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治农业害虫的复配农药,涉及一种有效活性成分为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我国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药的品种和使用技术提出新的需求;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能。由于高毒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消费者急性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日益提高。针对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和农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己为公众和政府认同,高毒、长残留农药的削减取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合理地实行农药混用,是科学用药相互增益的有效途径,不但可提高防治效果,还可减少用药量和降低防治成本,并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我国水田作物主要是水稻,旱地作物主要有蔬菜、麦类、棉花、玉米等。这些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不同程度的侵袭,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农药。
我国水稻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我国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蚜等。
麦类上的害虫主要有麦蚜、吸浆虫、害螨等。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依赖化学农药来防治这些作物害虫,主要药剂为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杂环类农药等。然而单一、多次、大剂量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增长。
丁烯氟虫腈,化学名称3_氰基-5-甲代烯丙基氨基-1-(2,6_ 二氯-4-二氟甲基苯基)-4_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是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在氟虫腈基础上开发的新化合物。丁烯氟虫腈对菜青虫、小菜蛾、螟虫、粘虫、褐飞虱、叶甲等许多害虫具有高活性, 特别是对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害虫呈现了与氟虫腈同等的活性。同时,由于该药剂对鱼类低毒,为其在水稻、蔬菜上的应用开辟了更广的空间。
卩定虫脒(acetamiprid,CAS :82657-04-3),化学名称N_(N_ 氰基-乙亚胺基)-N-甲基-2-氯吡啶-5-甲胺。啶虫脒属硝基亚甲基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突触部位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干扰昆虫神经系统的刺激传导,引起神经系统通路阻塞,造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部位的积累,从而导致昆虫麻痹,最终死亡。广泛用于水稻、蔬菜、果树、茶叶上蚜虫、飞虱等同翅目害虫以及部分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农药复配是提高防效和扩大防治对象、减缓害虫抗药性、减少污染、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针对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的复配杀虫剂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单剂使用量大、使用成本较高、易造成污染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供一种由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复配的杀虫剂,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延缓害虫抗药性、减少农药在农产品以及环境中的残留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广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组成,丁烯氟虫腈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I 95%。
在本发明涉及的复配杀虫剂中所述的助剂、溶剂在成品药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助剂为5 30% ;溶剂为0 90%。
在本发明涉及的复配杀虫剂中成品药剂的剂型为乳油,或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丁烯氟虫腈与啶虫脒进行复配后,与现有单剂使用相比,大大提高了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减缓了害虫抗药性,降低了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中的供试药剂95% 丁烯氟虫腈原药(简称丁烯氟虫腈)由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7%啶虫脒原药(简称啶虫脒)由江苏省高邮市丰田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I :室内毒力测定被测农药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母液中丁烯氟虫腈与啶虫脒的重量比为1:1 ;对照农药丁烯氟虫腈母液(由丁烯氟虫腈原药用丙酮稀释定容所得),啶虫脒母液(由啶虫脒原药用丙酮稀释定容所得);供试昆虫小菜蛾2龄幼虫、二化螟3龄幼虫、褐飞虱3龄若虫和麦蚜无翅成虫(试虫均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室内饲养);测定方法浸溃法。
将被测农药母液和对照农药母液用O. 1%吐温-80水溶液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将新鲜健康、大小适度的植物材料(小菜蛾用甘蓝叶片、二化螟用茭白、褐飞虱用稻杆、麦蚜用麦苗)浸入上述不同浓度的药液中30秒,取出自然晾干,放入培养皿或长试管(褐飞虱用) 中,再接入一定数量的试虫(小菜蛾15头、二化螟15头、褐飞虱20头、麦蚜30头),每处理 4次重复。同时以相应的溶剂处理作为对照。24小时后检查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以浓度对数值及死亡几率值计算致死中浓度(LC5tlX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tl值/供试药剂的LC5tl值X 100 ;混剂(M)的实际毒力指数(ATI) =A药剂的LC50值/M药剂的LC50值X 100 ;混剂(M)的理论毒力指数(TTI) =A药剂的TI XM药剂中A%+B药剂的TI XM药剂中 B%+......;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ATI/TTIX100 ;CTC彡120表示有增效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 ( 80为拮抗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丁烯氟虫腈与啶虫脒混配后,对小菜蛾和麦蚜的室内毒力明显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表I,表4),对二化螟、褐飞虱的作用为相加(表2,表3 )。
表I各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广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组成,丁烯氟虫腈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广9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在成品药剂中助剂和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 30%和0 9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成品药剂的剂型为乳油,或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或水乳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复配杀虫剂,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溶剂,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占成品药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90%,所述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丁烯氟虫腈和啶虫脒组成,丁烯氟虫腈在有效活性成分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9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丁烯氟虫腈与啶虫脒进行复配后,与现有单剂使用相比,大大提高了杀虫活性,扩大了杀虫谱,减缓了害虫抗药性,降低了用药成本。
文档编号A01N47/02GK102972424SQ20121057388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卢海燕, 刘贤金, 张志勇, 王冬兰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