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复配杀螨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92阅读:1267来源:国知局
高效的复配杀螨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螨剂,它由重量百分比1%-50%丁醚脲、1%-60%苯丁锡、1%-40%溴虫腈,剩余量为助剂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螨剂,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将丁醚脲、苯丁锡和溴虫腈按特定的质量比复配,使丁醚脲、苯丁锡和溴虫腈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在同等剂量下,本发明复配得到的杀螨剂比单个的丁醚脲和苯丁锡具有更加优越的杀螨效果,可大大降低复配杀螨剂的使用浓度,成本更低,环境污染更小,尤其还可以有效延缓害螨抗药性。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植食性害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对家蚕的安全性高,可用于防治桑园害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专利说明】高效的复配杀螨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以丁醚脲、苯丁锡与溴虫腈为主要活性 成分,对家蚕安全性高,对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农业害螨具有显著防治作用的复配杀螨 剂。

【背景技术】
[0002] 植食性害螨由于其繁殖周期短、个体小、发育快、繁殖力强和易产生抗药性等基本 生态对策,使其成为难以防治的有害生物之一。长期的化学防治,使害螨的抗药性日益加 重,致使害螨防治用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开发新型杀螨剂倍受关注。
[0003] 丁醚脲[1-特丁基-3-(2, 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基)硫脲],其商品名为杀螨 隆、宝路,是一种全新化学结构的新型硫脲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胃毒、内吸和熏蒸作 用。丁醚脲需在紫外线照射下或在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碳化二亚胺衍生 物才具有生物活性,碳化二亚胺能够选择性地共价结合线粒体内膜的Fo-ATP酶和外膜孔 蛋白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阻碍害虫体内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其呼吸作用 及能量转换,从而使害虫僵死。丁醚脲对靶标生物的选择性主要取决于机体中线粒体的保 守性,故对哺乳动物低毒,但对斑马鱼、河虾等水生生物为高毒,对蜜蜂和天敌昆虫无选择 性。
[0004] 苯丁锡是感温型抑制神经组织的有机锡杀螨剂。商品名有托尔克、Torque、 Vendex、Osdaran等。杀螨活性较高,主要起触杀作用,对幼螨和成、若螨杀伤力较强,对螨卵 的杀伤力不大,对有机磷、有机氯杀虫剂有抗药性的害螨无交互抗药性。可防治朱砂叶螨、 柑桔叶螨、柑桔锈螨、苹果叶螨、茶橙瘿螨、茶短须螨等农业害螨。属感温型杀螨剂,气温在 22°C以上时药效增加,22°C以下时活性降低,15°C以下时药效较差,不宜在冬季使用。对高 等动物低毒,对鸟类、蜜蜂低毒,对害螨天敌捕食螨、食虫瓢虫、草蛉等较安全,但对鱼类等 水生生物高毒。
[0005] 溴虫腈又叫虫螨腈,属芳基吡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和一定 的触杀作用及内吸活性。对钻蛀、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害螨的防效优异,持效期中等。溴虫腈 是一种杀虫剂前体,其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昆虫取食或接触溴虫腈后在昆虫体内,溴 虫腈在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 体,阻断线粒体的氧化磷酰化作用。使细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打药后害虫活 动变弱,出现斑点,颜色发生变化,活动停止,昏迷,瘫软,最终导致死亡,但是价格较贵,成 本较高。
[0006] 但是长期使用丁醚脲、苯丁锡或溴虫腈的防治,使害螨的抗药性日益加重,致使害 螨防治用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 上,研发出新的防治效果优,害螨抗药性低的新型杀螨剂。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丁醚脲、苯丁锡 与溴虫腈为主要活性成分,对家蚕安全性高,对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农业害螨具有显著防 治作用的复配杀螨剂。该复配杀螨剂杀螨效果优,害螨抗药性低,成本低环保性好。
[0008]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9] -种复配杀螨剂,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0010] 丁醚脲1% -50%、苯丁锡1% -60%与溴虫腈1% -40%,剩余量为助剂。
[0011]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的质量比 为 45:27:3.6、30:54:1. 8 或 30:18:5. 4。
[0012]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助剂包括溶剂、助溶剂、乳化剂、分 散剂、增稠剂、防冻剂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3]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制成:溶剂5 % -25%,助溶剂5% -20%,乳化剂5 % -20%,分散剂5% -15%,增稠剂 1% -5%,防冻剂1% -10 %和水补足100%。
[0014]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所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酸 乙酯、二甲苯、甲苯、三氯甲烷、环己酮、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0015] 所述的助溶剂为丙酮、正丁醇、异丙醇、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6]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20、吐温80、蓖麻 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醚、NP系列、BY系列、0P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7]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酸聚 乙二醇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8]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的增稠剂是羟甲基淀粉钠、聚乙烯 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9] 所述的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硫酸铵等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20] 本发明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在用于防治朱砂叶螨、二斑叶螨中的应用。
[0021] 本发明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对家蚕的安全性高,可用于防治桑园害螨。
[0022]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螨剂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3] 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螨剂,经过大量实验研究筛选,将丁醚脲、苯丁锡与溴虫腈按 特定的质量比复配,使丁醚脲、苯丁锡与溴虫腈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在同等剂量下,本发 明复配得到的复配杀螨剂比单个的丁醚脲、苯丁锡或溴虫腈具有更加优越的杀螨效果,因 此可大大降低复配杀螨剂的使用浓度,成本更低,环境污染更小,并且可以有效延缓害螨抗 药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复配杀螨剂可与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制备得到各自剂型,方便储 存和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 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5] 实施例1 丁醚脲、苯丁锡与溴虫腈共度系数的测定
[0026] 本发明采用FA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测定了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混剂对朱砂 叶螨的联合毒力,并采用孙云沛法即毒力指数计算计算混剂的联合毒力的方法计算共度系 数,共度系数显著大于1〇〇为增效作用,接近1〇〇为相加作用,显著小于1〇〇为拮抗作用。其 不同配比的共度系数如表1所示。
[0027] 表1 丁醚脲、苯丁锡与溴虫腈共度系数的测定结果
[0028]

【权利要求】
1. 一种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丁醚脲1%-50%、苯丁锡1%-60%与溴虫腈1%-40%,剩余量为助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醚脲:苯丁锡:溴虫腈的 质量比为 45:27:3. 6、30:54:1. 8 或 30:18:5. 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溶剂、助溶剂、乳 化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中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螨剂,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溶 剂5%-25%,助溶剂5%-20%,乳化剂5%-20%,分散剂5%-15%,增稠剂1%-5%,防冻剂1%-10%和 水补足10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乙 醇、乙酸乙酯、二甲苯、甲苯、三氯甲烷、环己酮、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的助溶剂为丙酮、正丁醇、异丙醇、正戊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为吐温-20、吐温 8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P系列、BY 系列、OP系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钠、月旨 肪酸聚乙二醇酯、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增稠剂是羟甲基淀粉钠、 聚乙烯吡咯烷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的防冻剂是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硫酸铵等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9. 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复配杀螨剂在用于防治朱砂叶螨、二斑叶螨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P7/02GK104082336SQ201410333604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杨振国, 罗雁婕, 谢道燕, 柴建萍, 倪婧, 黄平, 江秀均, 达爱斯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