岩土,利于生根。所述有机质层为完全发酵物,有机质含量达到20-30Wt%、水溶氮不少于100毫克每公斤、速效磷不少于30毫克每公斤、速效钾不少于170毫克每公斤,在植物生根后增加该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碎石层选用直径为20_30mm的碎石,有效防止了土壤中的盐分上升至上一层;无纺布层选用无纺布为材料,有效的将碎石层与风化花岗岩层隔离;风化花岗岩层中的全风化花岗岩含有粘土,容易与水、矿物质和有机营养相结合,且土壤通气空隙度高,是最适合植物发根的材料;有机质层选择完全发酵物,富含N、P、K为植物提供充分的营养,本发明的上部承载种植基质和木本植物的根系,中间搁置无纺布,下部盛放碎石,可有效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现象,如改变各层的顺序和厚度将不能达到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图1为本发明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碎石层、2为无纺布层、3为风化花岗岩层和4为有机质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碎石直径为20mm,无纺布规格为80g/m2,风化花岗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土、有机质为含量达到20wt%的完全发酵物,水溶氮不少于100毫克每公斤、速效磷不少于30毫克每公斤、速效钾不少于170毫克每公斤,所用原料皆来源于上海市花鸟市场。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包括碎石层 1、无纺布层2、风化花岗岩层3和有机质层4。其中,碎石层1置于栽培床底部,其上铺设无纺布层2,无纺布层2上放置风化花岗岩层3,待植物生根后,在风化花岗岩层3上增加有机质层4。以室内种植杜鹃为例,在栽培床底部放置碎石,层厚1000mm,形成碎石层1,在碎石层1上铺垫厚度20mm的无纺布完全覆盖碎石层表面,形成无纺布层2,然后在无纺布2上填充风化花岗岩,厚度2500mm,形成花岗岩层3。然后将1株具3个芽的杜鹃苗A栽植在风化花岗岩层3内,水要浇足、浇透。其后视风化花岗岩层的干湿状况适时补水,待芽萌发出来后即杜鹃生根后,再在风化花岗岩层上培含有腐殖质的有机质层,厚度30mm。选取1株具3个芽的杜鹃苗B进行栽培,其中杜鹃苗B的生长势与杜鹃苗A的生长势相同,具体是将其栽植在层厚2500mm的全风化花岗岩层中,水要浇足、浇透。其后视风化花岗岩层的干湿状况适时补水,待芽萌发出来后,再在风化花岗岩层上培含有腐殖质的有机质层,厚度30mm,以此作为对照实验。杜鹃苗A与杜鹃苗B同时栽培,除栽培基质不同外,生长环境、栽培管理方式等全部相同,其中,室内温度保持在18-20°C,室内湿度保持在75-80%,视风化花岗岩层的干湿状况适时补水,保持土壤湿润。实验时间为2011年3月15日-2011年6月16日,观察其生长状态。在栽培前期的1个月中,杜鹃苗A与杜鹃苗B的生长状态正常,第2个月时杜鹃苗B的茎基部皮层出现少量褐色水浸状病斑,叶片稍有萎蔫,杜鹃苗A生长正常。第3个月时,杜鹃苗B的茎基部皮层出现多处褐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呈湿腐状,并向上扩展至枝干部分,向内发展深及木质部,植株萎蔫,顶芽不发,根系变褐,叶片脱落,部分枝条呈黑色光杆状枯死。杜鹃苗A在第3个月内生长状态良好。根据对照实验,杜鹃苗A的生长状态良好,杜鹃苗B根系变褐,叶片脱落,部分枝条呈黑色光杆状枯死。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有效的消除了盐渍化现象。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在辰山植物园的温室A的土壤中得到了应用,其中温室B作为对照例,采用常规温室土壤栽培方法。温室A中,在栽培床的底部放置20-30mm的碎石,层厚1200mm,形成碎石层1,在碎石层1上铺垫厚度15mm的无纺布完全覆盖碎石层表面,形成无纺布层2,然后在无纺布层2 上填充风化花岗岩,厚度2000mm,形成花岗岩层3。然后将植物幼苗栽植在风化花岗岩层3 内,水要浇足、浇透。其后视风化花岗岩层的干湿状况适时补水,待芽萌发出来后,再在风化花岗岩层上培含有腐殖质的有机质层,厚度20mm。辰山植物园A、B温室内皆栽培桅子,室内温度保持在18_20°C,室内湿度保持在 75-80%,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温室A内桅子生长状态良好,叶色浓绿肥大,温室B内的桅子长势较弱,叶片枯黄。采用常规的测定方法分别测定辰山植物园温室A、B 土壤的pH值和EC 值,结果参见表1。表1不同温室土壤pH值和EC值测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碎石层、无纺布层、风化花岗岩层和有机质层,其中,首先,在栽培床底部铺放碎石,形成碎石层;然后在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无纺布,形成无纺布层;又在所述无纺布层上铺设风化花岗岩,形成风化花岗岩层;最后在所述风化花岗岩层上方增加所述有机质层,即得到所述栽培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其特征是,所述碎石层、无纺布层、风化花岗岩层和有基质层的厚度比例为 50-60 0.75-1 100-125 1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其特征是,所述无纺布以聚丙烯为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其特征是,所述风化花岗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其特征是,所述有机质层中有机质含量达到20-30wt %、水溶氮不少于100毫克每公斤、速效磷不少于30毫克每公斤、速效钾不少于170毫克每公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的栽培基质,包括碎石层、无纺布层、风化花岗岩层和有机质层。具体是指在栽培床底部铺放碎石,形成碎石层,利于植物的排水,具有去毛细管作用,以防止盐分上升;然后在碎石层上铺设无纺布,形成无纺布层,防止风化花岗岩下渗,控制植物根系在栽培基质承载台上部生长;又在无纺布层上铺设风化花岗岩,形成风化花岗岩层;最后待植物生根后,在风化花岗岩层上方增加有机质层。本发明上部承载种植基质和木本植物的根系,中间搁置无纺布,下部盛放碎石,可以有效消除室内种植土壤盐渍化现象。
文档编号A01G31/00GK102499036SQ20111033964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
发明者秦俊, 胡永红, 赵慧 申请人:上海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