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5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湖,尤其是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海岛城市把园林绿化建设作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倡低碳环保式生活模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重视园林绿化生态效益,重视发挥绿地公园服务群众的功能,重视建设群岛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着力建设在城市群中具有海岛特色、城乡一体、山海秀美、生态和谐的群岛型花园城市。在海岛城市人工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人工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淡水,而很多海岛淡水资源紧缺是限制发展因素之一,淡水资源一方面是靠本土水库蓄水,另一方 面从大陆通过海底管道引水,来满足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要,人工生态景观的养殖用水多使用的自来水,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淡水资源。作为海岛城市,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园林中人工湖养殖工程的建设,如何节约淡水资源,充分利用天然雨水,实现在低碳生活中达到自然和谐统一是海岛城市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适合于在海岛人工生态景观的观赏鱼养殖,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费用较低,有较好的节水、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在湖底铺设防渗膜,在湖底中间部位建立排水槽,在所述排水槽上设置观赏鱼的防逃网,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连接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湖的进水管道连接收集雨水的装置。所述收集雨水的方装置为,在建筑物顶的排水管道的出口处设立雨水收集管,在人工草坪四周设置塑料围栏,所述围栏下游也设置草坪雨水收集管。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塑料弯头,在所述弯头上设置用来控制湖水深度的塑料插管,以调节湖水水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收集天然雨水作为水源,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淡水资源;避免人工湖中的雨水受到污染,并能适时对湖水的水量进行调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人工湖低碳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3](I)集雨式人工湖建设参见图1,在办公区或住宅小区建筑物间的低洼处建设人工湖湖的深度1-1. 5米,湖中设立人工岛,人工岛上四周临近水面的位置种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1,湖底铺设防渗膜2,在人工湖的底部中间部位建立排水槽3,排水槽3上设置锦鲤等观赏鱼的防逃网4,排水槽3底部连接人工湖排水管5,在排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塑料弯头6,在弯头6上设置塑料插管7,用来控制湖水的深度;勘察人工湖的周边环境,在建筑物8顶的排水管道9的出口处设立雨水收集管10,在人工草坪11四周设置塑料围栏12,围栏12下游也设置草坪雨水收集管13,下雨时,打开进水阀门,收集建筑物和公共绿地的天然雨水作为养殖用水;尽量避免路面上的水,因为路面上的雨水一般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察看收集雨水的地面区域,是否有害的污染源或潜在的污染源。在雨水收集管和人工湖之间建设多个进水管道,并且在进水管道上另开一个排水阀门,这是为了在雨水过多的季节,直接把水弓I入下水道或其他地方。在进水管道口处设置铁栅栏,挡住漂下的漂浮物,以防止影响湖面的观赏性和水质。在地势较低,并且可以大量排出湖水的地方,设置出水阀,一方面是为了在雨水过多的季节可以排出过多的水来控制水位,二来可以在需要换上新水时排放老水。 (2)整塘、清塘人工湖建设完后,将湖水彻底排干,填好漏洞或裂缝。将湖底改造成“锅底型”,四周稍浅,逐渐向中央加深,直到中央能加到I. 5米深的水,这样有利于鱼的过冬。从其他的老池塘里挖适量的基质均匀铺在湖底。如果是在冬季,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冰冻和晒,由此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使土质疏松,加速土壤中有基质的分解,起到改良基质,并提闻肥水的效果。如果在人工湖能够排水的情况下,将水排至5 6厘米深,然后在四周挖多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石灰的用量为60 120公斤/亩(淤泥较多时可酌量增加10%左右),加水化成浆后向湖底四周均匀泼洒,第二天给湖底整个推耙一遍,以提高清塘效果。如果在人工湖是不能排水的情况下,将溶化的石灰水全湖面均匀的泼洒,用量是每1000平方米75 100公斤,经过一个星期左右pH稳定在8. 5左右。也可以用漂白粉,先计算湖水体积,按每立方米水用20克漂白粉。然后加水溶解后立即整个面积泼洒,最好是在有大风的天气,这样药物迅速在水中均匀分布,提高清塘效果,一般在5 7天后就可以放养鱼苗。(3)对湖水水质的调节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是保证锦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要求水质以嫩、绿、清、爽为佳。人工湖是属于人工湿地,湖底的基质主要有土壤、沙和卵石等组成,湖水是贫营养的。所以通过利用生态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的原理以过滤、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作用,来组成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来调节水质。