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0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制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被真菌、细菌污染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再生利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不同操作环节上的疏忽,往往会造成培养基被包括真菌、细菌在内的杂菌侵染。这些微生物侵染植物组培培养基后,一方面在培养基内大量繁殖,形成块状的菌落,同时分泌出酸性的有害物质,毒害培养的植物,造成组培苗的死亡。所以目前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杂菌污染,就立即移除,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散。对于这些清理出来的污染培养基,现有的做法是弃为垃圾,从而造成浪费,也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被杂菌污染的培养基重新再生利用的方法。本发明的流程包括收集污染瓶-回锅加热-滤除杂质-调节酸碱度-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等六个环节。I.收集污染瓶环节是在接种后5-7天,杂菌污染刚刚出现时进行收集。2.回锅加热环节是将收集到的污染培养基集中倒回锅内并加热至融化。3.过滤环节是在培养基加热融化后,用孔径l_2mm的滤网滤除溶液中的植物残体、菌落等杂质。4.调节酸碱度环节是用Imol · L—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回到初始状态。5.装瓶灭菌环节是将调酸完毕的培养基溶液装回洁净组培瓶内并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6.接种培养环节是将消毒完成并冷却凝固的培养基进行重新接种培养。本发明的原理在于,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在受到真菌、细菌产生一些酸性的有害物质,导致培养的植物组织不能生长,也无法存活。通过滤除杂质,中和被酸化的营养液,消除酸性的有害物质,就可以对其进行重新利用。另外琼脂培养基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凝固,将PH恢复到6时即可正常凝固。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重新利用可以减少浪费,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图I :再生培养基对甜叶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污染的甜叶菊组培培养基的再生利用
配制甜叶菊的组培培养基,其配方为MS+0. 2mg · Γ'ΒΑ+Ο. Img · L^NAA+Sg · L-1琼脂+30g · L_1蔗糖,每瓶接种5株苗。接种操作在非无菌的环境进行,接种后敞开瓶口 2小时继续接受杂菌污染。7天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I.收集所有被污染的组培瓶。2.将收集到的污染培养基集中倒回锅内并加热至融化。3.在培养基加热融化后,用孔径l_2mm的滤网滤除溶液中的甜叶菊残体、菌落等杂质。4.用Imol · Γ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回到6。5.将调pH完毕的培养基溶液装回洁净组培瓶内并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
6.将消毒完成并冷却凝固后的培养基进行重新接种培养。
试验以新鲜培养基为对照,培养后20天两处理各取15株苗测定株高、芽数和叶片数,将再生培养基处理的数据除以对照的数据再乘以100,得到再生培养基的效果指数。效果指数越接近100说明再生培养基与对照的效果越接近,效果越好。表I.再生培养基对甜叶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包括收集污染瓶-回锅加热-滤除杂质-调节酸碱度-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六个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污染瓶环节是在接种后5-7天,杂菌污染刚刚出现时立即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锅加热环节是,将收集到的污染瓶中的培养基集中倒回煮锅并加热至融化。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环节是,在培养基加热融化后,用孔径l_2mm的滤网滤除溶液中的植物组织残体、菌落等杂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酸碱度环节是,用Imol -Γ1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回到初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瓶灭菌环节是,将调酸完毕的培养基溶液装回洁净组培瓶并在高压灭菌器中灭菌。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培养环节是将消毒完成并冷却凝固后的培养基进行重新接种。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被杂菌污染的植物组培培养基再生利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个环节都要环环相扣,连续进行,防止污染的扩大。
全文摘要
对受到杂菌污染的植物组织培养基,通过及时收集污染瓶-回锅加热-滤除杂质-调节酸碱度-装瓶灭菌-接种培养进行再生处理,重新使用,实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开支,提高效益。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893861SQ2012100385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子学, 胡能兵, 何克勤, 赵景梅, 林平, 崔广荣, 隋元元 申请人:张子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