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筒弹齿式根茬根土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597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辊筒弹齿式根茬根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生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全世界根茬的年产量可达2.25亿吨而这一可观的生物质资源经常被人们以焚烧等形式浪费,而焚烧之后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根茬有效的生物资源,而且会对空气造成极大的污染,若能研制一套性能卓越的根茬收获系统,有望为生物质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原材料。

目前,对根茬处理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是人工刨茬、搂堆或集运后烧掉 ;二是采用旋耕机将根茬破碎还田。采用人工刨茬不仅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根茬还将土壤中的一部分肥料带走,致使土壤板结 ;用旋耕机将根茬破碎还田,根茬难以切断,易缠绕刀轴,且根茬的切碎和掩埋质量不高,留在地里的残茬常常影响下茬种子的着床,影响了后续作业的质量,因此根茬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

国内外对根茬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粉碎还田和免耕播种,对于玉米根茬收获装备的研究报道较少。现有的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如马铃薯收获机和花生收获机的作业机理不能满足玉米根茬收获的要求。

收获玉米根茬过程中,采用碾压方式脱去裹夹于根系中央的泥土颇为有效,然而将根茬输送至碾辊处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下滑、堆叠等不良状况,这严重影响了物料的有效升运与碾压脱土,因此根茬的有序升运与整列是实现碾压脱土的前提与关键,因而在日常的使用中,能够具有集挖茬、拾茬、清茬、引茬、集茬为一体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基于双辊碾压脱土机构和双辊筒弹齿联合作用的玉米根茬根土分离装置,采用碾压、揉搓、强力击打和撞击反弹等多种脱土方式实现根土分离的根土分离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辊筒弹齿式根茬根土分离装置,主要由机架1、设在机架1上端的换向器2,位于机架1下端的喂料口3,设在机架1上端中部的辊筒弹齿机构4、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杆条链输送机构6以及振动筛8和地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设在杆条链输送机构6上,在其上端处依次设有辊筒弹齿机构4,在其尾端处设有振动筛8。

所述的振动筛8为偏心式结构并且倾斜设置,在其下端设有收集箱9。

所述的辊筒弹齿机构4外侧设有罩板7。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机架1、设在机架1上端的换向器2,位于机架1下端的喂料口3,设在机架1上端中部的辊筒弹齿机构4、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杆条链输送机构6以及振动筛8和地轮10,玉米根茬由喂料口3喂入,被杆条链输送机构6向后上方输送,进入双辊碾压机构5碾压间隙,受到碾压和揉搓脱土,接着进入辊筒弹齿机构4,实现强力击打脱土,最后将根茬向后上方快速抛出撞向罩板7,实现撞击脱土,破碎的土壤经过杆条链输送机构6的杆隙下落至地表,经过振动筛8进行振动脱土后的根茬由杆条链输送机构6运送到收集箱9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双辊碾压脱土机构和双辊筒弹齿联合作用的玉米根茬根土分离装置,采用碾压、揉搓、强力击打和撞击反弹等多种脱土方式实现根土分离,给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换向器2、喂料口3、辊筒弹齿机构4、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杆条链输送机构6、罩板7、振动筛8、收集箱9、地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辊筒弹齿式根茬根土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换向器2、喂料口3、辊筒弹齿机构4、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杆条链输送机构6、罩板7、振动筛8、收集箱9和地轮10。

如附图1所示,其中双辊碾压脱土机构5设在杆条链输送机构6上,在杆条链输送机构6上端处依次设有辊筒弹齿机构4,在杆条链输送机构6尾端处设有振动筛8。

其中振动筛8为偏心式结构并且倾斜设置,在其下端设有收集箱9。

其中辊筒弹齿机构4外侧设有罩板7。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玉米根茬由喂料口3喂入,被杆条链输送机构6向后上方输送,进入双辊碾压机构5碾压间隙,受到碾压和揉搓脱土,接着进入辊筒弹齿机构4,实现强力击打脱土,最后将根茬向后上方快速抛出撞向罩板7,实现撞击脱土,破碎的土壤经过杆条链输送机构6的杆隙下落至地表,经过振动筛8进行振动脱土后的根茬由杆条链输送机构6运送到收集箱9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