定期泼洒复合微生物制剂的EM菌或益菌素,改善水体环境。在投放育苗前一周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和有机肥,然后泼洒EM菌制剂和益菌素来调节水体生物结构。EM菌是一类有效的微生物菌群,其主要成分是光合细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多个菌种,益菌素主要成分有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硫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微生物,他们的作用是分解池底的有机物,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通过改善池底的厌氧环境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维持养殖水域的生态平衡。[0023]在人工湖的浅水区移植适当水芹菜、水浮莲等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样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改善池底基质,在夏季高温季节为锦鲤提供栖息遮荫场所,还可以调节水体温度。适时增氧,保持池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保持水体透明度40厘米左右,高温季节保持30厘米左右。(4)放养鱼苗由于人工湖里的锦鲤主要供大家观赏,不是大批量的养殖,放养的密度是一般养殖密度的2/3,所以一般是向相应的锦鲤育苗厂够买。由于锦鲤食量大,水源的限制,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苗种规格100克以上时放养量为I. 5尾/m2随着鱼体的长大逐渐降低养殖密度。如果采用混养形式,苗种放养时间相同,基本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放养量为每1000平方米放50 150克规格的锦鲤700尾、白鲢150尾、花鲢50尾。注意的是从外地购 进鱼种时,严格执行鱼种检疫制度,杜绝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在投放前,需要用3% 4%的食盐水浸泡10 15分钟浸浴消毒。套养泥鳅吸收锦鲤的排泄物调控水质,泥鳅的放养规格为180-250尾/kg,优选180尾/kg,每平方米放养10-20尾,优选10尾。泥鳅可以摄食池中锦鲤的残饵,同时泥鳅的活动可以使人工湖底泥中的营养物质得到释放,有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5)日常管理投喂锦鲤专用饲料,可以从4月开始。喂量根据天气、季节的变化而投喂,一般约为鱼体重的I % 3 %,如6月前、10月后在下午2:00投喂I次,6 10月在早上和傍晚投喂。具体投喂方法为刚开始时日喂量为鱼体重的I %,半月后增至I. 5%,6月份为2%,6月下旬至9月为3%,10月份开始减至2%,11月份进一步减至I %,一般在11月中下旬停食。在锦鲤主要生长季节,饲料要求每周可以停止投喂I天,日常投喂量也应适当加以控制,甚至减少投喂量,以使锦鲤保持良好体型。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锦鲤专用增色剂,以增加锦鲤体色的亮丽度。投喂时采用驯化的方法,使锦鲤养成体中上浮抢食的习性,驯化后根据鱼体大小、气候变化及水质情况适量投饵,每次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巡视管理,每天早、中、晚巡视三次,观察鱼的动态。观察有无浮头现象,并且浮头的严重程度,如有严重浮头得加强供氧;在投饵时测水温,检查鱼类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由于放养密度较低,可适当控制投喂量。(6)防病害管理鱼病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平时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鱼体抗病能力。从4月中旬开始每15-20天用渔双灵、二溴海因或二氧化氯交替使用预防一次。通过上述措施,锦鲤一般不会发生重大疾病。做好养殖池、工具、饵料、鱼体的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可以用2% -3%食盐水或IOppm高锰酸钾药浴5-10分钟,外地购进锦鲤应药浴隔离一周以上经观察无病时放入养殖池以免引起鱼病传染,高温及鱼病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氯制剂进行水质消毒也可投喂药饵防治鱼病。仔细观察鱼的活动状况,及时地发现,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在湖底铺设防渗膜(2),在湖底中间部位建立排水槽(3),在所述排水槽(3)上设置观赏鱼的防逃网(4),所述排水槽(3)的底部连接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湖的进水管道连接收集雨水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雨水的方装置为,在建筑物(8)顶的排水管道(9)的出口处设立雨水收集管(10),在人工草坪(11)四周设置塑料围栏(12),所述围栏(12)下游也设置草坪雨水收集管(13)。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管(5)的另一端设置塑料弯头出),在所述弯头(6)上设置用来控制湖水深度的塑料插管(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碳养殖的人工湖,在湖底铺设防渗膜,在湖底中间部位建立排水槽,在所述排水槽上设置观赏鱼的防逃网,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连接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湖的进水管道连接收集雨水的装置。收集天然雨水作为水源,降低了成本,节约了淡水资源;避免人工湖中的雨水受到污染,并能适时对湖水的水量进行调节。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2504035SQ2012201182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储张杰, 卢国兴, 卢建达, 吴有先, 王伟洪, 白晓倩, 胡秀峰, 钟爱华, 陈永强, 龚丽贞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