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转鼓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适用于冷、热造粒以及高、中低浓度复混肥的大规模生产。主要工作方式为团粒湿法造粒,其操作原理为于转鼓造粒机内通入蒸气、气体氨或加入磷酸或氨溶液、磷氨料浆、重钙料浆,在筒内完成化学反应和供热的复混肥造粒过程;或者补充少量水分的复混肥冷造粒过程,把需成粒的物料通过筒体的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筒内的物料一起旋转运动,在一定的湿度、温度下粘聚成球,完成复混肥料制球工序。在采用管式反应器进行磷复肥的生产过程中,要在转鼓造粒机内进行二次补氨。这时需将氨分布器从窑头伸入。而大窑内部充斥着大量的水汽和氨气,在管式反应器喷浆的冲击之下,大量水汽、氨气会从间隙泄露到窑体的外部,氨气的泄漏不仅降低了系统的氨收率,更恶化了现场操作环境,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而且在生产中,由于在转鼓造粒机窑头部的密封由钢板焊接而成的迷宫式密封圈来实现。为了满足窑体轴向正常上下窜动(约20 40mm)时密封圈与窑体不产生碰撞,窑体与密封圈之间必须留出一定间隙,且迷宫式密封圈的凹槽宽应大于窑体上下窜动距离。这给窑体的密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部分落入迷宫式密封圈凹槽的物料与水汽结合,会在窑体密封圈周围结垢,进而影响窑体的上下窜动。结垢严重时甚至会抵住窑体向下窜动,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顶掉窑尾挡轮甚至发生更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效果良好、且密封装置不结疤、设备运行稳定、对操 作环境友好的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圈,在所述迷宫式密封圈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通过螺栓依次固连柔性挡皮、压板,在所述压板的端部焊接有一圆钢用于使所述挡皮贴合在转鼓造粒机窑体的内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柔性挡皮的密封性能强和能有效防止物料遇到蒸汽结疤在迷宫式密封圈;且压板和圆钢的结合使用使得柔性挡皮的端部更好的固定在迷宫式密封圈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挡皮为胶板。为使柔性挡皮的密封效果良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柔性挡皮为圆形。为防止物料腐蚀压板和圆钢,作为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和圆钢均选用316L材质制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迷宫式密封圈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通过螺栓依次固连柔性挡皮、压板,在所述压板的端部焊接有一圆钢用于使所述挡皮贴合在转鼓造粒机窑体的内壁。使得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良好、且密封装置不结疤、设备运行稳定、对操作环境友好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中1迷宫式密封圈,2柔性挡皮,3圆钢,4压板,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迷宫式密封圈1,在迷宫式密封圈I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通过螺栓5依次固连柔性挡皮2、压板4,在所述压板4的端部焊接有一圆钢3用于使所述挡皮2贴合在转鼓造粒机窑体I的内壁。所述所述柔性挡皮2采用胶板,且为圆形;压板4、圆钢3均为316L材质制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首先于316L的压板4的一端部焊接有一圆钢3,选用的材质为胶板的圆形柔性挡皮2,并依次在上述带有圆钢3的压板4上、材质为胶板的圆形柔性挡皮2上与迷宫式密封圈I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开有孔径与螺栓5的外径相适配的孔,依次将柔性挡皮2、带有圆钢3的压板4通过螺栓5固定在迷宫式密封圈I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即 可。
权利要求1.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圈(I),其特征在于在迷宫式密封圈(I)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通过螺栓(5)依次固连柔性挡皮(2)、压板(4),在所述压板(4)的端部焊接有一圆钢(3)用于使所述挡皮(2)贴合在转鼓造粒机窑体(I)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皮 (2)为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皮(2)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圆钢(3)均为316L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圈(1),在所述迷宫式密封圈(1)伸入转鼓造粒机窑头的迂回部外通过螺栓(5)依次固连柔性挡皮(2)、压板(4),在所述压板(4)的端部焊接有一圆钢(3)用于使所述挡皮(2)贴合在转鼓造粒机窑体(1)的内壁。采用此种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使得转鼓造粒机窑头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良好、且密封装置不结疤、设备运行稳定、对操作环境友好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C05G5/00GK202881125SQ2012205963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雷云, 王惠英, 陈海平 申请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