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6228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缓释颗粒的制备原料为碳三十二饱和链烷烃、羧甲基纤维素钠、滤纸粉末、甘草粉、蒸馏水、碳酸钙、磷酸氢二钠以及硅藻土。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宜的载体与备选的饱和链烷烃结合达到缓释效果,保证在瘤胃微生物环境中释放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的酸碱缓冲物质作为配伍,防止瘤胃酸性环境的瞬时破坏,保证缓释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密度(重量)的物质作为配伍,防止漂浮于瘤胃内表层,保证物理空间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的粘结剂与备选的饱和链烷烃、载体物质、配伍物质以适当的比例相混合制备缓释颗粒。
【专利说明】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 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年我国草地资源退化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超载放牧,这使得草场与放牧家 畜之间有着明显的失衡关系,为了对现有草场规划合理的载畜量,放牧家畜采食量的测定 成为一个关键性技术指标。本团队拟研发饱和链烷烃为指示剂的外源指示剂缓释颗粒,按 照在模拟瘤胃发酵液中链烷烃可稳定释放的思路,选择载体、缓冲物质、配伍物质、粘结剂 等,通过模拟人工瘤胃及动物试验检测缓释效果并调整配比最终制备缓释颗粒,该外源指 示剂缓释颗粒项技术的成功可以通过双指示剂法测定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及采食植物学组 成,为科学制定补饲制度及草地载畜量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特别是胃微生物环境中具有良 好释放稳定性的缓释颗粒。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为了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颗 粒的制备原料为碳三十二饱和链烷烃、羧甲基纤维素钠、滤纸粉末、甘草粉、蒸馏水,碳酸 钙、磷酸二氢钠、硅藻土。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4-6 :25-35 :50-70 : 4-6 :300-500 :25-35:15-25 :25-35。
[0006]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不包括其它组分。
[0007]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滤 纸经过粉碎机粉碎,甘草也经粉碎机粉碎备用,称取碳三十二饱和链烷烃置容器中加入蒸 馏水加热溶解,再称取粉碎的滤纸于烧杯中搅拌均匀,依次再添加甘草粉,羧甲基纤维素 钠、碳酸钙、磷酸二氢钠、硅藻土搅拌均匀,灌入离心管后放入60-70°C烘箱烘干。
[0008] 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宜的载体与备选的饱和链烷烃结合达到缓释效果,保证在瘤胃 微生物环境中释放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的酸碱缓冲物质作为配伍,防止瘤胃酸性环境 的瞬时破坏,保证缓释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密度(重量)的物质作为配伍,防止漂浮于 瘤胃内表层,保证物理空间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适宜的粘结剂与备选的饱和链烷烃、载体物 质、配伍物质以适当的比例相混合制备缓释颗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 图1 :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的制备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列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为常规方法。所述百分浓度如无特别说明为 质量百分浓度。
[0011] 实施例1
[0012] 1、实验过程
[0013] 具体用量为:4000ml蒸馏水、600g粉碎滤纸、50g正三十二烷、300g碳酸钙、200g 磷酸二氢钠、300g硅藻土、300g羧甲基纤维素钠、50g甘草提取物;制备方法:首先将实验 室用滤纸采用50-200目的中草药粉碎机粉碎,将50g正三十二烷溶解于正庚烷中,后将正 三十二烷溶液均匀喷洒滤纸上,加入蒸馏水后用手揉搓30分钟,后依次按上述比例加入甘 草提取物、磷酸二氢钠、碳酸钙、硅藻土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注:每加入一种混合物均需揉 搓30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后将上述胶泥状物质准确称重6. 2-6. 3g手工揉搓成丸状,放 置65°C鼓风分式干燥箱中烘干20分钟,后置于空气间自然风干。
[0014] 本实验是研究不同载体组成对缓释胶囊的制作的影响。研究中采用了链烷烃作 为标记物,在缓释胶囊的制作过程中主要运用的链烷烃是正三十二烷烃。本实验在制作的 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粘合剂(载体)和配料进行实验,在制作过程中分别研究不同的载体组 成、不同滤纸处理方式、不同饲料组成、不同量的硅藻土、矿物质添加等对缓释颗粒制作的 影响。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实验室室内检验,配制模拟瘤胃发酵的缓冲 液采集瘤胃液合并为瘤胃微生物培养液,将制备的环视颗粒投入培养液中,将药丸于每日 晨饲前通过食道投入30-50kg体重的绵羊瘤胃中,投食3天后每日晨饲前8点和下午8点 两次采集粪样各5g混合成1个样,连续采集10天,测定每天粪样中C32浓度。粪中C32浓 度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其中的正三十二烷浓度,模拟瘤胃内的微生物和酸度对所制作出的 缓释胶囊的性能和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参见2、实验结果。
[0015] 2、实验结果
[0016] 2. 1不同载体组成对缓释胶囊的影响
[0017] 表1不同载体组成对缓释胶囊的影响
[0018]

【权利要求】
1. 反刍动物瘤胃饱和链烷烃缓释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释颗粒的制备原料为碳 三十二饱和链烷烃、羧甲基纤维素钠、滤纸粉末、甘草粉、蒸馏水、碳酸钙、磷酸二氢钠以及 娃藻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颗粒,所述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4-6 :25-35 :50-70 : 4-6 :300-500 :25-35:15-25 :25-35 ;优选的,具体用量为:4000ml蒸馏水、600g粉碎滤纸、 50g正三十二烧、300g碳酸興、200g磷酸二氢钠、300g娃藻土、300g羧甲基纤维素钠、50g甘 草提取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释颗粒,所述的原料不包括除正庚烷以外的其它组分。
4. 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释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滤纸采用50-200目的中草药粉碎机粉碎,将正三十二烷溶解于正庚烷中,后将正三十二烷 溶液均匀喷洒滤纸上,加入蒸馏水后揉搓30分钟以上,后依次按上述比例加入甘草粉、磷 酸二氢钠、碳酸钙、硅藻土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每加入一种混合物均需揉搓30分钟以上使 其混合均匀,后将上述胶泥状物质准确称重6. 2-6. 3g手工揉搓成丸状,放置65°C鼓风分式 干燥箱中烘干20分钟,后置于空气间自然风干。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4186405SQ20141039516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郭雪峰, 刘俊峰, 侯广田 申请人:塔里木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